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星间链路的星座相位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艳 张育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9-672,689,共5页
通过分析星座空间构形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星座空间构形对地面覆盖特性、星间链路、空间测量精度以及工作性能的影响,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星座相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全球覆盖星座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空间构形 星间链路 相位设计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交叉口信号相位设计专家系统理论框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国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1年第2期170-175,共6页
明确分析了信号设计中相位设计和配时设计之间定性和定量的关系 ,并针对相位设计的特点 ,提出相位设计专家系统的理论框架 ,构造详实可行的专家系统知识库 ,进一步建立相位生成和优化模块 ,在相位优化模块中 ,利用交通流冲突点数量、交... 明确分析了信号设计中相位设计和配时设计之间定性和定量的关系 ,并针对相位设计的特点 ,提出相位设计专家系统的理论框架 ,构造详实可行的专家系统知识库 ,进一步建立相位生成和优化模块 ,在相位优化模块中 ,利用交通流冲突点数量、交叉口时空利用率、信号相位损失时间总和三项指标评估交叉口信号相位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交叉口 相位设计 专家系统 信号设计 配时设计 左转相位 框架体系 相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控制交叉口左转相位协调设计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吴伟 马万经 杨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1,共6页
基于左转交通流的路径分析,给出了相邻交叉口左转相位协调优化的约束条件,包括流量守恒、绿灯最大最小时间、饱和度和周期时长等.考虑不同左转相位设置模式,建立了相邻交叉口间通行能力差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通行能力差最小为目标,... 基于左转交通流的路径分析,给出了相邻交叉口左转相位协调优化的约束条件,包括流量守恒、绿灯最大最小时间、饱和度和周期时长等.考虑不同左转相位设置模式,建立了相邻交叉口间通行能力差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通行能力差最小为目标,提出了相邻交叉口左转相位协调设计模型.最后,基于两个实际交叉口的几何条件和交通流数据,采用车均延误和最大通过量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交叉口现有方案、Synchro优化方案和本文模型优化方案的信号控制效益.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模型的相位方案,能降低各交叉口间的通行能力差值,并有效降低交叉口群的车均延误,提高交叉口群整体通行能力,同时该协调设计方法对整个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信号优化 左转相位设计 通行能力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焦深波前编码光学系统相位板设计
4
作者 梁明 赵金辉 胡源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4-69,共6页
设计了一种相位板,用来拓展初始光学结构的景深。对于波前编码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几个需要考虑的事项及设计需求,并根据这些事项结合选定的基本参数,利用Zemax设计了一个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并优化。该初始结构是一个物距为4 m、F... 设计了一种相位板,用来拓展初始光学结构的景深。对于波前编码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几个需要考虑的事项及设计需求,并根据这些事项结合选定的基本参数,利用Zemax设计了一个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并优化。该初始结构是一个物距为4 m、F数为3、有效焦距为50 mm的像质良好的成像物镜。添加选择的三次相位板,其面型为扩展多项式。通过设置复杂的评价函数,将相位板的三次项系数作为变量,然后将相位板优化,得到其参数。最后通过传统光学系统和添加相位板的光学系统的各种数值对比,分析得出该设计的景深能够实现从4 m拓展到2.5 m至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系统 波前编码 相位设计 ZEMAX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设计频率特性有间断滤波器的新方法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翔东 王兆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4-620,共7页
为设计出具有良好的间断频率特性的滤波器,引入了新型的全相位设计法.深入剖析了全相位设计法从传统频率采样法衍生的内在机理,证明了全相位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函数等于频率采样向量与卷积窗频谱的离散卷积这一结论,该结论很好地解释了... 为设计出具有良好的间断频率特性的滤波器,引入了新型的全相位设计法.深入剖析了全相位设计法从传统频率采样法衍生的内在机理,证明了全相位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函数等于频率采样向量与卷积窗频谱的离散卷积这一结论,该结论很好地解释了全相位设计法适合设计间断频率特性滤波器的原因.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全相位设计法设计出的陷波器具有较好的传输特性,阻带衰减可达~30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设计 频率采样法 卷积窗频谱 间断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行业微博接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王启东 程志 +1 位作者 戴丽金 林加宝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B10期681-686,共6页
