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扰载荷航天器相对运动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7
1
作者 孔宪仁 武晨 +1 位作者 刘源 李海勤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39-1146,共8页
为满足无扰载荷(DFP)航天器中非接触式作动器对有效载荷模块(PM)与支持模块(SM)之间相对运动的要求,本文建立了PM与SM之间的六自由度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考虑立方构型DFP接口,分析了作用于PM与SM的力和力矩。考虑DFP航天器相对运动控... 为满足无扰载荷(DFP)航天器中非接触式作动器对有效载荷模块(PM)与支持模块(SM)之间相对运动的要求,本文建立了PM与SM之间的六自由度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考虑立方构型DFP接口,分析了作用于PM与SM的力和力矩。考虑DFP航天器相对运动控制的特殊性,建立了SM相对PM的相对姿态动力学模型和PM相对SM的相对平动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比例微分(PD)控制方法设计了DFP航天器的控制系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定向状态或姿态机动过程PM与SM六自由度相对运动均满足非接触式作动器作用范围的要求,既可保证PM与SM无机械接触,又可实现对PM精确定向和姿态机动,说明六自由度相对运动动力学建模对研究DFP航天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扰载荷(DFP)航天器 超高指向精度 立方构型DFP接口 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非合作目标近程自主跟踪的全局鲁棒最优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洪宇 杨雪勤 贡鑫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3期88-94,共7页
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近程自主跟踪过程中目标可能会由于不确定原因出现轨道变动时的近程自主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全局鲁棒最优滑模控制器方法。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跟踪问题的标称系统,由基于无限时域的二次型性能指标... 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近程自主跟踪过程中目标可能会由于不确定原因出现轨道变动时的近程自主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全局鲁棒最优滑模控制器方法。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跟踪问题的标称系统,由基于无限时域的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理论,获得最优调节器,再构造一个积分滑模面,使系统开始即在滑模面上,消除了传统滑动模态中的趋近模态,并使控制系统滑动模态与对应标称系统的最优动态有相同的形式,则滑动模态亦是渐近稳定的,且具有完全的鲁棒性;为保证滑动模态的存在,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该方法吸取了最优控制和滑模控制的优点,可在优化燃耗的同时满足全局鲁棒稳定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可实现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轨道变动时的自主稳定跟踪,保证跟踪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合作目标 轨道变动 近程 自主跟踪 相对动力学模型 最优滑模控制 全局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yapunov直接法的航天器近程导引控制律
3
作者 张小伟 杨文博 +1 位作者 谭天乐 刘艳 《上海航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基于C-W方程的相对动力学模型,用Lyapunov直接法设计了一种运行于近圆轨道航天器的近程导引控制律,给出了控制模型。该控制律简单有效,无需求解系统方程即可分析和判断近程导引的稳定性进而施加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法的导引精度可满... 基于C-W方程的相对动力学模型,用Lyapunov直接法设计了一种运行于近圆轨道航天器的近程导引控制律,给出了控制模型。该控制律简单有效,无需求解系统方程即可分析和判断近程导引的稳定性进而施加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法的导引精度可满足要求,其收敛时间和燃料消耗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近程导引 制导律 LYAPUNOV直接法 相对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Residual Oil HDS Process with Mechanism Model and ANN Model
4
作者 Ma Chengguo Weng Huixin (Research Center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ECUST, Shanghai 200237)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Based on the Residual Oil Hydrodesulfurization Treatment Unit (S-RHT), the n-order reaction kinetic model for residual oil HDS reaction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were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sulfur... Based on the Residual Oil Hydrodesulfurization Treatment Unit (S-RHT), the n-order reaction kinetic model for residual oil HDS reaction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were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sulfur content of hydrogenated residual oil. The established ANN model covered 4 input variables, 1 output variable and 1 hidden layer with 15 neuron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wo models was li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dicted mean relative errors of the two models with three different sample data were less than 5% and both the two models had good predictive precision and extrapolative feature for the HDS process. The mean relative error of 5 sets of testing data of the ANN model was 1.62%—3.23%, all of which were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mmon mechanism model (3.47%— 4.13%). It showed that the ANN model was better than the mechanism model both in terms of fitting results and fitting difficulty. The models could be easily applied in practice and could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residual oil HD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ual oil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mechanism mode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