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的WDM传输系统及其性能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帅 白成林 +2 位作者 罗清龙 张占强 贺菲菲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8-384,共7页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由于其良好的传输性能成为近年来光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在光纤中通过增加并行波长的数量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将CO-OFDM和WDM技术结合,可以构造出高速率、大容量、低成本的光传输网络。首先对...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由于其良好的传输性能成为近年来光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在光纤中通过增加并行波长的数量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将CO-OFDM和WDM技术结合,可以构造出高速率、大容量、低成本的光传输网络。首先对基于CO-OFDM的WDM传输系统的理论模型和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对基于CO-OFDM的100Gb/s×32-信道WDM传输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研究了该系统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在没有任何光纤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的情况下,当信号速率为3.2 Tb/s时,系统Q因子高于16.0 dB,在标准单模光纤中的传输距离可达150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复用 长距离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tiSystem的相干光OFDM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梁猛 何金池 +1 位作者 巩稼民 王渊博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共4页
根据相干光OFDM(CO-OFDM)传输系统的理论模型,利用Opti System软件,仿真了CO-OFDM系统,对电光调制和光电检测模块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对不同调制方式和不同子载波下的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CO-OFDM系统有较强的... 根据相干光OFDM(CO-OFDM)传输系统的理论模型,利用Opti System软件,仿真了CO-OFDM系统,对电光调制和光电检测模块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对不同调制方式和不同子载波下的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CO-OFDM系统有较强的抗色散能力和较高的频带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电光调制 光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光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补偿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袁建国 南蜀崇 辛雪琪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共8页
随着光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CO-OFDM)系统因其能够有效地对抗光纤传输过程中的由色度色散、偏振膜色散等因素引起的符号间干扰,同时系统的接收机灵... 随着光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CO-OFDM)系统因其能够有效地对抗光纤传输过程中的由色度色散、偏振膜色散等因素引起的符号间干扰,同时系统的接收机灵敏度高,谱效率高等优点而成为光通信系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CO-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大,因而本文针对CO-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补偿算法展开了综述性研究。从CO-OFDM系统的概念、相位噪声模型、相位噪声对CO-OFDM系统的影响以及相位噪声的补偿算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概述并探讨了CO-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补偿算法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总结了目前CO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补偿算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今后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噪声 补偿算法 符号间干扰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C码的改进及在相干光OFDM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贺菲菲 白成林 +1 位作者 牛慧娟 张帅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
LDPC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一种具有超强纠错性能和接近香农极限性能的码型,将改进后的准循环LDPC码(QC-LDPC)和LDPC卷积码应用于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中,采用典型的光纤信道的简化模型,基于MATLAB仿真软件得到了系统的频... LDPC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一种具有超强纠错性能和接近香农极限性能的码型,将改进后的准循环LDPC码(QC-LDPC)和LDPC卷积码应用于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中,采用典型的光纤信道的简化模型,基于MATLAB仿真软件得到了系统的频谱图、星座图及LDPC编码前后的误码率曲线图。研究表明,LDPC码具有抑制信道色散、降低系统误码率和提高系统性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光纤信道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光OFDM系统中的信道均衡算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斌涛 肖石林 +2 位作者 毕美华 刘凌 张鹿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39,共3页
为降低CO-OFDM系统中盲均衡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高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判断的修正常模算法(sign-MCMA)。通过描述算法的实现过程衡量其系统性能,并搭建CO-OFDM实验平台,验证了该算法的信道均衡效果。
关键词 常模算法 计算复杂度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常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FDM系统不同调制方式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卫华 谢小芳 +2 位作者 童峥嵘 杨秀峰 白雪慧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38,共3页
在没有色散补偿的情况下,对不同调制方式的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PSK抗误码性能较好,频带利用率较低;4QAM频带利用率是2PSK的两倍,当系统误码率在10-3以内时,所需OSNR约为9dB;8QAM频带利用率比前... 在没有色散补偿的情况下,对不同调制方式的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PSK抗误码性能较好,频带利用率较低;4QAM频带利用率是2PSK的两倍,当系统误码率在10-3以内时,所需OSNR约为9dB;8QAM频带利用率比前两者高,但抗误码性能较前两者差。因此,设计通信系统时,要根据系统的实际要求来选择具体的调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调制方式 光信噪比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复用CO-OFDM传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皎 何建强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19期137-141,共5页
