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CPTPP框架下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及中国应对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立民 孙兆航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6,共15页
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治理历史中曾经起到重要作用。在GATS框架下,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被看作最惠国待遇的例外,被认为是一成员方积极主动一体化的办法。然而,GATS最惠国待遇若干问题导致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作为例... 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治理历史中曾经起到重要作用。在GATS框架下,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被看作最惠国待遇的例外,被认为是一成员方积极主动一体化的办法。然而,GATS最惠国待遇若干问题导致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作为例外作用较小。CPTPP修复了部分最惠国待遇的漏洞并修改条款,希望各成员方更加积极推动相互承认。与此同时,在金融市场碎片化的背景下,跨国监管组织也发布文件支持推动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尽管面临着监管差异与谈判困难的问题,但可以增加流动性、提高中小企业出海效率,并帮助上海、大湾区等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鉴于此,中国应当推进金融服务相互承认条约的谈判,利用好CPTPP成员方的小圈子,选择重点城市作为试点实施这些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承认 CPTPP 国际金融 国际经济法 G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互承认与现代国家治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慧玲 徐水晶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0,100,共5页
承认作为一种观念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开始于近代,真正的承认应当是平等的相互承认。相互承认有助于消解主客二元的思维模式,有利于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对日益强大的政府进行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因而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范式。基于... 承认作为一种观念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开始于近代,真正的承认应当是平等的相互承认。相互承认有助于消解主客二元的思维模式,有利于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对日益强大的政府进行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因而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范式。基于这一理论范式,现代国家治理应努力构建承认的共同体,建立起基于承认基础上的现代政治认同和现代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 相互承认 现代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民商事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之现状、问题及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仁山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5-740,共6页
关键词 民商事判决 台湾地区 大陆 相互承认 民商事案件 民商事司法协助 现状 两岸“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奴辩证法与相互承认:试论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可能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奇琦 李欢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1,共7页
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可能性,会成为未来社会科学讨论的关键问题。奇点是西方学者用以描述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临界点。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有可能超出人类控制的范围,而自学习就是人工智能最令人类生畏的地方。遗传算法可以帮助人类... 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可能性,会成为未来社会科学讨论的关键问题。奇点是西方学者用以描述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临界点。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有可能超出人类控制的范围,而自学习就是人工智能最令人类生畏的地方。遗传算法可以帮助人类获得问题的最优解,但人类并不知道这一算法的运行逻辑及其背后的实现路径。自我意识可能会成为人类智能的最终屏障,然而,情感计算在帮助机器理解人类意图的同时,也会增加机器发现其主体间性的可能。在未来,机器与人的关系很有可能会上演又一次主奴辩证法的循环。尽管人类的初衷是功利性地使用机器,但人类对机器的依赖最终很有可能达成与机器相互承认。换言之,人工智能很有可能在与人类的斗争中,取得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实现黑格尔意义上的相互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奴辩证法 相互承认 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互承认的生态价值观建构之思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国富 景月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7,30,共6页
