期刊文献+
共找到78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空间重构与卡尔曼滤波计算组合的短期汇率预测
1
作者 黄巧玲 谢维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80,107,共3页
用微熵率法求得相空间重构的最优嵌入维数及时滞,应用最优嵌入维数及时滞对一维汇率数据进行延时嵌入相空间重构。然后,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在重构后的相空间中对汇率系统进行建模与预测。实验结果与遗传(GA)神经网络预测进行了比较,实... 用微熵率法求得相空间重构的最优嵌入维数及时滞,应用最优嵌入维数及时滞对一维汇率数据进行延时嵌入相空间重构。然后,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在重构后的相空间中对汇率系统进行建模与预测。实验结果与遗传(GA)神经网络预测进行了比较,实践表明,该算法在短期汇率预测中,速度及准确率上均优于GA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汇率预测 空间 微熵率 卡尔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相空间重构和卡尔曼滤波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00
2
作者 赵峰 孙波 张承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9-406,共8页
文中设计一种新型的基于多变量相空间重构和卡尔曼滤波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选择冷热电负荷及与负荷密切相关的天气因素的历史时间序列组成多变量时间序列,然后运用混沌理论和C-C方法重构多变量相空间,最后建立多变量相... 文中设计一种新型的基于多变量相空间重构和卡尔曼滤波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选择冷热电负荷及与负荷密切相关的天气因素的历史时间序列组成多变量时间序列,然后运用混沌理论和C-C方法重构多变量相空间,最后建立多变量相空间的自回归模型并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预测冷热电负荷。以中国北方某医院冷热电联供系统的8月份历史负荷数据和天气数据验证该冷热电负荷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与采用单变量相空间重构和卡尔曼滤波预测方法相比,文中设计的负荷预测方法充分考虑冷热电负荷中多个变量的相互耦合关系,可有效提高负荷的预测精度。算例分析验证了该冷热电负荷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冷热电联供系统 负荷预测 多变量空间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重构的卡尔曼滤波交通流预测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钱伟 杨慧慧 孙玉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7-41,共5页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流的预测精度,克服单一预测模型不能很好反映交通流本质特征的缺点,在交通流混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将卡尔曼滤波理论与相空间重构原理相耦合的方法,建立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卡尔曼滤波交通流预测模型。此模型以相空间重构...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流的预测精度,克服单一预测模型不能很好反映交通流本质特征的缺点,在交通流混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将卡尔曼滤波理论与相空间重构原理相耦合的方法,建立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卡尔曼滤波交通流预测模型。此模型以相空间重构的相点作为状态向量构成相点的状态空间描述,运用卡尔曼滤波理论实时预测并校正相点的未来演化规律,并根据焦作市某路段的交通流数据进行实例仿真。通过相关性能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卡尔曼滤波预测模型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未改进的单一模型,使预测精度提高了1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特性 卡尔曼滤波 空间 短时交通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深度学习的燃煤电厂主汽温预测模型
4
作者 金秀章 赵大勇 +1 位作者 赵术善 畅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24-3933,I0030,共11页
针对由于火电机组调峰需求导致的燃烧状态不稳定,进而导致主蒸汽温度频繁波动难以预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PSR)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GRU)主蒸汽温度预... 针对由于火电机组调峰需求导致的燃烧状态不稳定,进而导致主蒸汽温度频繁波动难以预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PSR)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GRU)主蒸汽温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互信息法筛选相关变量,对其进行相空间重构处理得到输入变量。然后,利用注意力机制(attentionmechanism,AM)确定各输入变量权重系数,再利用雪消融优化算法(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优化biGRU超参数,建立相空间重构-雪消融优化-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注意力机制的主汽温预测模型(PSR-SAO-biGRU-AM预测模型)。最后,将该预测模型与未加入注意力机制、未加入SAO寻优算法、未加入相空间重构的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模型,提出的PSR-SAO-biGRU-AM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小,预测精度最高,在主汽温波动剧烈仍能够准确预测,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汽温 空间 雪消融优化算法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和SVR的高超风洞温度场预测控制方法
5
