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永磁电机对轨道交通直驱永磁牵引控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詹哲军 孙德强 +1 位作者 张吉斌 路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5,共5页
为深入研究不同永磁体对大功率直驱永磁牵引控制系统控制特性的影响,设计了钐钴和钕铁硼两种永磁电机。讨论了这两种永磁电机的特性及基本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永磁电机进行了分析,通过联调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电机 直驱永磁牵引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线性自抗扰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转速环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煜星 张洪 王梦坤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0,共7页
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风速多变、非线性和强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线性自抗干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tection Control,LADRC)的混合控制方法。首先对线性自抗扰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 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风速多变、非线性和强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线性自抗干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tection Control,LADRC)的混合控制方法。首先对线性自抗扰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进行改进,提高对扰动观测的能力,同时利用模糊控制动态调整LADRC控制参数,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控制器相比,该方法能够更好地估计风速引起的转矩波动,准确跟踪额定转速,实现风能利用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线性自抗干扰 模糊控制 最大功率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域自适应的永磁直驱电机模型预测控制
3
作者 赵金阳 杜钦君 +2 位作者 徐执诏 马炳图 吴育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永磁直驱电机运行时负载变化及电机内部参数变化,导致输出转矩产生波动。为提高伺服系统运动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连续控制集预测转矩控制方法。根据速度误差判断电机的运行状态,利用自适应函数对电机处于暂态、稳态不同工况下在线调... 永磁直驱电机运行时负载变化及电机内部参数变化,导致输出转矩产生波动。为提高伺服系统运动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连续控制集预测转矩控制方法。根据速度误差判断电机的运行状态,利用自适应函数对电机处于暂态、稳态不同工况下在线调整预测步数、预测步长以及控制周期,采用增量模型消除磁链对预测控制的影响。针对直驱系统易受外部扰动的影响,设计了具有可变增益的龙伯格观测器,使观测器在电机稳态和暂态时分别采用不同的增益,并超前一步观测负载转矩,提高观测器的观测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自适应函数 增量模型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龙伯格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pov超稳定的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滑模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子森 杨俊华 +2 位作者 邱孟 黄纬邦 林汇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2,共7页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工作环境恶劣,速度传感器安装维护困难,为此提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速度观测器和滑模变结构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以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电压电流为输入,基于可调模型、参考模型和采用Popov超稳定性理论确定的速...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工作环境恶劣,速度传感器安装维护困难,为此提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速度观测器和滑模变结构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以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电压电流为输入,基于可调模型、参考模型和采用Popov超稳定性理论确定的速度自适应律三部分,设计速度观测器。通过分析波能转换装置水动力方程,获得最大功率捕获时的期望电流,采用滑模控制算法快速跟踪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速度观测器可实现速度精确辨识,滑模控制策略可准确跟踪电流期望值,功率优化效果明显,系统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波浪发电系统 同步线电机 MRAS Popov超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型风机海上风电送出系统不对称接地及甩负荷电磁暂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爽 陈小月 +5 位作者 郑智慧 李炬添 张振 林睿 王羽 鲁海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7-837,I0033,共12页
为明确海上风电交流送出系统过电压的特征与水平,需考虑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特性。该文结合永磁直驱风机变流器的控制原理,提出海上风电送出系统不对称接地过电压的解析计算方法。基于PSCAD对风电机组进行精确电磁暂态建模与故障电压穿... 为明确海上风电交流送出系统过电压的特征与水平,需考虑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特性。该文结合永磁直驱风机变流器的控制原理,提出海上风电送出系统不对称接地过电压的解析计算方法。基于PSCAD对风电机组进行精确电磁暂态建模与故障电压穿越测试,以国内某500 kV大规模海上风电工程为背景,仿真计算送出系统不对称接地及甩负荷过电压。结果表明:系统不对称接地过电压大小与风机正负序控制策略有关;海缆电网侧甩负荷将产生持续百ms的1.3 pu以上的暂态过电压,风机过电压保护动作延时越长,暂态过电压越严重。实际海上风电工程计算需紧密联系风机控制保护策略及其参数,并综合关键设备耐压水平进行评估,通过风机控制策略优化可以降低系统过电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机 控制保护策略 不对称接地 甩负荷 暂态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精密直驱系统滑模位置控制
6
作者 李东博 李旭 +1 位作者 刘海波 王永青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5,128,共9页
