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重组自交家系群体动态株高及其相对生长速率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中文 王伟 +4 位作者 徐新娟 文自翔 李海朝 李金英 卢为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9-562,共4页
提高产量潜力始终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研究产量相关性状是解析产量重要途径之一。大豆株高影响产量,但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利用一套包含212个家系的大豆重组自交家系(RIL),于2008—2009年连续2年测定各家系动态株高,并计算相对生长速... 提高产量潜力始终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研究产量相关性状是解析产量重要途径之一。大豆株高影响产量,但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利用一套包含212个家系的大豆重组自交家系(RIL),于2008—2009年连续2年测定各家系动态株高,并计算相对生长速率,研究与产量的关系,以期为大豆产量改良中对株高的选择提供参考信息。试验结果表明:(1)产量和株高变幅分别为1000~5000kghm-2和38~103cm,说明样本有较大代表性。(2)出苗后20d的株高即与产量具极显著正相关,随生长进程,相关系数逐渐增大,至株高生长停止达到最大。株高生长速率前期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后期与产量具负相关,说明后期过快增加株高不利于产量。(3)在试验范围内,株高与产量呈负指数回归关系,随株高增加,产量逐渐增加,当株高为80cm时,随株高增加,产量的增加逐渐缓慢。发现株高的变异在70~90cm之间时,均能获得4000kghm-2产量。本文还简要讨论了重组自交家系用于表型分析的优势,以及在大豆产量育种中如何对株高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动态株高 相对生长速率 产量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援角度对五爪金龙形态、生物量分配及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则海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8-762,共5页
对不同攀援角度五爪金龙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及生长特性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攀援角度的增加,五爪金龙主茎长度增加、总叶面积减少;其根生物量比(RMR)增加,叶生物量比(LMR)下降,茎生物量比(SMR)变化不明显。其中,0°攀援生... 对不同攀援角度五爪金龙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及生长特性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攀援角度的增加,五爪金龙主茎长度增加、总叶面积减少;其根生物量比(RMR)增加,叶生物量比(LMR)下降,茎生物量比(SMR)变化不明显。其中,0°攀援生长五爪金龙的叶生物量比是根生物量比的4.625倍;90°攀援生长五爪金龙的根、茎和叶的生物量分配差异最小,在0.318~0.363g·g-1之间。攀援生长五爪金龙(30°~90°)的相对生长速率随攀援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对比0°和90°,30°和60°攀援生长五爪金龙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和生长参数均表现出较高的可塑性,对不同倾角支持物的适应能力很强。0°和90°攀援生长五爪金龙的叶面积指数(LAI)、相对生长速率(RGR)和净同化速率(NAR)均高于30°和60°。攀援角度对五爪金龙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及相对生长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较高相对生长速率的五爪金龙具有较强的种间竞争能力和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攀援角度 形态 生物景分配 相对生长速率 五爪金龙 入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氮添加下CO_(2)浓度升高对蒙古冰草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许爱云 秦一彤 +2 位作者 张原红 李甜 曹兵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1217,共7页
大气CO_(2)浓度升高会增加植物生物量,对植物具有明显的“施肥效应”,且该效应依赖于氮素有效性。本研究通过设置CK(0 g·m^(-2)·a^(-1)),N_(1.2)(1.2 g·m^(-2)·a^(-1)),N_(3.6)(3.6 g·m^(-2)·a^(-1))和N_... 大气CO_(2)浓度升高会增加植物生物量,对植物具有明显的“施肥效应”,且该效应依赖于氮素有效性。本研究通过设置CK(0 g·m^(-2)·a^(-1)),N_(1.2)(1.2 g·m^(-2)·a^(-1)),N_(3.6)(3.6 g·m^(-2)·a^(-1))和N_(10.8)(10.8 g·m^(-2)·a^(-1))4个氮添加水平和2个CO_(2)浓度[(400±20)μmol·mol^(-1)和(800±20)μmol·mol^(-1))],探讨氮添加下CO_(2)浓度升高对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生物量积累及其与生长速率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下CO_(2)浓度升高后蒙古冰草叶宽、叶长、株高、分蘖数、地下、地上生物量及其相对生长速率显著增加(P<0.05),其中N3.6水平下,与环境CO_(2)浓度相比,CO_(2)浓度升高后蒙古冰草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了53.09%(P<0.05),叶宽、叶长和分蘖数相对生长速率分别显著增加了52.61%,34.97%和109.53%(P<0.05)。回归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与叶宽、株高、分蘖数、地下生物量及叶宽、株高和分蘖相对生长速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回归决定系数大于环境CO_(2)浓度处理。可见,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物量积累的“施肥效应”与植物生长特征及生长速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CO_(2)浓度升高 蒙古冰草 相对生长速率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3年天童常绿阔叶林长期氮添加实验树木生长数据集
