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光源的相位随机化检测装置
1
作者 郝鹏磊 韩正甫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6-693,共8页
量子密钥分发(QKD)是抗量子计算攻击、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实际非理想的器件使得QKD系统的安全性存在隐患。针对实际QKD系统中量子光源光脉冲相位随机化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不等臂法拉第-萨尼亚克-迈克尔逊干涉... 量子密钥分发(QKD)是抗量子计算攻击、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实际非理想的器件使得QKD系统的安全性存在隐患。针对实际QKD系统中量子光源光脉冲相位随机化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不等臂法拉第-萨尼亚克-迈克尔逊干涉仪实现光脉冲相位随机化检测的方法,并测试了两款高速激光器模块的光脉冲相位关联度,基于实测关联度数据,修正了最终的安全密钥率,有效提升了当光源脉冲存在相位关联时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际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密钥分发 相位随机化检测 不等臂法拉第-萨尼亚克-迈克尔逊干涉仪 量子光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随机分布的相位随机化对实测数据影响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军海 陈予恕 刘曾荣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955-964,共10页
本文对服从不同分布的随机数相位充分随机化后对动力系统实测数据生成的替代数据的影响做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分布的随机数相位充分随机化后对临界值无质的影响·这对相位随机化方法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广泛应用提供了理... 本文对服从不同分布的随机数相位充分随机化后对动力系统实测数据生成的替代数据的影响做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分布的随机数相位充分随机化后对临界值无质的影响·这对相位随机化方法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随机 随机时序 随机分布 实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相位随机化对时序混沌特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军海 盛昭瀚 唐文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3-99,共7页
利用相位随机化的替代数据方法研究了2种不同分布的随机数对动力系统实测时序数据判值影响的程度.计算结果表明:相位的充分随机化可以提高判别的准确程度,把此判据用于随机时序与非线性混沌时序所得的判值有明显的差异;且不同分布... 利用相位随机化的替代数据方法研究了2种不同分布的随机数对动力系统实测时序数据判值影响的程度.计算结果表明:相位的充分随机化可以提高判别的准确程度,把此判据用于随机时序与非线性混沌时序所得的判值有明显的差异;且不同分布的随机数相位充分随机化后对临界值无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混沌数据 相位随机 时序问题 浑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相扩频信号的相位随机性及其LPI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石荣 阎剑 刘畅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5年第4期56-60,共5页
目前常见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均采用调相扩频形式,传统观念认为该类信号具有优良的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ion,LPI)特性,因此在现代测控与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针对此类信号,从电子侦察的角度对扩频码片内的相位取值随... 目前常见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均采用调相扩频形式,传统观念认为该类信号具有优良的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ion,LPI)特性,因此在现代测控与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针对此类信号,从电子侦察的角度对扩频码片内的相位取值随机性和码片间的相位变化平滑性这2个方面展开讨论,分析了采用非线性变换的信号侦察处理方法对此类信号的检测能力,指出了该类信号在反侦察抗截获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PM模拟调相信号进行扩频来进一步增强调相扩频信号LPI特性的方法,同时阐述了这一新的扩频方式对信号扩频解扩操作所带来的新要求。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 调相扩频信号 LPI特性 载频检测 码速率谱线检测 相位随机 PM模拟调相扩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混沌系统的双随机相位编码和压缩感知的图像加密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雪妍 张钊 +2 位作者 贾静雯 周红艳 陈雪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5-893,共9页
通过将一维Logistic混沌系统、四维新超混沌系统NHS、压缩感知CS理论和双随机相位编码DRPE技术以及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利用二维DCT对灰度图像进行稀疏表示,对通过索引排序置乱得到的稀疏矩阵... 通过将一维Logistic混沌系统、四维新超混沌系统NHS、压缩感知CS理论和双随机相位编码DRPE技术以及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利用二维DCT对灰度图像进行稀疏表示,对通过索引排序置乱得到的稀疏矩阵进行置乱;其次,利用CS进行测量,测量矩阵由四维NHS生成;最后,进行DRPE的二次加密,使用Logistic混沌映射和四维NHS作为双重密钥,实现DRPE,得到最终加密图像。该算法充分利用了CS的优点,同时实现压缩和加密,并将CS理论与DRPE技术相结合,既减少了存储空间、降低了传输带宽,又提高了加密的安全性能。仿真实验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图像加密算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鲁棒性和解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混沌系统 压缩感知 随机相位编码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相位差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建模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庆霞 刘章军 +1 位作者 姜云木 刘子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为合理表征地震动过程的全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发展了一类基于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阐明了相位差与地震动全非平稳性的关系,并利用实测强震记录,进行相位差谱模型参数的识别及统计分析。