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射波动方程的叠前地震反射数据波阻抗相对变化成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生昌 周华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1-657,共7页
波阻抗是地震数据岩性处理解释中的重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波动方程的叠前地震反射数据深度域波阻抗相对变化成像方法。从变密度的声波方程出发,首先利用高频近似,推导出基于波阻抗相对变化的一次反射波场的线性传播方程,然后基... 波阻抗是地震数据岩性处理解释中的重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波动方程的叠前地震反射数据深度域波阻抗相对变化成像方法。从变密度的声波方程出发,首先利用高频近似,推导出基于波阻抗相对变化的一次反射波场的线性传播方程,然后基于该传播方程,利用线性反演理论推导出获得深度域波阻抗相对变化近似估计的成像公式。受反射地震数据频带范围的限制和波形线性反演问题近似求解成像方法的限制,该波阻抗相对变化成像方法所获得的成像结果的保真性和分辨率会存在不足,但其计算量与逆时偏移的计算量基本相当。合成数据的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波阻抗相对变化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地震反射数据 高频近似 反射波动方程 线性反演 波阻抗相对变化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模型对波阻抗反演结果定量解释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叶云飞 崔维 +1 位作者 张益明 解吉高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6,共5页
通过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绝对波阻抗数据体,进而进行储层刻画,这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但在应用绝对波阻抗反演结果进行储层定量解释的过程中,当储层横向厚度变化较大时,受低频模型的影响,会使反演结果的视分辨率降低,... 通过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绝对波阻抗数据体,进而进行储层刻画,这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但在应用绝对波阻抗反演结果进行储层定量解释的过程中,当储层横向厚度变化较大时,受低频模型的影响,会使反演结果的视分辨率降低,因此会在反演结果定量解释过程中产生误差。研究表明,对绝对波阻抗数据体进行滤波便可得到相对波阻抗数据体。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了应用相对波阻抗进行储层定量解释需要满足的2个条件,认为只有在满足这2个条件的前提下才可将相对波阻抗结果用于储层定量描述,从而可以准确刻画储层的空间分布范围。将这一研究结论应用于模型分析和海外靶区的储层定量解释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波阻抗 低频模型 相对波阻抗 储层定量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咀煤矿识别煤层老采空区的相对波阻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占峰 程增庆 +1 位作者 王建忠 李忠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1期254-255,共2页
以韩咀煤矿老采空区为例,分析了利用相对波阻抗剖面识别解译煤层老采空区的方法,相对波阻抗是在偏移处理成果剖面的基础上对地震道进行积分,其实质是波阻抗剖面的高频分量。预测结果表明:相对波阻抗可有效预测巷道式采空区,满足煤矿安... 以韩咀煤矿老采空区为例,分析了利用相对波阻抗剖面识别解译煤层老采空区的方法,相对波阻抗是在偏移处理成果剖面的基础上对地震道进行积分,其实质是波阻抗剖面的高频分量。预测结果表明:相对波阻抗可有效预测巷道式采空区,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波阻抗 煤层老空区 巷道式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残差网络的地震提频处理在薄储集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起 李春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基于多层残差网络的地震提频处理方法,通过智能化网络将测井高频信息与地震数据相结合,能有效提升纵向分辨率,保持横向连续可追踪,利于薄储集层识别。针对AMH地区常规处理的地震数据仅能识别厚度大于30 m的碳酸盐岩层,无法有效识别厚度... 基于多层残差网络的地震提频处理方法,通过智能化网络将测井高频信息与地震数据相结合,能有效提升纵向分辨率,保持横向连续可追踪,利于薄储集层识别。针对AMH地区常规处理的地震数据仅能识别厚度大于30 m的碳酸盐岩层,无法有效识别厚度较小的薄储集层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层残差网络的地震提频处理方法,以井旁地震振幅作为训练数据,测井相对波阻抗作为训练标签,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多层残差网络开展训练,获取相对波阻抗曲线的预测模型;通过将地震数据作为输入,利用深度网络训练模型计算得到相对波阻抗数据体,进而得到提频后的地震数据体相对应的反射系数体。通过对靶区地质情况的分析认识,对宽频子波进行标定后提取合适的宽频子波,与反射系数体进行褶积,得到提频后的地震数据体;利用提频后的地震数据体开展储集层反演,反演结果纵向具有较高分辨率,与主要目的层能够较好匹配,横向可以进行识别和追踪,利用高分辨地震数据反演结果实现AMH地区的薄储集层识别。结果表明,通过基于多层残差网络的地震提频处理及相应的高分辨模型反演,在AMH地区能够识别厚度大于10 m的薄储集层,较好地解决由于地震分辨率低无法识别薄储集层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薄储集层预测的精度,对同类型薄储集层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震数据 提频处理 薄储集层 多层残差网络 相对波阻抗 高分辨反演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在太康地区上古生界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白斌 周立发 +3 位作者 丁国栋 刘彬辉 谢其锋 解东宁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太康地区勘探目的层为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具有砂泥岩薄互层及横向不连续等特点。