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对流量技术及其在电子碰撞微分散射截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根萌 刘亚伟 +3 位作者 徐龙泉 张鑫 康旭 朱林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0-475,共6页
为了提高原子分子动力学参数的测量精度,本文把气体相对流量技术应用到快电子碰撞研究中.并且在此基础上测量了氙原子6s激发的广义振子强度,所得结果在小动量转移区间与前人的结果符合很好,表明气体相对流量技术在电子碰撞方法中的适用... 为了提高原子分子动力学参数的测量精度,本文把气体相对流量技术应用到快电子碰撞研究中.并且在此基础上测量了氙原子6s激发的广义振子强度,所得结果在小动量转移区间与前人的结果符合很好,表明气体相对流量技术在电子碰撞方法中的适用性.大动量转移区间6s的表观广义振子强度对电子碰撞能量的依赖行为,说明500 eV的电子碰撞能量还不满足一阶玻恩近似条件.与Hartree-Fock方法相比,考虑电子关联效应更全面的随机相移近似计算结果与本文的实验结果符合更好,说明对于像Xe这样的重原子,电子关联效应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相对流量技术 电子碰撞 广义振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调节阀流量特性及放大系数K_v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锡年 孙华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51-58,共8页
本文研究国内外常用的线性、等百分比、快开流量特性调节阀的放大系数 K_v,给出四种关子 K_v 的定义式和表达式.
关键词 调节阀 流量特性 放大系数/相对流量特性 相对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背压+引射器+抽汽供热方式下热网调节特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武云跃 马素霞 闫利如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分析一次热网调节方式的调节特性并获得最佳的一次热网调节方式在供热期对能源节约利用至关重要。基于某2×350MW热电机组高背压+引射器+抽汽梯级供热系统,研究比较了供热初末寒期与寒期各3种调节方式的经济特性,给出了不同环境温... 分析一次热网调节方式的调节特性并获得最佳的一次热网调节方式在供热期对能源节约利用至关重要。基于某2×350MW热电机组高背压+引射器+抽汽梯级供热系统,研究比较了供热初末寒期与寒期各3种调节方式的经济特性,给出了不同环境温度下所需要乏汽量及抽汽量;并以机组发电量与循环泵耗电量的净电量最佳为目标量化了不同环境温度段的最优供热调节方式。结果表明:整个供热期调节方式的相对流量比越大,总乏汽量利用越多,抽汽总量越少;初末寒期:环境温度为-3℃~1℃、2℃~3℃、4℃~5℃3个阶段对应的最优热网调节方式分别为相对流量比为1、0.84、0.7的质调节。寒期:环境温度为-11℃~-4℃,质调节最优且平均净电量优于质量综合调节约3.087MW、优于量调+质调约4.75MW,-14℃~-12℃3种调节方式净电量几乎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机组 高背压+引射器+抽汽 调节特性 相对流量比 净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滴灌条件下不同类型灌水器的堵塞特征
4
作者 郑健 赵雨露 陈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116,共7页
为了探求不同类型灌水器在沼液滴灌中的抗堵塞性能,研发适用于沼液滴灌的灌水器,明确沼液滴灌条件下灌水器的堵塞类型。选用内镶贴片式灌水器(1.38、2、3 L/h)、内镶圆柱式灌水器(2、3 L/h)、压力补偿式灌水器(2、4、6 L/h)三类灌水器,... 为了探求不同类型灌水器在沼液滴灌中的抗堵塞性能,研发适用于沼液滴灌的灌水器,明确沼液滴灌条件下灌水器的堵塞类型。选用内镶贴片式灌水器(1.38、2、3 L/h)、内镶圆柱式灌水器(2、3 L/h)、压力补偿式灌水器(2、4、6 L/h)三类灌水器,在灌水压力0.08 MPa、水沼液配比4∶1(体积比)条件下进行周期性间歇灌水试验,比较不同灌水器的堵塞情况,并使用扫描电镜分析堵塞物的粒径大小及各粒径占比情况,同时结合堵塞物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分析堵塞物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8种灌水器(E1~E8)达到堵塞标准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08、126、141、111、132、84、102和117 h;灌水器堵塞物在出水口、进水口以及过水流道内均有分布,进水口处为黄色泥沙沉积,出水口及过水流道拐角处为黑色絮状物;堵塞物成分为沙粒、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无机化合物以及烃类、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物;堵塞物中88.42%的颗粒物粒径集中在0.2~1.4μm的粒径范围内,其余11.58%为大絮状物。