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同系物和异构体 被引量:23
1
作者 肖小华 刘霞 蒋生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4,共4页
建立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探讨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电解质浓度及不同电解质对样品保留时间、选择性和分离度等的影响,得到最佳的色谱分离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 30m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采用折线梯度洗脱,... 建立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探讨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电解质浓度及不同电解质对样品保留时间、选择性和分离度等的影响,得到最佳的色谱分离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 30m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采用折线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6nm。结果表明,该法对烷基链为C8~C16的烷基苯磺酸钠的同系物能完全分离,对烷基苯磺酸钠的异构体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同系物 异构体 分离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强化驱油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对黑腹果蝇生殖能力及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赵文红 张鼎 +1 位作者 周纯先 江城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sulfonate,LAS)对果蝇生殖能力及寿命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醚麻醉的方法,收集8 h内羽化而未交配的野生型黑腹果蝇,选择个体大小相近及外观行为正常的果蝇进入实验,雌雄各半。在培养基中加... 目的:探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sulfonate,LAS)对果蝇生殖能力及寿命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醚麻醉的方法,收集8 h内羽化而未交配的野生型黑腹果蝇,选择个体大小相近及外观行为正常的果蝇进入实验,雌雄各半。在培养基中加入LAS并按不同浓度分组(低剂量组:150 mg/kg,中剂量组:300 mg/kg,高剂量组:600 mg/kg,对照组:不添加LAS)。测定培养基中含有不同浓度LAS时果蝇繁殖能力及半数死亡天数、平均寿命及平均最高寿命,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果蝇的子代数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5.07%,84.59%和71.8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组雌、雄果蝇的半数死亡天数、平均寿命及平均最高寿命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缩短,高剂量组所受影响最为显著,雌、雄性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分别缩短13与15 d,平均寿命分别缩短18和14 d,平均最高寿命分别缩短14和12 d。结论:LAS对果蝇有一定毒性,可引起果蝇生殖能力降低及寿命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黑腹果蝇 生殖能力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4种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围 解迎双 +2 位作者 王波 贾松涛 牛洪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8,共4页
建立了水中4种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样品经高速冷冻离心,用MAX复合阴离子交换小柱净化富集后直接进样。在以乙腈-100mmol/L乙酸铵(体积比73:27)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5nm... 建立了水中4种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样品经高速冷冻离心,用MAX复合阴离子交换小柱净化富集后直接进样。在以乙腈-100mmol/L乙酸铵(体积比73:27)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5nm,进样体积10灿的条件下,4种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得到很好的分离。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十一烷基苯磺酸钠与十三烷基苯磺酸钠的线性范围为10~50mg/L,检出限为10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十四烷基苯磺酸钠的线性范围为5~25mg/L,检出限为5mg/L;加标回收率为86%~98%;相对标准偏差为2.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及其界面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宫清涛 王琳 +7 位作者 王东贤 杨震宇 赵金生 王宜阳 张路 安静仪 赵濉 俞稼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1,208,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的双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关系,以邻二氯苯为原料,经交叉耦合反应、磺化反应和中和反应等步骤,合成了邻二正戊烷基、正己烷基和正庚烷基苯磺酸钠 3种化合物, 3种产物的收率为 55% ~65%,用两相滴...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的双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关系,以邻二氯苯为原料,经交叉耦合反应、磺化反应和中和反应等步骤,合成了邻二正戊烷基、正己烷基和正庚烷基苯磺酸钠 3种化合物, 3种产物的收率为 55% ~65%,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产物的质量分数,均大于 99. 0%,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Wilhelmy-Plate法测定了双直链烷基苯磺酸钠NaCl水溶液与正壬烷的界面张力,发现随着疏水链碳数的增加,临界胶束浓度CMC减小,饱和吸附量Γmax先减小后增大,临界胶束浓度下的界面张力γCMC和饱和吸附面积Amin则是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直链烷基苯 界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宫清涛 姜小明 +3 位作者 王琳 张路 赵濉 俞稼镛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以邻二氯苯为原料,经交叉耦合、酰化、黄鸣龙还原、磺化以及中和等步骤,合成了5种三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产物的收率为38%~42%,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产物的纯度均大于99.5%,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wilhelmy-Plate... 以邻二氯苯为原料,经交叉耦合、酰化、黄鸣龙还原、磺化以及中和等步骤,合成了5种三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产物的收率为38%~42%,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产物的纯度均大于99.5%,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wilhelmy-Plate法测定了三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NaCl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发现,随三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疏水链碳数的增加,其临界胶束浓度降低,饱和吸附量增加,饱和吸附面积减小;短侧链碳数由4减小到2时,表面张力由25.73mN/m降低到24.78mN/m,长侧链碳数的增加对临界胶束浓度下表面张力的改变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三取代直链烷基苯 双取代直链烷基苯 合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致小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及胶原改变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文红 王金花 +1 位作者 王开磊 张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5-591,共7页
