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列宁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动力机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何东霞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理论探讨》
1986年第4期12-16,共5页
-
文摘
经济动力机制就是社会经济动力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通过相互作用、互相推动促使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式。一个社会的经济动力结构包括:经济动力由以产生的经济活动主体;经济动力产生的源泉或构成经济动力的内在因素;强化这些内在因素的刺激手段。 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是,社会主义经济动力结构各要素互相统一,相互推动的良好形式。它不仅仅是生产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增长速度。
-
关键词
动力机制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动力结构
列宁
经济活动主体
相互作用
内在因素
相互推动
发展速度
领导者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抑制通胀 利在全局
- 2
-
-
作者
陈江丰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人民论坛》
1995年第4期21-21,共1页
-
文摘
1994年,是自1979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幅度最高的一年,1—11月,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1993年同期上升2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4%。这次通货膨胀,城乡价格呈同步上升,且出现内地高于沿海,农村高于城市的趋势。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特别是以粮、油、蛋、菜为主的农副产品的涨幅更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通货膨胀,已不光是需求刺激所引起的,而是需求与成本相互推动的结果。因此,抑制通货膨胀,平抑物价,决不能只靠某一方面的措施,应当力求把握和消除产生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
-
关键词
抑制通胀
抑制通货膨胀
计划安排
平抑物价
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物价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相互推动
实际增长
深层次原因
-
分类号
F822.5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正确安排农、轻、重的关系
- 3
-
-
作者
武经群
-
出处
《江汉论坛》
1960年第2期1-4,共4页
-
文摘
一农业、輕工业和重工业之間,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正确安排三者之間的关系,充分发揮三者相互推动、促进的作用,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設的极重要的条件。
-
关键词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原料
相互推动
社会主义工业化
劳动力
前提条件
国民
人民生活
工业化道路
正确处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