日益席卷全球的生态危机引发人们对生态系统诸多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高度关注,促使人们理性地思考个人中心主义的生活理念与生态危机的内在关联。社会生产领域中人对自然的无度掠夺活动与社会消费领域的符号消费诉求密切... 日益席卷全球的生态危机引发人们对生态系统诸多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高度关注,促使人们理性地思考个人中心主义的生活理念与生态危机的内在关联。社会生产领域中人对自然的无度掠夺活动与社会消费领域的符号消费诉求密切相关。符号消费具有社会阶层的区分功能。个性化的社会身份认同诉求容易诱发标新立异的炫耀式消费,导致个人中心主义价值观陷入全面物化的境地。解决生态危机需要节制个人中心主义诉求,合理引导物质产品的消费欲望,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同,培育相互承认、彼此诉求的生态价值观,为人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自由发展创造公平、宽容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个人中心主义 物化 符号消费 相互承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刑事司法合作领域相互承认制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秀东 《法治研究》 2016年第4期64-77,共14页
为了突破传统刑事司法合作的局限性,欧盟以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将相互承认原则确立为刑事司法合作的基石。相互承认可以适用于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做出的司法裁定,其合作范围大大超过传统司法合作范围。相互承认制度下的司法合... 为了突破传统刑事司法合作的局限性,欧盟以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将相互承认原则确立为刑事司法合作的基石。相互承认可以适用于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做出的司法裁定,其合作范围大大超过传统司法合作范围。相互承认制度下的司法合作在司法机关之间直接开展,极大简化了合作程序,加快了合作速度,并在一定范围内取消了双重犯罪原则和特定性原则,不适用本国国民不移交原则。相互承认司法裁定制度促进了欧盟各国的法律趋同,同时在法律有差异的情况下,通过规定拒绝承认或执行的理由来缩小合作义务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刑事司法合作 相互承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欧盟金融服务市场一体化中的相互承认原则
7
作者 刘轶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78-80,共3页
相互承认原则是指各国共同作出承诺,以监管标准的最低限度协调为基础认可对方的监管规则,从而对跨境金融服务开放市场,其基本精神是在消除贸易壁垒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促进监管竞争,自发地形成最优的监管标准。这一原则... 相互承认原则是指各国共同作出承诺,以监管标准的最低限度协调为基础认可对方的监管规则,从而对跨境金融服务开放市场,其基本精神是在消除贸易壁垒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促进监管竞争,自发地形成最优的监管标准。这一原则的确立与欧盟金融服务市场一体化方法的转变有着密切联系,其普遍推行也是这种新的一体化模式成功运用的结果。实践表明,这一原则是不完整的。在促进监管竞争、实现服务自由方面,这一原则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金融服务 相互承认 监管竞争 服务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工程师资格评定与相互承认学术研讨会(香港—上海)在同济大学举行
8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性专业工作,有的进入国际人才交流渠道而在国外谋职。各类各级工程师专业资格与国际公认标准接轨的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为此,我国有关部门正在拟订各类工程师资格评审和注册条...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性专业工作,有的进入国际人才交流渠道而在国外谋职。各类各级工程师专业资格与国际公认标准接轨的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为此,我国有关部门正在拟订各类工程师资格评审和注册条例或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格评定 注册工程师 相互承认 同济大学 学术研讨会 香港专业 专业资格 资格评审 专业学位教育 工程师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的自我实现之路——理解黑格尔法哲学的一种新尝试
9
作者 黄涛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5,共8页
当下有关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研究,或是从伦理学角度切入,或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切入,且多聚焦于特定命题,如道德、市民社会或国家等,体系性的研究阙如,罕有研究从法哲学角度切入,将其建构成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法哲学体系。《法哲学... 当下有关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研究,或是从伦理学角度切入,或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切入,且多聚焦于特定命题,如道德、市民社会或国家等,体系性的研究阙如,罕有研究从法哲学角度切入,将其建构成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法哲学体系。《法哲学原理》是现代法哲学的经典,它呈现为一个权利体系。黑格尔的法哲学在本质上是权利的自我实现,在权利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呈现出权利形态的动态发展,《法哲学原理》的三部分因此可还原为三种基本的权利形态,分别为抽象权利、道德权利与伦理权利。深入探究作为这一体系开端的抽象权利,有助于理解道德权利的基本意图以及伦理权利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权利 相互承认 抽象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革命”时期国家治理:基于承认政治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慧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100,共7页
作为一种历史叙事,"后革命"主要指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新时期,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动力,大量超阶级、跨民族的个人和全人类问题成为社会生活领域的主体,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相互承认关系成为... 作为一种历史叙事,"后革命"主要指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新时期,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动力,大量超阶级、跨民族的个人和全人类问题成为社会生活领域的主体,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相互承认关系成为这一时期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基于承认政治的理论视角,"后革命"时期的国家治理应建立主体间的相互承认范式,依托基于承认基础上的现代民主,深化基于承认基础上的现代政治认同,构建并维护多元的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革命” 相互承认 承认的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过度表现及应对策略
