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与低血流缺血刺激犬心肌GLUT4基因表达呈相加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殷仁富 赵君 +4 位作者 陈金明 吴宗贵 仇韶华 王咏梅 武瑞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与低血糖缺血刺激心肌葡萄糖转运子 4(GL UT4)基因表达是否呈相加作用。 方法 :采用 North-ern blot法分析心肌 GL UT4m RNA,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心肌 GL U T4基因表达。 结果 :输注胰岛素使局部低血流心肌GL U T4m RNA... 目的 :观察胰岛素与低血糖缺血刺激心肌葡萄糖转运子 4(GL UT4)基因表达是否呈相加作用。 方法 :采用 North-ern blot法分析心肌 GL UT4m RNA,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心肌 GL U T4基因表达。 结果 :输注胰岛素使局部低血流心肌GL U T4m RNA和 GL U T4基因表达增加 2 .3~ 2 .5倍 ,同时伴随心肌葡萄糖摄取明显增多达 4倍。结论 :胰岛素与低血流缺血刺激心肌致 GL U T4m RNA和 GL UT4表达呈相加作用 ,其结果使 GL UT4数量明显增加 ,进而使心肌葡萄糖摄取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葡萄糖 胰岛素 葡萄糖转运子4 GLUT4 基因表达 相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体心肌缺血与胰岛素对犬心肌细胞GLUT移位和葡萄糖摄取的相加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殷仁富 陈金明 +3 位作者 吴宗贵 仇韶华 李元新 胡晓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97-597,605,共2页
目的 :观察在体犬心肌缺血时输入胰岛素能否对GLUT1和GLUT4移位和葡萄糖摄取有相加作用。方法 :用自动分析仪测定生理代谢参数 ,用多普勒测定心肌收缩功能 ,用免疫法检测GLUT。结果 :生理条件下胰岛素使心肌细胞膜GLUT4增加 2倍 ,GLUT1... 目的 :观察在体犬心肌缺血时输入胰岛素能否对GLUT1和GLUT4移位和葡萄糖摄取有相加作用。方法 :用自动分析仪测定生理代谢参数 ,用多普勒测定心肌收缩功能 ,用免疫法检测GLUT。结果 :生理条件下胰岛素使心肌细胞膜GLUT4增加 2倍 ,GLUT1增加 1 5倍 ,同时心肌葡萄糖摄取增加 3倍。急性心肌缺血时输入胰岛素 ,使缺血区冠状动 -静脉葡萄糖浓度相差近 4倍 ,缺血区细胞膜GLUT1和GLUT4明显增加。结论 :胰岛素引起GLUT1和GLUT4移位 ,使心肌葡萄糖摄取增加。心肌缺血 +胰岛素对心肌GLUT1和GLUT4移位和葡萄糖摄取有相加作用。提示在心肌缺血时 ,应用胰岛素有助于增加心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胰岛素 心肌细胞 GLUT移位 葡萄糖摄取 相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药物协同与相加作用的联合应用
3
作者 赵瑞香 《养殖技术顾问》 2009年第8期133-133,共1页
抗菌药物的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从而可增强疗效,而配伍不当则会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作用。应用药物复方制剂时应掌握适应症,注意各个品种的针对性,争取协同联合,避免... 抗菌药物的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从而可增强疗效,而配伍不当则会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作用。应用药物复方制剂时应掌握适应症,注意各个品种的针对性,争取协同联合,避免拮抗作用。现将常见的兽药复方制剂及处方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 应用 合理配伍 拮抗作用 复方制剂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素与三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德 慕卫 +2 位作者 张月亮 刘彦良 贺宪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采用浸叶浸虫法,测定了印楝素与三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联合毒力作用,并筛选出了药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印楝素∶阿维菌素为2.3:1,共毒系数(CTC)为141.14,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印楝素∶Bt为1:1,共毒系数为136.74;而印楝素与高效... 采用浸叶浸虫法,测定了印楝素与三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联合毒力作用,并筛选出了药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印楝素∶阿维菌素为2.3:1,共毒系数(CTC)为141.14,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印楝素∶Bt为1:1,共毒系数为136.74;而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小菜蛾表现为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毒力作用 印楝素 小菜蛾 杀虫剂 高效氯氰菊酯 共毒系数 复配比例 阿维菌素 增效作用 相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宝灵与多菌灵对稻瘟病菌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学辉 袁洁 郦黔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在室内用平皿孢子萌发法测定了施宝灵、多菌灵及二者不同配比的混剂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施宝灵与多菌灵的混配组合 和组合 能够抑制稻瘟病菌孢子萌发,与单剂施宝灵和多菌灵相比,分别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和相加作用。这两个混... 在室内用平皿孢子萌发法测定了施宝灵、多菌灵及二者不同配比的混剂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施宝灵与多菌灵的混配组合 和组合 能够抑制稻瘟病菌孢子萌发,与单剂施宝灵和多菌灵相比,分别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和相加作用。这两个混配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62.23和116.43,EC50值分别为3.69μg/ml和193.72μg/ml,施宝灵和多菌灵的EC50值是40.69μg/ml和89.67μg/ml。试验证明,6%的丙·多混剂 增效作用明显,为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宝灵 多菌灵 稻瘟病菌 联合作用 增效作用 相加作用 水稻 稻瘟病 平皿孢子萌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常用抗菌药物联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春友 张勤 +1 位作者 乔之怡 付志茹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第12期36-39,共4页
