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海量数据的相对波速变化计算的并行化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赛 司冠南 +1 位作者 周风余 蔡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5,共5页
随着地震台站数量大大增加,测量数据量也急剧增长。传统的串行化相对波速变化计算方法面向海量数据时存在计算速度慢、消耗时间长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日常业务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海量数据的相对波速变化计算的并行化方法。... 随着地震台站数量大大增加,测量数据量也急剧增长。传统的串行化相对波速变化计算方法面向海量数据时存在计算速度慢、消耗时间长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日常业务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海量数据的相对波速变化计算的并行化方法。通过对地震数据集的划分和算法调度,将数据集分布到基于Spark计算框架的分布式集群上进行并行运算。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相对波速变化计算的速度,显示出计算模型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波速变化 并行计算 海量数据 分布式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入式传感器在不同养护龄期混凝土应力监测中的优势
2
作者 范志瑞 谷传耀 +3 位作者 秦磊 徐伟伟 孙明 丁蔚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0-758,769,共10页
为了满足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的需求,根据尾波干涉技术对介质内部损伤微小变化的反应灵敏的特性,制备一种埋入式传感器,结合传统外贴式传感器,采用尾波干涉技术,在3种监测模式下监测不同养护龄期混凝土试块的应力,分析应力变化引起的混... 为了满足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的需求,根据尾波干涉技术对介质内部损伤微小变化的反应灵敏的特性,制备一种埋入式传感器,结合传统外贴式传感器,采用尾波干涉技术,在3种监测模式下监测不同养护龄期混凝土试块的应力,分析应力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试块时域信号的尾波相位变化特性,并探讨不同养护龄期的混凝土试块尾波相对波速随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外贴式传感器,埋入式传感器监测的混凝土试块的去相关系数较小,并且随着混凝土试块养护龄期的增加,混凝土试块的尾波相对波速逐渐增大,说明埋入式传感器对混凝土内部损伤变化的反应更灵敏,能更好地监测应力;埋入式传感器的埋入对不同养护龄期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可以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应力监测而不影响混凝土结构自身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监测 埋入式传感器 尾波干涉技术 混凝土 尾波相对波速 去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主动震源直达波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监测小江断裂带浅层地震波波速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徐荟 刘学军 +1 位作者 王彬 王宝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5,181,共9页
为了监测云南小江断裂带附近地震波波速的连续变化,2006年4月在小江断裂带以西10 km布置了一条长235 m的主动震源浅勘测线,进行为期1个月的连续观测实验。采用前后互相关技术对直达波进行了高精度波速变化测量,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 为了监测云南小江断裂带附近地震波波速的连续变化,2006年4月在小江断裂带以西10 km布置了一条长235 m的主动震源浅勘测线,进行为期1个月的连续观测实验。采用前后互相关技术对直达波进行了高精度波速变化测量,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1)实验期间,实验点地下介质存在相对波速变化δv/v≈10^-3~10^-2;(2)波速变化随震中距增加迅速减小,这可能反映了较浅层波速变化与较深层相比更剧烈;(3)波速变化和大气压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对波速变化对大气压的敏感系数为10^-6Pa^-1量级;(4)降雨会显著影响波速与气压的关系,降雨前相对波速变化随气压增加而增加,而降雨后相对波速则与气压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 主动震源 直达波互相关时延检测 相对波速变化 大气压敏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背景噪声自相关研究2014年鲁甸M_S 6.5地震震区周边地壳波速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庞卫东 杨润海 +1 位作者 许亚吉 沈娅宏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1-501,共11页
