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格编码调制星座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方案
1
作者 张钰 杜建新 +1 位作者 辛雅洁 王陈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1,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表现,提出了一种基于16进制振幅移相键控(16APSK)的多维网格编码调制(TCM)星座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子载波的多维哈夫曼概率整形(... 为了进一步提升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表现,提出了一种基于16进制振幅移相键控(16APSK)的多维网格编码调制(TCM)星座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子载波的多维哈夫曼概率整形(PS)方法。通过使用Matlab与OptiSystem构建仿真平台,对比分析了实施星座整形前后的系统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未采用任何星座整形技术的系统,引入多维哈夫曼PS和几何整形策略后系统的频谱效率虽有所下降(减少了0.04),但误符号率显著降低了10.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分复用 振幅移相键控 网格编码调制 相位共轭孪生 概率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系统中双相位共轭孪生波的仿真研究
2
作者 夏松格 杜建新 +1 位作者 易航 张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8,共7页
【目的】文章进行仿真研究实验的目的是提高正交频分复用(OFDM)—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为此提出了正交分组子载波幅度整形(QGSAS)双相位共轭孪生波(dual-PCTW)方案以抑制该类系统的非线性效应,并搭建多种不同条件下的仿真... 【目的】文章进行仿真研究实验的目的是提高正交频分复用(OFDM)—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为此提出了正交分组子载波幅度整形(QGSAS)双相位共轭孪生波(dual-PCTW)方案以抑制该类系统的非线性效应,并搭建多种不同条件下的仿真系统以探究该方案的性能。【方法】具体的实验方法为:利用Matlab和Optisystem两种软件混合编程,在16和64进制正交幅度调制(QAM)格式下,选取两种QGSAS方案(正弦幅度整形和矩形幅度整形),搭建了3种维度(偏振域、子载波域和时域)的QGSAS dual-PCTW OFDM系统,共涉及12种组合形式。【结果】通过仿真分析不同方案下的系统误码率,结果表明:QGSAS dual-PCTW方案可有效提高系统对非线性效应的容忍度;在讨论的几种组合方案中,16QAM下时域方案的dual-PCTW技术对系统有最佳的性能改善;应用QGSAS技术时,矩形幅度整形方案性能优于正弦幅度整形方案。【结论】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在文章所提方案中,矩形幅度整形方案结合16QAM下的时域方案dual-PCTW技术,可以最有效地抑制OFDM-WDM系统的非线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相位共轭孪生 正交分组子载幅度整形 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系统光学元件波前相位梯度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蓉竹 石琦凯 +1 位作者 江腾蛟 蔡邦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介绍了在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中用于评价光学元件对光束聚焦特性影响的参数———波前相位梯度及其检测原理和计算方法 ,并与常用的光学元件评价参数P V值、RMS值以及新引入的评价方式———PSD进行了比较。得到了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几种... 介绍了在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中用于评价光学元件对光束聚焦特性影响的参数———波前相位梯度及其检测原理和计算方法 ,并与常用的光学元件评价参数P V值、RMS值以及新引入的评价方式———PSD进行了比较。得到了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几种典型光学元件的相位梯度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利用相位梯度分析方法能够有效的对光学元件的加工质量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梯度 光学元件 强激光系统 ICF 光束聚焦特性 惯性约束核聚变 驱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翼相位差对柔性翼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鹏 苏玉民 李宁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19,共7页
以仿生推进系统利用波浪能为背景,研究了波翼相位差对规则波下近波面二维柔性拍动翼的推进性能的影响。采用求解RANS方程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波翼相位差下柔性翼的水动力性能,并与无波情况下及相同工况下刚性翼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显示... 以仿生推进系统利用波浪能为背景,研究了波翼相位差对规则波下近波面二维柔性拍动翼的推进性能的影响。采用求解RANS方程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波翼相位差下柔性翼的水动力性能,并与无波情况下及相同工况下刚性翼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显示:波翼相位差对翼水动力系数的相位、幅值有影响,恰当波翼相位差下,柔性翼能有效利用波浪能增加自身推力及效率,且其对波浪能的利用能力高于刚性翼。尾涡分析表明,恰当的波翼相位差能够提高柔性翼尾涡梯度及其连续性,从而提高波面下柔性翼推力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翼 规则 相位 水动力性能 尾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波相位反转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良环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6期4-5,共2页