其次,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 为合理表征地震动过程的全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发展了一类基于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阐明了相位差与地震动全非平稳性的关系,并利用实测强震记录,进行相位差谱模型参数的识别及统计分析。其次,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参数的功率谱模型,分别获得确定性参数的取值以及随机性参数的归一化最优概率分布。最后,通过选取基本随机参数的代表性点集,获得相应的地震动加速度代表性时程集合。研究结果表明:仅需2个或4个基本随机变量即可模拟具有自然变异性及丰富概率信息的地震动加速度过程,且模拟所得的加速度反应谱与实测强震记录拟合良好,为应用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进行复杂工程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及抗震可靠性精细化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相位差谱 功率谱 随机参数 参数识别 实测强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生成载波和解包裹技术的湍流相位检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童杰 梅海平 +1 位作者 任益充 陶志炜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7,共13页
针对光纤湍流测量技术中湍流随机相位差解调算法存在的相位检测周期性边界问题,从内调制相位载波技术原理及其信号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位解包裹技术的大气光学湍流相位差解调算法,称之为相位载波解包裹算法(PGCU)。通过数值模... 针对光纤湍流测量技术中湍流随机相位差解调算法存在的相位检测周期性边界问题,从内调制相位载波技术原理及其信号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位解包裹技术的大气光学湍流相位差解调算法,称之为相位载波解包裹算法(PGCU)。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该算法与传统微分交叉(DCM)算法在不同条件下的解调误差。仿真结果表明:PGCU算法不仅能够突破检测相位的周期性边界,而且在湍流由强变弱的条件下,其解调误差均值相比DCM算法大幅度降低7~11个数量级,且解调误差与信号幅值、频率均呈正相关趋势;调制频率从2000 Hz提高到7000 Hz,PGCU算法的解调误差最大值减少4个数量级,而DCM算法只能降低8.8%。此外,还提出了动态跟踪调制频率算法来解决调制频率波动带来的误差问题。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解调压电陶瓷产生的相位差实验,给出解调相位与测量相位最小相对误差为1.18%,最大相对误差为11.61%,初步验证了PGCU算法的可靠性和精度。该研究通过引入相位解包裹技术,提高了湍流随机相位差检测范围,大幅度降低了解调误差,对光纤湍流测量系统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光学湍流 相位检测方法 相位载波解包裹 随机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改进双随机相位编码的多图像加密算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薇 杨庚 +1 位作者 陈蕾 许建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92,共6页
以小波变换和双随机相位编码为基本理论依据,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图像加密算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层次分解特性,提取各个图像的低频部分组合成一幅新的图像,再利用基于混沌的双随机相位编码算法进行加密。所提方法采用低频部分横向... 以小波变换和双随机相位编码为基本理论依据,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图像加密算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层次分解特性,提取各个图像的低频部分组合成一幅新的图像,再利用基于混沌的双随机相位编码算法进行加密。所提方法采用低频部分横向叠加的组合方式,避免了加性串扰,提高了系统容量和加密效率。另外,借助混沌系统来生成随机相位模板的思想使得加密系统在减小密钥体积的同时,增加了密钥的敏感性。数值仿真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性的进行多图像加密,并且具有较高的密钥敏感性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加密 小波变换 随机相位编码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素置乱技术的多重双随机相位加密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陆红强 赵建林 +2 位作者 范琦 徐莹 宛晓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69-1073,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像素置乱技术的多重双随机相位加密法,对该加密法中像素置乱操作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在光学上实现像素置乱操作和解置乱操作的途径.在计算机上模拟实现了该加密法,并且得到很好的加密解密结果.仿真结果证实仅用部分... 提出一种基于像素置乱技术的多重双随机相位加密法,对该加密法中像素置乱操作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在光学上实现像素置乱操作和解置乱操作的途径.在计算机上模拟实现了该加密法,并且得到很好的加密解密结果.仿真结果证实仅用部分加密图像来解密也能够得到原图像,并且得到随着待解密的加密图像像素的增加,解密图像的信号能量、噪声以及信噪比的变化曲线.最后分析比较了该加密法与双随机相位加密法,得到该加密法与双随机相位加密法相比具有更高的保密性,而且解密图像的信噪比也不会因为引入像素置乱操作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加密 像素置乱 随机相位加密 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相位和随机频率微波加热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0
