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穿隧道–土–地表邻近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响应初步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国波 于艳丽 何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4-338,共5页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隧道等地下结构近距离下穿地表建筑物的案例越来越多。对于相互穿越工程,较多的关注在于隧道等地下结构动态施工对地表建筑物安全的影响,而忽视了隧道建成后对被穿越的地表临近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影...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隧道等地下结构近距离下穿地表建筑物的案例越来越多。对于相互穿越工程,较多的关注在于隧道等地下结构动态施工对地表建筑物安全的影响,而忽视了隧道建成后对被穿越的地表临近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影响。拟结合某实际工程,建立盾构隧道–土体–地表邻近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分析隧道与邻近框架结构相互之间地震响应影响规律。计算分析表明:①隧道的存在使隧道两侧土体表面出现一个地震响应放大区;②下穿隧道对地表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有部分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③地表结构的存在对隧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研究成果可为地下结构的规划以及地表结构与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穿越工程 隧道-土体-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响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国波 袁明智 苗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7-847,共11页
依托土体为媒介,相邻地表结构和相邻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彼此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现今地下结构的尺寸向大型化发展的同时,与地表结构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相互作用效应不容忽视。首先将地表结构-土-地表结构相互作... 依托土体为媒介,相邻地表结构和相邻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彼此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现今地下结构的尺寸向大型化发展的同时,与地表结构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相互作用效应不容忽视。首先将地表结构-土-地表结构相互作用和地下结构-土-地表结构相互作用统称为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拓展了传统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内涵,然后分别归纳总结了目前地表结构-土体-地表结构、地下结构-土体-地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已有研究表明相互作用效应主要受到相邻结构间距、结构尺寸、土体特性以及地震波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而针对材料非线性、土体非线性、地震动的空间效应等因素以及大型三维计算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因而极有必要明确目前已有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提炼该复杂相互作用体系尚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地表结构 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 地震响应 理论分析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基上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一个广义简化动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之颖 吕西林 曹文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77,共8页
在前期试验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软基SSI体系的一个广义简化动力计算模型 ,得出了模型参数的反演算法 ,同时以试验SSI体系为例 ,给出了简化计算模型下的物理参数结果 ,并讨论了其合理性。
关键词 软土 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 振动台试验 动力模型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行波效应的并行计算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巍 陈清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5,共7页
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分别选取长周期地震波和普通地震波作为输入,以某典型桥梁工程为背景建立土桩桥梁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对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行波效应分析,探讨了桩土接触效应和并行计... 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分别选取长周期地震波和普通地震波作为输入,以某典型桥梁工程为背景建立土桩桥梁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对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行波效应分析,探讨了桩土接触效应和并行计算加速比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接触面效应对群桩水平向地震反应的影响较小,在竖直向则会产生明显的不协调现象.考虑接触面效应时,行波输入下的结构水平向加速度反应略小于一致输入,竖向加速度反应则远大于一致输入,水平向和竖向的位移反应也较大.长周期地震动行波输入下的水平向加速度和位移反应结果均大于普通地震波.对于此类大计算量三维有限元分析,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 行波效应 长周期地震波 并行计算 桥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非线性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超谐和亚谐振动 被引量:4
5
作者 谷岩 姜忻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对上部结构的双线型恢复力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类似于Duffing振子的恢复力曲线模型,地基上简化为集中参数模型,运用多尺度法研究地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在强激励下当频率接近结构的三分之一固有频率(超谐共振)、三... 本文对上部结构的双线型恢复力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类似于Duffing振子的恢复力曲线模型,地基上简化为集中参数模型,运用多尺度法研究地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在强激励下当频率接近结构的三分之一固有频率(超谐共振)、三倍固有频率(亚谐共振)时的非线性动力行为,并通过算例得到了异频振动时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超谐共振 亚谐共振 相互作用体系 地基 强震作用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非线性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主共振与分叉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忻良 谷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27,共6页
本文考虑上部结构的恢复力为双线型模型,地基上简化为集中参数模型,运用平均法研究相 互作用体系的主共振,得到主共振的定常解并讨论其稳定性.文中导出相互作用体系振动的分叉方 程,并根据奇异性理论给出开折参数平面下的分叉图和... 本文考虑上部结构的恢复力为双线型模型,地基上简化为集中参数模型,运用平均法研究相 互作用体系的主共振,得到主共振的定常解并讨论其稳定性.文中导出相互作用体系振动的分叉方 程,并根据奇异性理论给出开折参数平面下的分叉图和转迁集,讨论不同物理多数域内系统的振动 行为并通过算例得到一些定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主共振 分叉 相互作用体系 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单腿平台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
7
作者 匡志平 曹国敖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28,共8页
