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位差算法在多GPU平台上的并行化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全 鲍华 +1 位作者 饶长辉 彭真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72,共7页
相位差算法(PD)不仅应用于波前传感器还可以作为一种图像复原技术,在波前复原与高分辨力图像事后图像复原有很大的潜力;但是,由于相位差算法的计算量大导致了在PC平台上很难实现实时处理。以CPU与GPU之间较少的数据交互为原则,本文首先... 相位差算法(PD)不仅应用于波前传感器还可以作为一种图像复原技术,在波前复原与高分辨力图像事后图像复原有很大的潜力;但是,由于相位差算法的计算量大导致了在PC平台上很难实现实时处理。以CPU与GPU之间较少的数据交互为原则,本文首先对PD计算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多GPU平台上,对PD算法进行任务划分及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差PV=2λ条件下对于256 pixels×256 pixels大小图像,经过50次迭代单GPU和双GPU分别耗时53 ms和4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差算法 自适应光学 波前探测 图像复原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MCW雷达高精度测距相位差改进算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上 朱国富 +1 位作者 王玲 陆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7-291,297,共6页
介绍了基于相位差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测距算法的原理,针对其计算量大和信噪比门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相位差测距算法。该算法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基础上先使用线性调频Z变换(CZT)对峰值附近的窄带进行细化,避免误差... 介绍了基于相位差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测距算法的原理,针对其计算量大和信噪比门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相位差测距算法。该算法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基础上先使用线性调频Z变换(CZT)对峰值附近的窄带进行细化,避免误差可能导致的谱线之间的相位差模糊,提高抗噪声性能,再应用相位差算法作距离估计。与经典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距精度比改进Fitz算法高一个数量级,信噪比门限比补零相位差算法低7 dB,且运算量有一倍以上的减少,适用于低信噪比环境下对检测精度要求较高的实时场景,有利于现阶段工程实现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 高精度测距 相位差算法 线性调频Z变换 信噪比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滤波算法的科氏流量计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裴全斌 韩涛 +4 位作者 徐明 侯阳 青青 陈正文 薛永鑫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3,共5页
目的科氏流量计可以直接测得流体的质量流量,针对科氏流量计的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相位差算法。方法通过分析科氏流量计信号的特点来建立振动信号系统的状态转移方程和观测方程,采用粒子滤波算法对信号幅值、角频... 目的科氏流量计可以直接测得流体的质量流量,针对科氏流量计的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相位差算法。方法通过分析科氏流量计信号的特点来建立振动信号系统的状态转移方程和观测方程,采用粒子滤波算法对信号幅值、角频率和相位参数进行跟踪,由更新的状态值计算出相位差。结果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典型的希尔伯特变换法计算的结果相比,基于粒子滤波的相位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显著降低。结论对实际的科氏流量计振动原始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粒子滤波的算法可有效地应用于科氏流量计实测振动信号的处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时间差或者相位差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氏流量计 粒子滤波 相位差算法 算法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多普勒调频斜率估计方法及计算机仿真
4
作者 杨辉 张长耀 《现代电子》 1998年第4期16-22,共7页
讨论了基于相位梯度算法和相位差算法的多普勒调频斜率的估计方法,并与子图相关自聚焦估计算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给出计算机仿真的参数条件及仿真图象。
关键词 相位梯度算法 相位差算法 合成孔径雷达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LS filter for reducing atmospheric effects in spaceborne SAR tomography
5
作者 董臻 孙希龙 +2 位作者 余安喜 孙造宇 梁甸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889-3895,共7页
A new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eliminate the atmosphere-induced phase error utilizing only the single look complex(SL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 set. This method exploited the space-invariance characterist... A new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eliminate the atmosphere-induced phase error utilizing only the single look complex(SL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 set. This method exploited the space-invariance characteristic of phase error components contained in image pixels and estimates the phase error using the weighted least-squares(WLS) filter. Actually, this sort of method can be classified as autofocus algorithm which was generally applied in airborne SAR 2-D imaging to compensate the phase error introduced by airplane's nonideal motion. Real data processing, which is relevant to Honda center and Angel stadium of Anaheim test-sites and acquired by Envisat-ASAR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ne 2004 to October 2007,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is WLS estimation algorithm.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ase error estimated from WLS filter is very accurate and the focusing quality along NSR dimension is improved prominently via phase correction, which verifi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is new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tomography 3-D image weighted least-squares AUTOFOCUS atmospheric ef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