针对该地区探井少、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特点,开展了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应用研究。首先进行了区域沉积相分析和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砂... 太康地区勘探目的层为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具有砂泥岩薄互层及横向不连续等特点。针对该地区探井少、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特点,开展了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应用研究。首先进行了区域沉积相分析和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砂体对比,分析认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性能良好的储集体,横向连续性较好的石盒子组砂岩为有效储集体。然后进行了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测井资料预处理和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根据储层为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属性特征不明显这一特点,确定以砂组为单位进行储层预测;通过测井资料预处理以及资料分析,确定自然伽马值小于60 API为有效砂岩;通过制作正负极性合成地震记录,确定该区的地震剖面为负极性剖面。最后,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利用相对波阻抗对储层进行了宏观预测,采用绝对波阻抗与多参数测井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储层进行了精细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质量控制,检验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研究区石盒子组砂锅窑砂岩、田家沟砂岩连续性良好,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康隆起 储层预测 波阻抗 相对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樊家地区的块状滑塌沉积模式及砂体的分辨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乔玉雷 杨云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39-449,共11页
在胜利油田樊家地区,由于s3中的砂岩体呈现出复杂的地质现象,导致勘探家们对这类砂岩体的沉积模式有不同的认识。为此,对该区s3中具有牵引流和重力流双重特征的砂岩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砂岩体具有块体撕裂、块体裂开和块体漂移的... 在胜利油田樊家地区,由于s3中的砂岩体呈现出复杂的地质现象,导致勘探家们对这类砂岩体的沉积模式有不同的认识。为此,对该区s3中具有牵引流和重力流双重特征的砂岩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砂岩体具有块体撕裂、块体裂开和块体漂移的特征,并保存了原三角洲前缘的岩性、物性、水流性质和原生构造(斜层理)等特点。可见,这种砂岩体属于一种新的沉积模式─—块状滑塌沉积模式。根据块状滑塌沉积砂岩体的地震反射波特征,我们利用构造层序软件,将经过滤波的地震剖面转换成相对波阻抗剖面,然后根据砂、泥岩反射扳幅的强弱情况,对砂岩体进行分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体 块状滑塌 沉积 相对波阻抗 地震反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加登盆地H气田含气有利分布区预测
7
作者 苏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5,14,共6页
欧加登盆地H气田油气资源丰富,但其勘探程度较低,目前仅有4口井钻遇主力含气储层—Adigrat层,由于储层含气后造成地震波高频能量衰减剧烈、主频降低等影响,依靠完钻井资料和常规地震属性无法完成含气有利区预测工作。针对性地应用了瞬... 欧加登盆地H气田油气资源丰富,但其勘探程度较低,目前仅有4口井钻遇主力含气储层—Adigrat层,由于储层含气后造成地震波高频能量衰减剧烈、主频降低等影响,依靠完钻井资料和常规地震属性无法完成含气有利区预测工作。针对性地应用了瞬时振幅和瞬时频率属性,从剖面上识别出含气段的储层横向发育状况,同时,还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道积分计算的方法得到了相对波阻抗体,并以此为基础数据提取分析了均方根振幅属性,得到了Adigrat层A-Zone2小层的含气有利区平面图,与完钻井吻合程度较高,可为下一步勘探井位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加登盆地 瞬时振幅 瞬时频率 道积分 相对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薄储层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袁成 苏明军 倪长宽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9-238,共10页
薄储层是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提高地下薄储层识别能力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薄储层预测,由于地震分辨率及邻层干涉等因素的制约,基于反射地震数据直接探测地下薄储层的难度较大。为此,采用一种新的稀疏贝叶斯学习... 薄储层是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提高地下薄储层识别能力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薄储层预测,由于地震分辨率及邻层干涉等因素的制约,基于反射地震数据直接探测地下薄储层的难度较大。为此,采用一种新的稀疏贝叶斯学习理论开展地震反射系数反演,并在获取地层反射系数的基础上计算地层相对波阻抗信息,通过设计线性FIR滤波器滤除地层相对波阻抗计算过程中的低频累积误差,进而开展薄储层高精度预测。实际资料应用表明:新的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理论的地震反射系数反演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地层反射系数的计算精度,为获取高精度地层相对波阻抗奠定了基础;设计的线性FIR滤波器能够有效拟制地层相对波阻抗中的低频累积误差,提高了薄储层识别精度。