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相模变换的可控串补线路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涛 束洪春 《云南水力发电》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含TCSC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是较为困难的问题,困难之处在于:TCSC的数学建模较为困难、TCSC安装处存在波阻抗不连续以及MOV启动和保护动作会对行波测距产生影响。此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理论和新的相模变换的双端行波... 含TCSC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是较为困难的问题,困难之处在于:TCSC的数学建模较为困难、TCSC安装处存在波阻抗不连续以及MOV启动和保护动作会对行波测距产生影响。此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理论和新的相模变换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利用搭建的含TCSC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模型,在经典N和Q值下TCSC动态和稳态工作条件下,针对不同故障位置、不同故障类型、不同过渡电阻和不同故障初相位等各种故障进行仿真,提取了线路两端电流行波的线模分量,并利用小波分析模块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证实了该双端测距方法的有效性,TCSC的存在未影响到该行波测距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SC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小波 相模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相模变换的不对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成志 李振兴 李丹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84,102,共7页
超高压输电线路采用不换位方式运行,导致线路参数不对称,故障定位精度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新型相模变换的不对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新方法.首先针对输电线路参数矩阵中心对称问题,使用新型相模变换进行初步解耦,继而寻求修正矩阵进... 超高压输电线路采用不换位方式运行,导致线路参数不对称,故障定位精度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新型相模变换的不对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新方法.首先针对输电线路参数矩阵中心对称问题,使用新型相模变换进行初步解耦,继而寻求修正矩阵进行二次变换,实现不对称输电线路的精确解耦;进一步针对故障定位问题,考虑到传统双端法对同步性要求高,且不同频率的波速衰减情况也不相同,提出新型双端法进行行波测距,利用双端测量的不同极性行波时间差与被保护线路参数确定故障位置,无需考虑双端同步与波速修正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新方法在完成不对称线路精确解耦的基础上,可以实现高精度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输电线路 新型相模变换 双端法 行波测距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牵引网线路参数频变的相模变换矩阵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乐果 林知明 +1 位作者 陈剑云 刘思然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04-110,共7页
针对现有的相模变换矩阵不能满足线路参数随频率变化的牵引网多导线系统的解耦计算,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情形的相模变换矩阵的计算方法,即根据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数学关系并利用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来实现特征向量的近似迭代... 针对现有的相模变换矩阵不能满足线路参数随频率变化的牵引网多导线系统的解耦计算,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情形的相模变换矩阵的计算方法,即根据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数学关系并利用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来实现特征向量的近似迭代,结果表明可以保证相模变换矩阵在频域内的平滑连续性,综合对比其他相模变换矩阵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相速度,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网 频变参数 相模变换矩阵 L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耦变换在电力系统暂态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和敬涵 张飚 +1 位作者 范瑜 欧灶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电力系统暂态保护具有响应快、准确度高、不受工频振荡及过渡电阻影响等特点.相模解耦变换是实现暂态保护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给出了解耦变换的概念,详细分析了暂态保护中各种解耦变换的特点,并提出了新的解耦变换对称分量变换.仿真实... 电力系统暂态保护具有响应快、准确度高、不受工频振荡及过渡电阻影响等特点.相模解耦变换是实现暂态保护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给出了解耦变换的概念,详细分析了暂态保护中各种解耦变换的特点,并提出了新的解耦变换对称分量变换.仿真实验论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保护 相模解耦变换 对称分量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双馈风电场送出线的纵联方向保护研究
5
作者 高淑萍 蔚坤 +1 位作者 宋国兵 郭芳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5,共8页
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传统方向元件在短路故障发生时易受到风电场内部电力电子器件动态特性的干扰影响,导致频率特性偏移,系统参数不稳定和弱馈性等问题,使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及时或正确判断故障发生区域。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含有风电... 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传统方向元件在短路故障发生时易受到风电场内部电力电子器件动态特性的干扰影响,导致频率特性偏移,系统参数不稳定和弱馈性等问题,使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及时或正确判断故障发生区域。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含有风电场的故障附加网络进行分析,寻找故障发生后纵联保护安装处各测量点电气量之间的关联性,确定其故障逻辑关系。其次通过对常用的相模变换解耦方式进行分析,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代入相关性表达式,根据相关系数值完成故障区域判定。最后利用PSCAD/EMTDC搭建双馈风电场并网模型,设置各种不同的故障类型和场景,并利用Matlab进行保护算法验证,检验故障区域判断结果,验证所提保护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风电机组 继电保护 相关性 纵联保护 相模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算法设计
6
作者 白挺玮 于重 +1 位作者 孙倩琳 蔡成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2期179-184,共6页
