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姚梅龄相兼脉之弦涩脉的临床诊断意义探讨
1
作者
岳瑞珍
李富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7期23-24,共2页
在中医临床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几种脉象相兼出现,如浮脉,有的兼有数脉,有的兼有弦脉,有的兼有涩脉等等。而相兼脉中有部位相兼,左右相兼,六部相兼,同部相兼等不同。相兼脉对于临床医生来讲临床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结合跟诊姚梅龄教...
在中医临床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几种脉象相兼出现,如浮脉,有的兼有数脉,有的兼有弦脉,有的兼有涩脉等等。而相兼脉中有部位相兼,左右相兼,六部相兼,同部相兼等不同。相兼脉对于临床医生来讲临床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结合跟诊姚梅龄教授及团队成员的体会,探讨六部相兼脉类之弦涩脉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兼脉
弦涩
脉
诊断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弦滑脉相兼争议
被引量:
2
2
作者
邵奇
王承灏
+5 位作者
连雅君
徐文秀
晋娜
廖雪晶
程发峰
王庆国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788-1790,共3页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弦脉与滑脉不可相兼,但另一部分学者持相反意见,学术上两种观点争论不休。本文就弦脉、滑脉能否相兼的争议作以综述,并从理论、实践、现代脉学研究三方面略阐己见。笔者认为,弦滑脉可以相兼,古籍经典中对弦滑脉记载较...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弦脉与滑脉不可相兼,但另一部分学者持相反意见,学术上两种观点争论不休。本文就弦脉、滑脉能否相兼的争议作以综述,并从理论、实践、现代脉学研究三方面略阐己见。笔者认为,弦滑脉可以相兼,古籍经典中对弦滑脉记载较多,临床中也非常常见,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脉象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弦脉多血管壁弹性下降、动脉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大,滑脉多血管壁弹性增加、动脉顺应性增加、外周阻力减小。但是,弦滑脉相兼时定有主次之分,而在临界点,将现似弦非弦、似滑非滑之象,实际临床中,可能受个人主观或指感灵敏度影响,误将其归为滑脉或弦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
脉
滑
脉
相兼脉
弦滑
脉
血管壁弹性
动
脉
顺应性
外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波变换在中医脉象信号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岳沛平
李训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小波变换理论和技术在中医脉象信号特征提取和分析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对基本脉及相兼脉的识别能力。方法对1 456例经2名高年资中医师双盲法切脉共同确认其脉名一致者采集脉象信号,经小波变换后进行辨识。结果总体识别准确率&...
目的探讨小波变换理论和技术在中医脉象信号特征提取和分析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对基本脉及相兼脉的识别能力。方法对1 456例经2名高年资中医师双盲法切脉共同确认其脉名一致者采集脉象信号,经小波变换后进行辨识。结果总体识别准确率>92%。结论利用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的能力和对非平稳信号突变点的检测能力,可以实现对脉象信号同时进行时域、频域特征值的提取和分析;并提取了脉象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能量特征,作为脉象信号的新特征,用于脉象信号的辨识;不仅极大地提高对平、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洪、弦、促、结、代等基本脉的识别率(>92%),对于临床常见的相兼脉也有相当高的识别能力(>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
象
相兼脉
小波变换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姚梅龄相兼脉之弦涩脉的临床诊断意义探讨
1
作者
岳瑞珍
李富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7期23-24,共2页
文摘
在中医临床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几种脉象相兼出现,如浮脉,有的兼有数脉,有的兼有弦脉,有的兼有涩脉等等。而相兼脉中有部位相兼,左右相兼,六部相兼,同部相兼等不同。相兼脉对于临床医生来讲临床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结合跟诊姚梅龄教授及团队成员的体会,探讨六部相兼脉类之弦涩脉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相兼脉
弦涩
脉
诊断意义
分类号
R241.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弦滑脉相兼争议
被引量:
2
2
作者
邵奇
王承灏
连雅君
徐文秀
晋娜
廖雪晶
程发峰
王庆国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788-179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403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LPGZS2012-0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4011)。
文摘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弦脉与滑脉不可相兼,但另一部分学者持相反意见,学术上两种观点争论不休。本文就弦脉、滑脉能否相兼的争议作以综述,并从理论、实践、现代脉学研究三方面略阐己见。笔者认为,弦滑脉可以相兼,古籍经典中对弦滑脉记载较多,临床中也非常常见,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脉象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弦脉多血管壁弹性下降、动脉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大,滑脉多血管壁弹性增加、动脉顺应性增加、外周阻力减小。但是,弦滑脉相兼时定有主次之分,而在临界点,将现似弦非弦、似滑非滑之象,实际临床中,可能受个人主观或指感灵敏度影响,误将其归为滑脉或弦脉。
关键词
弦
脉
滑
脉
相兼脉
弦滑
脉
血管壁弹性
动
脉
顺应性
外周阻力
分类号
R241.19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波变换在中医脉象信号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岳沛平
李训铭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57-359,共3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5KJB360093)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BS99081)
文摘
目的探讨小波变换理论和技术在中医脉象信号特征提取和分析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对基本脉及相兼脉的识别能力。方法对1 456例经2名高年资中医师双盲法切脉共同确认其脉名一致者采集脉象信号,经小波变换后进行辨识。结果总体识别准确率>92%。结论利用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的能力和对非平稳信号突变点的检测能力,可以实现对脉象信号同时进行时域、频域特征值的提取和分析;并提取了脉象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能量特征,作为脉象信号的新特征,用于脉象信号的辨识;不仅极大地提高对平、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洪、弦、促、结、代等基本脉的识别率(>92%),对于临床常见的相兼脉也有相当高的识别能力(>82%)。
关键词
脉
象
相兼脉
小波变换
信号分析
分类号
R241.19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姚梅龄相兼脉之弦涩脉的临床诊断意义探讨
岳瑞珍
李富
《江西中医药》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弦滑脉相兼争议
邵奇
王承灏
连雅君
徐文秀
晋娜
廖雪晶
程发峰
王庆国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波变换在中医脉象信号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岳沛平
李训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