作者 沈力华 崔旭 +2 位作者 卢伟国 李强 赵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61-4370,共10页
高超风洞温度场控制精度直接影响到风洞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针对高超风洞温度场控制大延迟、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等控制难题,对影响温度的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并将支持向量回归应用到高超风洞温度场预测控制中,提高高超风洞温度场控制的精... 高超风洞温度场控制精度直接影响到风洞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针对高超风洞温度场控制大延迟、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等控制难题,对影响温度的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并将支持向量回归应用到高超风洞温度场预测控制中,提高高超风洞温度场控制的精度和效率。同时考虑到支持向量回归机中核函数的选取以及核函数参数的优化影响预测结果的精度,基于不同的核函数对支持向量机建立预测模型,对比验证分析选择最优的核函数,建立PSR-SVR模型对高超风洞温度场进行预测,提高温度预测精度,实际温度场数据分析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风洞 温度预测 空间 核函数选择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搏波信号相空间重构与时间序列预测的身份认证系统构建
6
作者 傅幼萍 张航 +1 位作者 厉梦菡 孟濬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0-848,共9页
旨在探讨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信号的动力学特征对身份识别系统准确率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新的身份认证方法,以填补该领域对脉搏波信号动力学特征研究的空白。通过对脉搏波信号进行非线性混沌特性分析,重构其动力学... 旨在探讨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信号的动力学特征对身份识别系统准确率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新的身份认证方法,以填补该领域对脉搏波信号动力学特征研究的空白。通过对脉搏波信号进行非线性混沌特性分析,重构其动力学系统的等价拓扑空间,并结合相空间重构技术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构建脉搏波信号的建模、预测和身份认证框架。成功实现了基于PPG信号的身份认证,对采集数据和公开数据集进行分析,评估了所提方法的性能和泛化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身份识别准确率上优于既有方法。最后,证明了PPG信号的动力学特征在身份识别中的重要性,并展示了结合相空间重构和LSTM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探讨了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rPPG)作为生物识别特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身份识别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信号监测研究
7
作者 郭铨楹 夏成宇 赵蔚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7-172,共6页
定子绕组端部应用的工业环境存在大量的噪声源,且定子绕组端部的机械振动信号特征具有宽动态范围和高随机度的特点,使得振动信号的相空间结构较为复杂,难以准确重构,且无法捕捉到信号的复杂动态行为,这增大了对振动信号监测的难度。为此... 定子绕组端部应用的工业环境存在大量的噪声源,且定子绕组端部的机械振动信号特征具有宽动态范围和高随机度的特点,使得振动信号的相空间结构较为复杂,难以准确重构,且无法捕捉到信号的复杂动态行为,这增大了对振动信号监测的难度。为此,提出一种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信号监测方法。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信号,获取其时频流形特征。结合时频原子与相空间重构法对相空间中各维度上振动信号的时频分布展开重构,准确捕捉信号的复杂动态行为,突出振动信号与正常信号的差异,提高宽动态范围内对信号微小变化的监测敏感度。将增强后的振动信号输入到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模型中,实现对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信号的监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后JTFE指标显著降低,说明振动信号的频带能量分布更为集中,能够更加精准地监测振动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绕组端部 机械振动信号 空间 振动信号监测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时频流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序列相空间重构的水文学含义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建林 贺奇 +2 位作者 王树威 王心义 张杰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7,148,共9页
为确定径流序列相空间重构后的水文学含义并提高径流中长期预测精度,基于混沌理论进行径流序列相空间重构,并对径流影响因素与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BPNN)的径流预测模... 为确定径流序列相空间重构后的水文学含义并提高径流中长期预测精度,基于混沌理论进行径流序列相空间重构,并对径流影响因素与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BPNN)的径流预测模型,并应用于黑河上游莺落峡水文站和正义峡水文站。结果表明:径流序列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具有明确的水文学含义;Chaos-BPNN径流预测模型仅需径流序列数据就可进行建模和预测,规避了径流预测过程中主控因素难以确定和不易量化的问题;黑河上游降水量、输沙量、水位和气温分别与重构后相空间的第1、3、6、7列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风速与任何一列都不相关,推测雪线高程、植被覆盖率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与第2、4、5列存在相关性;构建的Chaos-BPNN径流预测模型在黑河上游莺落峡水文站和正义峡水文站的径流预测精度均在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序列 空间 混沌特征 径流影响因素 Chaos-BPNN径流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重构与改进SMA优化SVR的网络流量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洁 韩子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96-2804,共9页