本文主要对流体-重力式单腿平台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及不考虑相互作用效应对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沉箱基础半径和海水深度变化对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并... 本文主要对流体-重力式单腿平台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及不考虑相互作用效应对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沉箱基础半径和海水深度变化对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并结合一个简单实例进行了数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体系 地震响应分析 动力响应问题 地震荷载作用 平台结构 沉箱基础 数值分析 地基土 地震波作用 海水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反应的有限棱柱法
8
作者 闫晓军 王进忠 严宗达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S1期48-53,共6页
对建筑物-桩-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文中用有限棱柱单元离散近场桩-土地基,分析比较了刚性基础、桩基础和浮筏基础上建筑物的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并对考虑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有限棱柱单元 建筑物-桩-土相互作用体系 弹塑性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交隧道-土体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试验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军 李延涛 +1 位作者 宗金辉 黄久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165-7173,共9页
为研究复杂斜交地铁隧道-土体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试验方案设计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相似比设计原则、模型体系整体布置、传感器布设、试验工况加载方案等试验设备与... 为研究复杂斜交地铁隧道-土体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试验方案设计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相似比设计原则、模型体系整体布置、传感器布设、试验工况加载方案等试验设备与技术等,重点说明了模型土的配制、刚性模型箱的设计及其边界合理性的验证,根据远离隧道的中远场测点的加速度响应结果说明了配制的模型土的合理性。振动台试验研究可为今后空间交叉地铁隧道-土体相互作用体系的大型振动台试验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相互作用体系 模型试验 斜交隧道 振动台 模型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氢原子相互作用体系中的脉宽效应
10
作者 薛艳丽 孙玉林 +3 位作者 姜永超 尹中芬 徐进栋 王艳丽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36-338,共3页
采用二阶劈裂算子算法,通过数值求解强激光场中基态氢原子的含时薛定谔方程,计算了不同的激光脉宽下氢原子的电离率和高次谐波。讨论了激光脉宽对电离率和谐波谱线的影响。
关键词 氢原子 强激光场 电离率 基态 二阶 薛定谔方程 相互作用体系 激光脉宽 高次谐波 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式单腿平台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平、扭动力响应分析
11
作者 曹国敖 沈怡蕾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主要对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单腿海洋平台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激励下进行了响应分析。按波动理论,建立土—结构—流体相互作用体系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组。它包含了两类相互作用问题:土—结构相互作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了在不... 本文主要对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单腿海洋平台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激励下进行了响应分析。按波动理论,建立土—结构—流体相互作用体系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组。它包含了两类相互作用问题:土—结构相互作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了在不同方向地震SH波输入下非对称结构及流体作用等影响对体系的地震响应,最后结合一个简单的例子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体系 动力响应分析 弹性半空间 平台结构 剪切波速 自由场 波动理论 地基土 土介质 位移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结构-桩基-土体系相互作用动力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姜忻良 丁学成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2-70,共9页
将工程中常用的密集桩基体系模拟为正交各向异性弹性体,采用样条函数表征桩基和土的位移,不但满足圆柱体柱坐标的极点条件,且待定系数少、边界条件容易处理,用自编专用程序SXJG在微机上对支承在桩基上的储液罐这一液体-结构-桩基-土体... 将工程中常用的密集桩基体系模拟为正交各向异性弹性体,采用样条函数表征桩基和土的位移,不但满足圆柱体柱坐标的极点条件,且待定系数少、边界条件容易处理,用自编专用程序SXJG在微机上对支承在桩基上的储液罐这一液体-结构-桩基-土体系进行了动力分析,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 储液罐 桩基 相互作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基相互作用水平与扭转的超亚谐振动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忻良 赵慧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基于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求得了基础和地基土之间的水平刚度与摇摆刚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结构-地基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模型,利用能量法得到了结构水平侧移和扭转相耦合的振动方程,采用多尺度法研究了结构-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超谐和亚谐共... 基于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求得了基础和地基土之间的水平刚度与摇摆刚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结构-地基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模型,利用能量法得到了结构水平侧移和扭转相耦合的振动方程,采用多尺度法研究了结构-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超谐和亚谐共振,比较了结构与地基非线性因素给体系反应带来的影响,揭示了发生超谐和亚谐振动时水平振动和扭转振动耦合的不同规律,为工程抗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基 耦合 超谐共振 亚谐共振 相互作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4
《中国光学》 EI CAS 1996年第1期1-1,共1页
O431 96010002单模辐射场与N个原子相互作用理论=Theory ofa single—mode radiation field interactionwith N atoms[刊。
关键词 相互作用体系 单模辐射场 两能级原子 相互作用理论 驻波场 湖南衡阳 师范专科学校 原子束 光学 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体系的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混合二步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菲 姜忻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30,共7页
