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征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亚玲 刘辉 +1 位作者 刘阳 李春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102,共7页
研究“汾豆牧绿2号”、“南夏豆25”、“南黑豆20”和“南豆5号”4种大豆品种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旨在为大豆品种的抗性评价及其豌豆蚜危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光周期10Light∶14Dark、温度(23±1)℃,湿度... 研究“汾豆牧绿2号”、“南夏豆25”、“南黑豆20”和“南豆5号”4种大豆品种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旨在为大豆品种的抗性评价及其豌豆蚜危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光周期10Light∶14Dark、温度(23±1)℃,湿度60%±10%,光照强度212μmol·m^-2·s^-1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组建了两种色型豌豆蚜取食不同大豆品种,测定豌豆蚜龄期、发育历期、体重差、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1)红色型豌豆蚜发育历期和相对日均增长率均存在寄主的显著效应,“南夏豆25”组的发育历期所需时间最长(8.30 d),“南黑豆20”组最短(7.29 d);相对日均增长率“南夏豆25”最低,比“汾豆牧绿2号”、“南黑豆20”和“南豆5号”分别减小31.25%、25.00%和12.50%;若虫存活率“南黑豆20”上最高;喜食品种依次为“南黑豆20”>“汾豆牧绿2号”>“南豆5号”>“南夏豆25”。2)绿色型豌豆蚜在各龄期、发育历期和相对日均增长率均差异显著,在“南豆5号”上发育历期所需时间最长(8.84 d),在“南夏豆25”上最短(7.81 d);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南豆5号”上最低,比“汾豆牧绿2号”、“南夏豆25”和“南黑豆20”分别减小6.25%、25.00%和12.5.0%;若虫存活率“南黑豆20”上最高;喜食品种依次为“南夏豆25”>“南黑豆20”>“汾豆牧绿2号”>“南豆5号”。综上,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与不同大豆品种相关,且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对不同大豆品种反应均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大豆品种 发育历期 相对日均增长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外(UV-B)辐射时间对两种体色型麦长管蚜后代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胡祖庆 亢菊侠 +2 位作者 赵惠燕 汤兴春 胡想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12-1816,共5页
研究紫外(UV-B)辐射对红和绿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探求紫外辐射在蚜虫种下体色分化及遗传中的作用。采用两种不同体色型的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成蚜经过30W紫外线(UV-B)照射不同时间后,单头饲养在不同小麦品种... 研究紫外(UV-B)辐射对红和绿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探求紫外辐射在蚜虫种下体色分化及遗传中的作用。采用两种不同体色型的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成蚜经过30W紫外线(UV-B)照射不同时间后,单头饲养在不同小麦品种上,分别测定了各处理F2代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体重差及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在1h紫外辐射处理后,在德国品种Astron上,红色型F2代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显著加快,而绿色型无显著变化;而在中国品种小偃-22上,两种体色型F2代麦长管蚜均无显著变化;在8h紫外辐射处理后,在两种小麦品种上,两种体色型F2代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均显著延缓,且绿色型延缓比例均比红色型大。说明紫外辐射对两种体色型的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均能遗传到F2代,在Astron小麦品种上,短时间紫外辐射能够促进红色型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在小偃22和Astron小麦品种上,长时间紫外辐射均能抑制两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且绿色型比红色型敏感。表明紫外辐射在蚜虫体色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体色型 麦长管蚜 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外辐射时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2 位作者 张廷伟 钱秀娟 刘长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1-966,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紫外(UV-B)辐射时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usm)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其对紫外胁迫的适生性。将2种不同体色的豌豆蚜成蚜经过40W紫外辐射1,2,4,6,8,10h后,单头饲养在甘农3号(G3)和甘农5号(G5)紫花苜蓿(M... 通过研究不同紫外(UV-B)辐射时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usm)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其对紫外胁迫的适生性。