综上所述,同类型灌水器中,额定流量越大的灌水器达到堵塞标准所需的时间越长,抗堵塞性能越好;同额定流量的灌水器,内镶贴片式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最佳;额定流量3 L/h的内镶贴片式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最佳;灌水器发生的堵塞类型为物理-化学-生物三者协同作用导致的复合型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器 沼液滴灌 平均相对流量 扫描电镜 堵塞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泵供暖对其他热用户水力干扰的敏感性分析
5
作者 王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3-255,共3页
通过对供热管网的理论分析,推导出水力失调后管网作用压差的计算公式。该公式以相对流量比和相对水力失调度为特征参数。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加压泵供热用户干扰其他热用户水力工况的因素。加压泵热用户水力失调是导致其他用户水力工... 通过对供热管网的理论分析,推导出水力失调后管网作用压差的计算公式。该公式以相对流量比和相对水力失调度为特征参数。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加压泵供热用户干扰其他热用户水力工况的因素。加压泵热用户水力失调是导致其他用户水力工况、热力工况恶化的根本原因;在水力失调度相同的条件下,加压泵供热用户影响其他热用户水力工况的严重程度是不同的,它与管网各用户和加压泵热用户的相对流量比大小有关,加压泵热用户相对水力失调度的大小有关,加压泵热用户和其他热用户的相对位置以及管网资用压差的大小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泵供暖 相对流量比 相对水力失调度 相对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0t/h锅炉低温再热器超温爆管原因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6
作者 李晋 王跃 +4 位作者 刘峰 吴安 胡兴胜 陈朝松 刘平元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07-1514,1506,共9页
由原苏联进口的 T型布置现 2 1 0 MW发电机组的 670 t/ h锅炉安装在山东某电厂 ,自投运以来 ,低温再热器经常发生爆管现象。在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后 ,发现主要是由于低温再热器进口流量分配器流量分配系数太小所致。在找出原因后提出... 由原苏联进口的 T型布置现 2 1 0 MW发电机组的 670 t/ h锅炉安装在山东某电厂 ,自投运以来 ,低温再热器经常发生爆管现象。在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后 ,发现主要是由于低温再热器进口流量分配器流量分配系数太小所致。在找出原因后提出了改进方案 ,实验表明 :实测结果与计算值接近。为确保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根据试验和计算分析又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图 3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低温再热器 相对流量 超温爆管 发电厂 事故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滤后黄河水对滴灌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贯芳 于健 +3 位作者 杜斌 屈忠义 史吉刚 张瑞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1-907,共7页
为探明黄河水经孔径为0.05 mm(300目)过滤器过滤后进行滴灌的可能性,模拟大田滴灌研究了黄河水滴灌条件下4种滴灌带(Nf0.72,Nf1.60,Nf2.20,Dy1.38)不同位置流量变化规律,滴灌系统平均相对流量Qr与流量变异系数Cv、系统均匀度Cu变化规律... 