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库车坳陷牙哈地区次生凝析气藏的成因差异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杨海军
吴楠
李勇
雷刚林
孙雄伟
-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4-14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112)
教育部高校博士点新教师类基金项目(20124220120005)
-
文摘
牙哈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海相含油气系统与陆相含油气系统过渡带,多期油气充注过程导致区内凝析气藏广泛发育。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牙哈地区凝析油的折算Ro在0.7%附近(远低于原生凝析油Ro=1.3%的热力学门限),反映出次生凝析气藏的特征;同时,牙哈地区原油轻质组分相对损失的特征,表明其发育典型的相分馏效应,即相分馏作用控制了其凝析气藏的形成。流体相态特征表明,牙哈地区凝析气藏分为两类:一类为饱和型凝析气藏,此类凝析气藏的地露压差较小,具油环,主要分布于YH7井;另一类为不饱和凝析气藏,此类凝析气藏的地露压差较大,在地下为纯气态,不具油环,主要分布于YH3以及YH6井区。其成藏过程受控于差异充注过程,即早期少量原油仅对于YH1、YH5等井区发生了充注,原油充注并未达到YH3井区;晚期大量干气对YH1、YH7井区的油藏发生持续侵入,而承载了大量轻质组分的天然气运移至较浅的YH3井区发生聚集,由于温压降低,转变为不饱和凝析气藏。
-
关键词
次生凝析气藏
相分馏作用
库车坳陷
牙哈地区
-
Keywords
Subsequent eondensates
phase fractionation
Kuche Depression
Yaha area
-
分类号
TE12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