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正相位缠绕误差的机载电离层异常监测方法
1
作者 赵琳 贺崟 +2 位作者 贾春 庞志超 李阳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2,共8页
电离层异常是地基增强系统服务航空用户需要监测的重要风险源之一。传统机载码-载波偏离度(CCD)电离层异常监测方法需要低通滤波器平滑伪距噪声,这导致算法存在异常探测能力弱且响应时间长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相位缠绕误... 电离层异常是地基增强系统服务航空用户需要监测的重要风险源之一。传统机载码-载波偏离度(CCD)电离层异常监测方法需要低通滤波器平滑伪距噪声,这导致算法存在异常探测能力弱且响应时间长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相位缠绕误差的频间差分模型以监测电离层异常的方法。利用双频载波相位进行站间、频间和历元间的差分,以构建检测统计量,并针对检测统计量中残留的相位缠绕误差,构建了基于载波相位时间差分测速的修正模型。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在实测动态机载GNSS数据中加入两类典型电离层异常情况进行仿真测试。与CCD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实时反映机载电离层延迟误差的变化情况。针对Ⅰ型异常,具备与传统CCD方法相当的监测能力;针对Ⅱ型异常,可检测异常幅值降低76%,对幅值为5 m的Ⅱ型异常,响应时间缩短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地基增强系统 电离层异常 相位缠绕 频间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旋转载体的卫星导航天线相位缠绕问题与分析
2
作者 王俊 瞿辰旭 董先哲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为解决卫星导航接收机在小口径旋转导弹应用中无法实现载波连续跟踪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小口径旋转导弹接收的卫星导航信号特点,研究载体旋转对接收信号幅度和载波相移的影响,建立载体旋转状态下接收信号的幅度变化模型和载波相移模型,提... 为解决卫星导航接收机在小口径旋转导弹应用中无法实现载波连续跟踪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小口径旋转导弹接收的卫星导航信号特点,研究载体旋转对接收信号幅度和载波相移的影响,建立载体旋转状态下接收信号的幅度变化模型和载波相移模型,提出了天线相位缠绕会引入额外的载波相移并改进原有的系统模型。依据信号模型进行系统仿真,并搭建了试验环境以证明相位缠绕对载波相位测量引入的误差不可忽略。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改进的相位缠绕系统模型与实测数据均方根误差为11.13°,为卫星导航接收机实现载波跟踪进行精确的相位补偿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提高高速旋转载体卫星导航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载体 卫星导航 幅度变化模型 载波相移模型 相位缠绕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等效残差点的InSAR相位解缠绕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蒋锐 朱岱寅 朱兆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二维相位解缠绕处理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数据处理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残差点的InSAR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出了等效残差点的概念,利用质量图与残差点分布之间的关系... 二维相位解缠绕处理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数据处理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残差点的InSAR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出了等效残差点的概念,利用质量图与残差点分布之间的关系,将残差点密集的低质量相位区域视为等效残差点,然后采用不同方法分别对高质量相位区域和等效残差点的内部区域进行相位解缠绕。本文算法基于等效残差点正确的设置枝切线,可以阻止由于积分路径穿过残差点密集的低质量相位区域所引起的展开相位跳变现象,利用多像素单元共同估计的方法对残差点的内部区域进行相位展开,突破了对于干涉相位梯度值的限制,并且可以有效阻止相位解缠绕误差由低质量相位区域向高质量相位区域的传递。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可以获得比其他算法更好的相位解缠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缠绕 等效残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1范数的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绕技术 被引量:13
4
作者 于瀚雯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1,共5页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是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但是传统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通过借助L1范数这一优化模型,将多基线...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是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但是传统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通过借助L1范数这一优化模型,将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获得的多幅干涉相位图之间的关系融入到了传统单基线L1范数相位解缠绕的优化模型中.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解缠绕精度,可适用于对复杂地形的测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缠绕 合成孔径雷达 多基线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L1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会涛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115,共5页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解L1范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然而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内存需求量大的问题,且对噪声严重的干涉相位图处理效果不理想。为了减少用线性规划算法解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时内存需求较大的问题...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解L1范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然而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内存需求量大的问题,且对噪声严重的干涉相位图处理效果不理想。为了减少用线性规划算法解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时内存需求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用L∞范数的惩罚函数来近似L1范数的惩罚函数以减少优化模型中优化变量的大小,从而将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模型其目标函数变为L∞范数+L1范数的形式,并且优化变量的大小减少了约57%。最后,通过一个噪声严重的实测数据对该文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解缠绕质量较好的条纹图,同时对噪声严重区还具有一定的滤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多基线 相位缠绕 L^1范数 L^∞+L^1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CANOPUS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会涛 张欢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67-1772,共6页
