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耐盐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雅辉 王秀萍 +2 位作者 鲁雪林 张国新 李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4-488,共5页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和群体分离分析法(BSA)对棉花耐盐材料×敏盐材料组合的F2群体及26个耐、敏品种(系)进行分析和鉴定,筛选与棉花耐盐相关的分子标记。在88对正反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在2个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6对,经F2...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和群体分离分析法(BSA)对棉花耐盐材料×敏盐材料组合的F2群体及26个耐、敏品种(系)进行分析和鉴定,筛选与棉花耐盐相关的分子标记。在88对正反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在2个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6对,经F2群体分析,发现1对引物能够在耐盐单株中扩增出350 bp的特异片段,而在敏盐单株中没有。品种鉴定显示,耐盐材料均能扩增出该片段,而敏盐材料没有该片段扩增。推测该片段是与棉花耐盐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耐盐性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多态性位点在F_2群体中的分离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姜树坤 钟鸣 +5 位作者 徐正进 张丽 张喜娟 马慧 陈丽静 郭志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468,共5页
建立了一套完整、稳定、高效的水稻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体系,同时利用110对SRAP引物对水稻品种沈农606和丽江新团黑谷进行比较扩增,其中35对引物可以检测到多态性,约占所用引物的31.82%。用该35对引物进一步对上述两个品种配... 建立了一套完整、稳定、高效的水稻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体系,同时利用110对SRAP引物对水稻品种沈农606和丽江新团黑谷进行比较扩增,其中35对引物可以检测到多态性,约占所用引物的31.82%。用该35对引物进一步对上述两个品种配制的杂交后代的F2进行检测,共扩增出1683条带,平均每对引物4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3条,平均每对引物4.09条多态性条带。有24个多态性位点在F2群体中的分离显著或极显著地偏离了理论比值而表现异常分离,比率为16.78%。这些偏分离位点中偏向沈农606基因型的有11个;偏向丽江新团黑谷基因型的有12个;仅有1个偏杂合体类型。卡方检验说明,标记位点的偏分离是配子体和合子体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增体系 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遗传多样性的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沈俊岭 倪慧群 +1 位作者 陈晓阳 黄少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7-353,共7页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中国6省(区)及印度尼西亚共8个麻疯树Jatropha curcas种源样本进行研究,旨在阐明麻疯树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麻疯树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最佳反应体...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中国6省(区)及印度尼西亚共8个麻疯树Jatropha curcas种源样本进行研究,旨在阐明麻疯树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麻疯树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2μL,DNA模板20ng,Taq酶16.67nkat,Mg2+2.50mmol·L-1,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120.00μmol·L-1,引物0.15μmol·L-1,总体积为20μL;并从274对引物中选出具有多态性的45对引物,共检测出500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1条,占总条带数的28.20%。非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各个种源间的亲缘关系均很近,其相似系数为0.791~0.940,8个种源被聚为3类,其中印度尼西亚种源单独聚为1类,来自不同地域的7个中国种源被混聚为另外2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麻疯树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纪其雄 彭昕 +1 位作者 吴晓菁 杨雄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2-566,共5页
目的建立浙江和江西产的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SRAP-PCR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方法应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以三叶青基因组DNA为模板,研究了Mg2+、dNTP、引物和模板DNA 4种PCR反应组分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根据梯度PCR... 目的建立浙江和江西产的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SRAP-PCR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方法应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以三叶青基因组DNA为模板,研究了Mg2+、dNTP、引物和模板DNA 4种PCR反应组分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根据梯度PCR仪引物的条带数量及清晰度选择退火温度。结果优化后的25μL反应体系包含:10×PCR buffer2.5μL,2.5mmol/L MgCl2,0.15mmol/Ld NTP,0.15μmol/L引物,1.0U Taq DNA聚合酶,50ng DNA模板。扩增程序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1℃。并筛选出8对扩增产物丰富,多态性好的引物。结论正交设计优化的三叶青SRAP反应体系,经过10份样品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多态性好,可用于三叶青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芳 华慧颖 +1 位作者 李晓静 耿风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3960-13961,14011,共3页