为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精度,提出结合相空间重构与改进黏菌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预测模型。为解决黏菌算法收敛慢、易得局部最优的不足,引入3种形态对立学习对种群进行初始化,提高种群多样性;利用非线性反馈因子更新机制,均衡全局搜索与局部... 为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精度,提出结合相空间重构与改进黏菌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预测模型。为解决黏菌算法收敛慢、易得局部最优的不足,引入3种形态对立学习对种群进行初始化,提高种群多样性;利用非线性反馈因子更新机制,均衡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设计柯西-高斯混合变异对最优解变异,扩展搜索空间,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利用改进黏菌算法对支持向量回归优化调参,有效解决超参初值敏感缺陷,提高学习精度和收敛速度,以此构建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预测误差更小,能够实现高精度和实时性预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预测 黏菌算法 支持向量机 对立学习 混合变异 空间 预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重构后矿井涌水量序列地质学含义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林 贺奇 +4 位作者 王树威 王心义 王冲 薛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2,共10页
目的为了确定相空间重构矿井涌水量序列的地质学含义并提高涌水量预测精度,方法以王行庄矿为例,在涌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后,对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与涌水量主控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ENN... 目的为了确定相空间重构矿井涌水量序列的地质学含义并提高涌水量预测精度,方法以王行庄矿为例,在涌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后,对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与涌水量主控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ENN)的涌水量预测模型。结果结果表明:相空间的嵌入维数等于矿井涌水量主控因素个数;相空间的第1,2,4,5,6列向量分别与C_(2)tL_(7-8)含水层水位埋深、O_(2)m+Є_(3)ch含水层水位埋深、采空区面积、C_(2)tL_(1-4)含水层水位埋深、开拓长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第3列与不易量化的其他综合因素有关;构建的Chaos-ENN涌水量预测模型在王兴庄矿的预测精度达到97.91%。结论涌水量序列重构后相空间的列向量具有明确的地质学含义。利用混沌理论可以量化涌水量预测模型中ENN输入层的个数及取值,所以仅需涌水量序列值就可以建立矿井涌水量预测的Chaos-ENN模型,该模型解决了涌水量预测中存在的主控因素难以确定和不易量化的难题,且预测精度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文系统 空间 涌水量主控因素 混沌特征 Chaos-ENN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相空间重构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电冷热超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6
11
作者 窦真兰 张春雁 +2 位作者 许一洲 高煜焜 刘皓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为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成为发展创新型能源系统的重要方向。准确的多元负荷预测对IES的经济调度和优化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借助混沌理论能够进一步挖掘IES多元负荷潜在的耦... 为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成为发展创新型能源系统的重要方向。准确的多元负荷预测对IES的经济调度和优化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借助混沌理论能够进一步挖掘IES多元负荷潜在的耦合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相空间重构(multivariate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MPSR)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相结合的IES超短期电冷热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IES中能源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定量描述多元负荷和气象特征的相关性。然后,采用C-C法对时间序列进行MPSR以进一步挖掘电冷热负荷和气象特征在时间上的耦合特性。最后,利用RBFNN模型对电冷热负荷间耦合关系进行学习并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挖掘并学习电冷热负荷在时间上的耦合特性,且在不同样本容量下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冷热负荷预测 综合能源系统 多变量空间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铁磁谐振故障辨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成 陈波 +1 位作者 陈慧 杨灵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1-141,共11页