研究了 16种抗菌药物对鱼类几种细菌性病原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以及几种抗菌药物对不同病原菌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 :不同药物对不同菌株具有不同的 MIC值 ,几种药物联用后对不同病原菌分别表现为 :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四种结果。... 研究了 16种抗菌药物对鱼类几种细菌性病原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以及几种抗菌药物对不同病原菌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 :不同药物对不同菌株具有不同的 MIC值 ,几种药物联用后对不同病原菌分别表现为 :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四种结果。根据药物的联用结果研制出“肠鳃康”、“鱼血康”和“草鱼康”。室外治疗结果表明 ,三种药物治疗有效率达 10 0 % ;肠鳃康对鲤、鲫、鲂肠炎、烂鳃病治愈率达 74 %~ 85 % ,鱼血康对鲂鱼、鲫鱼细菌性败血症治愈率达 70 %~ 73.9% ,草鱼康对草鱼赤皮、烂鳃、肠炎治愈率达 6 3%~ 81.8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抗菌药物 联合作用 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 拮抗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班与不良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钢铁工人高胆固醇血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薛超 李庆林 +3 位作者 王涵 张生奎 秦盛 袁聚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4061-4067,共7页
背景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提高,血清总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我国倒班工人数量逐渐增加,目前对于倒班与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相同,并且也较少有研究探讨倒班、不良生活方式与人群高胆... 背景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提高,血清总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我国倒班工人数量逐渐增加,目前对于倒班与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相同,并且也较少有研究探讨倒班、不良生活方式与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目的探究倒班及不良生活方式对钢铁工人高胆固醇血症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选择某钢厂2017年职业体检的员工,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评估调查表》收集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家族史等)、倒班情况(倒班时间、倒班开始年龄等)、个人生活方式(饮食、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等);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倒班年限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剂量-反应关系;根据RCS结果,对倒班年限进行分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倒班和不良生活方式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通过计算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来评价倒班与不良生活方式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根据RCS结果分为0 年、>0~年、23.8~年 3组,以是否患有高胆固醇血症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倒班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0~年倒班年限中,倒班与高胆固醇血症呈正相关(P<0.05)。吸烟、饮酒、BMI均与高胆固醇血症呈正相关(P<0.05)。体力活动与DASH饮食评分在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等变量后与高胆固醇血症无明显相关性(P>0.05)。当综合考虑时,不良生活方式评分3分及以上组合的工人患高胆固醇血症是不良生活方式评分1分及以下工人的1.703倍。倒班年限在23.8年内且不良生活方式评分3分及以上的工人发生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是从不倒班、不良生活方式评分1分及以下工人的2.527倍。仅研究倒班年限在23.8年以内的工人时,发现倒班与不良生活方式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其中RERI为1.559(0.186,2.928),AP为46.26(4.36,88.17)。结论倒班与不良生活方式均会使工人患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增高,并且倒班与不良生活方式具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倒班 不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相加作用 钢铁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对药物作用的干扰