在阐述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的原理和流程后,详细论述了SRAP标记目前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绘制基因组转录图谱、重要性状基因标记、标记测序与基因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分子标记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SRAP)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婷 刘双青 吕明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1期79-80,82,共3页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SRAP)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具有简便、稳定、高共显性、易于得到选择条带序列等优点。阐述了SRAP的原理和流程,论述了SRAP在作物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原理 遗传图谱 遗传多样性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的桂花栽培品种演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邱帅 吴光洪 +4 位作者 陈徐平 郭娟 魏建芬 沈柏春 胡绍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415,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桂花栽培品种的演化历程,为桂花育种工作提供借鉴,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45份桂花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以木犀属中最为原始的牛矢果(Osmanthus matsumuranus)为外部群体,... 为了进一步揭示桂花栽培品种的演化历程,为桂花育种工作提供借鉴,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45份桂花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以木犀属中最为原始的牛矢果(Osmanthus matsumuranus)为外部群体,构建桂花栽培品种系统发生树,计算不同演化水平两性花品种的比例,分析桂花性别系统进化情况。结果显示:10对高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137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13.7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02 8~0.302 7;Nei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20 3~0.350 2;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348 3~0.519 3。45份桂花材料分为7个亚群和1个混合群体,亚群间遗传分化明显,基因交流较少。系统发生树表明,桂花栽培品种演化历程大致分为10个阶段,大部分银桂品种和四季桂品种最先形成,雄性丹桂品种最晚形成,其他品种处于演化的中间阶段。两性花品种比例随着演化水平的增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证明桂花的雄全异株性别系统是雌雄同花演化为雌雄异株的中间状态。此外,桂花花色连续变异可能受到多个CCDs家族同源基因突变的影响,而遗传漂变导致新等位基因丢失,这可能是野生桂花罕见橙红色个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群体结构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和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标记在草莓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忻雅 方献平 +4 位作者 王淑珍 童建新 来文国 汪建荣 余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和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polymorphism,SRAP)标记分析了来自国内外43个草莓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比较了这2种分子标记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平均多态...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和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polymorphism,SRAP)标记分析了来自国内外43个草莓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比较了这2种分子标记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平均多态性位点数为6.43个,每个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PIC)值为0.6284;20个SRAP引物组合平均多态性位点数为14.30个,PIC值高达0.9114。基于SSR标记的聚类结果与基于SRAP标记的聚类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17,呈显著水平。而SSR标记、SRAP标记分别与SSR+SRAP联合标记的相关系数为0.938和0.966,都达到极显著水平。SSR和SRAP标记都能较好地分析草莓遗传多样性,其中SRAP标记的效果略优于SSR标记,而SSR+SRAP联合标记分析则能更好地评估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简单重复序列 序列相关增多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白粉病抗性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景然 陈新娟 +3 位作者 朱育强 张鹏 张玉琼 周胜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7-392,共6页
以高抗和高感白粉病的黄瓜亲本及其杂交后代F2分离群体为材料,应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技术开展与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从437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2对... 以高抗和高感白粉病的黄瓜亲本及其杂交后代F2分离群体为材料,应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技术开展与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从437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2对能够在2个亲本抗、感池间扩增出稳定多态性条带的引物组合,进一步用这些引物分析F2群体,发现有1对引物组合Me1/Em9扩增出的SRAP标记(Me1/Em9—284 bp)能与黄瓜抗白粉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9.8 c M.获得的分子标记对克隆抗病基因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序列相关增多性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牛至及其近缘种甘牛至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慧鑫 于婵 +7 位作者 杨帆 苏亚楠 王晓东 周艳 李贺敏 黄勇 梁妍 夏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5,共11页