中国余数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CRT)方法是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的一个基本方法,但是其较差的噪声鲁棒性问题限制了该方法在多基线相位解缠绕中的应用,然而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能够克服传统的CRT算法噪声鲁棒... 中国余数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CRT)方法是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的一个基本方法,但是其较差的噪声鲁棒性问题限制了该方法在多基线相位解缠绕中的应用,然而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能够克服传统的CRT算法噪声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根据CANOPUS算法中的聚类方法,提出用L∞-norm的距离测度定义两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特小类的产生和降低噪点数,进而提高聚类分析的精度,并且改进CANOPUS算法的算法流程以提高聚类分析算法的执行效率,进而大幅度降低聚类分析的运算时间。通过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可得,本文提出的改进聚类方法的聚类分析精度和算法执行效率更高,有效性通过实测数据实验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多基线 聚类分析 相位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理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
7
作者 蒋志彪 王建 +1 位作者 宋千 周智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9,共8页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的性能深受噪声水平制约,比如基于经典中国余数定理的相位解缠方法,由于其糟糕的抗噪声性能,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基于搜索鲁棒的余数定理,通过引入公因子,构建新的同余方程组,提出了一种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的性能深受噪声水平制约,比如基于经典中国余数定理的相位解缠方法,由于其糟糕的抗噪声性能,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基于搜索鲁棒的余数定理,通过引入公因子,构建新的同余方程组,提出了一种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理的相位解缠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表明选择合理的公因子可以有效提高算法的抗噪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线相位缠绕 经典中国余数定理 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理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三维成像中的模糊问题研究
8
作者 赵春萌 肖宁 +2 位作者 刘慧 史洪印 黎芳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12,共15页
SAR三维成像中,基线分布对成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最长基线决定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最短基线决定成像系统的最大不模糊高度。本文分析了基线分布对三维成像的影响,并针对高程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解缠技术的解模糊方法。该方法首... SAR三维成像中,基线分布对成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最长基线决定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最短基线决定成像系统的最大不模糊高度。本文分析了基线分布对三维成像的影响,并针对高程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解缠技术的解模糊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AR幅度图像和相干系数图实现建筑提取,获得建筑位置所对应的干涉条纹;然后利用多基线迭代相位解缠方法获得最长基线对应的高分辨率真实相位图;最后,对长基线的干涉相位反演高程得到解模糊的高程点云。本文分别利用仿真实验和来自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发布的运城机载数据以及天津临港商务大厦小型无人机载数据,对高程模糊进行了实验分析,也验证了解模糊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三维成像 高程模糊 相位缠绕 多基线相位解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多通道InSAR联合相位解缠算法
9
作者 薛永娇 禹卫东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0-606,共7页
多通道InSAR相位解缠不依赖相位连续性假设,因此可以实现复杂地区的相位解缠绕,然而多通道相位解缠绕需同时处理多幅缠绕相位图,在运算效率和内存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基于聚类分析的多通道相位解缠算法(Cluster-Analysis,CA)有效... 多通道InSAR相位解缠不依赖相位连续性假设,因此可以实现复杂地区的相位解缠绕,然而多通道相位解缠绕需同时处理多幅缠绕相位图,在运算效率和内存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基于聚类分析的多通道相位解缠算法(Cluster-Analysis,CA)有效解决了运行效率问题,但噪声鲁棒性差。因此,提出将聚类分析和区域扩展相结合的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边缘提取算子,获得干涉相位图中由于相位跳变导致的边缘曲线,然后利用CA算法对边缘曲线进行相位解缠绕,将解缠曲线作为区域扩展的种子像素,进行区域扩展相位解缠。这样,既可以实现复杂地形的相位解缠,又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保持较好解缠精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缠绕 多通道InSAR 聚类分析 区域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视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丽亚 刘宏伟 +1 位作者 纠博 吴顺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90-1294,共5页