11
作者 窦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8-21,共4页
新手教师过度表现是一种非质性的敬业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形式包括新手教师的语言累赘和过度讲解、预成性教学结构中的过度限制、新手教师迎合外在标准的过度评价。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过度表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教代学”和“以量... 新手教师过度表现是一种非质性的敬业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形式包括新手教师的语言累赘和过度讲解、预成性教学结构中的过度限制、新手教师迎合外在标准的过度评价。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过度表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教代学”和“以量论教”的观念,学生的强依赖性和“主体性的假象”,新手教师的期望落差和自我防御困境。应对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过度表现策略是:追求“以学定教”和平等的意义生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学生自为边界以及形成师生相互承认和自我承认的价值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手教师 过度表现 课堂教学 以学定教 学生观 相互承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尊从:跨境证券监管合作新机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仁真 杨凌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1,共10页
监管尊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为解决市场分割问题而推出的一项跨境证券监管合作新机制。各国监管当局在对跨境经营的市场参与者进行监管时,应基于监管制度结果的相似性,给予彼此尊重或信赖,实践中与国民待遇、承认、单一牌照等广义机制的... 监管尊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为解决市场分割问题而推出的一项跨境证券监管合作新机制。各国监管当局在对跨境经营的市场参与者进行监管时,应基于监管制度结果的相似性,给予彼此尊重或信赖,实践中与国民待遇、承认、单一牌照等广义机制的使用相关联。IOSCO以评估环节为核心,就监管尊从的决定流程确立了一系列良好实践标准,为监管尊从的建立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引。监管尊从的制度特色表现在:一是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贯通,着力解决国际金融领域市场分割问题;二是倡导公平互利,统筹协调跨境监管中金融安全与效率的矛盾;三是以“相互承认”方法及成熟经验为参考,系统构建基于监管结果的评估框架;四是与主要跨境监管工具和合作机制强关联,全面夯实尊从决定及实施的效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尊从 市场分割 跨境监管 良好实践 相互承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的认同问题探究——从黑格尔到哈贝马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琦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5,共6页
认同①问题作为公民社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部分,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解答。这其中,从黑格尔的承认思想到哈贝马斯的认同理论这一相互承认的主体间性模式具有典范意义。黑格尔早期著述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承认思想,作为20世纪对黑格... 认同①问题作为公民社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部分,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解答。这其中,从黑格尔的承认思想到哈贝马斯的认同理论这一相互承认的主体间性模式具有典范意义。黑格尔早期著述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承认思想,作为20世纪对黑格尔承认论题的重要回应,哈贝马斯以黑格尔为起点,对其承认思想进行反思与重构,建构了以交往和对话为核心的现代认同理论,进而实现了认同问题研究的主体间性范式转变。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背景下,个体社会认同的有效达成和公民政治参与的不断发展是公民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因此这一理论研究对于拓展现代认同问题研究的视域及路径、探索现代公民社会的建构途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相互承认 主体间性 黑格尔 公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第五十三条中守法义务的证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20,共7页
与宪法规定的其他义务相比,第五十三条中的守法义务是更为基本的义务,但是宪法学界鲜有对守法义务的论证。从法理学进路则可证成此守法义务:首先,任一正常的社会都有正当的社会目标,这确保了社会对法律的要求是正当的;其次,法律与社会... 与宪法规定的其他义务相比,第五十三条中的守法义务是更为基本的义务,但是宪法学界鲜有对守法义务的论证。从法理学进路则可证成此守法义务:首先,任一正常的社会都有正当的社会目标,这确保了社会对法律的要求是正当的;其次,法律与社会之间有基于相互性的责任,当法律回应了既定社会的正当要求时,此社会的任一成员都有回应法律的义务;最后,社会成员不证自明的理性确保了回应的必然性。所以,正常社会中的任一理性公民都有宪法上的守法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法律的义务 法律中的义务 相互承认 合理性 宪法第五十三条:宪法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共体环境中的教育一体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如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4,共4页