8
作者 陈冬元 曾怀典 蔡贤芝 《医药导报》 CAS 1989年第4期41-43,共3页
酒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排泄的改变,对药物作用发生干扰,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或产生毒性反应。一、酒与药物并用使药物作用增加 1.巴比妥类:内服巴比妥、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等,如同时饮酒可使巴比妥类中枢... 酒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排泄的改变,对药物作用发生干扰,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或产生毒性反应。一、酒与药物并用使药物作用增加 1.巴比妥类:内服巴比妥、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等,如同时饮酒可使巴比妥类中枢抑制作用加强。酒精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巴比妥类易于进入细胞内而在中枢神经系达到更高浓度;酒精还可改变巴比妥类与脂类及蛋白质的结合。 2.吩噻嚓类:氯丙嗪等与乙醇同时使用可产生药物相加作用,加重中枢抑制作用,产生严重低血压,还可使昏迷加深,甚至发生深度呼吸抑制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作用 中枢抑制作用 巴比妥类 酒精 长期饮酒 干扰 药物相加作用 乙醇 药物毒性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乙烯和对二氯苯对草鱼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桂燕 周启星 +2 位作者 胡筱敏 王国清 李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7-390,共4页
采用水生污染暴露试验和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研究了四氯乙烯(PCE)和对二氯苯(P-DC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单一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PCE和P-DCB的单一毒性均为高毒,且P-DCB的毒性大于PCE.PCE和P-DCB对草鱼的... 采用水生污染暴露试验和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研究了四氯乙烯(PCE)和对二氯苯(P-DC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单一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PCE和P-DCB的单一毒性均为高毒,且P-DCB的毒性大于PCE.PCE和P-DCB对草鱼的联合染毒在浓度1:1时,暴露时间为24,48,72,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26,0.37,0.78,0.98,联合毒性为相加作用.PCE与P-DCB对草鱼的联合染毒在毒性1:1时,暴露时间为24,48,72,96h的AI分别为-0.15,0.24,0.83,1.30,联合毒性主要是相加作用,但是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联合毒性由相加作用向协同作用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四氯乙烯(PCE) 对二氯苯(P-DCB) 联合毒性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QSAR模型预测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苏丽敏 袁星 丁蕴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测定了苯酚与11种取代苯酚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毒性单位比为1:4,1:1,4:1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酚和取代苯酚的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作用以相加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12种苯酚类... 测定了苯酚与11种取代苯酚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毒性单位比为1:4,1:1,4:1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酚和取代苯酚的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作用以相加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12种苯酚类化合物的单一毒性建立了QSAR方程: -lgEC50=6.158-0.279pKa,对混合物中取代苯酚的毒性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发光菌 联合毒性 相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平滑肌收缩性及肌球蛋白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志立 刘守义 +1 位作者 李云兴 陶小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平滑肌收缩性及肌球蛋白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离体小肠及胃平滑肌条为研究模型,首先考察槲皮素在高钙、低钙及正常克氏液环境中对平滑肌条收缩性的影响。然后在正常克氏液中分别观察槲皮素对新斯的明、...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平滑肌收缩性及肌球蛋白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离体小肠及胃平滑肌条为研究模型,首先考察槲皮素在高钙、低钙及正常克氏液环境中对平滑肌条收缩性的影响。