作者 叶君永 黄卡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76-1580,共5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并结合蛙跳技术,通过联合求解Maxwell方程组和热传导方程,模拟了水的微波加热过程,计算了烧杯中的水的温度分布;研究了随机相位和随机频率微波功率源合成时水的加热情况,对比了随机相位和随机频率非相干微波...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并结合蛙跳技术,通过联合求解Maxwell方程组和热传导方程,模拟了水的微波加热过程,计算了烧杯中的水的温度分布;研究了随机相位和随机频率微波功率源合成时水的加热情况,对比了随机相位和随机频率非相干微波功率源与相干微波功率源作用下水的吸热和温升。计算结果表明,随机相位功率源进行合成时,烧杯中的水温分布更均匀,水所吸收的热量也较相干功率源合成加热时有较大增加;而随机频率功率源进行合成时,加热效果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TD 蛙跳技术 微波加热 随机相位随机频率口…… ……^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随机振动控制试验中随机相位双谱恢复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勇星 陈怀海 曹立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0-424,共5页
为了适应多振动台试验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谱的随机相位恢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自谱添加线性相位,根据双谱数值估计算法获得其空间三维幅频视图与相位信息,随后通过推导建立起自谱与双谱间的幅频与相位联系,幅频关系主要体... 为了适应多振动台试验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谱的随机相位恢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自谱添加线性相位,根据双谱数值估计算法获得其空间三维幅频视图与相位信息,随后通过推导建立起自谱与双谱间的幅频与相位联系,幅频关系主要体现在自谱与双谱幅频左右视图在数值上相差一个常数,相位关系主要体现在双谱相位按列展开向量在空间上与自谱相位间存在一一对应映射关系。通过一数值算例,验证了这层关系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谱 随机相位 自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面波照射的单随机相位掩模光学图像加密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晓鹏 向根祥 王仕璠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3,共2页
针对双随机相位编码加密方法,提出用球面波的自带相位因子进行图像加密,既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又能减少相位掩模数量,简化系统设置,并用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其可行性。
关键词 图像加密 随机相位掩模 球面波 随机相位掩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的彩色图像加密技术 被引量:18
13
作者 秦怡 郑长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6-329,共4页
为了实现仅用两个密钥对彩色图像进行加密,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栅调制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首先把彩色图像分成三基色分量:红,绿,兰.然后,把这三帧灰度图像分别用空间频率不同正弦振幅光栅调制,之后,再把调制结果进行叠加而形成一个... 为了实现仅用两个密钥对彩色图像进行加密,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栅调制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首先把彩色图像分成三基色分量:红,绿,兰.然后,把这三帧灰度图像分别用空间频率不同正弦振幅光栅调制,之后,再把调制结果进行叠加而形成一个实值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包含了原始彩色图像的全部信息.对此目标图像进行双随机相位加密系统的加密,即实现了彩色图像的加密隐藏.由于正弦光栅的调制作用,R、G、B灰度图像的频谱在实值目标图像的频谱中分离开来,通过选取合适的滤波窗口,就可以对他们的频谱分别提取并予以重建,并最终实现重构原始彩色图像.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加密 随机相位编码 彩色图像 光栅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CS中随机相位的混沌产生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世彪 季烨 潘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81-1385,共5页
研究了传统的变换域通信系统(transform domain comunication system,TDCS)中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抽头组合来构成相位映射的方法。根据TDCS对随机相位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相位产生方法,即利用混沌映射的方式产生随机相... 研究了传统的变换域通信系统(transform domain comunication system,TDCS)中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抽头组合来构成相位映射的方法。根据TDCS对随机相位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相位产生方法,即利用混沌映射的方式产生随机相位矢量。具体的说是通过不同的初始值来控制混沌映射产生二值量化混沌序列,再通过相位映射器来产生随机相位,进而生成基函数。文中对混沌映射的实现方法以及基函数相关性能的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通过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基函数相关性能比较,混沌映射产生基函数具有更好的相关特性。混沌映射产生大量互相关系数很小的基函数,所以在多址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域通信系统 随机相位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随机相位图像加密的实值编码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榕 李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2-95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随机相位的图像实值编码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光学图像加密.要编码的纯相位图像分别在空间域和频域加入随机相位掩膜,其中在频域将编码范围扩大4倍,经过光学系统的变换,将生成的图像取实部作为编码图像.实值编码的图像...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随机相位的图像实值编码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光学图像加密.要编码的纯相位图像分别在空间域和频域加入随机相位掩膜,其中在频域将编码范围扩大4倍,经过光学系统的变换,将生成的图像取实部作为编码图像.实值编码的图像利用与编码过程类似的方法进行解码,可以准确地重建原图像.该编译码方法简单,编码图像是一个近似随机噪声的实值图像,便于数字图像的传输与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密 图像 随机相位编码 实值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的高容量信息隐藏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桑军 叶春晓 +1 位作者 向宏 傅鹂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01-1304,共4页