目的:观察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sulfonate,LAS)对小鼠皮肤组织的氧化应激及胶原纤维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只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LAS低剂量组(150 mg/L)、中剂量组(... 目的:观察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sulfonate,LAS)对小鼠皮肤组织的氧化应激及胶原纤维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只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LAS低剂量组(150 mg/L)、中剂量组(300 mg/L)及高剂量组(600 mg/L),每组10只。分别用蒸馏水及不同剂量的LAS涂抹各组小鼠的背部剃毛处,每日1次,连续涂抹60 d。观察各组小鼠的饮食、日常活动等一般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情况;取涂抹部位皮肤进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结构及胶原纤维变化情况;测定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评价胶原蛋白量的变化;检测皮肤匀浆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评价氧化应激的变化。结果:实验期间,LAS各剂量组小鼠在饮食、日常活动及精神状态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4周后,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及Masson染色显示:LAS各剂量组小鼠皮肤明显变薄,表皮细胞部分坏死、脱落,真皮浅表有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减少,纤维排列杂乱、松散、模糊。各生化指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S各剂量组小鼠MDA含量及LDH活性明显增加(P<0.01),SOD活性及Hy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LAS能诱导小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状态;破坏皮肤结构的完整性,使其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使胶原纤维形态发生改变且含量明显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氧化损伤可能是胶原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小鼠 皮肤组织 氧化应激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致小鼠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文红 崔慧娴 +1 位作者 孙倩男 陈兵兵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1-468,共8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 sulfonate,LAS)引起小鼠皮肤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TP对照组(TP 100 mg·L^(-1)... 本研究主要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 sulfonate,LAS)引起小鼠皮肤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TP对照组(TP 100 mg·L^(-1))、LAS损伤组(LAS 300 mg·L^(-1))、TP干预组1(LAS 300 mg·L^(-1),TP 100 mg·L^(-1))与干预组2(LAS 300 mg·L^(-1),TP 200 mg·L^(-1))。分别用蒸馏水及不同剂量的LAS及TP涂抹小鼠的背部剃毛处,连续涂抹60 d,观察各组小鼠的饮食、日常活动及体质量变化情况;取背部涂抹皮肤进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结构及胶原纤维变化情况;检测皮肤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及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表明,TP干预可拮抗LAS引起的小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及胶原改变;从第6周开始,干预组小鼠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LAS损伤组(P<0.01);皮肤形态结构有所改善,表皮厚度增加且较为完整,胶原纤维含量增加,纤维排列杂乱、松散、模糊的现象得到改善;皮肤中SOD、GSH-Px及Hyp水平明显增加,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血清中LDH、NO水平显著低于LAS损伤组(P<0.01)。实验结果表明TP在一定程度上对LAS所致小鼠皮肤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皮肤组织 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致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赵文红 张建国 江城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sulfonate,LAS)致小鼠肝脏损伤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ICR种小鼠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LAS低(150 mg/kg)、中(300 mg/kg)、高剂量组(600 mg/kg),采用灌胃方法,持续...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sulfonate,LAS)致小鼠肝脏损伤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ICR种小鼠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LAS低(150 mg/kg)、中(300 mg/kg)、高剂量组(600 mg/kg),采用灌胃方法,持续60 d,每10天称量1次,观察行为,60 d后称量处死,计算肝系数,做病理学检查;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as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几种指标的水平。结果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增长缓慢甚至减轻(P<0.05);低、中、高剂量组肝脏系数分别为(6.25±0.38)%、(6.94±0.52)%和(7.42±0.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32±0.58)%,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高剂量组肝细胞出现水肿、点状坏死,肝窦充血现象;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肝组织MDA含量明显增高,SOD及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P<0.01);同时,LDH与NOS活性有所增强(P<0.05,P<0.01);结论LAS能抑制小鼠体质量的增长,对肝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影响肝组织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小鼠 肝组织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修饰P型沸石吸附水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谭文渊 徐曼 曾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2,共8页