利用鲁甸M_S6.5地震震区及其周边的5个台站所记录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三分量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在不同频带内计算自相关格林函数,通过30天滑动叠加获得当前格林函数,对整个研究时段格林函数长时间叠加得到参考格林函数。进一步对当... 利用鲁甸M_S6.5地震震区及其周边的5个台站所记录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三分量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在不同频带内计算自相关格林函数,通过30天滑动叠加获得当前格林函数,对整个研究时段格林函数长时间叠加得到参考格林函数。进一步对当前格林函数和参考格林函数分别采用移动窗互谱、伸缩技术计算各台站相对波速变化,利用计算结果研究鲁甸地震前后波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移动窗互谱法与伸缩法测量得到的相对波速变化趋势较为一致;0.2~0.5 Hz频带范围内测量的相对波速变化对介质的敏感深度约为4 km,具有较强的年变趋势,鲁甸地震及永善地震发生后各台站呈现出较显著的同震波速变化,表现为明显的波速下降,其中ZAT台(昭通)、YAJ台(盐津)波速下降最大,达0.06%。整个研究时段波速变化呈现出"扰动-地震-降低-恢复抬升-地震-降低-恢复-扰动"的总体特征。0.5~1 Hz频带测量结果,未观测到明显的同震波速变化,但可见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背景噪声 自相关 相对波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背景噪声研究福建金钟库区地壳介质波速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淑芳 李军 +2 位作者 戴宗辉 李强 蓝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5,共7页
基于2011年10月—2015年12月福建测震台网金钟库区周边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利用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提取台站对间的经验格林函数,分周期(1~2 s,2~4 s和4~8 s)测量每天经验格林函数与参考格林函数的走时偏移,进而计算了库区各台站对... 基于2011年10月—2015年12月福建测震台网金钟库区周边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利用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提取台站对间的经验格林函数,分周期(1~2 s,2~4 s和4~8 s)测量每天经验格林函数与参考格林函数的走时偏移,进而计算了库区各台站对之间的相对地震波速变化。结果表明:2~4 s周期内地下介质相对波速变化表现出夏高冬低的年变规律,与库区水位变化及当地降雨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在此周期范围内,水位变化及降雨量对波速变化的影响最大。2013年8—10月,仙游地区接连发生了4次M_(L)≥4.0地震,其中在2013年9月4日仙游震群最大M_(L)5.0地震发生后,波速变化出现趋势性下降,幅度约为0.1%,随后波速逐渐恢复,在整个震群活动后期,对库区介质波速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 金钟库区 相对波速变化 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背景噪声研究紫坪铺水库水位加卸载对库区地下介质波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安艳茹 张晓东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628,共13页
基于2005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紫坪铺台网及YZP台连续波形资料,利用噪声互相关技术研究了紫坪铺水库区域在蓄水、泄水过程中库区介质的变化特征,同时对可能的渗透过程进行了讨论。使用移动窗口互谱方法计算了库区台站对之间的相对波速... 基于2005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紫坪铺台网及YZP台连续波形资料,利用噪声互相关技术研究了紫坪铺水库区域在蓄水、泄水过程中库区介质的变化特征,同时对可能的渗透过程进行了讨论。使用移动窗口互谱方法计算了库区台站对之间的相对波速变化。结果表明,在紫坪铺水库的3次大规模蓄水及2次泄水过程中,地下介质相对波速变化与水位变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且在时间上有一定延迟,其可能与水的渗透有关。分析认为蓄水对浅层介质产生的作用最快,影响最大,波速的变化是蓄水产生的压力及渗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第1次蓄水时,压力起主要作用,后2次蓄水时,渗透起主要作用,且渗透作用已影响至深达8km左右的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 紫坪铺水库 水位 相对波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薄层水流滚波水力参数影响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孟鹤 张宽地 王静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为探明滚波的演变过程及产生机理,采用定床阻力试验和超声波测量技术,研究了5种糙度、5种能坡、8种单宽流量下滚波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固定断面,波速随单宽流量增加呈幂函数关系增大,相对波速反之,波高与相对波高先增大后减... 为探明滚波的演变过程及产生机理,采用定床阻力试验和超声波测量技术,研究了5种糙度、5种能坡、8种单宽流量下滚波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固定断面,波速随单宽流量增加呈幂函数关系增大,相对波速反之,波高与相对波高先增大后减小;随糙度增加,波速减小,相对波速增大,波高及相对波高均减小;能坡对滚波的影响也与糙度有关,小糙度下,波速随能坡增加呈幂函数关系增大,相对波速反之,波高先增大后减小,相对波高持续增大;而大糙度下,随能坡增加,相对波速增加,波高整体不变,相对波高增加趋势变缓甚至有所减小。分析可知,相对波速、相对波高考虑了平均水力参数的变化,可以更好地反映各因素对滚波演变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滚波 相对波速 相对波高 演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