为探明黄河水经孔径为0.05 mm(300目)过滤器过滤后进行滴灌的可能性,模拟大田滴灌研究了黄河水滴灌条件下4种滴灌带(Nf0.72,Nf1.60,Nf2.20,Dy1.38)不同位置流量变化规律,滴灌系统平均相对流量Qr与流量变异系数Cv、系统均匀度Cu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水对滴头的堵塞早期呈快速发育状态,不同类型引黄滴灌系统平均相对流量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呈平缓下降—快速下降—平缓下降的规律,均在相对流量75%附近快速下降;滴头流量变异系数在系统运行初期线性增大,之后平缓变化,且与系统平均相对流量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p<0.001);当系统平均相对流量Qr大于75%时,滴灌系统克里斯琴森均匀度系数Cu与Ln Qr呈线性关系(R2=0.790 9),因此,引黄滴灌系统可通过系统平均相对流量Qr来判断系统均匀度Cu,以方便及时快速了解系统堵塞状况,以便对其运行管理进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滴灌 滴头堵塞 系统平均相对流量 克里斯琴森均匀度系数 流量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施肥对滴头抗堵塞性能及系统均匀度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心阳 王文娥 胡笑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0,共6页
为探明温室滴灌系统随水施肥过程中滴头堵塞影响因素、堵塞机理及滴灌管性能评价方式,根据温室滴灌系统布置方式,通过长周期间歇性灌溉试验,研究了N、P、K肥分别单施情况下各肥对φ16滴灌管及φ8小管径滴灌管灌溉均匀度及滴头流量的影响... 为探明温室滴灌系统随水施肥过程中滴头堵塞影响因素、堵塞机理及滴灌管性能评价方式,根据温室滴灌系统布置方式,通过长周期间歇性灌溉试验,研究了N、P、K肥分别单施情况下各肥对φ16滴灌管及φ8小管径滴灌管灌溉均匀度及滴头流量的影响,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了流道内沉积物。结果表明:φ8滴灌管中后段滴头易先堵塞并分别逐渐向上、下游延伸,φ16管滴头堵塞一般由后端向管前端逐渐发展;φ8管P肥灌溉中8次随水施肥后Cu仅在50%,滴头有效率仅达75%,K肥灌溉时Cu几乎为0,滴头有效率仅50%,严重影响灌溉质量,φ8管在随水施肥过程中抗堵塞性、施肥均匀性均低于φ16管;滴灌系统随水施肥的堵塞位置大多为滴头流道入口,应优化滴头流道入口结构以提高滴头抗堵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管 抗堵塞性 施肥均匀性 相对流量 滴头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浓度与进口压力对迷宫流道滴头堵塞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路全 李援农 +4 位作者 房云杰 银敏华 黄鹏 王凯瑜 王星垚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39,46,共7页
为探明泥沙浓度与进口压力对内镶片式迷宫流道滴头堵塞的原因及规律,采用全组合试验方法。分选出粒径小于0.10 mm的泥沙,配制成3种泥沙浓度的浑水,分别在0.025和0.075 MPa压力下,采用周期性间歇灌水试验观测流量变化,通过激光粒度仪分... 为探明泥沙浓度与进口压力对内镶片式迷宫流道滴头堵塞的原因及规律,采用全组合试验方法。分选出粒径小于0.10 mm的泥沙,配制成3种泥沙浓度的浑水,分别在0.025和0.075 MPa压力下,采用周期性间歇灌水试验观测流量变化,通过激光粒度仪分析堵塞泥沙粒径,结合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和滴头相对流量分析滴头堵塞规律。试验结果表明:0.025 MPa,堵塞部位分布较集中,且堵塞部位较靠管末;0.075 MPa,堵塞部位分布较分散,且均匀地分布在滴灌管上。相同泥沙浓度下,0.075 MPa压力较0.025 MPa易引起滴头堵塞;滴头堵塞程度并不完全随泥沙浓度增大而加快,部分浓度较小的浑水堵塞发展较快于浓度较大的浑水,在一定的压力下,存在易造成滴头堵塞的敏感浓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塞位置 进口压力 泥沙浓度 灌水均匀系数 相对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术后认知功能与SPECT血流动力学检测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时宝林 吴春丽 +3 位作者 苗艳霞 张淑云 张跃其 宋石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132-4136,共5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术(CAS)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入组ICA重度狭窄患者79例,使用SPECT对所有患者CAS前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脑血管反应性(CVR)进行测定,根据rCBF及CVR将患者分为:1型组(r...