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渔业捕捞产量的监测渔船数量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文斌 刘文博 +2 位作者 戴乾 卢占晖 王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9,共9页
海洋捕捞活动数据是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的基础,监测渔船数量的设置需要兼顾保证数据质量和降低监测成本。本研究基于2017年浙江省海洋捕捞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分层随机采样和计算机模拟再抽样方法,以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带... 海洋捕捞活动数据是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的基础,监测渔船数量的设置需要兼顾保证数据质量和降低监测成本。本研究基于2017年浙江省海洋捕捞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分层随机采样和计算机模拟再抽样方法,以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等9种经济种类的单船月捕捞产量以及所有9种渔获总产量作为渔业生产监测目标,以相对估计误差(REE)、相对偏差(RB)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渔业生产监测船数量对渔业生产监测目标估计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物种的单船月捕捞产量以及总产量估计值的REE和RB随着监测渔船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当渔船数量少于110时REE值下降幅度较快,当渔船数量多于110时REE值下降幅度减缓并趋于平稳。分析每增加10艘监测渔船时REE的减少量,发现当渔船数量为70时,各研究目标产量估计值的REE减少量均小于5%,此时监测渔船总数量减少了73.28%;当渔船数量为110时,各研究目标产量估计值的REE减少量均小于1%,此时监测渔船渔船点数量减少了58.11%。研究结果表明,在兼顾调查精度与准确度的前提下,可以将监测渔船数从262艘优化至110艘,同时发现对于不同的优化目标,优化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的优化过程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为全国或其他省份开展海洋捕捞抽样调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优化 海洋捕捞 计算机模拟 相对估计误差 相对估计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