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位测量轮廓术中一种有效补偿相移误差的新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林 达飞鹏 盖绍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02-307,共6页
提出了相位测量轮廓术中一种新的相移误差求取算法,利用了正弦投影条纹中相邻像素点间相位差的相等性特点,以相邻3个相位点为研究对象,结合相位补偿测量原理,将每个相位点的相位由含相移误差的方程表示.依据相邻两点相位差相等的特点,... 提出了相位测量轮廓术中一种新的相移误差求取算法,利用了正弦投影条纹中相邻像素点间相位差的相等性特点,以相邻3个相位点为研究对象,结合相位补偿测量原理,将每个相位点的相位由含相移误差的方程表示.依据相邻两点相位差相等的特点,构造出一个求取相移误差的方程.将这种方法求出的相移误差代入相移公式中进行误差补偿,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对相移误差的抑制效果.最后利用新算法对实物进行了三维重构测量,从最终得到的结果明显可以看出,使用新算法进行误差补偿后,对实物的重构效果较清晰,误差提取算法有效地提高了三维测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干涉术 相移误差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法的三维测量系统的相移误差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禄慎 万露萍 李彧雯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0-1044,共5页
采用投影栅相位法进行三维测量时,光栅移动的精密控制是整个测量系统的基础。针对相移误差,对硬件系统进行设计,通过步进电机细分控制实现更小、更平稳的相移误差;并对传统的四步相位提取算法进行优化,在优化算法中,稳定的相移误差项可... 采用投影栅相位法进行三维测量时,光栅移动的精密控制是整个测量系统的基础。针对相移误差,对硬件系统进行设计,通过步进电机细分控制实现更小、更平稳的相移误差;并对传统的四步相位提取算法进行优化,在优化算法中,稳定的相移误差项可以作为中间变量,即其大小随机变化不再对相位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硬件系统调试简单,步进电机可以实现最小1/128细分;优化后的算法有效地抑制了相移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表面微观形貌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从而使得测量系统的整体性能指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栅相位法 细分控制 相移误差 相位提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相移误差的Lissajous标定与校正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锋伟 吴永前 伍凡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4,共6页
将Lissajous标定技术应用到相移干涉测量的相移算法(PSA)中,提出一种基于Lissajous标定技术的随机相移误差校正算法。该算法不需要计算各帧干涉图之间的实际相移量,直接用Lissajous标定和椭圆拟合的方法计算相移算法的相位提取误差(包... 将Lissajous标定技术应用到相移干涉测量的相移算法(PSA)中,提出一种基于Lissajous标定技术的随机相移误差校正算法。该算法不需要计算各帧干涉图之间的实际相移量,直接用Lissajous标定和椭圆拟合的方法计算相移算法的相位提取误差(包括离焦、偏倚、相移量偏差)然后进行校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需要迭代运算就能从大于3帧的带有随机相移误差的干涉图中有效恢复出正确的相位信息,运算时间少,计算精度高并且适合于所有的相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issajous标定技术的随机相移误差校正算法与现有的迭代随机相移算法(AIA)精度相当,但计算速度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 Lissajous 标定 随机相移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移误差校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毕精会 钱晓凡 余灿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6,共2页
重构光场的相位是光学干涉计量的基础和难点,相移技术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但相移误差在实验中是很难回避的,从而引起相位重构出现误差,所以如何消除或减少相移误差对相位重构的影响是受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在常用的四步相移中相移... 重构光场的相位是光学干涉计量的基础和难点,相移技术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但相移误差在实验中是很难回避的,从而引起相位重构出现误差,所以如何消除或减少相移误差对相位重构的影响是受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在常用的四步相移中相移误差对相位重构的影响,给出了相移误差与相位重构误差的关系式,并提出了一种在离轴数字全息情况下,先通过条纹拟合计算相移误差量,继而修正重构相位误差的方法。文章给出了模拟计算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误差 误差消除 相位重构 离轴全息 四步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步相移抗串扰算法的相移误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方超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1-23,共3页
在横向剪切干涉仪中,使用一种9步相移算法来消除零级衍射光对干涉信号的影响。为了分析相移误差对该9步相移算法相位复原精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推导近似的相位复原误差函数,分析了相位复原误差与相移误差的关系的特性,结果... 在横向剪切干涉仪中,使用一种9步相移算法来消除零级衍射光对干涉信号的影响。为了分析相移误差对该9步相移算法相位复原精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推导近似的相位复原误差函数,分析了相位复原误差与相移误差的关系的特性,结果表明这种算法的相位复原误差随着相位角的变化成正弦变化,并且该算法对相移误差不敏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这种9步数相移剪切干涉算法的相位复原误差函数存在两个奇点,相移误差接近奇点时,相位复原误差迅速增大。通过分析奇点位置,对控制相移误差和提高相位复原精度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剪切干涉仪 九步相移算法 相移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解调提前反馈的光纤陀螺振动误差抑制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潘雄 张春生 +1 位作者 王熙辰 王夏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60-65,97,共7页
振动环境下光纤陀螺性能的变化称为振动误差,抑制或消除振动误差是光纤陀螺实用化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反馈延迟对闭环跟踪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振动误差的机理是振动环境引入的扰动不能得到较好的抑制,从而引入附加相移... 振动环境下光纤陀螺性能的变化称为振动误差,抑制或消除振动误差是光纤陀螺实用化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反馈延迟对闭环跟踪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振动误差的机理是振动环境引入的扰动不能得到较好的抑制,从而引入附加相移误差。为了抑制附加相移误差,在保证闭环稳定的条件下,提出了部分解调提前反馈方法。理论和仿真分析了不同提前反馈比例下陀螺闭环的附加相移误差,在振动测试台上实测了不同提前反馈比例时引入的附加相移及陀螺输出,结果表明增加提前反馈比例时附加相移误差减小,陀螺振动误差同步相应减小。部分解调提前反馈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调制方式,可在不修改结构、光路等硬件设计的条件下提高光纤陀螺振动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振动 附加相移误差 反馈通道延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相移数字全息中相移值的提取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战荣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7-120,共4页
为了消除相移误差对数字全息中再现像的像质的影响,本文对单次相移数字全息进行了研究。基于相位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有效消除相移误差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对任意未知相移量进行提取,并利用数字全息图所有抽样点的强度偏差之和作为评价... 为了消除相移误差对数字全息中再现像的像质的影响,本文对单次相移数字全息进行了研究。基于相位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有效消除相移误差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对任意未知相移量进行提取,并利用数字全息图所有抽样点的强度偏差之和作为评价标准,通过逐步改变计算得到的初始相移值来寻找正确的实际相移角。计算机模拟得到了很好的再现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单次相移 相移误差 菲涅耳衍射 数字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小相移数字式微带负载线移相器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荣震 黎滨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提出了一种微带负载线移相器的新设计方法 ,构建了一种蝶形负载线移相器 ,实现传统设计方法无法实现的小相移 (2 2 .5°,1 1 .2 5°,5.63°,… ) ,可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低成本高精度的相控微带天线阵 .