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术(CAS)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入组ICA重度狭窄患者79例,使用SPECT对所有患者CAS前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脑血管反应性(CVR)进行测定,根据rCBF及CVR将患者分为:1型组(rCBF≥10%,CVR≥10%),2型组(rCBF≥10%,CVR <10%)和3型组(r CBF <10%,CVR <10%)。应用可重复组套神经心理状态评估表(RBANS)评估CAS前和术后6个月后认知功能。结果在CAS前各组RBANS总分显著低于正常范围低值,1型组为(82.9±13.3)分,2型组为(81.7±12.3)分,3型组(70.7±12.0)分,3型患者总分低于1型(P=0.008)和2型(P=0.039)患者。CAS后6个月3组RBANS总分均显著改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3型组总分(85.9±11.1)分仍低于正常范围低值。3型患者CAS术后高灌注综合征发病率较其他组明显增高(P=0.033)。结论 ICA重度狭窄会损害认知功能,而血流动力学受损会进一步降低认知功能;CAS可显著改善ICA狭窄患者认知功能;rCBF/CVR降低患者的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认知 支架 脑血管反应性 相对脑血流量 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汽轮机高参数化下的参数及热力方案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锡明 唐真和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8-964,974,共8页
基于热力学原理推导了汽轮机实际循环效率与理想循环效率及内效率之间的关系,并推导了理想循环效率与主汽参数间的关系;提出了无量纲相对体积流量数的概念,对小体积流量进行定义与衡量,并采用小焓降级及高转速方案提高小体积流量级内效... 基于热力学原理推导了汽轮机实际循环效率与理想循环效率及内效率之间的关系,并推导了理想循环效率与主汽参数间的关系;提出了无量纲相对体积流量数的概念,对小体积流量进行定义与衡量,并采用小焓降级及高转速方案提高小体积流量级内效率。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小汽轮机实际循环效率、安全及性价比,主汽温度宜采用535℃;基于主汽压力提高对内效率的负面影响,50 MW及以下等级汽轮机主汽压力不宜超过8.83 MPa,而采用一次再热配合双缸双转速方案,可将主汽压力提高至13.24 MPa,机组实际循环效率可最大提高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肯循环 循环效率 内效率 相对体积流量 二次流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分子a″~1Σ_g^+(v'=0)和a″~1Σ_g^+(v'=1)+b^1Π_u(v'=0)广义振子强度的高能电子散射研究
12
作者 冉崇阳 徐龙泉 +1 位作者 刘亚伟 朱林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3,共5页
利用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结合相对流量技术,在入射电子能量1500 eV和能量分辨70 meV的条件下,测量了氮分子a″~1Σ_g^+(v'=0)和a″~1Σ_g^+(v'=1)+b^1Π_u(v'=0)激发态的广义振子强度.通过与已有的电子散射结果以及X射线散... 利用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结合相对流量技术,在入射电子能量1500 eV和能量分辨70 meV的条件下,测量了氮分子a″~1Σ_g^+(v'=0)和a″~1Σ_g^+(v'=1)+b^1Π_u(v'=0)激发态的广义振子强度.通过与已有的电子散射结果以及X射线散射结果对比发现,对于a″~1Σ_g^+(v'=0)和a″~1Σ_g^+(v'=1)+b^1Π_u(v'=0),我们的结果与X射线散射结果在大动量转移出现差异,这表明对a″~1Σ_g^+(v'=0)和a″~1Σ_g^+(v'=1),即使入射电子能量1500 eV也没有达到一阶玻恩近似条件.在动量转移平方小于2 a.u.时,a″~1Σ_g^+(v'=1)+b^1Π_u(v'=0)与X射线散射结果的符合表明,对b^1Π_u(v'=0),1500 eV入射电子能量已经达到一阶玻恩近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振子强度 氮分子 气体相对流量技术 电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机毛细管的选用及检修
13
作者 郭建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7-59,共3页
对毛细管在空调器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种常用的毛细管选用及检测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空调器 毛细管 节流 相对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