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M-CO-OFDM中采用相位传递的次符号光相位噪声抑制算法
1
作者 洪学智 洪晓建 +1 位作者 刘柳 郭昌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4,共5页
在符号周期-光源线宽乘积较大的PDM-CO-OFDM系统中,光相位噪声引入的子载波间串扰(ICI)极大地劣化了系统的性能.采用高阶调制格式(如16QAM)的PDM-CO-OFDM系统对光相位噪声的敏感度随调制格式的升高而增加.针对上述受光相位噪声影响较大... 在符号周期-光源线宽乘积较大的PDM-CO-OFDM系统中,光相位噪声引入的子载波间串扰(ICI)极大地劣化了系统的性能.采用高阶调制格式(如16QAM)的PDM-CO-OFDM系统对光相位噪声的敏感度随调制格式的升高而增加.针对上述受光相位噪声影响较大的系统,该文提出一种采用线性插值、相位传递和符号分割的光相位噪声抑制算法,即P-LI-SCPEC.推导了算法的数学模型,通过蒙特卡洛仿真研究了该算法的性能,并与已有的几种光相位噪声抑制算法进行了横向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抑制光相位噪声,提高系统对光源线宽的容忍度,其性能优于此前提出的LI-SCPEC算法.该算法对于PDM-CO-OFDM技术在采用廉价光源的光接入网及采用高阶调制格式的主干网中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噪声抑制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偏振复用 次符号 相位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声纳干涉相位图噪声抑制方法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袆 黄勇 +2 位作者 黄海宁 刘纪元 孙超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7-462,共6页
讨论了合成孔径声纳的干涉相位图降噪问题。利用加性噪声模型,分析了四种降噪算法:像素平均法、非线性条件邻域均值法、模糊中值法和向量滤波法。通过仿真数据生成的干涉相位图进行降噪分析得到结论:通过像素平均法和条件邻域均值法降... 讨论了合成孔径声纳的干涉相位图降噪问题。利用加性噪声模型,分析了四种降噪算法:像素平均法、非线性条件邻域均值法、模糊中值法和向量滤波法。通过仿真数据生成的干涉相位图进行降噪分析得到结论:通过像素平均法和条件邻域均值法降噪后不能准确地生成高度图,不推荐在实际中使用。而模糊中值法和向量滤波法通过降噪可以准确地生成高度图。通过相位图残留点数和高度图方差对比发现,向量滤波法性能最优,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噪声抑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声纳 干涉相位 相位噪声抑制 相位解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FDM中基于线性插值的子载波间串扰盲抑制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洪晓建 刘柳 洪学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基于线性插值的子载波间串扰盲抑制算法(LI-BL-ICI算法):盲估计出次符号间相位噪声差值,进行线性插值拟合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相位噪声估计,将插值获得的相位噪声用于载波相位补偿,从而实现对子载波间串扰(ICI)的盲抑制...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基于线性插值的子载波间串扰盲抑制算法(LI-BL-ICI算法):盲估计出次符号间相位噪声差值,进行线性插值拟合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相位噪声估计,将插值获得的相位噪声用于载波相位补偿,从而实现对子载波间串扰(ICI)的盲抑制,并利用少量导频对残余的共同相位噪声进行估计和补偿;推导了算法的数学模型,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分别分析了算法在背靠背和320 km光纤传输后系统的性能,与传统的共同相位噪声抑制算法(CPEC算法)和改进前的盲估计算法(BL-ICI算法)进行了横行对比.数值仿真结果表明,LI-BL-ICI算法能有效地抑制光相位噪声,其光源线宽的容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LI-BL-ICI算法允许将次符号切割成任意块数,且在获取观测矩阵的过程中无需任何的角度相关运算.研究结果表明,LI-BL-ICI算法存在一个适中的次符号切割块数,使得其既能兼顾复杂度又能保证一定的系统性能,对于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技术在采用廉价光源和采用高阶调制格式的光接入/光城域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噪声抑制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 ICI盲抑制 次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系统低频响应性能优化
4
作者 于淼 孙铭阳 +3 位作者 何禹潼 张崇富 郑志丰 孔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3-251,共9页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系统以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优势在分布式水听、压裂微地震检测、自然灾害预警等低频监测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文中对系统中脉冲斩波信号与频率调制信号时钟不同源的问题予以验证,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系统以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优势在分布式水听、压裂微地震检测、自然灾害预警等低频监测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文中对系统中脉冲斩波信号与频率调制信号时钟不同源的问题予以验证,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双路同步时钟源驱动产生脉冲斩波信号和频率调制信号,降低每个脉冲重复周期中频率调制信号的随机低频相位噪声,提高探测脉冲光的相位稳定性;采用时钟同源和时钟非同源两种方式对典型的基于外差相干检测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系统的声光调制器进行驱动,由信号发生器驱动缠有光纤的压电陶瓷,产生不同频段的扰动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测试条件下,前者在低频段的信噪比、相位解调质量、频率响应方面均优于后者,最小响应频率为0.1 Hz,相对提高两个数量级,降低了系统中低频噪声干扰。该方法易于实现,可与现有的低频性能优化方法或结构兼容,进一步提高系统低频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 时钟同源控制 随机相位噪声抑制 低频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布拉格光栅长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研究
5
作者 张云豪 刘奎 +1 位作者 郜江瑞 王军民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5-1041,共7页
窄线宽激光器是光谱学和精密计量学等实验的基本组成部分。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对外部光学反馈十分敏感,所以可以利用光反馈的高带宽抑制半导体激光器的相位噪声,进而压窄线宽。本文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作为反馈元件,搭建了长外腔反馈回路... 窄线宽激光器是光谱学和精密计量学等实验的基本组成部分。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对外部光学反馈十分敏感,所以可以利用光反馈的高带宽抑制半导体激光器的相位噪声,进而压窄线宽。本文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作为反馈元件,搭建了长外腔反馈回路。为了降低外界环境温度起伏和气流扰动的影响,对反馈光路的光纤控温,使得1小时内最大温度起伏从0.039℃降低到0.003℃。此外,测试了反馈带宽对激光线宽的影响,尽管实验所用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带宽远大于自由运转的激光线宽,但仍然可以观察到激光线宽被压窄,且光纤光栅的带宽越小,激光线宽越窄。对于此现象,分析认为在反馈回路中应该存在一种负反馈机制,可以将激光线宽稳定到反馈光谱的某个斜率处,所以光纤光栅的反馈带宽越窄,反馈光谱的斜率越大,反馈越灵敏。通过调整光纤光栅的反馈功率在0~1 mW范围内改变,观察到当反射功率为0.8 mW时,光反馈将激光线宽从自由运转的100.5 kHz压窄到最窄的11.5 kHz,0.2 kHz~2 MHz范围内的相位噪声降低约2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长外腔 光反馈 相位噪声抑制 线宽压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