4
作者 黄佩 林仪华 +3 位作者 郑泽梅 雍雨彤 徐思懿 王希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294-302,共9页
树木生长是评价森林碳汇能力的重要指标。大气氮沉降逐年增加并对森林固碳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长期氮添加下的树木生长数据是解析森林树木生长对大气氮沉降响应规律和机制的基础。本数据集采自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 树木生长是评价森林碳汇能力的重要指标。大气氮沉降逐年增加并对森林固碳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长期氮添加下的树木生长数据是解析森林树木生长对大气氮沉降响应规律和机制的基础。本数据集采自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常绿阔叶林长期氮添加控制实验样地,该样地设置对照(CK),低氮添加(LN)和高氮添加(HN)3种处理,于2011-2023年间共开展5次群落调查,并统计了调查期间一直存活的树木个体的相对生长速率。本数据集包含该样地2011-2023年物种水平、径级水平和群落水平三个层次下的平均胸径和相对生长速率等,数据已经过纸质数据比对、单株胸径增长异常分析并复查等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本数据集可为理解大气氮沉降背景下森林的生长响应提供基础数据,也能为常绿阔叶林碳汇潜力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生长速率 大气氮沉降 胸径 亚热带森林 控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光阶段辐照对水稻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晨帆 刘硕硕 +2 位作者 刘靖喆 时运佳 朱梅 《农业工程》 2024年第4期53-60,共8页
以水稻“绿旱639”为研究对象,在水稻种期(T_(1)处理)、芽期(T_(2)处理)和苗期(T_(3)处理)分别进行远红光辐照,并设置对照组(CK处理)。测算了水稻幼苗的生理指标、生长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了阶段辐照下远红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及水分... 以水稻“绿旱639”为研究对象,在水稻种期(T_(1)处理)、芽期(T_(2)处理)和苗期(T_(3)处理)分别进行远红光辐照,并设置对照组(CK处理)。测算了水稻幼苗的生理指标、生长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了阶段辐照下远红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期进行辐照水稻幼苗的叶面积比芽期和苗期分别增加了15.82%和20.46%;芽期进行辐照水稻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比种期和苗期分别增加了23.10%和37.01%,根长、根冠比、净同化速率等指标的增长幅度均大于种期和苗期辐照;苗期进行辐照水稻幼苗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种期和芽期辐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6.60%和23.07%。综上,在水稻幼苗的芽期进行远红光辐照,可以有效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在水稻幼苗的苗期进行远红光辐照,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结果从光学农业角度为提高水稻及其他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远红光 阶段辐照 相对生长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光学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态型铜藻对不同氮源的吸收特征及生长响应
6
作者 杨晓龙 王晓丽 +6 位作者 唐文海 吴振邦 王一航 田阔 李宏亮 唐峰 张秀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450-11458,共9页
铜藻是长江口海域“金潮”爆发的关键种,其生活史具有定生型和漂浮型两种生态类型。目前有关两种生态型铜藻对不同形式氮源的吸收动力学及其生长响应特征尚不明确。为了探索海水不同氮素富集对铜藻爆发性增殖的影响,以长江口嵊泗海域定... 铜藻是长江口海域“金潮”爆发的关键种,其生活史具有定生型和漂浮型两种生态类型。目前有关两种生态型铜藻对不同形式氮源的吸收动力学及其生长响应特征尚不明确。为了探索海水不同氮素富集对铜藻爆发性增殖的影响,以长江口嵊泗海域定生型和漂浮型铜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比较两种生态型铜藻对硝酸钠(NaNO_(3))、氯化铵(NH_(4)Cl)和尿素(CO(NH_(2))_(2))的吸收和生长响应特征。结果显示:(1)两种生态型铜藻对不同溶解性氮源的吸收符合饱和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速率和氮源浓度可用米式方程描述;(2)定生型铜藻对氨态氮(NH4-N)的最大吸收速率(V_(max),(39.86±4.15)μmol L^(-1)h^(-1))和半饱和常数(Km,(34.25±3.99)μmol/L)均显著高于漂浮型铜藻,但漂浮型铜藻对尿素氮(Urea-N)的V_(max)((38.25±4.78)μmol L^(-1)h^(-1))显著高于定生型铜藻,表明定生型铜藻对NH4-N的吸收速率较大,但亲和力较低,而漂浮型铜藻对Urea-N具有较强的吸收潜力;(3)以Urea-N为氮源的漂浮型铜藻具有较高相对生长速率,其藻体组织总氮含量显著提升,而以硝态氮(NO_(3)-N)为氮源的漂浮型铜藻虽然相对生长速率较低,但在培养期间藻体并未腐烂。