针对雷达在斜视工作下的干涉相位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特显点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算法.该算法利用特显点信噪比较高、干涉相位估计值较为准确的特性,根据特显点的多普勒频率和横距信息拟舍得到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与横距... 针对雷达在斜视工作下的干涉相位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特显点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算法.该算法利用特显点信噪比较高、干涉相位估计值较为准确的特性,根据特显点的多普勒频率和横距信息拟舍得到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与横距的关系,从而对整幅ISAR像进行横向定标,得到目标的干涉ISAR像.该算法能消除干涉相位缠绕,而且对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经典的干涉ISAR成像算法相比,在正确成像时,该算法所需的信噪比可降低10-1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相位缠绕 特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霍夫变换的干涉ISAR横向定标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飞 纠博 刘宏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5,共7页
针对ISAR像的横向定标、干涉ISAR(InISAR)中相位缠绕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霍夫变换(Randomized Hough Transform,RHT)的InISAR横向定标算法。该算法基于ISAR像中的特显点,由特显点的干涉相位主值得到的横向距离与多普勒频率的线性... 针对ISAR像的横向定标、干涉ISAR(InISAR)中相位缠绕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霍夫变换(Randomized Hough Transform,RHT)的InISAR横向定标算法。该算法基于ISAR像中的特显点,由特显点的干涉相位主值得到的横向距离与多普勒频率的线性关系,利用RHT估计真实横向距离与多普勒频率之间的尺度因子,对ISAR像横向定标,从而避免了繁琐的相位解缠绕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对ISAR像的定标,并具有一定的抗噪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ISAR 随机霍夫变换(RHT) 相位缠绕 尺度因子 横向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ISAR像的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丽亚 刘宏伟 +1 位作者 曹向海 吴顺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89-2093,共5页
针对目标ISAR图像方位向坐标是多普勒频率,其分辨率和目标运动状态有关,如果不进行标定,直接利用ISAR像进行识别存在困难,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显点的InISAR成像方法,并利用极化映射,提取特征进行识别。该文利用ISAR图像中特显点的多... 针对目标ISAR图像方位向坐标是多普勒频率,其分辨率和目标运动状态有关,如果不进行标定,直接利用ISAR像进行识别存在困难,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显点的InISAR成像方法,并利用极化映射,提取特征进行识别。该文利用ISAR图像中特显点的多普勒频率和横距的关系,对整幅ISAR像进行横向定标;InISAR像转换到极坐标格式下,提取具有旋转和尺度不变性的特征,对目标分类。详细分析了4个主要参数对成像和识别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缠绕 特显点 极化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显点的干涉ISAR横向定标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丽亚 刘宏伟 +1 位作者 纠博 吴顺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53-1656,共4页
针对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时低信噪比和干涉相位缠绕带来的问题,利用ISAR图像强像素点处信噪比较强的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特显点的InISAR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ISAR图像中若干特显点的解缠绕后的真实相位差,解得... 针对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时低信噪比和干涉相位缠绕带来的问题,利用ISAR图像强像素点处信噪比较强的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特显点的InISAR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ISAR图像中若干特显点的解缠绕后的真实相位差,解得特显点的横距;然后根据特显点的多普勒频率和横距的关系,对整幅ISAR像进行横向定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噪声有较强的稳健性,其能正确成像时的信噪比水平与传统方法相比有10-15 dB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相位缠绕 特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数卫星姿态产品对BDS PPP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爽 刘长建 +1 位作者 王敏 孟欣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9-263,共5页
对比不同分析中心发布的BDS姿态模型的差异发现,卫星机动时期不同分析中心发布的卫星偏航角差异可达近180°。进一步对比四元数姿态、模型姿态、名义姿态3种姿态策略对精密单点定位(PPP)中相位缠绕改正及最终定位结果的影响,结果表... 对比不同分析中心发布的BDS姿态模型的差异发现,卫星机动时期不同分析中心发布的卫星偏航角差异可达近180°。进一步对比四元数姿态、模型姿态、名义姿态3种姿态策略对精密单点定位(PPP)中相位缠绕改正及最终定位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姿态处理模型会带来近1周的相位缠绕改正差异,使用四元数姿态的仿动态PPP定位结果较名义姿态E、N、U方向的RMS分别减小17%、25%、34%,较模型姿态E、N、U方向的RMS分别减小11%、7%、7%。保持分析中心产品的一致性可以提高PPP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数卫星姿态 BDS PPP BDS卫星姿态 相位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快拍InSAR干涉技术的前视SAR三维成像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刚 李亚超 +1 位作者 张磊 邢孟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4-641,共8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快拍"InSAR干涉技术的前视SAR 3维成像方法。