探讨河南省不同区域分布的牛至(Origanum vulgare)及其近缘种甘牛至(Origanum majorana)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牛至及甘牛至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 探讨河南省不同区域分布的牛至(Origanum vulgare)及其近缘种甘牛至(Origanum majorana)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牛至及甘牛至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方法,选取牛至野生居群(7个)、栽培居群(1个)及甘牛至栽培居群(1个)共9个居群77份牛至和甘牛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98个条带,多态性条带9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5.92%,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0.89条。等位基因数(Na)为1.959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9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632、Shannon’s指数(I)为0.4119。基于SRAP分子标记数据建立的UPGMA亲缘关系聚类图,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6~0.95。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6时,将牛至和甘牛至分为2个单独分支。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5时,不同区域牛至分为5个分支。综上,SRAP分子标记可以有效鉴别牛至与甘牛至;河南省南阳牛至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区域;筛选出了5对SRAP引物(Me1/em6、Me1/em11、Me3/em4、Me3/em11、Me5/em3)构建牛至和甘牛至种质DNA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 甘牛至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源无患子的分子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宝 范辉华 +2 位作者 彭珠清 刘燕 陈存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利用筛选出的18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引物对12个来自印度和中国不同种源的无患子进行SRAP扩增,计算Dice遗传相似系数后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其亲缘关系,以便为今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优质种质资源的保存... 利用筛选出的18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引物对12个来自印度和中国不同种源的无患子进行SRAP扩增,计算Dice遗传相似系数后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其亲缘关系,以便为今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优质种质资源的保存、选育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12个样本共扩增出253个带型,其中191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百分率为75.16%,样本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39,显示出无患子种内的相似度较高,遗传分化不明显。聚类分析表明:印度南的种源与其他种源产生较大的遗传分异,而印度北的种源由于地理纬度与中国国内种源较为相近,因此,和中国国内种源的遗传距离没有印度南种源相差那么大,各种源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基本服从正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无患子 地理种源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亲缘关系 分子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SRAP扩增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24
12
作者 彭飒 郭美丽 +1 位作者 陈跃华 郭庆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红花SRAP扩增的各种因素,建立能够稳定扩增红花基因组的体系,为研究红花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建立分子辅助标记育种的技术平台奠定基础。方法:用CTAB法提取红花DNA,设计Taq酶浓度(0.02、0.040、.06 U/μl)、dNTP浓度(0.15... 目的:探讨影响红花SRAP扩增的各种因素,建立能够稳定扩增红花基因组的体系,为研究红花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建立分子辅助标记育种的技术平台奠定基础。方法:用CTAB法提取红花DNA,设计Taq酶浓度(0.02、0.040、.06 U/μl)、dNTP浓度(0.15、0.25、0.30 mmol/L)、Primer浓度(0.15、0.30、0.45μmol/L)3因素3水平27次实验和Mg2+浓度(0.5、1.0、1.5、2.0、2.5、3.0、3.5、4.0 mmol/L)8水平单因素实验。在25μl体系中加入模板DNA 20 ng。对体系进行优化,用琼脂糖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了适合红花的SRAP体系,Taq酶浓度为0.02 U/μl,dNTP浓度为0.25 mmol/L,Primer浓度为0.30μmol/L,Mg2+的浓度为3.0 mmol/L,优化后的体系目标条带增多,重现性好,得到了较好的扩增效果。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反应体系适合红花SRAP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核酸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PD和SRAP分子标记的柑桔大实蝇种群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浩强 张云飞 +5 位作者 李鸿筠 冉春 胡军华 姚廷山 王进军 赵志模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9-56,共8页
目的:利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和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来自重庆、湖北、四川和陕西4省市10个地理种群柑桔大实蝇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10条RAPD引物和5对SRAP引物... 目的:利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和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来自重庆、湖北、四川和陕西4省市10个地理种群柑桔大实蝇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10条RAPD引物和5对SRAP引物对10个不同地理种群柑桔大实蝇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统计多态性谱带,然后运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遗传多态性及聚类分析.结果:10条RAPD引物扩增产生152条清晰稳定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32条,多态性谱带的比例为86.84%;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250 0~0.625 0之间,10个地理种群的柑桔大实蝇被划分为4个大类群.5对SRAP引物扩增共获得66条重复性好的清晰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60条,多态性谱带比例为90.91%,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200 0~0.789 5之间,10个地理种群的柑桔大实蝇被分为5个大的类群.将RAPD和SRAP两种标记的数据整合,聚类结果显示,10个地理种群的柑桔大实蝇被划分为6个大类群.结论:柑桔大实蝇不同地理种群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两种方法结合分析更能准确地反映不同地理种群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大实蝇 地理种群 DNA多 随机增多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杨凌地区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基因多态性的SRAP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正力 黄丽丽 +1 位作者 康振生 臧睿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0-195,共6页
