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ROAV法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仁关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蓓蓓
陈小雷
+2 位作者
鲍俊杰
胡王
李正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5-220,225,共7页
为了明确小龙虾仁特征性风味成分,并进一步探究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仁风味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一定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前后小龙虾仁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感觉阈值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O...
为了明确小龙虾仁特征性风味成分,并进一步探究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仁风味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一定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前后小龙虾仁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感觉阈值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对其进行关键风味化合物分析,同时结合响应面多元回归分析及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探究超高压处理三因素对小龙虾仁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龙虾仁在特定超高压条件下处理前后分别检出挥发性成分54和48种,其中同时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有37种;超高压小龙虾仁关键风味化合物为: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二醛、2-癸酮、2-十一酮和2-正戊基呋喃共9种,比未经过超高压处理的样品多出1种(2-十一酮);保压时间和施压温度对小龙虾仁风味影响显著(p<0.05),实际生产应在保证商品品质的基础上,尽量降低保压时间和施压温度,才能获得更为良好的产品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仁
超高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法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法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生境来源的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比较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宁舒娴
曾金秀
+1 位作者
沙小梅
丁红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5-272,共8页
为探究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在挥发性物质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洪门水库、军山湖、柘林湖、大塘、南新养殖塘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
为探究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在挥发性物质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洪门水库、军山湖、柘林湖、大塘、南新养殖塘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共检测到56种挥发性物质,分别是醛类12种,酮类8种、醇类15种、烃类8种、芳香类和其它类共13种。其中,己醛、庚醛、壬醛、正己醇、1-辛烯-3-醇、十七烷等六种物质为所有生境来源鳙鱼肉共有。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结果显示,鳙鱼肉主要关键气味成分为醛类、醇类和酚类物质。聚类(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结果表明,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3.5%,大型水体生境来源的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和气味相似,且气味显著优于高密度养殖生境来源鳙鱼肉。总体而言,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与含量及关键气味物质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文可为鳙鱼养殖和产品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鳙鱼肉
生境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
法
(GC-MS)
相对气味活度值法
(R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OAV法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仁关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蓓蓓
陈小雷
鲍俊杰
胡王
李正荣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5-220,225,共7页
基金
2016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小龙虾即食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16A0514)
2017年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室岗位专家专项经费(皖农科[2016]84号文件)
2015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立创新团队项目"淡水鱼加工增值关键技术创新团队"(15C0501)
文摘
为了明确小龙虾仁特征性风味成分,并进一步探究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仁风味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一定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前后小龙虾仁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感觉阈值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对其进行关键风味化合物分析,同时结合响应面多元回归分析及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探究超高压处理三因素对小龙虾仁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龙虾仁在特定超高压条件下处理前后分别检出挥发性成分54和48种,其中同时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有37种;超高压小龙虾仁关键风味化合物为: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二醛、2-癸酮、2-十一酮和2-正戊基呋喃共9种,比未经过超高压处理的样品多出1种(2-十一酮);保压时间和施压温度对小龙虾仁风味影响显著(p<0.05),实际生产应在保证商品品质的基础上,尽量降低保压时间和施压温度,才能获得更为良好的产品风味。
关键词
小龙虾仁
超高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法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法
响应面
Keywords
Freshwater Crawfish tailmeat
ultra- high pressure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volatile components
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分类号
TS25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境来源的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比较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宁舒娴
曾金秀
沙小梅
丁红秀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5-272,共8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45)。
文摘
为探究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在挥发性物质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洪门水库、军山湖、柘林湖、大塘、南新养殖塘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共检测到56种挥发性物质,分别是醛类12种,酮类8种、醇类15种、烃类8种、芳香类和其它类共13种。其中,己醛、庚醛、壬醛、正己醇、1-辛烯-3-醇、十七烷等六种物质为所有生境来源鳙鱼肉共有。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结果显示,鳙鱼肉主要关键气味成分为醛类、醇类和酚类物质。聚类(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结果表明,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3.5%,大型水体生境来源的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和气味相似,且气味显著优于高密度养殖生境来源鳙鱼肉。总体而言,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与含量及关键气味物质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文可为鳙鱼养殖和产品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鳙鱼肉
生境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
法
(GC-MS)
相对气味活度值法
(ROAV)
Keywords
bighead carp meat
habitat
volatile compound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
分类号
TS25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ROAV法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仁关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周蓓蓓
陈小雷
鲍俊杰
胡王
李正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生境来源的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比较分析
宁舒娴
曾金秀
沙小梅
丁红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