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被引量:6
1
作者 冉晋 张金喜 +1 位作者 杨米加 王建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7-521,542,共6页
通过室内单一碳化、单一冻融,以及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循环试验,对比分析了混凝土相对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和碳化深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混凝土相对抗压强度要比单一冻融作用时大,... 通过室内单一碳化、单一冻融,以及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循环试验,对比分析了混凝土相对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和碳化深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混凝土相对抗压强度要比单一冻融作用时大,但增加程度有限;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要比单一冻融作用时小,碳化深度则比单一碳化作用时大.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较之单一冻融作用下有所下降,抗碳化能力较之单一碳化作用下有所减弱.最后建立了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以碳化时间和冻融循环次数为变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拟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化 冻融 交替作用 相对抗压强度 相对动弹性模量 碳化深度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荷载和碳化联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逯静洲 国力 +1 位作者 刘亚 朱孔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6,70,共5页
为研究不同疲劳荷载作用后,混凝土试件在快速碳化不同时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对棱柱体试件的破坏过程及形态变化、相对动弹性模量、碳化深度、相对抗压强度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深度与碳化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且具有一定... 为研究不同疲劳荷载作用后,混凝土试件在快速碳化不同时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对棱柱体试件的破坏过程及形态变化、相对动弹性模量、碳化深度、相对抗压强度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深度与碳化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且具有一定损伤程度试件的碳化系数k随着损伤度D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基本成线性关系。碳化深度较小的棱柱体试件破坏形态与正常情况下试件破坏情况没有明显的区别;当碳化深度较大时,试件表面的混凝土出现大面积的剥离。经历疲劳荷载作用后碳化的试件,每个时期的碳化深度相比未经疲劳作用的混凝土试件明显增大,且随疲劳损伤的增大而增大。前期经历疲劳荷载作用试件的相对抗压强度相比未经历疲劳荷载的试件明显降低,随着碳化的进行相对抗压强度均逐渐增大,到28 d时两者的相对抗压强度相差较小,疲劳荷载引起的试件损伤28 d碳化后基本得到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疲劳荷载 碳化 碳化深度 破坏形态 相对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氧化镁混凝土的压蒸试验研究
3
作者 杜亚楠 陈昌礼 方坤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0,共4页
为研究外掺MgO混凝土的压蒸膨胀变形,采用粗砂、中砂、细砂和石粉等量替代外掺MgO混凝土中大石、中石、小石和砂子的方法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二级配和三级配MgO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与水泥净浆压蒸法比较,采用模拟试验法确定的MgO极限... 为研究外掺MgO混凝土的压蒸膨胀变形,采用粗砂、中砂、细砂和石粉等量替代外掺MgO混凝土中大石、中石、小石和砂子的方法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二级配和三级配MgO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与水泥净浆压蒸法比较,采用模拟试验法确定的MgO极限掺量较高。同时,再次证明,外掺MgO混凝土试件的压蒸膨胀率随着MgO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粉煤灰对外掺MgO混凝土试件的压蒸膨胀率有抑制作用,但掺粉煤灰后试件的相对抗压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混凝土 模拟试验法 压蒸膨胀率 相对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轻骨料混凝土高温抗压性能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18
4
作者 郭荣鑫 何科成 +3 位作者 马倩敏 颜峰 林志伟 孙彦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338,344,共7页
采用骨料表面裹覆处理措施改善轻骨料混凝土抗高温爆裂性能,设计了2类改性陶粒混凝土,测试了200,400,600,800,1 000,1 200℃高温作用后改性陶粒混凝土的高温爆裂情况及相对残余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高温后改性陶粒混凝土中... 采用骨料表面裹覆处理措施改善轻骨料混凝土抗高温爆裂性能,设计了2类改性陶粒混凝土,测试了200,400,600,800,1 000,1 200℃高温作用后改性陶粒混凝土的高温爆裂情况及相对残余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高温后改性陶粒混凝土中骨料-水泥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改性陶粒混凝土的抗高温爆裂性能较普通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提升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改性陶粒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不断劣化;在1 200℃高温后,普通陶粒混凝土严重爆裂,而改性陶粒混凝土仍有25%~35%的相对残余抗压强度.同时探讨了改性轻骨料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改性 高温 爆裂 相对残余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陶粒混凝土高温性能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蒋玉川 霍达 +1 位作者 滕海文 乔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8-893,共6页
设计了不同配合比的页岩陶粒混凝土,观察了600℃高温后不同湿含量(质量分数)页岩陶粒混凝土的爆裂情况,测试了200,400,600,800,1 000℃高温后页岩陶粒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和相对残余抗压强度.结果表明:随着页岩陶粒掺量的增加,页岩陶粒混... 设计了不同配合比的页岩陶粒混凝土,观察了600℃高温后不同湿含量(质量分数)页岩陶粒混凝土的爆裂情况,测试了200,400,600,800,1 000℃高温后页岩陶粒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和相对残余抗压强度.结果表明:随着页岩陶粒掺量的增加,页岩陶粒混凝土高温爆裂率增大;页岩陶粒混凝土湿含量越高,其高温爆裂率越大;掺0.91kg/m3长度为20mm的网状聚丙烯纤维可以使页岩陶粒掺量580kg/m3的全轻混凝土不发生高温爆裂.经历800℃和1 000℃高温后,全轻混凝土质量损失比普通混凝土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页岩陶粒混凝土相对残余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页岩陶粒掺量越大,混凝土相对残余抗压强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陶粒混凝土 爆裂 质量损失 相对残余抗压强度 网状聚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