利用SRAP标记对陕西省杨凌地区36株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从150对SRAP引物中筛选得到8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组合对供试菌株进行扩增,共得到多态性条带56条,占总带数的75.68%,36株菌株的相似系数为0.33... 利用SRAP标记对陕西省杨凌地区36株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从150对SRAP引物中筛选得到8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组合对供试菌株进行扩增,共得到多态性条带56条,占总带数的75.68%,36株菌株的相似系数为0.339 6-0.962 2。其中,菌株167和165ZJG之间相似系数最大,亲缘关系最近。菌株SXYL24与SXYL135之间的相似系数最小。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846处36株供试菌株被划分为4个类群,与菌株采集来源及致病力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菌 DNA多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廷春 樊洪泓 +2 位作者 高正良 周应兵 杨华应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580,共5页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试验通过建立优化的丹参SRAP反应体系,从8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得到36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对生长在四川中江、陕西商洛、山东临沂、安徽亳州和安徽凤阳5个丹参主产区的6个丹参种群...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试验通过建立优化的丹参SRAP反应体系,从8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得到36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对生长在四川中江、陕西商洛、山东临沂、安徽亳州和安徽凤阳5个丹参主产区的6个丹参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6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共产生782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1.7条多态性条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应用NTSYS软件聚类分析36对引物组合的扩增结果,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Jaccard’s遗传相似系数在0.6774—0.8225之间,说明SRAP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丹参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丹参 分子标记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RAP标记分析3个团头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冉玮 张桂蓉 +2 位作者 王卫民 魏开建 周玲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1-606,共6页
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淤泥湖、梁子湖、鄱阳湖的3个团头鲂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8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3对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到... 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淤泥湖、梁子湖、鄱阳湖的3个团头鲂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8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3对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到的位点数为8-21个,在3个团头鲂群体中共检测到172个位点。鄱阳湖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58.14%)、Nei's基因多样性(0.1849)和Shannon's信息指数(0.2799)最高,梁子湖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51.16%)、Nei's基因多样性(0.1524)和Shannon's信息指数(0.2347)次之,淤泥湖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29.07%)、Nei's基因多样性(0.0904)和Shannon's信息指数(0.1371)最低。3个团头鲂群体中,鄱阳湖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淤泥湖群体最低。3个群体间的Nei's无偏遗传距离为0.0866-0.2207,遗传相似度为0.8020-0.9170;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0.2207),亲缘关系较远,鄱阳湖和梁子湖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0.0866),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遗传变异 鄱阳湖 梁子湖 淤泥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47份杂草稻样品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丹 孙健 +4 位作者 马殿荣 王嘉宇 唐亮 苗微 陈温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6,共7页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了采集于杂草稻多发地区的47份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旨在从基因的开放式阅读框区域(ORFs)深入研究杂草稻的遗传背景,为进一步揭示其来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的我国杂草稻材料在110对引物组合中共扩增出845种类型...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了采集于杂草稻多发地区的47份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旨在从基因的开放式阅读框区域(ORFs)深入研究杂草稻的遗传背景,为进一步揭示其来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的我国杂草稻材料在110对引物组合中共扩增出845种类型的谱带,多态性谱带590种,多态率为69.82%,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5.4条多态性谱带。