受线路复杂耦合的影响,输电线路故障分析结果容易产生较大的测距误差。针对此问题,提出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算法设计。根据行波的反射与折射情况,测定初始行波从故障点到达母线的距离,判断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具体位置;应... 受线路复杂耦合的影响,输电线路故障分析结果容易产生较大的测距误差。针对此问题,提出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算法设计。根据行波的反射与折射情况,测定初始行波从故障点到达母线的距离,判断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具体位置;应用电路理论推导故障点参数分布情况,建立故障点电气参数频域微分方程;选择相模变换解耦模型完成分量转换,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单端测距算法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新算法可以实现故障点距离精准测算,测距误差不超过0.02%,能够有效应用在不同的接地故障模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单端测距 相模变换 初始行波 相似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行波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戴攀 刘田 周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0,共6页
基于高速铁路接触网线路参数推导相模变换矩阵,并对接触网线路进行电磁解耦,计算得到行波各模量的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通过对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频率特性研究发现,不同的频率分量和传输路径会造成不同的衰减和传播速度,因此,行波会在... 基于高速铁路接触网线路参数推导相模变换矩阵,并对接触网线路进行电磁解耦,计算得到行波各模量的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通过对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频率特性研究发现,不同的频率分量和传输路径会造成不同的衰减和传播速度,因此,行波会在传播过程中出现色散现象,这给故障行波的准确提取带来困难。大地电阻率的变化对线模分量的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影响不大,地模分量的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随大地电阻率的增大而减小。在电磁暂态程序(EMTP)中建立基于频率相关参数的J.Marti线路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故障行波的模2分量在故障点奇异性明显,适用于各种短路故障的行波故障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 相模变换 传播特性 接触网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同杆双回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被引量:8
8
作者 商立群 施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基于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并且利用线路两端工频电气量和相模变换,提出了在模域中进行故障测距的算法.该算法不受系统阻抗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并且消除了双回线间耦合的影响,可用于单回线故障和跨线故障的测距.该算法原理简单,求解方便,仿... 基于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并且利用线路两端工频电气量和相模变换,提出了在模域中进行故障测距的算法.该算法不受系统阻抗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并且消除了双回线间耦合的影响,可用于单回线故障和跨线故障的测距.该算法原理简单,求解方便,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最大测距误差小于0.5%,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杆双回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分布参数 相模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电路暂态分析的EMTP建模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斌 张友鹏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1-86,共6页
为了利用EMTP进行轨道电路的暂态分析,采用相模变换消除轨道电路传输方程中钢轨回路间的耦合,得到模域轨道电路传输方程,利用实际钢轨线路为串联应用的特征,导出轨道电路去耦传输方程,得到轨道电路等效电路图,在EMTP的CP模型中加漏泄电... 为了利用EMTP进行轨道电路的暂态分析,采用相模变换消除轨道电路传输方程中钢轨回路间的耦合,得到模域轨道电路传输方程,利用实际钢轨线路为串联应用的特征,导出轨道电路去耦传输方程,得到轨道电路等效电路图,在EMTP的CP模型中加漏泄电阻的形式,获得了轨道电路EMTP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得计算结果与文献[7]一致,证明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 相模变换 EMTP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双馈风电场送出线的线电压故障选相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淑萍 蔚坤 宋国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3-172,共10页
为了有效识别风电系统在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故障相,避免因传统选相元件的适用性问题造成损失,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电场线电压之间的相关性判别选相方法。首先,分析了风电系统在故障期间的拓扑网络,利用相模变换以及边界条件确定故障后风电... 为了有效识别风电系统在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故障相,避免因传统选相元件的适用性问题造成损失,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电场线电压之间的相关性判别选相方法。首先,分析了风电系统在故障期间的拓扑网络,利用相模变换以及边界条件确定故障后风电场的线电压表达式;然后,分析线电压之间的故障特征,发现在短路故障发生后,各线电压之间主要关系与系统的等值阻抗有关,不同短路故障的线电压突变量具备独特的关联性;紧接着,利用Pearson相关性算法,根据短路故障特征确定相应的选相判据进行故障选相;最后,通过PSCAD搭建双馈风电场并网模型并进行各种故障仿真,输出故障数据,利用MATLAB对不同故障条件下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所提线电压故障选相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故障类型中该方法均可以有效识别故障相,并且不受故障位置以及过渡电阻阻值大小的影响,可有效应对风电系统弱馈性、频率偏移以及正负序阻抗不稳定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故障选相 相模变换 Pearson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炀 陈剑云 +1 位作者 夏孟显 廖兵兵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1-86,93,共7页
针对现有的10 k V输电线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Cyclone IV系列FPGA芯片EP4CE15F17C8N的软硬件实现方案。采用FPGA自顶向下模块化思想,设计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采用AD7356进行高速数据采集,通过改进的凯伦鲍尔矩阵进行相... 针对现有的10 k V输电线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Cyclone IV系列FPGA芯片EP4CE15F17C8N的软硬件实现方案。采用FPGA自顶向下模块化思想,设计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采用AD7356进行高速数据采集,通过改进的凯伦鲍尔矩阵进行相模变换,用FIR滤波器IP核进行小波变换求模极大值,最后根据模极大值的极性选择测距公式计算故障距离。通过时序仿真和板级测试表明,该方案设计时序稳定,且定位精度高、实时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故障测距 相模变换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企业配电网铁磁谐振类型判断研究
12
作者 王玉梅 李鹏霄 +2 位作者 张豪 谷斐 冯红坤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0-555,共6页