为了实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在精密直驱系统中的高性能位置控制,针对其控制精度易受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fuzzy disturbance observe... 为了实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在精密直驱系统中的高性能位置控制,针对其控制精度易受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fuzzy disturbance observer,FDO)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FTSMC)复合策略。首先,建立了考虑系统集总扰动的PMLSM动力学模型,同时为提高伺服系统鲁棒性能同时削弱抖振现象,引入模糊干扰观测器观测系统集总扰动;然后,设计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能够保证系统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收敛至零,并将观测器估计值动态补偿至控制器中;最后,通过精密直驱系统仿真与试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跟踪精度与鲁棒性,同时削弱抖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系统 同步线电机 位置控制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模糊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蒋文韬 付立军 +3 位作者 王刚 侍乔明 陈宇航 徐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40,共8页
虚拟惯量控制方式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DDPMSG)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较好的频率支撑,但虚拟惯量控制使DDPMSG与系统之间产生了新的耦合关系,给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带来新的影响。建立了包含DDPMSG的风电并网系统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并通过... 虚拟惯量控制方式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DDPMSG)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较好的频率支撑,但虚拟惯量控制使DDPMSG与系统之间产生了新的耦合关系,给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带来新的影响。建立了包含DDPMSG的风电并网系统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并通过线性化得到其小信号模型。基于该小信号模型,利用特征分析法分析了虚拟惯量控制的比例系数和微分系数对风电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虚拟惯量控制及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虚拟惯量控制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与DDPMSG接入系统的位置及容量有关,且主要影响其所接入区域的局部振荡模式和系统的区域振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虚拟惯量 小干扰稳定 风电并网系统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磁直驱同步风电机组的分频海上风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宋卓彦 王锡凡 +3 位作者 陶伟龙 孟永庆 滕予非 宁联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33,共7页
海上风电经分频输电线路传输的研究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由去除机端换流器的多台基于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PMSG)的风电机组、海底电缆和交交变频器组成的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可通过线路末端的交交变频器控制PMSG的转速捕获风能,可节省... 海上风电经分频输电线路传输的研究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由去除机端换流器的多台基于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PMSG)的风电机组、海底电缆和交交变频器组成的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可通过线路末端的交交变频器控制PMSG的转速捕获风能,可节省初始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考虑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影响后,推导出分频海上风电系统的准稳态模型,基于转子平均磁链定向给出多机矢量控制器的设计原理;从曲线拟合的角度,给出多机组运行频率的求解方法;以4台PMSG为例,搭建了分频海上风电系统仿真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多机矢量控制方法,在不同风速条件下,风电机组的转速均能够跟随指令值,并实现风能的最优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分频输电系统 发电机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发电机侧变流器的并联控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壮 李广军 徐殿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4-480,共7页
针对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发电机多极对数、低速运行特性,提出易于实现、鲁棒性能好的滑模转子位置观测器,准确估计电机转子位置。在无位置传感器运行条件下,发电机转矩、磁链响应仍然保持良好的稳、动态性能;解决了安装光电编码器带... 针对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发电机多极对数、低速运行特性,提出易于实现、鲁棒性能好的滑模转子位置观测器,准确估计电机转子位置。在无位置传感器运行条件下,发电机转矩、磁链响应仍然保持良好的稳、动态性能;解决了安装光电编码器带来的可靠性和受干扰反馈错误位置信息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大功率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相对于双馈系统需要全功率变流器。目前,在MW级系统中电能变流器拓扑结构通常采用背靠背PWM变流器并联,用相同PWM脉冲触发和载波移相等两种控制方式。对两种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机侧变流器的无位置传感器载波移相并联技术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可靠性,降低了噪声,能使系统发出优质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同步发电机 转子位置观测器 电机侧变流器 并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变速风电系统的控制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5
10
作者 耿华 许德伟 +1 位作者 吴斌 杨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68-75,共8页