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时新信息发布平台。地震行业的信息产品因其具有受众面广、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其信息发布平台对社交网络的接入将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地震行业的微博接入平台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情况,该系统... 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时新信息发布平台。地震行业的信息产品因其具有受众面广、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其信息发布平台对社交网络的接入将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地震行业的微博接入平台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情况,该系统旨在实现现有和未来的信息产品面向微博平台,因此该系统包含一个通用的、可扩展的微博消息推送平台和微速报消息推送,门户网站新闻同步两个示范性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架构、主要技术原理以及使用的开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十字交叉口 相位设计 单口放行 对称放行 Vissim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光子学器件的逆向设计方法与应用(特邀) 被引量:4
7
作者 玛地娜 程化 +1 位作者 田建国 陈树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4-185,共22页
人工设计的光子学器件在超分辨、生物传感、光通信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传统光子学器件的设计往往是通过分析物理模型和建立数值模拟方法实现的,但是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结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模型,同时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 人工设计的光子学器件在超分辨、生物传感、光通信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传统光子学器件的设计往往是通过分析物理模型和建立数值模拟方法实现的,但是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结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模型,同时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需要计算大量的参数组合,因此通常只能在有限的参数空间得到次优的结果。光子学器件的逆向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逆向设计方法可以在更广阔的参数空间寻找最优结构分布,还可以设计人脑无法直观设计的不规则结构,这使得光子学器件的性能更接近极限。本文介绍了光子学器件逆向设计的常用方法及基于逆向设计的几个重要应用。逆向设计方法有望促进集成光学及光场调控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下降算法 遗传算法 深度学习 拓扑优化 相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上下游通行能力匹配的干线禁左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吴伟 刘洋 +1 位作者 马万经 龙科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7-163,186,共8页
已有针对禁左的研究大多从单交叉口交通设计的角度,考虑禁左后的左转交通流组织问题,如U-turn,连续流交叉口设计等,缺少干线整体层面的、针对干线禁左位置选择的研究.本文分别以干线整体通行能力最大、干线交叉口间通行能力匹配值最优... 已有针对禁左的研究大多从单交叉口交通设计的角度,考虑禁左后的左转交通流组织问题,如U-turn,连续流交叉口设计等,缺少干线整体层面的、针对干线禁左位置选择的研究.本文分别以干线整体通行能力最大、干线交叉口间通行能力匹配值最优为目标,以干线最佳禁左交叉口位置、周期时长、绿信比为决策变量,综合考虑禁左绕行范围、流量守恒、绿灯时间、饱和度、周期时长等约束条件,建立干线禁左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分支定界法进行求解.以济南纬二路6个连续交叉口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对比实地模型与Synchro模型,本文模型能有效降低干线整体车均延误,提高干线整体通行能力,降低排队长度,并使交通流在干线上的分布更加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左转相位设计 禁左 混合整数规划 通行能力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室内覆盖增强技术研究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8
9
作者 费丹 陈晨 +7 位作者 郑鹏 游明博 丁建文 王玮 章嘉懿 艾渤 金石 崔铁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74-2381,共8页
智能超表面(RIS)通过打造可重构主动智能无线环境,打破了无线通信系统中被动电波传播的局限性,为5G-Adv和6G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该文介绍了RIS系统架构与工作原理,包括硬件设计与波束聚合原理等。搭建了RIS辅助的无线通信实验测试系统... 智能超表面(RIS)通过打造可重构主动智能无线环境,打破了无线通信系统中被动电波传播的局限性,为5G-Adv和6G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该文介绍了RIS系统架构与工作原理,包括硬件设计与波束聚合原理等。搭建了RIS辅助的无线通信实验测试系统,通过对比无RIS、随机码本RIS及赋形码本RIS 3种情况下的测试结果,验证了RIS通过反射波束赋形实现覆盖增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无线通信系统 相位设计 覆盖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用户的智能反射表面波束追踪与覆盖增强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雅婧 章嘉懿 +1 位作者 鲁照华 王明慧 《中兴通讯技术》 2021年第2期54-59,共6页
虽然智能反射表面(IRS)单元可以通过改变相移和反射系数来增强系统性能,但是用户运动和时延等未知因素使反射波束无法准确覆盖用户。为此,提出一种面向移动用户的波束追踪与覆盖增强算法。首先,根据用户的初始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等信... 虽然智能反射表面(IRS)单元可以通过改变相移和反射系数来增强系统性能,但是用户运动和时延等未知因素使反射波束无法准确覆盖用户。为此,提出一种面向移动用户的波束追踪与覆盖增强算法。首先,根据用户的初始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估算IRS的目标覆盖区域;然后,对IRS单元进行分组,并设计不同分组单元的反射相移使反射波束指向目标区域的相邻位置,进而实现对用户可能位置的有效覆盖;最后,采用注水算法分配由基站(gNB)发射在IRS不同分组单元上的波束功率,实现对目标区域覆盖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IRS 相位设计 增强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