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采用相位补偿的线谱相干检测器
1
作者 张文杰 彭承彦 孟洲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8-462,共5页
分析了加窗和实信号情况下相干线谱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从频谱泄漏现象出发,通过对实信号做加窗处理,有效地降低了信号傅里叶变换后频谱泄漏的旁瓣级,提升了弱信号的探测能力;针对分段处理时同一频率不同数据段出现的相位差,采用相位补... 分析了加窗和实信号情况下相干线谱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从频谱泄漏现象出发,通过对实信号做加窗处理,有效地降低了信号傅里叶变换后频谱泄漏的旁瓣级,提升了弱信号的探测能力;针对分段处理时同一频率不同数据段出现的相位差,采用相位补偿的方法,实现了各段数据的相干叠加。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相比于平均功率谱检测器(Average Power Processor,AVGPR),加窗相位补偿检测器(Window Phase-Compensated Processor,WPCPR)有10 lg L(L为分段数)信噪比的提高,从而拓宽了相干线谱检测的适用范围。此外,还从频域波束形成的角度,给出了WPCPR能提高信噪比的一种物理解释,并指出了仿真中信噪比增益与理论值存在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泄漏 平均功率谱检测器 加窗相位补偿检测器 信噪比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相位检测技术测量楔角
2
作者 郑新生 吕如寿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3年第5期51-54,共4页
介绍用莫尔偏折术及电子外差读数技术测量楔角的方法,并给出楔角计算公式。该方法引入的测量误差约为1%,且它适于小角度测量。
关键词 莫尔偏折术 楔角测量 相位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反馈光纤激光水听器相位一致性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晓燕 张文涛 +2 位作者 何俊 李芳 刘育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0-314,共5页
在传统压电水听器相位一致性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反馈(DFB)光纤激光水听器相位一致性的测试方法,并搭建了测试系统。采用偏振无关的非平衡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归一化的相位载波(PGC)解调方案,解调出光纤激光水听器感受的水声信号,并与... 在传统压电水听器相位一致性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反馈(DFB)光纤激光水听器相位一致性的测试方法,并搭建了测试系统。采用偏振无关的非平衡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归一化的相位载波(PGC)解调方案,解调出光纤激光水听器感受的水声信号,并与参考压电水听器作对比,使用高精度相位检测器将两信号转化为相位差信号;重复测量第二支光纤激光水听器;将两个相位差值作比较即可得到光纤激光水听器的相位一致性。实验证明了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对光纤激光水听器的相位一致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证明了光纤激光水听器具有很高的相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反馈光纤激光水听器 相位一致性 相位载波 高精度相位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M信号的定时-相位联合估计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晓明 廖聪 汪梦柔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1期103-106,共4页
针对CPM信号同步问题,在判决数据辅助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联合定时-相位估计算法。该算法用Laurent分解表示CPM信号,由定时-相位联合似然函数得到定时误差检测器和相位误差检测器,找出瞬时梯度,迭代求解恢复出定时和相位信息。通过分析二... 针对CPM信号同步问题,在判决数据辅助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联合定时-相位估计算法。该算法用Laurent分解表示CPM信号,由定时-相位联合似然函数得到定时误差检测器和相位误差检测器,找出瞬时梯度,迭代求解恢复出定时和相位信息。通过分析二进制部分响应CPM中的常见形式PCM/FM信号,提出一种联合定时-相位估计的实现方案。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上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二进制部分响应CPM信号,定时和相位估计性能都逼近理想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相位调制 定时误差检测器 相位误差检测器 定时恢复 载波相位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式激光测距全数字锁相环控制系统
5
作者 匡云帆 严高师 张心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05-1708,共4页
针对减小相位式激光测距中的误差,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的全数字锁相环(ADPLL)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此系统可以提高相位频率检测器的精度,同时不受温度和电压的影响,大幅降低相位式激光测距在测相过程中的频率误差... 针对减小相位式激光测距中的误差,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的全数字锁相环(ADPLL)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此系统可以提高相位频率检测器的精度,同时不受温度和电压的影响,大幅降低相位式激光测距在测相过程中的频率误差。系统主要由数字鉴相器、数字滤波器和数字控制振荡器等逻辑设备组成,系统中的信号全部为数字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当FPGA内部的参考信号为40Hz时,采样周期为0.025s,滤波器在300ms达到约5V的电压饱和状态。ADPLL系统避免了模拟电路中常常遇到的不全传输、寄生能力、温度浮动及老化等问题,并且可以在使用重置器件的情况下运行,因此很容易测试和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式激光测距 全数字锁相环 相位频率检测器 环路滤波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GMSK信号符号间串扰的迭代译码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秦冠峰 周世东 +1 位作者 肖立民 姚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76-79,共4页
:本文给出了卷积码与GMSK调制器级联系统的一种迭代译码方案 .将最大后验概率 (MAP)算法应用于GMSK差分相位检测器 (DPD)使之能够接收先验信息并给出软输出 ,实现了解调器与其后的卷积码译码器之间的迭代计算 .仿真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 :本文给出了卷积码与GMSK调制器级联系统的一种迭代译码方案 .将最大后验概率 (MAP)算法应用于GMSK差分相位检测器 (DPD)使之能够接收先验信息并给出软输出 ,实现了解调器与其后的卷积码译码器之间的迭代计算 .仿真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译码方法相比 ,新方案对于克服GMSK信号所固有的严重符号间串扰 (ISI)有明显的改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译码 GMSK 差分相位检测器 最大后验概率算法 符号间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FEL飞秒同步与定时系统中光纤长度变化的数字化监测(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新朋 裴国玺 +2 位作者 刘波 王光伟 邱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7-300,共4页
分析了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对飞秒同步定时系统的技术需求。系统中采用光纤来传输定时/相位信息。而光纤的光长度会随温度的慢漂而改变,因此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温度慢漂对光纤长度变化的影响。研制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数... 分析了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对飞秒同步定时系统的技术需求。系统中采用光纤来传输定时/相位信息。而光纤的光长度会随温度的慢漂而改变,因此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温度慢漂对光纤长度变化的影响。研制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数字化相位和幅度检测器对光纤长度变化进行数据监测。百米光纤在典型昼夜温差下导致的时间延迟约6ps。结果显示此数字化相位和幅度检测器可以用于飞秒同步定时系统的长度变化监测和稳定控制系统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变化 数字化相位和幅度检测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 飞秒同步与定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ple phase detector of M-ary phase shift keying symbols i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被引量:1
8
作者 QUAN Zh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080-1086,共7页
A novel iterative technique, the phase descent search detection was proposed. This technique constrained the solution (PDS) algorithm, for M-ary phase shift keying (M-PSK) symbols to have a unit magnitude and it w... A novel iterative technique, the phase descent search detection was proposed. This technique constrained the solution (PDS) algorithm, for M-ary phase shift keying (M-PSK) symbols to have a unit magnitude and it was based on coordinate descent iterations where coordinates were the unknown symbol phases. The PDS algorithm, together with a descent local search (also implemented as a version of the PDS algorithm), was used multiple times with different initializations in a proposed multiple phase detector; the solution with the minimum cost was then chosen as the final solu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or highly loaded multiuser scenarios, the proposed technique has a detection performance that is close to the single-user bound.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multiple phase detector allows detection in highly overloaded scenarios and it exhibits near-far resistance. In particular, the detector has a performance that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and complexity that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detector based on semi-definite relax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e descent COMPLEXITY M-ary phase shift keying (M-PSK) multiuser detection quadratic optimization semi-definite relax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