准确辨识铁磁谐振故障是启动微机消谐装置的前提,而现有时频分析方法提取铁磁谐振过电压信号特征时存在容易误判和相邻频率模态相互混叠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从铁磁谐振过电压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出发,提出了基于相空间重构的中性点非... 准确辨识铁磁谐振故障是启动微机消谐装置的前提,而现有时频分析方法提取铁磁谐振过电压信号特征时存在容易误判和相邻频率模态相互混叠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从铁磁谐振过电压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出发,提出了基于相空间重构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铁磁谐振故障辨识方法。首先利用C-C法计算相空间重构的特征参数(嵌入维数、延迟时间),然后通过相空间重构技术将过电压时间序列引入到高维空间,分析重构吸引子相平面轨迹的属性特征(关联维数、点分布因数)和几何特征(矢径偏移、中心距),并揭示了不同铁磁谐振类型重构相平面轨迹特征。最后,引入K值作为4种特征量变化规律的特征参数,结合特征量变化规律给出不同类型铁磁谐振的参考K值,以此作为谐振判据进而辨识谐振类型。通过仿真分析和云南某10 kV配电系统发生的铁磁谐振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谐振 空间 平面 属性特征 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C-C方法的相空间重构参数选择 被引量:107
13
作者 陆振波 蔡志明 姜可宇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27-2529,2538,共4页
针对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C-C方法的三点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C-C方法的确定最优时延与嵌入窗的新算法。在关联积分计算过程中引入了权衡计算精度与速度的可调参数,合理选择该参数,能在不严重损失估计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加快计算... 针对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C-C方法的三点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C-C方法的确定最优时延与嵌入窗的新算法。在关联积分计算过程中引入了权衡计算精度与速度的可调参数,合理选择该参数,能在不严重损失估计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加快计算速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所提出的算法对三种混沌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最优时延的选择更准确,对最优嵌入窗的选取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时间序列分析 空间 关联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大型变压器绕组松动的振动特征识别 被引量:25
14
作者 周宇 马宏忠 +2 位作者 李凯 许洪华 蒋本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9-175,共7页
为识别大型变压器的绕组松动缺陷特征,进行110 kV变压器短路实验并测取油箱顶面3个测点的振动信号。应用相空间重构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研究。基于相图可视性的目的,取嵌入维数为2。应用平均位移法确定最佳时间延迟,重构振动信号的相平... 为识别大型变压器的绕组松动缺陷特征,进行110 kV变压器短路实验并测取油箱顶面3个测点的振动信号。应用相空间重构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研究。基于相图可视性的目的,取嵌入维数为2。应用平均位移法确定最佳时间延迟,重构振动信号的相平面轨线。观察较大电流下(80%~110%额定电流)的轨线,可以发现特征:绕组松动状态下轨线近似为闭合的空心畸变椭圆,表明变压器振动是非线性周期振动;绕组压紧状态下轨线交叉混叠,并未沿主对角线打开。该特征在实验中的可重复性强。依据此特征,实现了绕组松动缺陷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松动 空间 平均位移法 平面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信号相空间重构中时间延迟的选择──复自相关法 被引量:43
15
作者 林嘉宇 王跃科 +1 位作者 黄芝平 沈振康 《信号处理》 CSCD 1999年第3期220-225,共6页
时间序列空间重构中,时间延迟参数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求时间延迟的自相关法和平均位移法基础上,推导出较好的求时间延迟的方法,即复自相关法。复自相关法具有强的理论依据,其计算复杂度不大,对数据长度的依赖性不强,... 时间序列空间重构中,时间延迟参数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求时间延迟的自相关法和平均位移法基础上,推导出较好的求时间延迟的方法,即复自相关法。复自相关法具有强的理论依据,其计算复杂度不大,对数据长度的依赖性不强,具有优秀的抗噪能力。应用于语音信号相空间重构的实验表明,其度量可得到合适的时间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 混沌 空间 时间延迟 复自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相空间重构技术的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陶佳 张弘 +2 位作者 朱国荣 赵萌 张全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9-14,共6页