结果表明,Urea-N可以加速漂浮型铜藻生长,而NO_(3)-N能够储存在藻体液泡中,在缺乏氮源供应条件下为漂浮型铜藻的生长提供持续性氮源,维持漂浮型铜藻较长时间存活。漂浮型铜藻对NO_(3)-N和Urea-N的利用效率高于定生型铜藻,长江口海水中NO_(3)-N和Urea-N的积累及其协同效应可能是导致“金潮”持续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藻 生态型 氮源 吸附动力学特征 相对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埋对小叶锦鸡儿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何玉惠 赵哈林 +1 位作者 赵学勇 刘新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1-706,共6页
沙埋是沙地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选择压力之一,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幼苗存活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科尔沁沙地常见的沙生灌木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幼苗进行了不同深度的沙埋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叶片数量在沙... 沙埋是沙地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选择压力之一,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幼苗存活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科尔沁沙地常见的沙生灌木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幼苗进行了不同深度的沙埋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叶片数量在沙埋初期有差异,后期差异不显著;各处理植株生物量均主要分配在叶片中,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叶片生物量比逐渐降低,而茎生物量比逐渐增加。当沙埋深度达到其株高的133%时,可使幼苗全部死亡;而在沙埋深度与株高相同时,其存活率仅为37%。沙埋30天后,中度沙埋(67%)能促进小叶锦鸡儿幼苗的株高、根长、总生物量以及根茎相对生长速率的增加;而重度沙埋抑制植株地上部分的高生长和叶相对生长速率。这说明中度沙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小叶锦鸡儿的生长,而重度沙埋抑制幼苗的生长,甚至导致幼苗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埋 小叶锦鸡儿 生长 生物量分配 相对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水体条件下生态浮床的植物生长特性与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丽 杨扬 +1 位作者 杨凤娟 潘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9,共6页
利用填料与水生植物构建强化型生态浮床,对重污染城市感潮河流进行原位修复。对浮床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开展为期1a的监测,5种浮床植物表现出良好的耐污能力和去污能力。美人蕉相对生长速率最佳,为0.095 d^(-1);再力花、... 利用填料与水生植物构建强化型生态浮床,对重污染城市感潮河流进行原位修复。对浮床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开展为期1a的监测,5种浮床植物表现出良好的耐污能力和去污能力。美人蕉相对生长速率最佳,为0.095 d^(-1);再力花、黄菖蒲、梭鱼草、风车草分别为0.080 d^(-1)、0.074 d^(-1)、0.045 d^(-1)和0.047 d^(-1)。各植物中美人蕉氧输送率最大,为57.08 gO_2·m^(-2)·d^(-1);其浮床系统对TN、NH_4^+-N、TP、COD_(Cr)和BOD_5的去除负荷也较高,分别为4.12kg·m^(-2)·a^(-1)、3.86 kg·m^(-2)·a^(-1)、0.15 kg·m^(-2)·a^(-1)、46.58 kg·m^(-2)·a^(-1)和4.36 k·m^(-2)·a^(-1),一阶降解系数分别为1.33 d^(-1)、1.37 d^(-1)、1.72 d^(-1)、3.92 d^(-1)和1.58 d^(-1)。与传统植物浮床相比,强化型生态浮床具有加速有机污染物分解速率和提高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处理效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强化浮床 相对生长速率 降解常数 氧输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研究“海天1号”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幼孢子体光合及呼吸速率 被引量:11
9
作者 姚海芹 梁洲瑞 +4 位作者 刘福利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凌晶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7,共8页