根据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时接收信号首波相位反转变化规律,提出了“正波法”检测和确定裂缝深度的可行性。并在首波相位发生反转变化的临界点上,无论采用换能器不对称或对称布置检测时,给出了裂缝深度dc与换能器间距L的关系式。
关键词 相位反转 检测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激喇曼散射中三波相位的时间发展对振幅的影响
6
作者 余玮 冯贤平 +1 位作者 马锦秀 徐至展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4-58,共5页
一、引 言 近年来,等离子体中的受激喇曼散射引起人们广泛注意。我们知道,在激光聚变实验中,由于受激喇曼散射而导致的高能电子会预热靶心,从而大大地减小激光对靶的压缩效率。此外,在实现激光加速带电粒子的众多方案中被认为是最有前... 一、引 言 近年来,等离子体中的受激喇曼散射引起人们广泛注意。我们知道,在激光聚变实验中,由于受激喇曼散射而导致的高能电子会预热靶心,从而大大地减小激光对靶的压缩效率。此外,在实现激光加速带电粒子的众多方案中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等离子体拍频波加速器(Plasma Beat-Wave Accele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喇曼散射 相位 时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共轭波与简并四波混频的探析
7
作者 张循利 《滨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40-41,共2页
研究了相位共轭波间的根本特点 。
关键词 相位共轭 非线性介质 混频 光学 非线性电极化效应 传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全息实验中参考波相位变化对物波相位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阳 姚湲 +2 位作者 王志宏 Habermeier H U 禹日成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98-502,共5页
本文根据电子全息的成像原理,分析了在测量La0.5Ca0.5MnO3(LCMO)平均内势的实验中,出现全息相位图中样品两部分的相位分别高于和低于真空区相位的现象,并进一步研究了参考波的相位变化对物波相位测量的影响。
关键词 电子全息 参考相位 透射电镜 截面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场相位相关时移全波形反演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贺龙 韩立国 陈雪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8-575,共8页
全波形反演(FWI)算法对低频信息和初始模型的依赖比较严重,容易发生周波跳跃现象而陷入局部极小点。为减少周波跳跃现象对全波形反演的影响,提出了波场相位相关时移全波形反演算法,在反演之前对模拟数据进行处理,提高观测数据和模拟数... 全波形反演(FWI)算法对低频信息和初始模型的依赖比较严重,容易发生周波跳跃现象而陷入局部极小点。为减少周波跳跃现象对全波形反演的影响,提出了波场相位相关时移全波形反演算法,在反演之前对模拟数据进行处理,提高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匹配程度;同时为减少初始模型对FWI的影响,利用Curvelet变换的多尺度特性,在反演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尺度的数据参与反演,从而改善全波形反演因初始模型误差较大而出现周波跳跃的问题。利用Marmousi模型对波场相位相关时移全波形反演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反演算法以及利用Curvelet变换多尺度数据参与反演可以明显改善FWI对低频信息和初始模型的依赖,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全形反演 相位相关 CURVELET变换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眼干扰的波前相位畸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国伟 王红卫 +1 位作者 张曦 吴笑天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7-72,共6页
交叉眼干扰是目前对抗单脉冲雷达的有效方式,为深入研究交叉眼干扰机理,对其形成的波前相位畸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相干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畸变理论的模型,对干扰信号带来的指示角误差进行了计算;通过将波前相位畸变模型得到... 交叉眼干扰是目前对抗单脉冲雷达的有效方式,为深入研究交叉眼干扰机理,对其形成的波前相位畸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相干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畸变理论的模型,对干扰信号带来的指示角误差进行了计算;通过将波前相位畸变模型得到的结果与传统的几何分析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将干扰单元接收信号的幅度比作为研究重点,对波前相位畸变的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波前相位畸变的分析模型与传统几何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波前相位畸变模型的准确性,为交叉眼干扰天线的参数优化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眼干扰 相位畸变 相干叠加 几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波前畸变的模拟及其相位梯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丽莎 张蓉竹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2,共2页
