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_2Fe_(14)B和Ce_2Fe_(14)B合金在快淬和热处理过程中相析出行为的比较
1
作者 张振扬 赵利忠 +2 位作者 张家胜 钟喜春 刘仲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71-1275,共5页
研究了溶体快淬三元La_2Fe_(14)B和Ce_2Fe_(14)B合金的相析出行为和磁性能,对不同快淬速度(10~50 m/s)和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直接快淬,La_2Fe_(14)B合金中不能形成2∶14∶1硬磁相,而Ce_2Fe_(14)B... 研究了溶体快淬三元La_2Fe_(14)B和Ce_2Fe_(14)B合金的相析出行为和磁性能,对不同快淬速度(10~50 m/s)和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直接快淬,La_2Fe_(14)B合金中不能形成2∶14∶1硬磁相,而Ce_2Fe_(14)B合金可以获得2∶14∶1相。La_2Fe_(14)B合金在10m/s快淬时主要由La和α-Fe相组成,而Ce_2Fe_(14)B合金中2∶14∶1硬磁相在10m/s和20m/s快淬时析出。随着辊速的增加,非晶相逐渐增多并成为主相。在热处理过程中,La_2Fe_(14)B合金析出相以α-Fe和La相为主,并且高温下液态的富La相和α-Fe相可以共存;而Ce_2Fe_(14)B合金中先析出α-Fe,后析出2∶14∶1硬磁相,随后析出相长大。结果还表明,La_2Fe_(14)B比Ce_2Fe_(14)B有更高的非晶居里温度和更低的α-Fe相析出温度。由于硬磁相的析出,Ce_2Fe_(14)B合金可以获得较好的硬磁性能,包括一定的矫顽力。此研究对含La、Ce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析出行为 快淬 热处理 稀土永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中双尺寸O相的变体选择和析出行为
2
作者 李宗泽 卫俊鑫 +4 位作者 高志荣 袁振豪 曹守臻 韩建超 贾燚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27,共10页
为提高锻态Ti_(2)AlNb基合金后续热变形能力,对多向锻造后的Ti_(2)AlNb基合金进行了固溶+时效的热处理。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的组织演变、力学性能以及O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多向锻造后的空冷的Ti_(2)AlNb合金,组织内析出大量针状O... 为提高锻态Ti_(2)AlNb基合金后续热变形能力,对多向锻造后的Ti_(2)AlNb基合金进行了固溶+时效的热处理。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的组织演变、力学性能以及O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多向锻造后的空冷的Ti_(2)AlNb合金,组织内析出大量针状O相,位错密度高,晶粒尺寸大,导致其伸长率较低。经过热处理后形成了B2基体+双尺板条/针状O相组织,位错密度降低,α_(2)相以包析反应生成了rim-O相;晶粒内部的析出O相包含4种变体。O相在小角度晶界处沿两侧生长分布,而在大角度晶界处只沿单侧析出生长。热处理后的Ti_(2)AlNb合金表现出显著提高的伸长率,增加了后续热变形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b合金 热处理 O相析出行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的配比关系和稳定化处理对310S奥氏体不锈钢析出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温冬辉 吕阳 +3 位作者 李震 王清 唐睿 董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01-3106,共6页
高Cr/Ni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有望被用作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包壳材料,但是该类奥氏体不锈钢存在组织稳定性差的问题,即在873~1123K温度下长期时效后晶界上会析出大量的Cr23C6和σ相,从而导致材料的脆化和晶间腐... 高Cr/Ni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有望被用作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包壳材料,但是该类奥氏体不锈钢存在组织稳定性差的问题,即在873~1123K温度下长期时效后晶界上会析出大量的Cr23C6和σ相,从而导致材料的脆化和晶间腐蚀。为了提高该类不锈钢的高温组织稳定性,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强碳化物形成元素M(M=Nb、Ti、Ta和Zr)与C的配比关系以及稳定化处理工艺对310S高温下析出相行为的影响。设计合金采用铜模快冷技术吸铸成直径为6mm的棒材,并对其进行1473K/0.5h固溶处理、1173K/0.5h稳定化处理(部分样品)、1073K/24h时效处理。分别采用OM、SEM-EDS、EPMA和TEM等手段对合金不同热处理状态的析出相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的加入均能促进MC粒子的析出,促进效果为Ta>Nb/Ti>Zr,且M与C的最佳比例关系为1/1(原子比);当M与C的原子比为2/1时会促进脆性相σ析出,而当M与C的原子比为1/1时,1073K/24h时效后晶界上只有Cr23C6析出。稳定化处理能使MC优先析出,可减少时效过程中粗大Cr23C6的析出量。本工作为超临界水冷堆燃料包壳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支撑,并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310S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稳定化处理 相析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Zr/W对310S奥氏体不锈钢析出相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温冬辉 吕阳 +3 位作者 李震 王清 唐睿 董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71,共11页
为了提高310S不锈钢的高温组织稳定性,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微量合金化元素(Nb, Ti, Zr和W)对310S析出相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的系列合金经过1423K热轧、1423K/0.5h固溶、1173K/0.5h稳定化处理,最后进行973K/408h时效处理。研究结果表... 为了提高310S不锈钢的高温组织稳定性,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微量合金化元素(Nb, Ti, Zr和W)对310S析出相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的系列合金经过1423K热轧、1423K/0.5h固溶、1173K/0.5h稳定化处理,最后进行973K/408h时效处理。研究结果表明:W可有效提高合金的高温组织稳定性,而过量Mo元素的添加会加速Cr 23 C 6向σ转变;添加Ti和Zr可细化基体晶粒,但Ti会促使时效过程中大量脆性相的析出,严重降低合金的高温组织稳定性,从而恶化合金力学性能。Fe-25Cr-22Ni-0.73Mo-0.35Nb-0.046C (质量分数/%)合金展现出优异的高温组织稳定性和力学性能(σ YS =237MPa,σ UTS =545MPa,δ=39%),有望作为超临界水冷堆核燃料包壳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包壳 奥氏体不锈钢 310S 微合金化 相析出行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M247铸造高温合金平衡析出相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安宁 袁晓飞 +2 位作者 牛永吉 田建军 李振瑞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8,共10页
以Mar-M247合金为对象,通过热力学模拟计算,研究合金元素变化对平衡析出相、合金初熔温度和终熔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的主要平衡析出相为γ'相、MC、M6C、M23C6型碳化物、μ相及MB2、M3B2型硼化物,合金凝固过程中Hf和Ta元... 以Mar-M247合金为对象,通过热力学模拟计算,研究合金元素变化对平衡析出相、合金初熔温度和终熔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的主要平衡析出相为γ'相、MC、M6C、M23C6型碳化物、μ相及MB2、M3B2型硼化物,合金凝固过程中Hf和Ta元素偏析比较严重;在成分标准范围附近波动时,对初熔温度影响最大的合金元素为Cr、Mo、Ti、Hf;碳化物的析出温度和析出量均随C含量的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另外,Hf、Ti、Ta含量的提高有利于MC型碳化物的析出;Cr含量的提高有利于M23C6型碳化物的析出;而W和Mo含量的提高则有利于M6C型碳化物的析出;μ相主要受Mo和W元素影响,随着二者含量的升高。μ相的析出温度和质量分数均升高;Al、Ti和Ta含量变化均会影响合金中γ′相的析出量及析出温度,并且三者对于γ′相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M247合金 热力学计算 平衡相析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