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变量可微函数类在L_2尺度下的相对宽度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连红 刘永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研究了由重拉普拉斯导数及混合导数所确定的多变量可微函数类在L2空间中的相对宽度,确定了该宽度与 相应kolmogorovn 宽度相等的条件,同时得到相对宽度的精确常数.
关键词 可微函数类 宽度 相对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_2尺度下可微函数类的相对宽度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维维 刘永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3-495,共3页
研究了相对宽度Kn(Wr2,MWk2,L2)并且得到了使等式Kn(Wr2,MWk2,L2)=dn(Wr2,L2)成立的最小M值,其中Kn(.,.,L2)和dn(.,L2)分别是L2尺度下Kolmogorov意义下的相对宽度和宽度,Wr2代表定义在[-π,π]d或Ωd(Rd中单位球面)上的可微函数类中的... 研究了相对宽度Kn(Wr2,MWk2,L2)并且得到了使等式Kn(Wr2,MWk2,L2)=dn(Wr2,L2)成立的最小M值,其中Kn(.,.,L2)和dn(.,L2)分别是L2尺度下Kolmogorov意义下的相对宽度和宽度,Wr2代表定义在[-π,π]d或Ωd(Rd中单位球面)上的可微函数类中的单位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宽度 n-K宽度 可微函数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分数次导数所确定的L_2(T)中的一元周期函数类在L_q(T)中的相对宽度
3
作者 肖维维 刘永平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3-842,共10页
作者研究了相对宽度K_n(W_2~α(T),MW_2~β(T),L_2(T)),T=[0,2π],确定了使等式K_n(W_2~α(T),MW_2~β(T),L_2(T))=d_n(W_2~α(T),L_2(T))成立的最小M值,得到了相对宽度K_n(W_2~α(T),W_2~α(T),L_q(T))的渐近阶,其中α≥β>0,1≤q≤... 作者研究了相对宽度K_n(W_2~α(T),MW_2~β(T),L_2(T)),T=[0,2π],确定了使等式K_n(W_2~α(T),MW_2~β(T),L_2(T))=d_n(W_2~α(T),L_2(T))成立的最小M值,得到了相对宽度K_n(W_2~α(T),W_2~α(T),L_q(T))的渐近阶,其中α≥β>0,1≤q≤∞,K_n(·,·,L_q(T))和d_n(·,L_q(T))分别表示Kolmogorov意义下L_q(T)尺度下的相对宽度和宽度,MW_p~α(T), 1≤P≤∞,表示有如下卷积表达式的2π周期函数类,f(t)=c+(B_α*g)(t),c∈R,B_α*g表示B_α和g的卷积,g∈L_p(T)满足∫_0^(2π)g(τ)dτ=0和||g||p≤M,B_α∈L_1(T)有如下Fourier展开:B_α(t)=1/(2π),∑′表示去掉k=0的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宽度 n-K宽度 分数次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自共轭线性微分算子所确定的函数类在L_q(T)中的相对宽度
4
作者 肖维维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9-688,共10页
得到了使等式K_n(K_2(P_r),MK_2(P_r),L_2(T))=d_n(K_2(P_r),L_2(T))成立的最小M值,并计算了K_n(K_2(P_r),K_2(P_r),L_q(T))的渐近阶,其中K_n(.,.,L_q(T))和d_n(.,L_q(T)),1≤q≤∞,分别代表Kolmogorov意义下在L_q(T)中的相对宽度和宽度... 得到了使等式K_n(K_2(P_r),MK_2(P_r),L_2(T))=d_n(K_2(P_r),L_2(T))成立的最小M值,并计算了K_n(K_2(P_r),K_2(P_r),L_q(T))的渐近阶,其中K_n(.,.,L_q(T))和d_n(.,L_q(T)),1≤q≤∞,分别代表Kolmogorov意义下在L_q(T)中的相对宽度和宽度,K_2(P_r)表示定义在[-π,π]上由自共轭线性微分算子所确定的光滑函数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宽度 n-K宽度 自共轭线性微分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_1尺度下周期可微函数类和卷积类的相对宽度
5
作者 杨唯 刘永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研究了由仅有实根的r次实系数代数多项式Pr(x)导出的微分算子所确定的周期可微函数类W1Pr在L1尺度下的相对宽度,得到了Kn(W1Pr,W1Pr,L1)的渐进估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以PF密度的周期化函数为核的周期卷积类M1(G)在L1尺度下的相对宽度,... 研究了由仅有实根的r次实系数代数多项式Pr(x)导出的微分算子所确定的周期可微函数类W1Pr在L1尺度下的相对宽度,得到了Kn(W1Pr,W1Pr,L1)的渐进估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以PF密度的周期化函数为核的周期卷积类M1(G)在L1尺度下的相对宽度,通过一个极限过程,得到了Kn(M1(G),M1(G),L1)的渐进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宽度 可微函数类 PF密度 周期卷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因子宽度与可S-因子分解矩阵
6
作者 王海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3-237,共5页