大口径光学元件的表面制造误差会使透射或反射波前产生畸变,这是天文光学系统以及ICF激光系统关心的问题。文章使用了一个随机相位屏来模拟光学制造误差导致的光束波前畸变,并利用波前相位梯度这个参数来对波前畸变进行定量化分析。介... 大口径光学元件的表面制造误差会使透射或反射波前产生畸变,这是天文光学系统以及ICF激光系统关心的问题。文章使用了一个随机相位屏来模拟光学制造误差导致的光束波前畸变,并利用波前相位梯度这个参数来对波前畸变进行定量化分析。介绍了波前相位梯度的定义和算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一维和二维波前畸变的梯度分析结果,并对不同畸变情况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畸变 随机位相屏 相位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场光斑反演波前相位的深度学习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阳 何宇龙 +3 位作者 宁禹 孙全 李俊 许晓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1-280,共10页
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传感器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极大地影响像差探测能力和闭环校正效果。在波前振幅分布不均匀或信标光能量不足的情况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由于存在子孔径缺光现象会导致传感精度下降,而基于远场光斑反演波前相位的无波... 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传感器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极大地影响像差探测能力和闭环校正效果。在波前振幅分布不均匀或信标光能量不足的情况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由于存在子孔径缺光现象会导致传感精度下降,而基于远场光斑反演波前相位的无波前传感自适应系统实时性难以满足实用需求。基于深度学习复原波前的方法是通过输入远场光强图像直接求取像差,可以作为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有效补充。文中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深度残差神经网络能够通过远场光斑直接预测波前相位的Zernike系数。实验验证了输入与重构波前相位之间校正后残差RMS为0.08λ,GPU加速后的平均计算耗时小于2 ms。该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测入射波前畸变的Zernike系数,具有一定像差校正能力,适合在传统自适应光学技术中,用于测量并校正波前畸变的主要成分,或为优化式自适应光学提供良好的初始波前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反演 自适应光学 前传感自适应校正 深度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小波变换零相位分解实现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荣 肖玉杰 +1 位作者 田福庆 盛亮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99,共5页
为消除正交小波非对称性引起的非线性相位对分解结果的不利影响,结合零相位滤波原理与冗余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类具有零相位特性的冗余小波分解算法——零相位冗余小波变换。该小波变换不仅克服了Mallat算法中隔点采样环节造成的平移可变... 为消除正交小波非对称性引起的非线性相位对分解结果的不利影响,结合零相位滤波原理与冗余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类具有零相位特性的冗余小波分解算法——零相位冗余小波变换。该小波变换不仅克服了Mallat算法中隔点采样环节造成的平移可变与频率折叠等诸多缺陷,也消除了传统冗余小波变换分解结果出现移位与畸变的不足,非常适合于微弱特征提取。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用于轴承微弱故障特征提取的有效性与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MALLAT算法 冗余小变换 相位冗余小变换 微弱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并四波混频中相位共轭波强度的振荡特性研究
14
作者 刘劲松 石顺祥 过巳吉 《激光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16-20,共5页
一、引言 文献1中用波长为0.53μm,脉宽为35ps的激光脉冲作泵浦源,以对称激励的形式,研究了透明以及可饱和吸收介质的筒并四波混频(DFwM)中后向相位共轭波能量E与读出光束相对于写入光束延迟到达非线性介质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简并四混频 相位共轭 特性研究 振荡 强度 光束延迟 非线性介质 激光脉冲 吸收介质 泵浦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波相位干涉技术的杆塔结构形变监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青 程智 +2 位作者 胡小红 陈俊 孙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40,共7页
为实现不同型号杆塔结构形变的精确监测,研究基于雷达波相位干涉技术的杆塔结构形变监测方法。差分干涉处理少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建立多基线干涉纹图集,依据相干系数均值以及点目标检测提取相干目标,建... 为实现不同型号杆塔结构形变的精确监测,研究基于雷达波相位干涉技术的杆塔结构形变监测方法。差分干涉处理少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建立多基线干涉纹图集,依据相干系数均值以及点目标检测提取相干目标,建立多基线干涉相位模型从时间域角度迭代处理相干目标干涉相位,采用基于空间搜索的邻近点目标干涉相位差解缠方法求解多基线干涉相位模型,实现相位解缠,利用非线性形变相位与大气延迟相位分离方法提升相干目标线性形变精准性,实现杆塔结构形变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单筒塔、三筒塔以及角钢塔杆塔结构形变的精确监测,监测精度可达到亚毫米量级,实现杆塔变形状态有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相位干涉 测量技术 杆塔结构 形变监测 干涉纹 相位差解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陈 杜建新 +1 位作者 易航 夏松格 《光通信研究》 2022年第1期37-44,共8页
