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四川地区不同品种桂花的风味特征 |
温福丽
蒋晓锋
贾俊杰
牛曼思
杨阳
黄张君
王松涛
|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应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与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分析卷烟特征香气物质 |
李登科
田楠
田志章
吴若昕
马立超
邢立霞
张春涛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3
|
基于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的新疆大盘鸡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沈菲
罗瑞明
丁丹
柏鹤
柏霜
王永瑞
|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4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回收聚乙烯中的主体气味物质 |
关伟焰
林勤保
张宜彩
陈智峰
张珍红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5
|
基于ROAV法与PCA-TOPSIS法冰葡萄酒香气质量综合评价 |
张杨
曲绎霖
孙永德
孔维府
李红娟
|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HS-GC-IMS结合ROAV分析不同制油工艺对芜菁籽油特征香气成分的影响 |
岳丽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佳敏
热依拉木·海力力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毛红艳
于明
|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复合羊骨-猪骨汤的真空浓缩工艺优化及挥发性物质分析 |
李雪
刘达玉
徐流芳
孙杰
李小伟
李翔
周闯
|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基于HS-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人参制品挥发性成分差异 |
袁永旭
张敏景
姜瑞平
董宇
邱春旺
裴世春
崔艳艳
李明
|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9
|
高温蒸汽杀菌温度对旅游食品固始鹅块风味品质的影响 |
于洋
周舟
曹蒙
何珺悦
周颖
|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3个茶树品种工夫红茶香气品质特征分析 |
陈善敏
袁林颖
常睿
罗红玉
王奕
张玉来
杨娟
|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逸散口径对压榨芝麻香油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张晓晓
孙强
黄纪念
芦鑫
宋国辉
|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和电子鼻分析橘子醋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
邵月萍
郭琳琳
张馨月
段翠翠
马福敏
李丹
李晓磊
|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基于ROAV法分析木瓜蛋白酶对马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蒋小锋
李云
王彦平
焦镭
钱志伟
孔令明
|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4
|
ROAV法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仁关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周蓓蓓
陈小雷
鲍俊杰
胡王
李正荣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5
|
两种压榨条件下深纹核桃油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比较 |
陈鹏
庄永亮
耿树香
缪福俊
宁德鲁
|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不同蓝莓酒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感官品质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
郭志君
李亚娟
陈光艳
房玉林
|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高大麻二酚工业大麻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析 |
杜言夏
许英
戴志刚
粟建光
杨泽茂
陈基权
张小雨
邓灿辉
程超华
唐蜻
|
《中国麻业科学》
|
2025 |
0 |
|
18
|
基于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分析烘焙温度对菊苣根提取物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李瑞丽
赵俊俊
戴水平
邹恩凯
刘语煊
胡亚宁
梁淼
张峻松
|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9
|
微波-超声协同催陈技术对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邵俊锋
邵志明
戴阳军
|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不同市售冷吃兔特征风味物质组成及感官品质分析 |
董科
岳洪楠
张欣悦
赵志峰
夏文昊
熊大可
王佐军
徐腾
|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