设S是实数集R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S上的矩阵B,使得A=BBT,则称A是可S-因子分解的.对于一个实对称矩阵A,如果存在一个最小正整数k以及实矩阵(长方形)V,使得A=VVT,且V的每一列至多只有k个非零元素,则称A的因子宽度为k.利用可S-因子分... 设S是实数集R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S上的矩阵B,使得A=BBT,则称A是可S-因子分解的.对于一个实对称矩阵A,如果存在一个最小正整数k以及实矩阵(长方形)V,使得A=VVT,且V的每一列至多只有k个非零元素,则称A的因子宽度为k.利用可S-因子分解矩阵的S-秩以及因子宽度,引入相对因子宽度的定义,给出了一些可{0,1}-因子分解矩阵的相对因子宽度与因子分解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S-秩和相对因子宽度,刻画了一类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因子宽度 S-因子分解 S-秩 对角占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宽度选取与识别率对应关系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苑玮琦 朱春艳 柯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30-1736,共7页
手指宽度是手形识别的有效特征之一,而选取的测量点个数影响识别的准确率和时间。本文研究了选取手指宽度的个数与识别率、匹配时间的对应关系,以用于根据不同的识别率要求估计不同人手选取的宽度个数。实验论证了在定位准确、每个手指... 手指宽度是手形识别的有效特征之一,而选取的测量点个数影响识别的准确率和时间。本文研究了选取手指宽度的个数与识别率、匹配时间的对应关系,以用于根据不同的识别率要求估计不同人手选取的宽度个数。实验论证了在定位准确、每个手指选取的宽度个数不少于3个的条件下,识别率可以达到90%以上。提出了自动识别算法,利用曲率法定位特征点,根据特征点计算手指的绝对宽度,应用绝对宽度之间的相对宽度构成特征向量,计算特征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实现身份识别。实验获得了手指宽度个数与匹配时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手指宽度个数与识别率的对应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每个手指选取6个宽度时,就可以获得区分个体的特征量,识别率达到9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手形识别 相对宽度 匹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三角薄壁折线堰的泄流能力研究
8
作者 易晨立 杨校礼 +2 位作者 吴凯 方陈卓 袁辰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近年来由于工程实际的需要,各种型式的折线堰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众多折线堰型中,三角形折线堰最为基础又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平面上的对称三角形薄壁折线堰这一基本堰型为例,在因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凹... 近年来由于工程实际的需要,各种型式的折线堰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众多折线堰型中,三角形折线堰最为基础又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平面上的对称三角形薄壁折线堰这一基本堰型为例,在因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凹型和凸型两种典型堰型流态特征与过堰水流泄流影响机理,重点研究了关键参数堰轴夹角和相对溢流前缘宽度对泄流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典型折线堰的过堰水流呈现出不同的特殊流态,导致其对泄流能力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寻求了所研究关键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发现在河谷宽度一定条件下,堰轴夹角θ=π3有较好泄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折线堰 泄流能力 因次分析 堰轴夹角 相对溢流前缘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水平板衰减波浪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国玉 刘丹 +1 位作者 任冰 王永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于线性波浪理论,进行多层水平板对波浪的反射和透射作用研究。通过分解速度势为对称势和反对称势,结合特征函数展开法,在考虑水平板厚度的条件下由匹配条件确定速度势展开式中的待定系数,进而得到结构对波浪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所... 基于线性波浪理论,进行多层水平板对波浪的反射和透射作用研究。通过分解速度势为对称势和反对称势,结合特征函数展开法,在考虑水平板厚度的条件下由匹配条件确定速度势展开式中的待定系数,进而得到结构对波浪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所得结果与现有相关的理论解、数值解以及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相对水深、相对宽度、相对厚度以及水平板层数等对结构衰减波浪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给出了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随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板 波浪衰减 反射系数 透射系数 相对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侧竖缝式鱼道结构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维东 孟文 +5 位作者 熊守纯 赖倩 王心 张海良 王绪刚 姚庆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52,共5页