为了准确判断铁磁谐振类型,从分析铁磁谐振的发生机理出发,采用相模变换理论对三相配电网进行解耦,利用0模电路建立非线性网络铁磁谐振的数学模型,以配电网中各变电站不同运行方式下对地容抗与互感器励磁电抗xC0/xLe的值为依据,利用Pete... 为了准确判断铁磁谐振类型,从分析铁磁谐振的发生机理出发,采用相模变换理论对三相配电网进行解耦,利用0模电路建立非线性网络铁磁谐振的数学模型,以配电网中各变电站不同运行方式下对地容抗与互感器励磁电抗xC0/xLe的值为依据,利用Peterson谐振曲线定性的判断出谐振频率的区间,运用ATP-EMTP软件对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和断线故障进行仿真表明发生的铁磁谐振主要为分频谐振和基频谐振,与现场事故分析相符,对预防路线故障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谐振 相模变换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供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零模特征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罗超 耿蒲龙 +4 位作者 曲兵妮 宋建成 刘聚财 都志立 原磊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4,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单相接地故障特征量的选线方法实际保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某煤矿实际供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RTDS/RSCAD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搭建了矿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2种运行方式下线路零模电流、零... 针对现有基于单相接地故障特征量的选线方法实际保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某煤矿实际供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RTDS/RSCAD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搭建了矿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2种运行方式下线路零模电流、零模电压的故障特征规律,以及不同故障位置、故障初相角、接地电阻对矿井供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下线路零模电流时域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性点运行方式对非故障线路零模电流和母线零模电压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故障线路零模电流的影响较大;2种运行方式下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模电流首半波极性相反。(2)故障位置距离母线越远,线路暂态零模电流冲击值越小;线路稳态零模电流受故障位置影响较小。(3)故障初相角越大,线路暂态零模电流冲击值越大,冲击值增长速度越小,故障线路暂态零模电流达到稳态的时间越短;故障初相角不影响线路稳态零模电流幅值,只影响其初相角。(4)接地电阻越大,线路暂态零模电流冲击值及其衰减速度、稳态零模电流幅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供电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线 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相模变换 零模特征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输电线路多端电压行波故障定位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泽轩 帕孜来·马合木提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0期117-120,共4页
为了解决线路电气参数缺失或变化对双端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造成的误差影响,提出一种在线路中再次提取故障信息的方法。首先对各检测端的故障电压行波信号进行相模变换得出线模分量,然后利用小波模极大值分析对线模分量处理得出故障电... 为了解决线路电气参数缺失或变化对双端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造成的误差影响,提出一种在线路中再次提取故障信息的方法。首先对各检测端的故障电压行波信号进行相模变换得出线模分量,然后利用小波模极大值分析对线模分量处理得出故障电压初始行波到各端测点的传播时间,最后基于传统双端法测距推导出一种不含线路参数的故障定位新算法。改进后的定位方法只与初始行波波头到达各检测端的时刻有关,因此,该方法在实际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使用PSCAD软件对这种多端结构的输电线路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多端检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实际测距中对线路电气参数依赖性低,不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定位误差较小、原理简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行波故障 故障定位 相模变换 定位算法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CAD的110 kV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
15
作者 许啸天 田斐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14期229-231,共3页
针对线路故障产生的故障行波信号,利用PSCAD软件建立了110 kV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双端测距法在对线路故障进行定位时更加快速、精确。
关键词 相模变换 小波分析 行波测距 模极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35kV电网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研究
16
作者 郝建华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6-288,共3页
传统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无法有效识别特殊波头,由于受零模波速不稳定的影响导致基于模量波速差的行波测距结果误差较大。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分析得到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零模检测波速单调递减,而两模量传输时差则单调递增,故基于BP神... 传统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无法有效识别特殊波头,由于受零模波速不稳定的影响导致基于模量波速差的行波测距结果误差较大。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分析得到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零模检测波速单调递减,而两模量传输时差则单调递增,故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训练学习对零模波速进行估算,而后再利用模量波速差进行故障测距,仿真表明该方法对各种故障情况均适用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电网 单相接地 故障测距 相模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
17
作者 王建亮 《山西焦煤科技》 2013年第10期4-8,共5页
传统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无法有效识别特殊波头,由于受零模波速不稳定的影响,导致基于模量波速差的行波测距结果误差较大。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分析得到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零模检测波速单调递减,而两模量传输时差则单调递增,故考虑... 传统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无法有效识别特殊波头,由于受零模波速不稳定的影响,导致基于模量波速差的行波测距结果误差较大。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分析得到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零模检测波速单调递减,而两模量传输时差则单调递增,故考虑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训练学习对零模波速进行估算,而后再利用模量波速差进行故障测距,仿真表明,该方法对各种故障情况均适用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电网 单相接地 故障测距 相模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