将2种不同体色的豌豆蚜成蚜经过40W紫外辐射1,2,4,6,8,10h后,单头饲养在甘农3号(G3)和甘农5号(G5)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上,最终获得各处理F2代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体重差及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短时间辐射下(1,2h),在G3上红色型豌豆蚜F2代的生长发育显著加快,但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无显著变化,绿色型则均无显著变化,在G5上2种体色型豌豆蚜F2代均无显著变化;长时间辐射处理下(10h),2种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均显著延缓,在同一苜蓿品种上,绿色型豌豆蚜延缓比例均大于红色型;紫外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F2代的生长发育延缓比例在G5上均大于G3上。紫外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可遗传的,在G3上,短时间紫外辐射能够促进红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在G3和G5上,长时间紫外辐射均能抑制2种体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且绿色型比红色型敏感,表明紫外胁迫对豌豆蚜的影响与苜蓿品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色型 豌豆蚜 生物学特性 体重差 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麦蚜取食诱导小麦抗性品种后对后来取食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军 赵惠燕 +1 位作者 Udo HEIMBACH Thomas THIEME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刺吸式昆虫在刺吸作物韧皮部取食后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随着作物抗性及昆虫种类的不同,作物反过来也会对昆虫造成或正或反的影响,然而一种刺吸式昆虫取食后对后来者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尚不确定。本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方法,即选定... 刺吸式昆虫在刺吸作物韧皮部取食后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随着作物抗性及昆虫种类的不同,作物反过来也会对昆虫造成或正或反的影响,然而一种刺吸式昆虫取食后对后来者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尚不确定。本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方法,即选定3个不同国家的小麦抗性品种98-10-30、Amigo和Batis,在所有条件严格统一的人工智能控制温室内,通过各处理在同一植株上先后不同的接蚜方式,分别测定了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在前期被蚜虫危害的抗虫品种98-10-30、Amigo和Batis上的发育历期、体重差及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ean relative growthrate MRGR)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品种不同,蚜虫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取食作物时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即在品种98-10-30上,通过与前期不接虫的对照及前期接不同麦蚜的相关处理比较,麦长管蚜对后期取食的麦二叉蚜(MRGR=0.0974±0.0071)具有抑制作用,而麦二叉蚜对后期取食的麦长管蚜(MRGR=0.1614±0.0048)却有促进作用;在品种Amigo上,前期麦蚜的危害对麦长管蚜的取食具有促进作用,而在品种Batis上前期危害对麦二叉蚜的取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明确了3个品种对两种蚜虫的抗性状况,即在前期无蚜虫危害时,品种98-10-30和Batis对两种麦蚜的抗性相当;在前期有麦蚜危害时,品种98-10-30对麦二叉蚜的抗性较好,而品种Batis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较好;品种Amigo无论在任何处理下均对麦二叉蚜的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麦二叉蚜 诱导 抗性品种 发育历期 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胁迫对各代麦长管蚜体重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孔艳艳 赵惠燕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7-396,共10页
为探究高压静电场对麦长管蚜的影响,设置不同剂量(4 kv/cm-20 min、5 kv/cm-40 min)的高压静电连续处理小麦种子和出生12 h内的麦长管蚜若虫40代,以未经上述处理的小麦种子和蚜虫为对照;通过qRT-PCR的方法对处理至第4,11,21,31,40代的... 为探究高压静电场对麦长管蚜的影响,设置不同剂量(4 kv/cm-20 min、5 kv/cm-40 min)的高压静电连续处理小麦种子和出生12 h内的麦长管蚜若虫40代,以未经上述处理的小麦种子和蚜虫为对照;通过qRT-PCR的方法对处理至第4,11,21,31,40代的麦长管蚜进行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测定,并测定相近世代麦长管蚜的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结果表明:CuZnSOD、MnSOD、POD 3种抗氧化酶基因均在第4代和第40代上调,第11-31代基因表达不显著或呈下调模式;且第4代麦长管蚜在5 kv/cm-40 min剂量下,上述3种酶基因上调最显著,而在第40代麦长管蚜在4 kv/cm-20 min剂量下,酶基因上调最显著。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随世代变化趋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产生变化的关键世代与酶基因一致。长期胁迫下,随世代延长麦长管蚜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存在差异,且与体重变化差异相符,这为麦长管蚜随世代增加对高压静电场胁迫调整适应和防御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高压静电场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水平 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