针对一种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的图像隐藏算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更高容量的信息隐藏。该算法对于待隐藏图像进行双随机相位编码之后,将编码图像嵌入到以一定方式扩展的宿主图像中得到混合图像。在嵌入编码图像时采用了不同于原方法的叠加... 针对一种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的图像隐藏算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更高容量的信息隐藏。该算法对于待隐藏图像进行双随机相位编码之后,将编码图像嵌入到以一定方式扩展的宿主图像中得到混合图像。在嵌入编码图像时采用了不同于原方法的叠加方式,从而提高了信息隐藏量。此外,与原方法相比,在保持恢复的隐藏图像质量的同时,改善了混合图像的质量,且明显增强了算法安全性。理论分析及实验均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相位编码 信息隐藏 容量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相位微波功率的空间合成效率 被引量:14
17
作者 任学尧 陈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41-1044,共4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将微波功率源输出信号的相位差视为等概率分布的随机事件,通过阵列天线平均增益定量计算了多微波源空间功率合成效率;分析了随机相位条件下,天线单元间耦合系数、极化方式和单元增益对合成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将微波功率源输出信号的相位差视为等概率分布的随机事件,通过阵列天线平均增益定量计算了多微波源空间功率合成效率;分析了随机相位条件下,天线单元间耦合系数、极化方式和单元增益对合成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多微波源在随机相位条件下进行空间功率合成,阵列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将造成合成效率严重下降;而天线类型、极化方式和天线单元增益对合成效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空间功率合成 随机相位 天线阵列 合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图像传输的双随机相位加密隐藏技术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敏 苏显渝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0-324,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彩色宿主图像隐藏双随机相位编码信息的方法.将需隐藏的原始信息,经双随机相位编码,压缩后按一定的编码规则隐藏在宿主图像(RGB图像)的低位.在提取隐藏图像过程中直接对携带隐藏信息的融合图像进行处理,不需要利用原始RG... 提出了一种通过彩色宿主图像隐藏双随机相位编码信息的方法.将需隐藏的原始信息,经双随机相位编码,压缩后按一定的编码规则隐藏在宿主图像(RGB图像)的低位.在提取隐藏图像过程中直接对携带隐藏信息的融合图像进行处理,不需要利用原始RGB宿主图像,且重构图像的质量较好,不受原始宿主图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因原始隐藏信息在编码、存储、传输过程中对融合图象和重构图象的影响做了分析,并在MATLAB环境中对分析结果做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非常好的重构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隐藏 随机相位编码 BMP图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相位编码技术的光学安全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静娟 司徒国海 张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5-272,共8页
近年来,光学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重大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全息防伪的范畴,吸引着越来越多科研人员投身到这一全新领域的研究,目前已提出一些能实现身份认证和信息加密的光学系统。在这些系统实现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近年来,光学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重大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全息防伪的范畴,吸引着越来越多科研人员投身到这一全新领域的研究,目前已提出一些能实现身份认证和信息加密的光学系统。在这些系统实现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B Javidi等于1 995年提出并在近几年来渐渐发展起来的双随机相位编码光学加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相位编码 光学加密 光学安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相位实值编码的光学图像加密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榕 李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5-608,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图像加密的随机相位实值编码方法 ,待编码的纯相位图像与一个随机相位掩膜一起作傅里叶变换 ,取其实部作为编码图像 已编码的图像和随机相位掩膜的傅里叶变换相加作傅里叶反变换 ,反变换的光强可以准确地重建原图像 该... 提出了一种用于图像加密的随机相位实值编码方法 ,待编码的纯相位图像与一个随机相位掩膜一起作傅里叶变换 ,取其实部作为编码图像 已编码的图像和随机相位掩膜的傅里叶变换相加作傅里叶反变换 ,反变换的光强可以准确地重建原图像 该编译码方法简单 ,编码图像是一个实值图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图像加密 随机相位编码 实值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