方位维依靠安置实际线性阵列以实现方位维高分辨,对应雷达发射的一次脉冲实现一次"快拍"2维高分辨成像;利用多次"快拍"不同视角获...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快拍"InSAR干涉技术的前视SAR 3维成像方法。方位维依靠安置实际线性阵列以实现方位维高分辨,对应雷达发射的一次脉冲实现一次"快拍"2维高分辨成像;利用多次"快拍"不同视角获得的干涉相干相位,通过多基线InSAR联合像素处理方法,估计场景的高程信息。该文的3维成像方法对应回波数据录取时间短,数据量和运算量比较小;同时,多基线InSAR联合像素处理方法利用信号空间与噪声空间的正交性,能够有效提高信噪比,保证较高的测高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分析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前视 三维成像 联合像素方法 相位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化率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概述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郑志伟 蔡聪波 +1 位作者 蔡淑惠 陈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54-460,共7页
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一项新兴的用于定量测量组织磁化特性的技术。利用定量磁化率成像,可以对组织的铁含量、钙化、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有效的定量分... 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一项新兴的用于定量测量组织磁化特性的技术。利用定量磁化率成像,可以对组织的铁含量、钙化、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对脑出血、多发性硬化症及帕金森综合症等脑神经疾病的研究和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定量磁化率图像的重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几个不同的步骤,因此其准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概述定量磁化率成像的基本原理和重建流程,并对重建过程中每个步骤的主要方法进行介绍。同时,也将对当前定量磁化率成像的几种主要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磁化率成像 图像重建 场图拟合 相位缠绕 背景场去除 磁化率反演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承兰 高勋章 黎湘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748,共12页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是一种将干涉技术与逆合成孔径分辨相结合的高分辨雷达三维成像方法,能够实现对远距离运动目标全天候、全天时的三维成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位置分...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是一种将干涉技术与逆合成孔径分辨相结合的高分辨雷达三维成像方法,能够实现对远距离运动目标全天候、全天时的三维成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位置分布不同的多个天线获取成一定视角差的多幅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复图像,实现目标散射中心的二维分辨,然后通过干涉相位处理,恢复出目标散射中心的真实三维分布。本文综述了InISAR三维成像的理论框架,回顾了InI-SAR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对图像配准、相位解缠绕、运动补偿、斜视、基线配置等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明确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对InISAR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配准 相位缠绕 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高程约束的TomoSAR三维成像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子帅 张照 +1 位作者 高雨欣 郭睿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6-1068,共13页
层析合成孔径雷达成像(TomoSAR)是2010年以来SAR成像领域尤其是城市三维成像的热门研究方向。但在TomoSAR三维重建中,相位缠绕会引起高程散射剖面的周期性谱峰,并导致散射体高程向位置的错误估计和三维成像结果中建筑点云的分层,即高程... 层析合成孔径雷达成像(TomoSAR)是2010年以来SAR成像领域尤其是城市三维成像的热门研究方向。但在TomoSAR三维重建中,相位缠绕会引起高程散射剖面的周期性谱峰,并导致散射体高程向位置的错误估计和三维成像结果中建筑点云的分层,即高程模糊。该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自适应调整高程搜索范围的方法,以提升散射体高程估计的准确度,并改善高程模糊。该方法首先进行场景的高度预估计,然后根据高度预估计构建高程采样中心线性函数并计算搜索半径,从而确定并更新各像素的高程搜索范围,保留真实谱峰并隔离模糊峰值。机载和星载的实测数据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明显改善了高程模糊和伪影问题,提高了三维点云的空间集中度和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合成孔径雷达成像(TomoSAR) 相位缠绕 高程模糊 散射体 高程搜索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GA实时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
19
作者 甘翼 李向阳 《现代防御技术》 2019年第5期57-64,共8页
基于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对成像精度、处理时间、资源使用效率和设备低功耗的更高要求,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采用FPGA实现实时高精度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改进回波处理流程,在距离向脉冲压缩过程中,距离向脉冲... 基于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对成像精度、处理时间、资源使用效率和设备低功耗的更高要求,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采用FPGA实现实时高精度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改进回波处理流程,在距离向脉冲压缩过程中,距离向脉冲压缩结束后即可完成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进行后续距离走动校正(RCMC),实现了SAR信号处理机的“零等待”。在算法实现过程中,提出了基于FPGA的流水线式相位解缠绕方法和基于最小二乘的参数曲线拟合算法,实现相位解缠绕的连续流水输出以及中心频率估计参数精确插值。通过试验验证,基于FPGA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充分发挥了处理资源使用效率,使SAR信号处理机硬件相对以前减少80%以上,处理时间和频率估计精度均优于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 现场可编程阵列 合成孔径雷达 回波处理 相位缠绕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