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国技”——大相扑运动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秀文 闫严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7-58,共2页
1973年4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相扑协会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友好访问.在这个拥有116人的庞大代表团中,主要成员是14名相扑协会的官员和60名幕内、十两(相扑运动员的等级称呼)相扑运动员.他们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进行了4天和2天公开表... 1973年4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相扑协会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友好访问.在这个拥有116人的庞大代表团中,主要成员是14名相扑协会的官员和60名幕内、十两(相扑运动员的等级称呼)相扑运动员.他们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进行了4天和2天公开表演,场场都是座无虚席,盛况空前.在北京的最后一次公开表演时,周恩来总理亲临现场观战,场上气氛十分热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相扑运动 文化透视 体育运动 相扑文化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相扑运动之“魅”的理性检视及对我国武术的镜鉴
2
作者 李洋 戴国斌 唐韶军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9,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相扑生存"魅力"进行检视。研究认为:相扑之所以魅力不减,是因为它在发展与革新的过程中,始终在"场域"与仪式上坚守着"本土"文化元素的维系;在日常生活与赛场上,对力士身体进...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相扑生存"魅力"进行检视。研究认为:相扑之所以魅力不减,是因为它在发展与革新的过程中,始终在"场域"与仪式上坚守着"本土"文化元素的维系;在日常生活与赛场上,对力士身体进行"规训"促使其"秩序"与"竞力"的养成,并通过力士们"力与慧"的绽放,满足日本平民缔造传奇的精神期许。人身依附、管理失范等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制约了相扑运动的对外拓展。镜鉴日本相扑运动的发展经验,中国武术发展与治理可以"场域"、仪式为基石再构当下中国武术赛场的文化情境;在日常培养与赛事中,深耕"武人"的"秩序"观念,提高"武人"的社会化素养;调适赛制与改善当下"传统",激发国人的"尚武"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相扑运动 武术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日本相扑的背后……
3
作者 草民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9期20-22,1,共4页
日本人对相朴运动的喜爱程度决不亚于西方人对咖啡的喜爱。然而近年来这项神圣的运动却为种种丑恶的现象所玷污。有人提出要对相朴运动进行改革,但是在日本这样一个极端自负的社会,要改也难。
关键词 相扑运动 日本人 比赛 名相 职业拳击赛 运动项目 对手 大赛 宗教仪式 喜爱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日本的“相扑外交”
4
作者 张天白 《体育文化导刊》 1992年第6期76-76,共1页
相扑运动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日本人民的偏爱。作为一种极具大和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相扑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引起一些到过日本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兴趣。如我国第一个驻日使团中的参赞黄遵宪。
关键词 日本 中国知识分子 大和民族 黄遵宪 民俗体育文化 相扑运动 参赞 使团 兴趣 日本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民俗资料概述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生保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敦煌壁画中的民俗资料概述谢生保法国思想家拉法格在《财源及起源》一书中说:“宗教是古代风俗的贮藏库”。敦煌莫高窟是当今世界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它经历十个朝代,历时一千六百多年,至今保存492... 敦煌壁画中的民俗资料概述谢生保法国思想家拉法格在《财源及起源》一书中说:“宗教是古代风俗的贮藏库”。敦煌莫高窟是当今世界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它经历十个朝代,历时一千六百多年,至今保存492个洞窟,两千余身彩塑,四万五千余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装饰图案 丧葬礼仪 民俗 相扑运动 故事画 中国古代 交通工具 藻井图案 供养人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