"海天1号"海带是南方耐高温品种与北方高产品种杂交后,经过几代选育获得的海带新品系,具有产量高、耐高温、成熟稍早等特点(暂命名为"海天1号"海带)。为探究"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生... "海天1号"海带是南方耐高温品种与北方高产品种杂交后,经过几代选育获得的海带新品系,具有产量高、耐高温、成熟稍早等特点(暂命名为"海天1号"海带)。为探究"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生理适应性,设置了温度、光强及营养盐3个单因素实验,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研究其对"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1–2 cm)表观光合速率(Pn)和呼吸耗氧速率(R)的影响,并测定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结果显示:(1)温度为14℃、光强为80μmol photons/(m^2·s)、氮营养盐为6 mg/L(N/P=10∶1,下同)环境下,幼孢子体的RGR和P_n均较大。在温度为22℃、光强为100μmol photons/(m^2·s)、氮营养盐浓度为10 mg/L条件下,R最强。(2)22℃组的幼孢子体生长受到抑制,其RGR显著低于14℃组(P<0.05)。20μmol photons/(m^2·s)与80μmol photons/(m^2·s)光强组的RGR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5个营养盐浓度组之间幼孢子体的RGR无显著性差异(P>0.05)。(3)随着温度、光强、营养盐浓度增加,幼孢子体的P_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4℃组P_n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氮营养盐浓度4 mg/L和6 mg/L组的P_n显著高于2、8和10 mg/L组(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R和P_n呈负相关。(4)光强对幼孢子体P/R(总光合速率/呼吸耗氧速率)的影响较小,温度和营养盐浓度对其影响较大。正交实验结果显示,适宜"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培养的条件为光强50μmol photons/(m^2·s)、温度16℃、氮营养盐浓度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天1号”海带 幼孢子体 环境因子 相对生长速率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处理对不同品种橡胶树叶片解剖特征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丽萍 田耀华 +3 位作者 周会平 岩香甩 龚燕雄 原慧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3,共9页
研究不同遮荫处理[无遮阳网遮荫光强(relative irradiance,RI)100%、一层遮阳网遮荫RI 50%、二层遮阳网遮荫RI 25%和三层遮阳网遮荫RI 5%]下,6个橡胶树品种(RRIM600、PR107、GT1、云研77-2、云研77-4和热研523)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叶片... 研究不同遮荫处理[无遮阳网遮荫光强(relative irradiance,RI)100%、一层遮阳网遮荫RI 50%、二层遮阳网遮荫RI 25%和三层遮阳网遮荫RI 5%]下,6个橡胶树品种(RRIM600、PR107、GT1、云研77-2、云研77-4和热研523)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叶片厚度、主脉、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相对生长速率,以了解橡胶树对光照的响应规律和适应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橡胶树的叶片解剖结构和生长均产生了相应程度的影响,但不同品种、不同指标的变化程度不尽一致,这表明6个橡胶树品种的响应程度和耐荫能力也不同。总的看来,RRIM600、PR107和云研77-4在25%以上的光强条件下均生长发育较好,说明其耐荫能力较强;而GT1、云研77-2和热研523在50%以上的较强光环境条件下生长更好,表明其具有一定耐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叶片解剖特征 光照强度 适应性 相对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脆江蓠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卢晓 李美真 +1 位作者 徐智广 王翔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将福建宁德海区人工养殖的脆江蓠分别于40、80、120、160、200μmol/m2.s光照下进行培养。测定其相对生长速率、干重、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等指标,并绘制光合作用曲线,计算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结果表明,在低光照(40μmol/m2.s... 将福建宁德海区人工养殖的脆江蓠分别于40、80、120、160、200μmol/m2.s光照下进行培养。测定其相对生长速率、干重、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等指标,并绘制光合作用曲线,计算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结果表明,在低光照(40μmol/m2.s)下,脆江蓠呈现负生长,但光合色素含量较高;短期(7d)内,80~120μmol/m2.s的光照强度适宜脆江蓠生长,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光强,光合色素含量也显著高于高光强各组;经长期(14~28d)培养,高光强(160~200μmol/m2.s)下的脆江蓠相对生长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逐渐升高,随光照增强,藻体干重不断增大,在200μmol/m2.s下干重达到最大;20℃时,脆江蓠呼吸作用速率为0.07±0.03μmolO2/g.min,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为0.40±0.12μmolO2/g.min,光补偿点为35±15μmol/m2.s,光饱和点为200±60μmol/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江蓠 相对生长速率 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及恢复正常水分供应后兔眼蓝浆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韦继光 曾其龙 +3 位作者 姜燕琴 刘星凡 刘梦华 王天寿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4,共8页