一、欧共体一体化的成就 欧共体初创于50年代。1958年1月1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根据罗马条约正式宣布建立欧洲共同体,从而标志着西欧一体化的最初形成。此后,欧共体的规模不断扩大。1973年,欧共体扩大为9... 一、欧共体一体化的成就 欧共体初创于50年代。1958年1月1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根据罗马条约正式宣布建立欧洲共同体,从而标志着西欧一体化的最初形成。此后,欧共体的规模不断扩大。1973年,欧共体扩大为9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正式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共体一体化 成员国 教育一体化 现代外语教学 职业教育 经济一体化 大学生 相互承认 欧共体委员会 大学与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轨迹与精神哲学规律
16
作者 樊浩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3,共12页
新中国70年,既是“新”的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挺拔的历程,也在伦理道德上书写了一部日新又新的精神史。精神哲学的诠释框架是以个体的“人”与实体的“伦”的关系为原点,以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家庭与国家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为逻... 新中国70年,既是“新”的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挺拔的历程,也在伦理道德上书写了一部日新又新的精神史。精神哲学的诠释框架是以个体的“人”与实体的“伦”的关系为原点,以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家庭与国家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为逻辑、历史和现实的三维而形成的立体性坐标系,义利、公私、理欲从形上、伦理、道德三方面构成诠释的中国话语体系。70年的伦理道德发展表现为三大历史阶段构成的精神哲学的辩证运动:前20年高昂政治热情推动下直接同一的伦理精神,“文革”10年伦理精神的异化,改革开放40年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相互承认”的伦理精神。70年伦理道德发展呈现伦理型文化的精神哲学轨迹和精神哲学规律,家国一体、由家及国,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经济的“最好动力”与伦理的“最强动力”辩证互动,是其“伦理型文化”的中国气质和中国气派的精神规律的哲学体现,也是内在于中国伦理道德现实发展的精神哲学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伦理道德 精神哲学 政治热情 异化 相互承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学位对等的探讨
17
作者 徐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S1期82-86,共5页
(一)学制不同中德两国学历学位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学制的不同:中国中、小学12年,大学除个别专业外一般为4年,硕生和博士研究生各3年;而德国中、小学13年,高校实际修学年限据联邦教科部统计如下:
关键词 学位制度 德国大学 相互承认 中国高校 学术性 中国大学 专业学习 学位论文 中德 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澳门与内地在合同方面的法律冲突
18
作者 周蓉蓉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7-49,共3页
澳门特别区与内地由于法律制度存在很大差异 ,澳门回归祖国后 ,两地间区际法律冲突的现象日益增多 ,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法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对于两地社会、经济、文化关系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合同关... 澳门特别区与内地由于法律制度存在很大差异 ,澳门回归祖国后 ,两地间区际法律冲突的现象日益增多 ,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法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对于两地社会、经济、文化关系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合同关系的角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区际法律冲突 合同法 反致 法院判决 相互承认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呈现比争执更重要——关于《70后诗歌档案》和《80后诗歌档案》
19
作者 吉小吉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67,共2页
从公众认同度这一角度来说,成长在前的"70后"肯定占优势;但从继承与发展这一角度来看,"80后"厉害一点也是理所应当的,前提是两代人之间必须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在我看来,在今天这个大众离诗歌越来越远的时代,两代... 从公众认同度这一角度来说,成长在前的"70后"肯定占优势;但从继承与发展这一角度来看,"80后"厉害一点也是理所应当的,前提是两代人之间必须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在我看来,在今天这个大众离诗歌越来越远的时代,两代人的共同呈现才是最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档案 “70后” 继承与发展 “80后” 相互承认 相互尊重 认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海峡两岸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20
作者 程永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81-86,共6页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阐明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呼吁尽快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和分离局面。1981年国庆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阐明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呼吁尽快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和分离局面。1981年国庆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两岸实行通邮、通商、通航。相继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92年10月在党的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又重申了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促进祖国统一。自1987年10月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冲突 海峡两岸 两岸关系 解决途径 我国大陆 台湾地区 相互承认 夫妻共同财产 区际法律冲突 台湾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