鱼道是保证鱼类能顺利洄游的过鱼设施。通过竖缝相对宽度分别为0.05,0.10,0.15,0.30,底坡为10%的鱼道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采用可视化显示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竖缝相对宽度、底坡条件下的同侧竖缝式鱼道的水流结构特征。通过模型模拟... 鱼道是保证鱼类能顺利洄游的过鱼设施。通过竖缝相对宽度分别为0.05,0.10,0.15,0.30,底坡为10%的鱼道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采用可视化显示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竖缝相对宽度、底坡条件下的同侧竖缝式鱼道的水流结构特征。通过模型模拟,分析水流沿水深方向的流速分布情况、主流区最大流速沿程分布及沿程衰减情况,以及在不同竖缝相对宽度和(或)不同流速情况下的紊动能分布情况。综合各物理量的分析,得出竖缝相对宽度b0/B=0.15、底坡为10%时,水流在池室内能形成较好的适合鱼类洄游的流态:主流区水流横向扩散范围适中,主流区最大流速沿程均匀衰减,回流区面积较为对称,流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值模拟 同侧竖缝式鱼道 流速分布 雷诺应力模型 竖缝相对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雷诺数下襟翼缝隙几何参数对双元素翼帆推进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臣 孙培廷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为了研究双元素翼帆在低雷诺数下的失速机理和气动特性,本文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在定常和非定常工况下对双元素翼帆模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增大双元素翼帆的襟翼偏转角时,最大失速角减小,而最大升力系数同时受到缝隙相对宽度... 为了研究双元素翼帆在低雷诺数下的失速机理和气动特性,本文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在定常和非定常工况下对双元素翼帆模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增大双元素翼帆的襟翼偏转角时,最大失速角减小,而最大升力系数同时受到缝隙相对宽度的影响,随缝隙相对宽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缝隙相对宽度对最大升力系数大小和速度流场的影响要大于襟翼偏转角,襟翼偏转角的选择需保证缝隙射流足够补充主翼尾流因边界层分离引起的能量损失。增加缝隙相对宽度时,主翼尾流和襟翼吸力面先后出现了低速及回流现象,而缝隙相对宽度过小时绕流主翼尾缘的流体会减少,最大升力系数较低,因此缝隙相对宽度和襟翼偏转角共同影响着双元素翼帆的气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素翼帆 襟翼偏转角 缝隙相对宽度 失速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条件下植保无人机离心喷头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建桃 谢伟坤 +3 位作者 周腾媛 尹选春 兰玉彬 文晟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5期2-8,共7页
为了探究极飞P20离心喷嘴的喷雾特性,文章对其喷嘴进行了测试。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测得流量、转速、喷洒高度对喷幅的影响规律;在不同的风速下,测得流量、转速、喷嘴距激光的垂直高度和喷嘴距激光的水平距离对雾滴粒径的影响规律;在不同... 为了探究极飞P20离心喷嘴的喷雾特性,文章对其喷嘴进行了测试。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测得流量、转速、喷洒高度对喷幅的影响规律;在不同的风速下,测得流量、转速、喷嘴距激光的垂直高度和喷嘴距激光的水平距离对雾滴粒径的影响规律;在不同的风速下,结合水敏纸进行试验,测得喷嘴的雾滴沉积量的分布。结果表明流量的增大会导致喷幅增大;转速增大,喷幅在一个范围内波动;高度的增大会导致喷幅变小。在无风的条件下,流量以及高度的增加,对雾滴粒径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转速的增大会使得雾滴粒径减小;喷嘴与激光的水平距离的增大,雾滴粒径整体数值也随着增大。在有风的条件下,随着风速的增大,雾滴粒径略微减小,并且同区域内雾滴沉积量也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本试验为进行无人机喷雾时的喷头所采用的参数值提供了数据支持,便于对喷头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头 雾滴粒径 风洞 雾滴谱相对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风洞的3种航空喷头雾化效果评价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枫 茹煜 +3 位作者 陈京元 周宏平 查玉平 李宗飞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70,共6页
通过高速风洞测试系统,模拟飞行时产生的高速气流,开展了气流大小和喷头结构参数对雾滴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喷头型号一定的情况下,3种航空喷头产生的雾滴粒径都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在喷雾压力一定、同一风速条件下... 通过高速风洞测试系统,模拟飞行时产生的高速气流,开展了气流大小和喷头结构参数对雾滴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喷头型号一定的情况下,3种航空喷头产生的雾滴粒径都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在喷雾压力一定、同一风速条件下,雾滴粒径均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增大;风洞条件下,3种航空喷头的雾滴谱相对宽度均较小,表明雾滴分布较均匀;空拖CP-03喷头结构多样,可以灵活调节流量,用于不同条件的农药喷洒作业;相比其他喷头,GP-81A喷头流量大,雾滴粒径较大,应结合飞机作业参数进一步优化喷头结构,以实现低量喷雾,减少农药浪费;直升机旋流喷头结构单一,需要根据直升机喷雾特点对雾化装置做进一步优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喷头 航空喷雾 高速风洞 雾滴粒径 雾滴谱相对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光子晶体的禁带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房淑芬 李集思 +1 位作者 苏适 张汉壮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101,共4页