为了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影响,在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法以及分枝模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的混合方法,该方法既可考虑土体和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又便于考... 为了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影响,在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法以及分枝模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的混合方法,该方法既可考虑土体和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又便于考察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在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混合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混合二步分析法,并将其应用到地基土-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中,算例结果表明,混合二步分析法在实现上部结构和地基土分开计算的同时,还能够考虑结构与地基土的材料非线性特性,有利于采用专业设计软件仅通过对上部结构进行分析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为实际工程计算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模态法 约束模态法 混合二步分析法 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 势能判据截断准则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非线性结构体系空间效应的主共振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忻良 郑希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0-805,共6页
为了揭示地基-非线性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行为,采用现代动力理论对体系的振动方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假定非对称结构的恢复力为双线性模型,地基土为集中参数模型,建立了地基-结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采用多尺度法研究了地基-结构相互作用... 为了揭示地基-非线性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行为,采用现代动力理论对体系的振动方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假定非对称结构的恢复力为双线性模型,地基土为集中参数模型,建立了地基-结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采用多尺度法研究了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空间效应的主共振,得到主共振的定常解并讨论了其稳定性.通过算例得到了体系水平刚度与扭转刚度成某一关系时的振动特性与能量传递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非线性结构 主共振 空间效应 相互作用体系 耦合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支座对软弱场地地表建筑及其下穿隧道的地震响应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军 赵国帆 +2 位作者 庞博蕾 宋煜堃 张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降低地表建筑及其临近下穿隧道的地震响应,提高其抗震性能,在地表建筑基础处设置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起地表建筑-桩-土-隧道相互作用体系的三维数值模型,对设置隔震支座前后的地表建筑和隧道的地震响应进行分... 为降低地表建筑及其临近下穿隧道的地震响应,提高其抗震性能,在地表建筑基础处设置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起地表建筑-桩-土-隧道相互作用体系的三维数值模型,对设置隔震支座前后的地表建筑和隧道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地表建筑设置基础隔震支座后,延长了其自振周期,远离了地震波主频范围,降低了共振效应;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层间位移及最大主应力均显著降低,并且地震强度越大,地表建筑设置隔震层后的减震效率越高。(2)地表结构设置隔震层对邻近下穿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则略有不同。地表建筑中减震层的存在对隧道的变形及应力响应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而其对隧道的加速度响应有部分影响,但该影响程度有限。综上所述,在地表建筑基础处设置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有利于地表建筑抗震,而可能会不利于邻近下穿隧道结构抗震,本文对于研究地表建筑-土-隧道整个相互作用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邻近下穿隧道 相互作用体系 地震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减震层对地铁隧道及其邻近地表建筑地震响应的影响
18
作者 谢军 赵国帆 +2 位作者 庞博蕾 宋煜堃 张斌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为研究在隧道处设置不同弹性模量的橡胶减震层对隧道-土-地表建筑相互作用体系的减震效果,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三维数值模型,对设置橡胶减震层前后体系中隧道及其邻近地表建筑地震响应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置橡胶减震层后... 为研究在隧道处设置不同弹性模量的橡胶减震层对隧道-土-地表建筑相互作用体系的减震效果,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三维数值模型,对设置橡胶减震层前后体系中隧道及其邻近地表建筑地震响应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置橡胶减震层后,隧道地震响应明显降低,震级越低,减震效果越明显;橡胶弹性模量越小,减震效果越好。在0.05 g地震波作用下设置弹性模量为1 MPa的橡胶减震层时,隧道减震效果最佳。设置橡胶减震层后,地表建筑地震响应基本呈放大趋势,震级越高,放大效果越明显;橡胶弹性模量越小,放大效果越强。在0.30 g地震波作用下设置弹性模量为1 MPa的橡胶减震层时,地表建筑放大效果最为显著。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设置橡胶减震层均会使隧道减震,地表建筑地震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橡胶减震层 地表建筑 相互作用体系 地震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基体系水平与扭转位移耦合效应研究
19
作者 姜南 赵慧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148,共7页
采用动力理论对地基-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方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基于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求解了基础和地基土之间的水平刚度与摇摆刚度,建立了结构-地基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力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能量法推... 采用动力理论对地基-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方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基于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求解了基础和地基土之间的水平刚度与摇摆刚度,建立了结构-地基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力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能量法推导了结构水平位移和扭转相耦合的振动方程。采用多尺度法研究了结构-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主共振。通过分析不同结构与地基间的非线性耦合及相同结构与不同地基间的非线性耦合,揭示了结构体系出现的振动能量由高阶模态水平振动向低阶模态扭转振动传递的耦合效应现象,得到了结构体系的振动特性与能量传递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体系 非线性 主共振 耦合效应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与不同刚度地表结构体系地震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韦浩浩 王国波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8-264,共7页
为探讨不同刚度地表结构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构建了地表结构基频低于、等于和高于场地土卓越频率的三种不同刚度的地表结构,地下结构为典型的三层三跨框架结构。采用Davidenkov模型考虑土体的非线性,考虑地震动类型... 为探讨不同刚度地表结构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构建了地表结构基频低于、等于和高于场地土卓越频率的三种不同刚度的地表结构,地下结构为典型的三层三跨框架结构。采用Davidenkov模型考虑土体的非线性,考虑地震动类型和幅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下结构的存在整体上放大了场地效应,而地表结构的影响取决于体系的频率特征。单一地表结构对地下结构的影响十分有限,而地下结构的存在放大了地表结构的响应,其放大程度仍取决于体系的频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结构 地下结构 相互作用体系 地震响应 场地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