针对克尔非线性效应限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文章提出概率整形(PS)与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相结合的非线性抑制方案,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利用Optisystem和Matlab软件,在十六进制、六十四进制正交幅度调制(QAM)两种调制格式下,搭建由两... 针对克尔非线性效应限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文章提出概率整形(PS)与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相结合的非线性抑制方案,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利用Optisystem和Matlab软件,在十六进制、六十四进制正交幅度调制(QAM)两种调制格式下,搭建由两种编码PS(哈夫曼编码和标志取反编码)和3种维度PCTW(时域、偏振域和子载波域)组合的PCTW-PS系统。仿真结果表明,PCTW和PS结合的方案最小误码率(BER)大幅度减小;16QAM-时域PCTW方案BER较小。得到以下结论:PS和PCTW都可改善系统性能,两者相结合可大幅扩大改善程度;16QAM-时域PCTW方案性能较优。仿真结果同时表明,PCTW系统中,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的BER存在一定差异,据此,文章提出PCTW-IQ不均衡的概念,这种不均衡性在偏振域PCTW方案中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通信 非线性效应 概率整形 相位共轭孪生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OFDM WDM系统IQ不平衡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易航 杜建新 夏松格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2期78-84,共7页
为探究IQ不平衡产生机理,结合偏振复用(PDM)、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QAM)、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正交频分复用(OFDM)、波分复用(WDM)等技术,采用Opti System软件搭建了PCTW-OFDM-WDM系统,分析了概率整形、串扰、统计相关噪声引起IQ不平... 为探究IQ不平衡产生机理,结合偏振复用(PDM)、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QAM)、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正交频分复用(OFDM)、波分复用(WDM)等技术,采用Opti System软件搭建了PCTW-OFDM-WDM系统,分析了概率整形、串扰、统计相关噪声引起IQ不平衡的机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IQ不平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过大的IQ不平衡才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几何整形方案对系统IQ不平衡和性能改善的作用有限;在时隙和子载波PCTW模式下,适当地改变共轭分量的分布位置可有效改善IQ不平衡,并获得比相邻结构更好的传输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共轭孪生 正交频分复用 IQ不平衡 非线性效应 星座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正交脉冲整形双相位共轭孪生波的非线性抑制方案 被引量:2
18
作者 缪涛 杜建新 王陈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6期26-30,共5页
为抑制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效应,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阶调制格式与非线性分离技术相结合的32信道正交脉冲整形双相位共轭孪生波(QPS dual-PCTW)非线性抑制方案。利用Optisystem和Matlab联合仿真,分别搭建了16阶正交幅度调制(16QAM)和64QA... 为抑制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效应,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阶调制格式与非线性分离技术相结合的32信道正交脉冲整形双相位共轭孪生波(QPS dual-PCTW)非线性抑制方案。利用Optisystem和Matlab联合仿真,分别搭建了16阶正交幅度调制(16QAM)和64QAM下有无QPS dual-PCTW方案的32信道非线性分离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不同条件下的系统误码率来研究该方案对非线性效应的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否使用QPS dual-PCTW方案,四波混频(FWM)效应都对系统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当使用QPS dual-PCTW方案时,影响系统性能的主导因素为码间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共轭孪生 正交脉冲整形 非线性效应 混频噪声 正交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路可逆性原理与相位共轭波
19
作者 刘蓟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31-31,共1页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几何光学中的光路可逆性原理,其实质是光波场中相位共轭波的存在及其波前反转在几何光学中的表现.
关键词 光路可逆性 相位共轭 几何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波相位可重构的天线单元设计
20
作者 陆仡崴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86-390,共5页
以微带缝隙耦合天线为基本模型设计反射波相位可重构的天线单元。通过改变加载在微带线上的变容二极管的两端电压改变变容二极管内部电容以重构反射波相位,从而降低飞行器的雷达反射截面值,提高天线的隐身性能。研究表明:设计的可重构... 以微带缝隙耦合天线为基本模型设计反射波相位可重构的天线单元。通过改变加载在微带线上的变容二极管的两端电压改变变容二极管内部电容以重构反射波相位,从而降低飞行器的雷达反射截面值,提高天线的隐身性能。研究表明:设计的可重构天线单元,不仅能够改变反射波相位达到358度,还可以同时作为发射单元,其方向系数高,与发射信号匹配好、增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微带耦合天线 反射相位 变容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