大规模风电的接入将对电网的规划建设、分析控制、经济运行以及电能质量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较为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可减少电网旋转备用,为电网运行调度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中国某风电场为例,对风力发电功率的超短期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 大规模风电的接入将对电网的规划建设、分析控制、经济运行以及电能质量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较为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可减少电网旋转备用,为电网运行调度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中国某风电场为例,对风力发电功率的超短期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混沌理论为基础、基于相空间重构的风电出力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对相空间重构参数的优化进行了综合计算,定性分析了风电出力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同时对应用嵌入维空间的具体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际算例表明该综合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预测 混沌时间序列 空间 C—C方法 1阶局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重构延迟时间与嵌入维数的选择 被引量:52
17
作者 修春波 刘向东 张宇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9-224,共6页
论述相空间重构中延迟时间与嵌入维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广义嵌入窗长的概念 .分析已有的自关联函数法中的不足 ,提出一种改进的自关联函数法确定广义嵌入窗长 ,从而确定出相空间重构的其它参数 .同时从时间序列相关程度和不相关程度 2个... 论述相空间重构中延迟时间与嵌入维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广义嵌入窗长的概念 .分析已有的自关联函数法中的不足 ,提出一种改进的自关联函数法确定广义嵌入窗长 ,从而确定出相空间重构的其它参数 .同时从时间序列相关程度和不相关程度 2个方面进行考虑 ,克服了自关联函数法的缺点 .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系统 延迟时间 空间 嵌入窗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和混沌相空间重构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宜阳 卢继平 +2 位作者 孟洋洋 严欢 李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8,共5页
风电场发电功率的短期预测对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非平稳、非周期的特点,文中运用经验模式分解理论将风电功率时间序列分解为随机分量和趋势分量,对随机分量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混沌... 风电场发电功率的短期预测对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非平稳、非周期的特点,文中运用经验模式分解理论将风电功率时间序列分解为随机分量和趋势分量,对随机分量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混沌预测;趋势分量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混沌预测,拟合各分量的预测值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以云南某风电场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该预测模型比传统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风电功率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预测 经验模式分解 空间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EEG信号相空间重构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毅 赵怡 +2 位作者 解玲丽 周列民 陈子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共5页
根据癫痫发作过程中,EEG信号表现出来的发作间期和发作期2种不同的状态,通过分析发现在该过程中大脑动力系统存在不同的动力学嵌入空间,存在不同的吸引子。还应用伪邻点法、互信息法和C-C方法进行了推导和仿真,对2种不同状态进行相空间... 根据癫痫发作过程中,EEG信号表现出来的发作间期和发作期2种不同的状态,通过分析发现在该过程中大脑动力系统存在不同的动力学嵌入空间,存在不同的吸引子。还应用伪邻点法、互信息法和C-C方法进行了推导和仿真,对2种不同状态进行相空间重构,确定了癫痫病人不同状态EEG不同吸引子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癫痫 EEG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时延预测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田中大 张超 +2 位作者 李树江 王艳红 沙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4-1051,共8页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的时延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时延预测方法.首先利用0-1测试法确定时延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引入相空间重构技术提高预测精度.对实际采集的时延序列进行Hurst指数分析,选择最小二乘支持...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的时延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时延预测方法.首先利用0-1测试法确定时延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引入相空间重构技术提高预测精度.对实际采集的时延序列进行Hurst指数分析,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作为预测模型.然后利用C-C方法确定时延序列相空间重构参数,通过递归图确定时延序列的局部可预测性,利用遗传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离线优化.最后通过优化后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并结合相空间重构对时延序列进行在线预测.与其它预测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与更小的预测误差,同时并未降低预测算法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空间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时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