设计了一种高速偏振复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利用MATLAT和Optisystem仿真完成了光信号的高速长距离传输。由于光信号在进行长距离传输时,受色散、非线性、相位噪声等影响较大,在系统仿真研究时重点分析了色散、导频信号等参数对该... 设计了一种高速偏振复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利用MATLAT和Optisystem仿真完成了光信号的高速长距离传输。由于光信号在进行长距离传输时,受色散、非线性、相位噪声等影响较大,在系统仿真研究时重点分析了色散、导频信号等参数对该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加入负色散系数的色散补偿光纤并采用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后,传输150 km的系统误码率仅为10-7,系统性能明显得到改善。该方案不仅提高了光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且频谱利用率高、误码率低,非常适用于光纤通信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色散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降低CO-OFDM系统PAPR改进的星座图扩展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剑飞 余美龙 +2 位作者 曾祥烨 卢嘉 王蒙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3-67,共5页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中的较大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问题会导致严重的光纤非线性效应。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星座图扩展(ACE)算法,取得了更好的PAPR抑制效果。研究表明,ACE算法与凸集投影法(POCS)相结合可减少计算复杂度,但...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中的较大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问题会导致严重的光纤非线性效应。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星座图扩展(ACE)算法,取得了更好的PAPR抑制效果。研究表明,ACE算法与凸集投影法(POCS)相结合可减少计算复杂度,但存在峰值再生现象等问题。为此,本文利用抛物峰值抵消(PPC)算法改善迭代过程中的峰值再生现象,并采用星座映射预修正技术提高了收敛速度。采用改进算法对4QAM、29 Gb/s的CO-OFDM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使OFDM信号的PAPR降低了4.41 dB,并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峰值平均功率比 星座图扩展算法 抛物峰值抵消算法 星座映射预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FDM系统中基于Pilot位置的XPM补偿及优化(本期优秀论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炜 汪文晋 +3 位作者 金鑫 任敬斌 吴欣宜 高冠军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共4页
研究了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中基于射频导频(RF-Pilot)的交叉相位调制(XPM)补偿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Pilot位置的补偿优化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最优Pilot位置的选取原则和Q因子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研究了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中基于射频导频(RF-Pilot)的交叉相位调制(XPM)补偿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Pilot位置的补偿优化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最优Pilot位置的选取原则和Q因子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针对7信道CO-OFDM系统,最优和最差Pilot位置处的系统性能相差1.6d B,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信道配置和该信道上XPM损伤的分布情况来选取最优的Pilot位置,以提升补偿效果和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叉相位调制 非线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CO-OFDM中采用相位传递的次符号光相位噪声抑制算法
10
作者 洪学智 洪晓建 +1 位作者 刘柳 郭昌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4,共5页
在符号周期-光源线宽乘积较大的PDM-CO-OFDM系统中,光相位噪声引入的子载波间串扰(ICI)极大地劣化了系统的性能.采用高阶调制格式(如16QAM)的PDM-CO-OFDM系统对光相位噪声的敏感度随调制格式的升高而增加.针对上述受光相位噪声影响较大... 在符号周期-光源线宽乘积较大的PDM-CO-OFDM系统中,光相位噪声引入的子载波间串扰(ICI)极大地劣化了系统的性能.采用高阶调制格式(如16QAM)的PDM-CO-OFDM系统对光相位噪声的敏感度随调制格式的升高而增加.针对上述受光相位噪声影响较大的系统,该文提出一种采用线性插值、相位传递和符号分割的光相位噪声抑制算法,即P-LI-SCPEC.推导了算法的数学模型,通过蒙特卡洛仿真研究了该算法的性能,并与已有的几种光相位噪声抑制算法进行了横向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抑制光相位噪声,提高系统对光源线宽的容忍度,其性能优于此前提出的LI-SCPEC算法.该算法对于PDM-CO-OFDM技术在采用廉价光源的光接入网及采用高阶调制格式的主干网中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位噪声抑制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偏振复用 次符号 相位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和改进的TPWC降低CO-OFDM系统PAPR
11
作者 童峥嵘 王雅茹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5,共3页
针对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高峰均比(PAPR)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和改进的分段线性压扩(TPWC)变换的方案。介绍了DCT变换和改进的TPWC变换的基本原理,并将两者结合应用到CO-OFDM系统中。
关键词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比 离散余弦变换 改进的段线性压扩变换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FDM中基于线性插值的子载波间串扰盲抑制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晓建 刘柳 洪学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基于线性插值的子载波间串扰盲抑制算法(LI-BL-ICI算法):盲估计出次符号间相位噪声差值,进行线性插值拟合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相位噪声估计,将插值获得的相位噪声用于载波相位补偿,从而实现对子载波间串扰(ICI)的盲抑制...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基于线性插值的子载波间串扰盲抑制算法(LI-BL-ICI算法):盲估计出次符号间相位噪声差值,进行线性插值拟合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相位噪声估计,将插值获得的相位噪声用于载波相位补偿,从而实现对子载波间串扰(ICI)的盲抑制,并利用少量导频对残余的共同相位噪声进行估计和补偿;推导了算法的数学模型,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分别分析了算法在背靠背和320 km光纤传输后系统的性能,与传统的共同相位噪声抑制算法(CPEC算法)和改进前的盲估计算法(BL-ICI算法)进行了横行对比.