分析了传统功率控制方法下永磁直驱变速风电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一种改进型功率控制方法,以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并提高系统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功率控制模式下,传动系统的动态会引起发电机转速的低频谐振,导致系统输出功率低频振荡,影响风电... 分析了传统功率控制方法下永磁直驱变速风电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一种改进型功率控制方法,以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并提高系统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功率控制模式下,传动系统的动态会引起发电机转速的低频谐振,导致系统输出功率低频振荡,影响风电系统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降低发电机转矩环带宽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却会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所提出的改进型功率控制方法通过变流器开关模型重构直流母线电流,并基于该观测值构成发电机转矩控制环的前馈补偿项。该方法可有效降低系统的低频振荡,提高系统稳定性。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改进型功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稳定性分析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式永磁曳引系统无称重传感器起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高林 徐进 +4 位作者 张国强 李铁链 曲立志 丁力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207-4214,共8页
无齿轮直驱式永磁曳引系统已成为现代电梯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电梯永磁曳引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无静差模型预测控制的无称重传感器起动转矩控制策略。针对直驱曳引系统机械模型不确定、非线性和强扰动负载特性引起的预测模型失配问... 无齿轮直驱式永磁曳引系统已成为现代电梯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电梯永磁曳引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无静差模型预测控制的无称重传感器起动转矩控制策略。针对直驱曳引系统机械模型不确定、非线性和强扰动负载特性引起的预测模型失配问题,在预测模型中引入模型校正环节以克服模型失配问题。在预测模型中加入估计等效扰动信息来消除零伺服过程的速度静差,并将转速估计量引入到速度预测环节作为速度预测初值,从而无需在价值函数中再对预测速度进行校正。所研究的无称重传感器控制策略能够在抱闸释放瞬间准确控制电磁转矩,快速追踪不确定性综合扰动转矩,有效减小轿厢倒溜距离,并避免机械振动,从而提高了乘梯舒适性。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所提出无称重传感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齿轮电梯 曳引机 无称重传感器 无静差模型预测控制 乘梯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PWM变换器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池伟 石庆均 +1 位作者 陈宏伟 马智泉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434-438,共5页
针对基于双PWM变换器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控制问题,对该风电系统电机侧变换器、电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桨距角控制策略,并基于Matlab/Simulink对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永磁直驱风电系... 针对基于双PWM变换器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控制问题,对该风电系统电机侧变换器、电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桨距角控制策略,并基于Matlab/Simulink对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能够在不同风速下稳定运行,在额定风速以下可实现风能的最大功率跟踪,在额定风速以上通过桨距角控制能将风机系统的功率输出限制在额定值附近。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桨距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PWM变换器 同步发电机 风电系统 桨距角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入饱和的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天钰 魏星 +1 位作者 徐家俊 王晓茹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119,共7页
针对具有大转动惯量、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为解决风机变流器输入饱和约束引发的控制稳定性问题,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提出一种同时考虑输入饱和与损耗转矩参数不确定性的自适应转速控制策略,使风机在低风速阶... 针对具有大转动惯量、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为解决风机变流器输入饱和约束引发的控制稳定性问题,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提出一种同时考虑输入饱和与损耗转矩参数不确定性的自适应转速控制策略,使风机在低风速阶段快速跟踪最大功率点,提高对风能的捕获效率。仿真验证所提出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系统出现输入饱和情况时,考虑饱和输入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保证系统稳定,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的优点,保证了转速跟踪的效果,实现最大风能跟踪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最大功率点跟踪 自适应控制 输入饱和 风电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PMSG的内模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书举 赵栋利 +2 位作者 郭金东 李建林 许洪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6,共6页
介绍了PMSG控制策略和内模控制的工作原理。采用内模控制策略设计电机侧PWM变流控制器的速度调节器与电流调节器,使控制器参数直接与电机参数相关联,实现对PMSG的控制。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内模控制具有良好的稳态与动态性能,对输入机械... 介绍了PMSG控制策略和内模控制的工作原理。采用内模控制策略设计电机侧PWM变流控制器的速度调节器与电流调节器,使控制器参数直接与电机参数相关联,实现对PMSG的控制。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内模控制具有良好的稳态与动态性能,对输入机械转矩、转速给定等外部条件变化的响应速度快,对电机参数误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内模控制应用于永磁直驱风电系统PMSG的控制,容易获取优化的控制器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系统 同步发电机 内模控制 电流调节器 速度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蔺红 晁勤 荆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5,共5页