然后在正常克氏液中分别观察槲皮素对新斯的明、乙酰胆碱及阿托品存在下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用孔雀绿法测定槲皮素对肌球蛋白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高钙、正常钙及低钙不同条件下,槲皮素在4~64μmol/L范围内均剂量依赖性抑制小肠、胃平滑肌收缩;槲皮素(32μmol/L)拮抗新斯的明、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作用(P<0.01),且相加性协同阿托品引起的抑制收缩作用(P<0.01);槲皮素(25μmol/L)对不同磷酸化程度的肌球蛋白的Mg2+-ATPase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槲皮素对胃、肠平滑肌收缩性及平滑肌肌球蛋白的Mg2+-ATPase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平滑肌条 拮抗作用 相加作用 肌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胺类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和大型蚤联合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苏丽敏 袁星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测定了苯胺与6种取代苯胺对发光菌和大型蚤的单一毒性及其毒性单位比为1∶4,1∶1,和4∶1的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胺与取代苯胺的二元混合物在3种配比下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主要表现为相... 测定了苯胺与6种取代苯胺对发光菌和大型蚤的单一毒性及其毒性单位比为1∶4,1∶1,和4∶1的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胺与取代苯胺的二元混合物在3种配比下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而对大型蚤的联合毒性则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毒性 发光菌 大型蚤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及济南假单胞菌制剂联合应用体外抗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海婷 张玲 +1 位作者 王芸 李晓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4-537,共4页
目的 将淫羊藿苷 (icariin ,ICA )和济南假单胞菌制剂 (pseudomonasjinanensisagent ,PJA)作用于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 ,从肿瘤转移抑制的多个方面和环节探讨两药抗转移作用的机制 ,并观察其联合用药的作用性质。方法 采用粘附实验、运... 目的 将淫羊藿苷 (icariin ,ICA )和济南假单胞菌制剂 (pseudomonasjinanensisagent ,PJA)作用于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 ,从肿瘤转移抑制的多个方面和环节探讨两药抗转移作用的机制 ,并观察其联合用药的作用性质。方法 采用粘附实验、运动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组化等多种方法进行了检测 ,并按金正均的Q值法计算联合用药效果。结果 ICA、PJA可明显降低PG细胞对层粘连蛋白基质的粘附率 (P <0 0 5 ,P <0 0 5 ) ,并且这种粘附抑制作用有时间依赖性 ;经ICA 2 0 0mg·L-1、PJA 0 35mg·L-1及ICA 2 0 0mg·L-1+PJA 0 35mg·L-1处理 48h后 ,侵袭细胞数由对照组的 470± 5 8分别降为 2 37± 31(P <0 0 1)、316± 34(P <0 0 5 )、199± 2 3(P <0 0 1) ;运动细胞数由对照组的 5 2 0±5 6 ,分别降为 35 4± 5 5 (P <0 0 5 )、375± 19(P <0 0 5 )、2 5 6± 2 2 (P <0 0 1) ,并同时伴有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 4V6、LN R及胞浆内CK18表达的减少。其中两药联合处理对粘附、运动、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均为单纯相加效果。药物处理 96h后 ,细胞表面HLA ABC抗原表达率由对照组的10 78%分别升高至 37 5 4%、38 88%、5 0 75 % (P <0 0 5 )。结论 ICA、PJA通过对肿瘤转移多个步骤的抑制而发挥抗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济南假单胞菌制剂 PG细胞 粘附 侵袭 转移 相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与5种酚类化合物对泥鳅的联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晓莉 齐凤生 +1 位作者 王丽敏 李豫红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66,共2页
当蒽分别与 5种酚类化合物共存时 ,对泥鳅毒性的影响有所不同。蒽与苯酚、间苯二酚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 ;蒽与邻硝基苯酚、麝香草酚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 ;蒽与 2 ,4 -二氯苯酚的联合毒性 2 4h为相加作用 ,4 8h、72h。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泥鳅 联合毒性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H小鼠和加温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细丕 曾金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通过荷瘤小鼠实验,确定荷Lewis肺癌的NIH小鼠作肿瘤热疗模型是可行的。应用这个模型,进行加温合并药物以及热耐受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喜树碱16mg/kg合并43℃加温25min,治疗有相加作用,2.斑螯素0.45mg/kg或消瘤芥0.75mg/kg合并43... 通过荷瘤小鼠实验,确定荷Lewis肺癌的NIH小鼠作肿瘤热疗模型是可行的。应用这个模型,进行加温合并药物以及热耐受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喜树碱16mg/kg合并43℃加温25min,治疗有相加作用,2.斑螯素0.45mg/kg或消瘤芥0.75mg/kg合并43℃加温25min,治疗有协同作用,3.去甲斑螯酸钠3mg/kg对Lewis肺癌无治疗作用,但合并43℃加温25min有协同作用,4.在43℃加温25min后,Lewis肺癌迅速产生热耐受性,在24h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弱。