以兔眼蓝浆果(Vaccinium ashei Reade)品种‘粉蓝’(‘Powderblue’)和‘园蓝’(‘Gardenblue’)2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对经干旱或淹水胁迫处理14 d后以及恢复正常水分供应后幼苗的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 以兔眼蓝浆果(Vaccinium ashei Reade)品种‘粉蓝’(‘Powderblue’)和‘园蓝’(‘Gardenblue’)2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对经干旱或淹水胁迫处理14 d后以及恢复正常水分供应后幼苗的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干旱或淹水胁迫处理14 d,2个品种幼苗的生长均受到严重抑制,根系干质量、茎叶干质量、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而根冠比和气孔限制值则基本上高于对照,且气孔限制值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恢复正常水分供应60 d后,2个品种的根系干质量和茎叶干质量仍低于对照、相对生长速率接近或高于对照、根冠比均高于对照。干旱或淹水胁迫处理7和14 d,2个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指数(CCI)、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有效光量子产量〔Y(Ⅱ)〕总体上低于对照;干旱胁迫解除后2个品种叶片的CCI值和Fv/Fm值迅速恢复至对照水平,但在淹水胁迫解除7 d后它们的CCI值和Fv/Fm值仍保持下降趋势,至淹水胁迫解除14 d后恢复至对照水平;2个品种叶片的Y(Ⅱ)值在干旱或淹水胁迫解除7 d后仍持续降低,至干旱和淹水胁迫解除14 d后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干旱或淹水胁迫对兔眼蓝浆果品种‘粉蓝’和‘园蓝’的生长及光合特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淹水胁迫的抑制作用较强,但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在干旱或淹水胁迫解除后二者的生长和光合特性均不同程度恢复。另外,水分胁迫条件下导致2个品种光合能力下降的主导因素是气孔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胁迫解除 兔眼蓝浆果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相对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埋对中间锦鸡儿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刘海江 郭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50-2555,共6页
在沙地环境中,沙埋是影响植物幼苗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间锦鸡儿(C arag ana interm ed ia)是浑善达克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上常见的一种沙生灌木。为了研究沙埋对其幼苗存活以及生长的影响,对出土后生长了1个月的中间锦... 在沙地环境中,沙埋是影响植物幼苗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间锦鸡儿(C arag ana interm ed ia)是浑善达克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上常见的一种沙生灌木。为了研究沙埋对其幼苗存活以及生长的影响,对出土后生长了1个月的中间锦鸡儿实生苗进行沙埋实验,实验处理:TC为对照,T1为沙埋幼苗地上部的1/3,T2为沙埋幼苗地上部的1/2,T3为沙埋到幼苗的近顶端。实验持续4周,每周收获1次。结果表明:TC、T1和T2没有幼苗死亡,T3有20%的幼苗死亡;沙埋对中间锦鸡儿幼苗的生物量、根冠比、根生物量比和茎生物量比有显著影响,叶片生物量比各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沙埋对幼苗的叶面积没有显著影响,在第1周T2和T3的小叶片面积显著大于TC,在其余3周,TC与T1、T2的小叶片面积没有显著差异,与全埋则有显著差异;沙埋对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和净同化速率(N AR)产生显著影响,实验结束时,T3处理幼苗的RGR和N AR显著地小于其它3个处理。上述结果表明,部分沙埋(T1、T2)对沙生灌木中间锦鸡儿幼苗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全部沙埋(T3)对其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抑制,中间锦鸡儿是一个比较耐沙埋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埋 根冠比 相对生长速率 净同化速率 中间锦鸡儿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播方式对无芒雀麦+红豆草混播草地植物生长效率及混播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亚琼 郑伟 +2 位作者 王祥 关正翾 刘美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35-2346,共12页