数值仿真结果表明,LI-BL-ICI算法能有效地抑制光相位噪声,其光源线宽的容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LI-BL-ICI算法允许将次符号切割成任意块数,且在获取观测矩阵的过程中无需任何的角度相关运算.研究结果表明,LI-BL-ICI算法存在一个适中的次符号切割块数,使得其既能兼顾复杂度又能保证一定的系统性能,对于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技术在采用廉价光源和采用高阶调制格式的光接入/光城域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位噪声抑制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ICI盲抑制 次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技术在CO-OFD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敏杰 童峥嵘 +2 位作者 张卫华 杨秀峰 万人玮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1,共4页
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中应用自适应技术能优化系统的性能,构建自适应CO-OFD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光信噪比(OSNR)门限分配算法的子带自适应调制技术。结果表明:使用自适应调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信... 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中应用自适应技术能优化系统的性能,构建自适应CO-OFD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光信噪比(OSNR)门限分配算法的子带自适应调制技术。结果表明:使用自适应调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信道深衰落点的影响。21.4Gb/s传输200km误码率(BER)为10-3时,系统对接收端OSNR的要求降低了约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制 多模光纤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结合限幅算法提高CO-OFDM系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斯尧 闫连山 +1 位作者 叶佳 易安林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0,33,共3页
分析了CO-OFDM(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各个子载波之间的序列相关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使用SLM(选择映射)法结合限幅算法来降低CO-OFDM各个子载波之间的序列相关性,抑制系统中FWM(四波混频)效应导致的损伤,以提高CO-OFDM系统... 分析了CO-OFDM(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各个子载波之间的序列相关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使用SLM(选择映射)法结合限幅算法来降低CO-OFDM各个子载波之间的序列相关性,抑制系统中FWM(四波混频)效应导致的损伤,以提高CO-OFDM系统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误码率为10-3的情况下,与SLM法和限幅算法相比,灵敏度分别提高约1.8和3.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序列相关性 四波混 选择映射法 限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FDM系统中基于DF的IQ不平衡估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娟 肖石林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1,共3页
针对发射端频率选择性IQ(同相/正交相)不平衡对CO-OFDM(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DF(判决反馈)的IQ不平衡估计算法,并与传统的PA(导频插入)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和理论推演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地估计I... 针对发射端频率选择性IQ(同相/正交相)不平衡对CO-OFDM(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DF(判决反馈)的IQ不平衡估计算法,并与传统的PA(导频插入)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和理论推演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地估计IQ不平衡和信道参数,提高系统的BER(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同相/相不平衡 判决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S压扩算法降低CO-OFDM系统PAPR的研究
16
作者 胡亚农 童峥嵘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中存在较高的峰均比(PAPR)问题,提出了一种翻转迭代部分传输序列(IPTS)联合压扩算法的IPTS压扩新算法。通过CO-OFDM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压扩迭代系数m=3、子块分割数V=4、压扩系数为μ... 针对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中存在较高的峰均比(PAPR)问题,提出了一种翻转迭代部分传输序列(IPTS)联合压扩算法的IPTS压扩新算法。通过CO-OFDM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压扩迭代系数m=3、子块分割数V=4、压扩系数为μ=2,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CDF)值为10-4时,与IPTS算法和μ律压扩变换相比,其PAPR性能分别提高了3.53d B和1.21d B。在误码率(BER)为10-3时,IPTS压扩算法(m=3,V=4,μ=2)所需要的光信噪比(OSNR)比IPTS算法(V=4)和μ律压扩算法(μ=2)分别增加了2.51dB和0.5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翻转迭代部传输序列 压扩变换 峰均比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FDM DWDM系统非线性容限的仿真研究
17
作者 许悦 杜建新 王中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54,共4页
为了提高光传输容量,提出了一种四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相干光检测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与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平行复用的超信道系统。利用Optisystem软件和Matlab软件搭建仿真平台,采用非线性分离模型控制四波混频噪声的加入,并使用误差向量幅度... 为了提高光传输容量,提出了一种四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相干光检测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与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平行复用的超信道系统。利用Optisystem软件和Matlab软件搭建仿真平台,采用非线性分离模型控制四波混频噪声的加入,并使用误差向量幅度来测量误码率。在不同的传输速率、复用间隔和信道数下,通过仿真不同的循环前缀、入纤功率来研究四波混频对系统的影响和系统的非线性容限。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前缀的增大,误码率先减小后增大,有最优取值,一般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窗口长度的1/8。新型光纤链路超信道系统的误码率总是比常规光纤链路的小,且有更好的非线性容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检测复用 密集波复用 循环前缀 四波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