热耐受性的存在,减弱第二次加温或热化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 LEWIS肺癌 热耐受 治疗效果 NIH小鼠 减弱 热化疗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缺氧降解和毒性削减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金艳 李咏梅 黄明祝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运用摇瓶试验,研究了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缺氧降解情况、毒性削减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吡啶缺氧降解过程中,有利于废水毒性削减的C/N比为8左右;废水中主要致毒物质为吡啶和亚硝酸盐,且亚硝酸盐的毒性大于吡啶的毒性,两... 运用摇瓶试验,研究了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缺氧降解情况、毒性削减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吡啶缺氧降解过程中,有利于废水毒性削减的C/N比为8左右;废水中主要致毒物质为吡啶和亚硝酸盐,且亚硝酸盐的毒性大于吡啶的毒性,两者的联合为毒性相加作用;在整个吡啶降解过程中,废水毒性与吡啶降解和亚硝酸盐的产生有着直接联系,毒性削减时间长短与吡啶初始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杂环化合物 毒性削减 缺氧降解 吡啶 亚硝酸盐 降解过程 摇瓶试验 C/N比 相加作用 废水毒性 初始浓度 致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铜和两种苯酚类化合物对大型蚤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阅 张胜男 +1 位作者 赵元慧 苏丽敏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以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试验生物,测定了铜、间氯苯酚和间硝基苯酚对大型蚤的单一毒性.有机物的毒性大小为:间氯苯酚(-lgVLC50=4.43)>间硝基苯酚(-lgVLC50=3.60).在测定重金属单一毒性(-lgVLC50=5.73)的基础上,分别测定了二元有机... 以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试验生物,测定了铜、间氯苯酚和间硝基苯酚对大型蚤的单一毒性.有机物的毒性大小为:间氯苯酚(-lgVLC50=4.43)>间硝基苯酚(-lgVLC50=3.60).在测定重金属单一毒性(-lgVLC50=5.73)的基础上,分别测定了二元有机-无机复合体系(重金属铜以其单一毒性0.2倍、0.5倍和0.8倍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与间氯苯酚和间硝基苯酚混合)对大型蚤的联合毒性,并采用毒性单位法(TU)和相加指数法(AI)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两种苯酚类化合物与铜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为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当铜浓度一定时,铜-间氯苯酚混合物对大型蚤的拮抗作用强于铜-间硝基苯酚混合物的拮抗作用;当铜与两种苯酚类化合物以1∶1的毒性单位混合时拮抗作用最强(毒性单位法的M值分别为3.01和1.88),原因可能是此种混合体系中有机物和无机物产生了较多的络合物,减毒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蚤 联合毒性 拮抗作用 相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甲杀乳油对夹竹桃蚜的毒力测定
18
作者 熊件妹 鄢藜 《生物灾害科学》 1994年第3期23-29,共2页
关键词 毒力测定 夹竹桃蚜 共毒系数 毒效 相加作用 杀螟松 农药混用 室内饲养 试验浓度 直线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阿维·哒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室内配方筛选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士华 郑仕远 陈洲敏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28,共2页
0 9%阿维菌素乳油、 15 %哒螨灵乳油、 3 2 %阿维·哒乳油系列制剂对柑桔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3 2 %阿维·哒乳油 2 # (阿维菌素 +哒螨灵 =0 3+2 9)增效显著、经济实惠 ,为最佳配方。
关键词 阿维·哒乳油 柑桔红蜘蛛 共毒系数 相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螨腈和茚虫威及其混配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商暾 刘英 +2 位作者 杨茂发 于晓飞 陈亦钗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3期69-73,共5页
为了解虫螨腈与茚虫威混配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增效作用,本研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两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以及混配后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茚虫威处理24 h后的致死中浓度(LC 50)值大于虫螨腈,分别为10.135、4.047 mg/L;而处理4... 为了解虫螨腈与茚虫威混配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增效作用,本研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两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以及混配后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茚虫威处理24 h后的致死中浓度(LC 50)值大于虫螨腈,分别为10.135、4.047 mg/L;而处理48 h后茚虫威的LC 50值反而小于虫螨腈,分别为3.027、3.406 mg/L;虫螨腈与茚虫威混配后,虫螨腈:茚虫威为1∶5、2∶5、1∶10、1∶15时在处理24 h和48 h后均表现为增效作用,2∶25配比则表现为相加作用。因此,可采用虫螨腈与茚虫威混配来提高田间草地贪夜蛾防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虫螨腈 茚虫威 增效作用 相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