本研究从混播牧草相对生长效率和种间竞争动态的角度出发,利用盆栽试验分析和比较不同混播方式下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的相对生长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牧草相对产量及相对产量总和,以期明确无芒... 本研究从混播牧草相对生长效率和种间竞争动态的角度出发,利用盆栽试验分析和比较不同混播方式下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的相对生长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牧草相对产量及相对产量总和,以期明确无芒雀麦+红豆草混播草地的种间竞争过程和混播优势产生机制。结果表明,两种牧草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和密度相对生长速率均表现出混播大于单播,行距30cm异行混播表现出较高的相对生长速率。异行混播下无芒雀麦相对密度(RD_g)和红豆草相对密度(RD_l)均高于同行混播,行距30cm异行混播下红豆草RD_l和相对产量(RY)均较高;同行混播和行距30cm异行混播具有较高的相对产量总和(RYT)。无芒雀麦叶片的初始荧光效率(F_o)和最大荧光(F_m)均为异行混播高于单播,叶片PSⅡ潜在活性(F_v/F_o)则是单播高于同行混播;在不同混播方式下两种牧草叶片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_o/CS_o)值相差较小;行距30cm异行混播、行距45cm异行混播下两种牧草均具有较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因此,行距30cm+异行混播具有较高群体光合效率和豆科牧草种间竞争力,形成了组分结构稳定、生产性能较高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同行混播 异行混播 相对生长速率 种间竞争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Cu^(2+)胁迫对半叶马尾藻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付贵权 韩婷婷 +1 位作者 巩秀玉 黄洪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9,共6页
采用半静态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铜离子(Cu2+)胁迫对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藻体相对生长速率(RGR)持续升高,胁迫组均先上升而后下降,实验第8天时只有ρ(Cu2+)为0.05 mg&#... 采用半静态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铜离子(Cu2+)胁迫对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藻体相对生长速率(RGR)持续升高,胁迫组均先上升而后下降,实验第8天时只有ρ(Cu2+)为0.05 mg·L-1胁迫组的RGR较对照组高。藻体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随胁迫时间呈波动趋势,实验第8天时,ρ(Cu2+)为0.01 mg·L-1胁迫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ρ(Cu2+)为0.05 mg·L-1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ρ(Cu2+)>0.05 mg·L-1的胁迫组,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和可溶性蛋白(SP)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高于对照组,同时相对于0.25 mg·L-1胁迫组,1.25 mg·L-1胁迫组对除MDA外的其余指标影响更显著。因此,适当质量浓度的Cu2+胁迫(≤0.05 mg·L-1)对半叶马尾藻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有正面效应,而过高质量浓度Cu2+胁迫(>0.05 mg·L-1)对藻体生长和抗逆能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叶马尾藻 Cu2+胁迫 相对生长速率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埋对唐古特白刺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薛海霞 李清河 +1 位作者 徐军 张俊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62-2070,共9页
在沙地环境中,沙埋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是荒漠地区重要的建群种之一。为了研究沙埋对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对扦插成活后生长了两个月的白刺幼苗进行不同沙埋深度处理试验(沙埋深度分别为0... 在沙地环境中,沙埋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是荒漠地区重要的建群种之一。为了研究沙埋对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对扦插成活后生长了两个月的白刺幼苗进行不同沙埋深度处理试验(沙埋深度分别为0、5、10、15cm)。试验持续3个月,每个月收获一次。结果表明,1)沙埋中期和后期,轻度沙埋(5cm)和中度沙埋(10cm)较其它处理而言,白刺幼苗的基径、根平均基径和总根长显著增加(P<0.05);2)沙埋前期和中期,与其它处理相比,对照(0)显著增加了白刺幼苗一级枝的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且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同化速率大多高于其它处理;3)与其它处理相比,轻度沙埋处理对(5cm)白刺幼苗二级枝的影响最明显,能显著增加白刺幼苗二级枝的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叶片数量和总叶面积(P<0.05)。同时白刺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同化速率也有明显的增加;4)重度沙埋(15cm)时,白刺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同化速率大多低于其它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沙埋能促进白刺幼苗分枝的生长,而重度沙埋则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唐古特白刺作为枝源压条型克隆植物,在防风固沙时应对其进行轻度沙埋以促进分枝的生长,从而有利于其无性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沙埋 相对生长速率 净同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及其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江涛 尹晓楠 宋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8-472,共5页