本文针对新疆金风公司1.5MW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多变流器并联的方式,应用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电压、电流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实现并网逆变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实现了独立调节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本文针对新疆金风公司1.5MW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多变流器并联的方式,应用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电压、电流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实现并网逆变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实现了独立调节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注入电网的电流为正弦波,馈入电网的谐波畸变率很小,且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风力发电系统 同步发电机 变流器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弱磁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霍现旭 胡书举 +1 位作者 吕佃顺 许洪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60,共7页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机侧变流器输出电压受直流母线电压限制。在对最大风能捕获曲线进行跟踪过程中,当机侧变流器参考输出电压超过直流母线电压限幅值后,需要进行弱磁控制。弱磁控制可以采用开环弱磁和闭环弱磁,其中开环弱磁控制通...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机侧变流器输出电压受直流母线电压限制。在对最大风能捕获曲线进行跟踪过程中,当机侧变流器参考输出电压超过直流母线电压限幅值后,需要进行弱磁控制。弱磁控制可以采用开环弱磁和闭环弱磁,其中开环弱磁控制通过判断当前转速与转折速度的关系进行投切,闭环控制利用参考电压与直流母线电压反馈值进行控制。文章对两种方式进行了原理分析和对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开环弱磁控制,闭环弱磁控制对电机参数依赖性小,数字控制实现容易,稳态条件精度更高,应用更具有普遍性。在Matlab环境和实验平台上分别对两种方案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很好地吻合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控制 电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风速传感器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直接转矩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秦斌 姜学想 +1 位作者 朱万力 王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2-137,共6页
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跟踪控制中使用风速传感器来检测风速,不仅增加了设备及其维护成本,也减少了对风机系统整体的利用率。论文提出了一种永磁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无风速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通过直接控制电机的转矩和定子磁链幅... 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跟踪控制中使用风速传感器来检测风速,不仅增加了设备及其维护成本,也减少了对风机系统整体的利用率。论文提出了一种永磁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无风速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通过直接控制电机的转矩和定子磁链幅值实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最大功率跟踪。相比于传统的矢量控制,省去了复杂的坐标变换、繁琐计算等问题,直接根据发电机转速来估算最优转矩给定,不需要转速外环,避免了风速的测量和风速测量不准确等问题,具有快速的转矩和转速响应性能,能快速地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有效地提高风机系统整体的利用率。最后,建立了dq轴坐标系下的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接转矩控制 同步电机 无风速传感器 最大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集成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文浪 倪泽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7-585,共9页
以基于TSMC的永磁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TSMC并网逆变级的数学模型,提出TSMC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集成控制策略,将最大风能跟踪、输出功率调节、变速恒频控制通过网侧逆变级的集成控制实现,且无需进行稳定直流电压的功率平... 以基于TSMC的永磁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TSMC并网逆变级的数学模型,提出TSMC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集成控制策略,将最大风能跟踪、输出功率调节、变速恒频控制通过网侧逆变级的集成控制实现,且无需进行稳定直流电压的功率平衡控制,系统控制复杂度降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风力发电 双级矩阵变换器 最佳风能跟踪 功率控制 集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双PWM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伍亮 杨金明 贾盼盼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42,共5页
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分别设计了电机侧和电网侧的变换器自抗扰控制器,从而实现在额定风速以下对电机侧的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电网侧直流电容电压恒定控制。与常规PI控制器相比,采用自抗扰控制器的直驱动式永磁同步发电系统,... 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分别设计了电机侧和电网侧的变换器自抗扰控制器,从而实现在额定风速以下对电机侧的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电网侧直流电容电压恒定控制。与常规PI控制器相比,采用自抗扰控制器的直驱动式永磁同步发电系统,能够实现对指令转速快速及无超调跟踪、有效抑制风速变化及电网电压扰动对电容电压的影响,具有较为优秀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风力发电系统 同步电机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式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滑模自寻最优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立彬 徐红伟 +2 位作者 胥芳 张任 胡克用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9-32,共4页
针对永磁直驱式同步风力发电机系统部分负荷阶段的最大功率捕捉问题,提出了一种滑模自寻最优控制策略。在风力机和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非线性数学模型基础上,利用滑模变结构自寻最优控制算法实现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捕捉,同时用自适应... 针对永磁直驱式同步风力发电机系统部分负荷阶段的最大功率捕捉问题,提出了一种滑模自寻最优控制策略。在风力机和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非线性数学模型基础上,利用滑模变结构自寻最优控制算法实现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捕捉,同时用自适应参数改善滑模变结构控制带来的输出颤振。该方法具有无须测量环境风速和精确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的优点。仿真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同步风力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捕捉 非线性 滑模自寻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