关键词 相移 负载线移相器 相控微带天线阵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结构 设计 相移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蓄电池内阻在线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强 谢永成 +1 位作者 李光升 程延伟 《通信电源技术》 2010年第5期59-61,65,共4页
针对蓄电池内阻测量方法的不足,利用锁相放大技术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电池内阻在线测量电路,并在Lab-VIEW软件中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内阻测量电路能有效地抑制噪声干扰,减少相移误差,可实现对蓄电池微内阻的精确测量。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锁相放大 相移误差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振幅、长周期振动校准的零差正交激光干涉测振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俊宁 李伟 +3 位作者 边星元 朱刚 何张强 邹丽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7-224,共8页
针对零差正交干涉测量应用于超低频超大振幅标准振动台性能测试时非正交相移误差补偿困难、所需采样率极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欠采样零差正交激光干涉测振方法。在设计消偏振分光测量光路的基础上,提出波片偏航调整方法,进行非正交相移... 针对零差正交干涉测量应用于超低频超大振幅标准振动台性能测试时非正交相移误差补偿困难、所需采样率极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欠采样零差正交激光干涉测振方法。在设计消偏振分光测量光路的基础上,提出波片偏航调整方法,进行非正交相移误差的硬件实时补偿;提出基于运动状态预估的卡尔曼正交信号解调算法,对深度欠采样的干涉条纹进行相位信号解调,以大幅降低所需的采样率及产生的数据量。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大幅降低零差正交干涉的非正交相移误差及其对波片角度偏差的灵敏度,且在测量超低频振动时,卡尔曼正交信号解调算法所需的采样率和每通道数据采集点数降低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0.056%。文中提出的欠采样零差正交激光干涉测振方法较好地满足超低频超大振幅标准振动测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差正交干涉测振方法 非正交相移误差 欠采样 卡尔曼正交信号解调 振动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rupt CW Approach for IF Video Signal Real Time Simulating and Its Validity
11
作者 朱灿焰 龙腾 +1 位作者 何佩琨 毛二可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0年第1期73-79,共7页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interrupt continuous wave (CW) approach proposed for real time simulating radar intermediate frequency(IF) video signal,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interrupt continuous wave (CW) approach proposed for real time simulating radar intermediate frequency(IF) video signal,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were used. Phases at two linked points between the end and beginning of adjoined frames are always consistent; the bias Doppler frequency for the time delay of A/D sampling start responds to that for target acceleration. No digital phase compensation is required at continuous points, and the interrupt CW approach has apparently practic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diate frequency(IF) video signal generating in low IF(LIF) domain interrupt continuous wave (CW) phase shift A/D sampling delay err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e series prediction of mining subsidence based on a SVM 被引量:9
12
作者 Li Peixian Tan Zhixiang +1 位作者 Yan Lili Deng Kazho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4期557-562,共6页
In order to study dynamic laws of surface movements over coal mines due to mining activities,a dynamic prediction model of surface movements was established,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 and time... In order to study dynamic laws of surface movements over coal mines due to mining activities,a dynamic prediction model of surface movements was established,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 and times-series analysis.A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was used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Measurements from observation stations were analyzed and processed to obtain equal-time interval surface movement data and subjected to tests of stationary,zero means and normality.Then the data were used to train the SVM model.A time series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mining subsidence by rational choices of embedding dimensions and SVM parameters.MAPE and WIA were used as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and for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In the end,the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future surface movements.Data from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Huaibei coal mining area were used as an exam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absolute error of subsidence is 9 mm,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1.5%,the maximum absolute error of displacement 7 mm and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1.8%.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n-site engineering.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rovide a new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surface m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ining subsidence Time series Dynamic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