通过实验室培养,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B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ille)Cleve)生长的影响及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一次性添加>1.0mg/L氯霉素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一次性添... 通过实验室培养,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B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ille)Cleve)生长的影响及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一次性添加>1.0mg/L氯霉素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一次性添加0.01mg/L氯霉素时抑菌性不理想。每天添加0.1和0.5mg/L的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和多粘菌素B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影响较小。0.1和0.5mg/L的链霉素和多粘菌素B联合应用时,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影响很小,且浓度为0.5mg/L时抑菌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中肋骨条藻 细菌 相对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对羊草和全叶马兰生长与种间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巴雷 王德利 曹勇宏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8-281,312,共5页
研究刈割对羊草(L eym us ch inensis)和全叶马兰(K a lim eris integ rif olia)生长与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强度越大,相对生长速率越大;留茬4、8和12 cm之间差异显著;刈割改变植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削弱种间关系在群落中的重... 研究刈割对羊草(L eym us ch inensis)和全叶马兰(K a lim eris integ rif olia)生长与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强度越大,相对生长速率越大;留茬4、8和12 cm之间差异显著;刈割改变植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削弱种间关系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刈割对羊草生长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全叶马兰 种间关系 刈割 相对生长速率 竞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表水体碳氮化学计量比对沉水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19
作者 郝鹏云 李航 +3 位作者 赖朝伟 韩永强 邵明玉 刘再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6,285,共13页
喀斯特富营养化湖泊—草海的沉水植物近年来衰退现象严重,了解在高N、低溶解CO_(2)的水环境中,植物体内C、N含量及比值特征的分布规律,对于探讨沉水植物生态指示作用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沉水植物—布氏轮藻的观测发现,沉水植物体内C:... 喀斯特富营养化湖泊—草海的沉水植物近年来衰退现象严重,了解在高N、低溶解CO_(2)的水环境中,植物体内C、N含量及比值特征的分布规律,对于探讨沉水植物生态指示作用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沉水植物—布氏轮藻的观测发现,沉水植物体内C:N受水环境C:N的影响,随水体内C:N的增加植物内C:N相应升高,此外,沉水植物体内C:N与其相对生长速率显著正相关,且相对生长速率越高的水体中沉水植物生物量越大。在N不构成限制因素的喀斯特富营养化水体中,水体的溶解CO_(2)含量可能是决定其对沉水植物生物量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增加水体中溶解CO_(2)的含量有助于沉水植物的恢复。本研究结果为喀斯特湖泊中沉水植物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沉水植物 化学计量特征 相对生长速率 水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昼间亚高温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洁 李天来 徐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230-235,共6页
研究了不同时期昼间亚高温(35℃)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35℃昼间亚高温处理,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降低、净同化率减小,同时番茄生育物候期提前,缩短了植株生育期,提早果实发育,但果实坐果率下降、平均单果重变小,... 研究了不同时期昼间亚高温(35℃)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35℃昼间亚高温处理,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降低、净同化率减小,同时番茄生育物候期提前,缩短了植株生育期,提早果实发育,但果实坐果率下降、平均单果重变小,导致果实产量降低;亚高温条件下番茄果实品质下降,处理时期越早,品质下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温 番茄 相对生长速率 净同化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