利用传输矩阵法计算并分析了垂直入射下光子晶体的禁带特性.给出一个实际需要的禁带范围设计方法.通过调节两个介质折射率和厚度可控制禁带范围,并探讨了当两种介质的光学厚度均为1/4中心波长时,光子晶体透射谱与中心波长、两种介质折... 利用传输矩阵法计算并分析了垂直入射下光子晶体的禁带特性.给出一个实际需要的禁带范围设计方法.通过调节两个介质折射率和厚度可控制禁带范围,并探讨了当两种介质的光学厚度均为1/4中心波长时,光子晶体透射谱与中心波长、两种介质折射率比值等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传输矩阵法 能带结构 相对禁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厚度对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禁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海波 高英俊 韩军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10-2212,共3页
运用光学传输矩阵理论,研究了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的禁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最高折射率和最低折射率介质的光学厚度明显地影响其绝对禁带宽度,而较高折射率介质的光学厚度对其相对禁带宽度影响较大.与二元光子晶体相比,三元光子晶体的... 运用光学传输矩阵理论,研究了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的禁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最高折射率和最低折射率介质的光学厚度明显地影响其绝对禁带宽度,而较高折射率介质的光学厚度对其相对禁带宽度影响较大.与二元光子晶体相比,三元光子晶体的绝对带宽和相对带宽都远远大于二元光子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厚度 三元光子晶体 绝对禁带宽度 相对禁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晶体、液晶
16
《中国光学》 CAS 2004年第4期88-90,共3页
以一维光子晶体为例,研究了其带隙相对宽度随其介质折射率比值变化的规律。利用光学传输矩阵理论,从理论数值上验证了在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带隙相对宽度随介质比的增大而增大,并作出了变化关系曲线,进而得出介质比在一定区间可以近似... 以一维光子晶体为例,研究了其带隙相对宽度随其介质折射率比值变化的规律。利用光学传输矩阵理论,从理论数值上验证了在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带隙相对宽度随介质比的增大而增大,并作出了变化关系曲线,进而得出介质比在一定区间可以近似看作成正比关系的结论。同时还得出结构与介质比不变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一维光子晶体 缺陷模 液晶 光学传输矩阵 光学晶体 品质因子 带隙 态密度 相对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ck dete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using video image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薛军 张肖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605-2613,共9页
With the digital image technology,a crack detection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was studied for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The effects including the image gray level,pixel rate,noise filter,and edge detection... With the digital image technology,a crack detection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was studied for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The effects including the image gray level,pixel rate,noise filter,and edge detection were analyzed considering cracks qualities.A computer program was developed by visual C++6.0 programming language to detect the cracks,which was tested by 15cases of bridge video imag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is within 6%for cracks larger than 0.3 mm cracks and it is less than 10%for crack width between 0.2 mm and 0.3 mm.In addition,for the crack below 0.1 mm,the relative error is more than30%because the bridge is in safe stage 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detect the actual width of cr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bridge crack detection computer vision image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