与传统地震振幅属性相比,本次研究获取的地层相对波阻抗信息能更精确地表征薄储层平面形态展布特征,并能有效提高薄储层勘探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储层 稀疏贝叶斯学习 反射系数 FIR高通滤波 地层相对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安山岩岩相展布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以明 陈树光 +3 位作者 崔永谦 田建章 王鑫 王孟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共9页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发育的安山岩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安山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难,其空间展布难以精细刻画,是制约该类油气藏勘探的关键。从研究区安山岩储层形成的地质成因分析入手,通过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岩心、测井及地...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发育的安山岩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安山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难,其空间展布难以精细刻画,是制约该类油气藏勘探的关键。从研究区安山岩储层形成的地质成因分析入手,通过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岩心、测井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安山岩岩相展布特征及有效储层预测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发现,火山口主要位于控盆(控沉积)断裂带上,呈串珠状展布,推测当时火山呈裂隙式或中心-裂隙式喷发(源控);根据安山岩气孔发育程度,将研究区安山岩岩相划分为近火山口相、中火山口相和远火山口相,明确了研究区不同岩相的平面展布(相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相控建模基础上去除低频背景的地震反演技术,明确了安山岩有效储层的平面展布。研究表明:乌兰花凹陷安山岩中火山口相为气孔最为发育的有利岩相,有效储层主要沿盆内NE向断裂带呈带状展布,其预测结果与已钻井相吻合。该研究为安山岩有效储层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类似地区火山岩油气藏的储层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 岩相分析 相对波阻抗反演 阿尔善组 乌兰花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偏移的地震数据地层成像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生昌 刘亚楠 李代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5-1113,I0005-I0006,共11页
地层成像是对地下地层物性空间变化的近似反演,对于岩性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价值。文中根据波动方程偏移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有关反射体波阻抗相对扰动的地层成像方法。基于地震波运动学特征准确的地下介质光滑模型,应... 地层成像是对地下地层物性空间变化的近似反演,对于岩性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价值。文中根据波动方程偏移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有关反射体波阻抗相对扰动的地层成像方法。基于地震波运动学特征准确的地下介质光滑模型,应用地震波传播理论推导了基于反射体波阻抗相对扰动的地震数据线性正演表达式;然后结合线性反演理论,利用地震数据近似反演波阻抗相对扰动,构建了基于波动方程偏移的以波阻抗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地震数据地层成像方法。在地层成像中,如果对波场做角度分解,则可得到地层成像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如果对波场不做角度分解,则可快捷地得到角度域平均的地层成像结果。对于声波方程描述的地震数据,利用该地层成像方法可获得地层的声波阻抗相对扰动成像;对于标量波方程描述的地震数据,利用该成像方法可获得地层的速度相对扰动成像。该地层成像方法与地震数据逆时偏移方法的计算过程相同、计算量相当,合成地震数据试验取得了理想的地层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线性正演表示 波阻抗相对扰动 波动方程偏移 地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阻率约束的分频含气性预测技术
11
作者 罗晶 巫芙蓉 +5 位作者 张洞君 徐敏 陈辉 樊军 张黎明 赵振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38,共6页
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礁滩储层气水关系复杂,导致钻井成功率低,部分井不得不侧钻甚至二次侧钻,高精度气水识别成为提高钻探成功率的关键。为此,以该盆地东部T工区二叠系生物礁气藏为例,针对性利用对气水判别敏感的深/浅电阻率信息作... 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礁滩储层气水关系复杂,导致钻井成功率低,部分井不得不侧钻甚至二次侧钻,高精度气水识别成为提高钻探成功率的关键。为此,以该盆地东部T工区二叠系生物礁气藏为例,针对性利用对气水判别敏感的深/浅电阻率信息作为约束,以非线性算法为桥梁,充分挖掘地震资料对含气性敏感的频率信息,再结合全频带相对波阻抗信息,建立深/浅电阻率对数差曲线与地震波形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开展储层含气性预测,形成叠后含气性预测方法,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和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深/浅电阻率指示气层的信息不仅具有验证井作用,而且还可以被提取作为先验信息用于地震资料的约束;②分频信息增大了多元频率数据体与深/浅电阻率对数差的映射关系,有色反演为更加合理的全频带相对波阻抗地震数据,更有利于气水识别;③通过非线性映射关系得到气层敏感因子数据体,量化气层的值域范围,可实现定量的含气性表征。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含气性预测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叠后含气性预测方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三叠纪 礁滩储层 深/浅电阻率 分频 相对波阻抗 含气性预测 非线性算法 叠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