说明SRAP分子标记对于杂草稻基因组开放式阅读框区域序列的多态性具有很高的检测效率,适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我国杂草稻材料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I)为0.63,且南北方杂草稻多样性指数(I)相当,分别为0.63和0.6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方收集的杂草稻与北方收集杂草稻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遗传差异明显。程氏指数判定结果也表明杂草稻呈南籼北粳的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开放式阅读框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R、RAPD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姬松茸菌株鉴定上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戎斌 张慧 +2 位作者 林陈强 郑力 陈济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利用ISSR、RAPD和SRAP3种分子标记法对16株姬松茸菌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中8条RAPD、4条ISSR和2对SRAP引物适合姬松茸菌株鉴定分析,3种标记方法均将16个菌株分为3大类群,A0011+1和A0013为1类,A0009单独为1类,其余菌株为1类。3种... 利用ISSR、RAPD和SRAP3种分子标记法对16株姬松茸菌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中8条RAPD、4条ISSR和2对SRAP引物适合姬松茸菌株鉴定分析,3种标记方法均将16个菌株分为3大类群,A0011+1和A0013为1类,A0009单独为1类,其余菌株为1类。3种分子标记法对姬松茸菌株鉴别的结果存在着一定差别。SRAP反应的遗传信息较丰富,比ISSR、RAPD检测到更大的遗传差异;RAPD引物扩增到的多态性条带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随机增多 简单序列重复多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查美琴 赵玉玲 +3 位作者 李疆 朱瑜 罗淑萍 胡月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1-687,共7页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新疆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为新疆枸杞种质资源分类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筛选出的12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31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64个,多态性比率平均为84.61%,引物多...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新疆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为新疆枸杞种质资源分类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筛选出的12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31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64个,多态性比率平均为84.61%,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76~0.93,平均为0.83;观测等位基因(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1.846 1、1.386 9、0.228 0和0.352 0。(2)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90 3~0.903 2,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0和0.76时,可将30份样品分别分为2大类和5个亚类;主坐标分析结果和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新疆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野生种与栽培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较大,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而栽培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小,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聚类分析 主坐标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域分布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群体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玲玲 张桂蓉 +4 位作者 魏开建 邹桂伟 王卫民 梁宏伟 冉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4-630,共7页
采用SRAP标记和线粒体DNA控制区测序方法对武汉和洞庭湖2个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同域分布区4个泥鳅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SRAP分析结果表明,18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在4个泥鳅群体中共检测到534个位点,每对引物组合检测的位点数为23~40个;... 采用SRAP标记和线粒体DNA控制区测序方法对武汉和洞庭湖2个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同域分布区4个泥鳅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SRAP分析结果表明,18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在4个泥鳅群体中共检测到534个位点,每对引物组合检测的位点数为23~40个;各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0.205~0.218和0.324~0.341,4个群体间的h以及I差异不明显;基于Nei's无偏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树显示,洞庭湖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群体亲缘关系最近,先聚为一支,再与武汉四倍体泥鳅聚为一支,而武汉二倍体泥鳅聚为单独一支。测定了4个泥鳅群体40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片段(932~935bp),发现47个变异位点,共计29种单倍型。洞庭湖四倍体和二倍体泥鳅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898%和0.872%,明显大于武汉四倍体(π=0.465%)和二倍体(π=0.675%)。在同域分布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群体中,洞庭湖四倍体遗传多样性略大于洞庭湖二倍体,武汉二倍体则明显大于武汉四倍体。AMOVA分析表明,泥鳅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62.68%),群体间的变异达到37.32%;群体间成对固定指数FST及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均显示,洞庭湖四倍体与二倍体泥鳅群体无明显分化,其余群体间均存在显著分化。控制区序列单倍型Bayesian系统树与SRAP分析所揭示的4个泥鳅群体的亲缘关系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 线粒体DNA控制区 倍性 遗传变异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