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河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长建 杜宏茹 +3 位作者 张小雷 汪菲 张利 李雪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80-2893,共14页
基于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2000—2011年塔里木河流域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并探讨塔河流域42个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演变规律及空间差异。研究表明:(1)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于... 基于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2000—2011年塔里木河流域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并探讨塔河流域42个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演变规律及空间差异。研究表明:(1)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于拓宽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具有实践意义。(2)以新疆为参照区,塔河流域2000—2011年处于人口严重超载、经济非常富余或富余阶段。(3)与全疆相比,土地资源是塔河流域的相对优势资源,水资源是制约塔河流域人口、经济发展的相对劣势资源。(4)以塔河流域为参照区,流域内42个县市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显著。(4)依据相对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的超载、富余状态将塔河流域42县市归为A、B、C、D 4种资源承载力匹配区,并总结其时序演变特点和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 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塔里木河流域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忻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鹏宇 郭劲松 +2 位作者 崔嫱 张俊卿 冯文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1-347,共7页
采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测算了1995—2013年忻州市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并探讨了全市14个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演变规律及空间差异。模型改进工作主要体现在增加了水资源与能源承载力,并运用优势资源牵引... 采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测算了1995—2013年忻州市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并探讨了全市14个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演变规律及空间差异。模型改进工作主要体现在增加了水资源与能源承载力,并运用优势资源牵引效应及劣势资源束缚效应,克服了原模型中权重的主观任意取值。结果显示:(1)以山西省为参照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忻州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资源,而经济资源与能源为劣势资源;1995—2013年忻州市的人口承载状态总体呈从富余到超载,再到富余,以2001—2003年为界限;经济承载状态处于非常富余状态。(2)2004—2012年14个县市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空间差异显著;农业发展、煤炭产业与区位条件成为影响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 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 时空变化 忻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东部”渔业资源人口承载力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蔡莉 王磊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4期41-45,50,共6页
本文以"新东部"海洋渔业强省——山东为例,参照全国,对比了该区域相对渔业资源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的理论值与实际值。文章倚重合理的权重选择,研究了从1978到2004年其人口与渔业资源的匹配关系。研究表明,山东渔业资源人口承载... 本文以"新东部"海洋渔业强省——山东为例,参照全国,对比了该区域相对渔业资源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的理论值与实际值。文章倚重合理的权重选择,研究了从1978到2004年其人口与渔业资源的匹配关系。研究表明,山东渔业资源人口承载力经历了从超载、极大富余到富余三种状态,但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表明"新东部"海洋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存在、持续发展与海洋生物技术水平发展、人类生活方式选择、海洋环境生态等多种因素密切关联。海洋渔业资源来源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海洋技术掌握的局限性将决定其人口承载力的极值。目前只有抛弃粗暴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方式,才能长久维持人与海洋渔业资源的和谐与互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部 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 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