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对表观弥散系数鉴别兔良、恶性淋巴结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杰 邢伟 +2 位作者 生晶 田建明 陈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19-1822,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评价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分别建立炎性淋巴结模型(良性组,共10个淋巴结)及VX2转移淋巴结模型(恶性组,共16个淋巴结)。对所有实验兔均行...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评价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分别建立炎性淋巴结模型(良性组,共10个淋巴结)及VX2转移淋巴结模型(恶性组,共16个淋巴结)。对所有实验兔均行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由2名医师以3种不同大小的感兴趣区(RO)I测量肌肉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评价肌肉作为rADC值的参照脏器的可重复性。测量良性淋巴结、恶性淋巴结及淋巴结对侧股四头肌的ADC值,计算良性淋巴结/肌肉及恶性淋巴结/肌肉的r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个体素大小的ROI下测量肌肉的ADC值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良、恶性组淋巴结的ADC值及r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用ADC值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0.00%,准确率为84.00%;利用rADC值进行鉴别的AUC为0.97,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90.00%,准确率为92.00%。结论当ROI大小选择合适时,肌肉作为rADC值的参照脏器显示出较好的可重复性。较之ADC值,利用rADC值可更准确地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相对表观弥散系数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年第17卷主题词索引
2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9-572,共4页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成像 原发性脑淋巴瘤 实验研究 血管内皮瘤 血管肿瘤 鉴别诊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相对表观弥散系数 弥散加权成像 病理对照 扩散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