通过使用碱液对天然斜发沸石(Z)进行处理制得P型沸石(PZ),再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Z和PZ进行修饰,制得有机改性沸石ZC和PZC,对比考察了ZC和PZC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PZ硅/铝比为2,比Z(4.85)... 通过使用碱液对天然斜发沸石(Z)进行处理制得P型沸石(PZ),再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Z和PZ进行修饰,制得有机改性沸石ZC和PZC,对比考察了ZC和PZC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PZ硅/铝比为2,比Z(4.85)降低58.8%;PZ的零净电荷点、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均高于Z;吸附平衡时间为4 h.当p H=2时,ZC和PZC对LAS吸附量达到最高,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qm)分别为12.658和27.100mg/g,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PZC的吸附速率常数大于ZC,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沸石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生物修复湖泊底泥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广容 叶春松 +1 位作者 钱勤 张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62,共4页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 Sulfonates,LAS)是环境中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城市湖泊长期以来接纳了大量的污染物,致使底泥沉积了大量的LAS。采用电动生物复合技术修复东湖底泥中LAS,由于其LAS含量过高,当直...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 Sulfonates,LAS)是环境中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城市湖泊长期以来接纳了大量的污染物,致使底泥沉积了大量的LAS。采用电动生物复合技术修复东湖底泥中LAS,由于其LAS含量过高,当直接添加芽孢杆菌降解LAS时,发现无明显的降解效果。经过驯化培养芽孢杆菌,得到了降解LAS的菌株。电动生物修复LAS去除率达到40.5%,比单纯的生物修复高出三十多个百分点,比单纯电动修复高出二十个百分点。电极正负极交替有利于底泥中LAS的降解与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生物修复 芽孢杆菌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湖泊底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中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凝气浮处理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红云 贺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研究了废水中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混凝气浮处理的一些影响因素,包括pH、混凝剂(硫酸铝钾)用量、气浮时间,对比了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处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pH、混凝剂用量及气浮时间均对混凝气浮处理效果有较大影... 研究了废水中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混凝气浮处理的一些影响因素,包括pH、混凝剂(硫酸铝钾)用量、气浮时间,对比了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处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pH、混凝剂用量及气浮时间均对混凝气浮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当pH=6、混凝剂质量浓度为667 mg/L及气浮时间为5 min时,混凝气浮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去除率可达7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混凝气浮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洗衣粉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惠敬 王佩维 关景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7-920,共4页
提出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洗衣粉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n-ABS)。研究并选定方法的最佳分析条件为:①固定相为Venusil XBP-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②流动相由乙腈和0.1mol·L^-1 NaClO4水溶液以6比4混合的... 提出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洗衣粉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n-ABS)。研究并选定方法的最佳分析条件为:①固定相为Venusil XBP-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②流动相由乙腈和0.1mol·L^-1 NaClO4水溶液以6比4混合的溶液;③流动相的流速为1.0mL·min^-1;④柱温40℃;⑤紫外检测波长为225nm。按上述分析条件进行测定,不仅可达到n-ABS同系物之间的良好分离并测得样品的平均碳数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而且与同分异构体也能得到较好分离,按所提出的方法,可在22min以内完成一次分析。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7552.4 x-5282.3,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的检出限(3S/N)为1.0mg·L^-1,相对标准偏差(72—6)为0.3%,回收率在96.3%~10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脱磺-气相色谱法测定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沁桂 姚晨之 严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0,226,共3页
在气相色谱法测定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中,采用微波加热脱磺预处理方法,试样置于盛有磷酸的密闭聚四氟乙烯(PTFE)消解罐中,在微波消解系统中先在150℃加热10 min,随后在180℃加热5 min,微波消解系统的输出功率为300 W。... 在气相色谱法测定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中,采用微波加热脱磺预处理方法,试样置于盛有磷酸的密闭聚四氟乙烯(PTFE)消解罐中,在微波消解系统中先在150℃加热10 min,随后在180℃加热5 min,微波消解系统的输出功率为300 W。试验证明,与GB/T5178-1985中所述的热裂解脱磺法相比较,微波脱磺法在操作简单,处理耗时少及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等方面显示其突出优点。在气相色谱测定中采用了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25 m×0.32 mm,0.25μm)及氢火焰离子检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微波加热脱磺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14
作者 薛玉英 张姗姗 +2 位作者 唐萌 稗田洋子 竹下治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7,31,共4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同系物的含量。全血样品用酸性提取溶液稀释,过Bakerbond SPE C18固相萃取小柱,经甲醇-乙酸-水(49+2+49)混合溶液淋洗后用甲醇-氨水(98+2)混合溶液洗脱。经纯化后的洗脱液在Wakop...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同系物的含量。全血样品用酸性提取溶液稀释,过Bakerbond SPE C18固相萃取小柱,经甲醇-乙酸-水(49+2+49)混合溶液淋洗后用甲醇-氨水(98+2)混合溶液洗脱。经纯化后的洗脱液在Wakopak WS AS-Aqua(250 mm×4.6 mm,5 μm)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与水(60+40)混合溶液,检测波长为228 nm。5种n-ABS同系物的C10-C14的质量分数在10.0-100.0 ng·g-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全血中各同系物回收率为78%-107%;日内相对标准偏差(n=5)≤10%,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同系物 固相萃取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动苯基杆菌对LAS生物降解机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纪树兰 邓丽萍 +2 位作者 郑大威 任海燕 彭跃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7-209,共3页
从不同地区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sodium alkylbenzenesulfonate,简称LAS)富集地带取回的污水样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菌株——可动苯基杆菌(phenylobaterium mobil GZ6)。该菌细胞为短杆状,大小为(0.5~0... 从不同地区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sodium alkylbenzenesulfonate,简称LAS)富集地带取回的污水样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菌株——可动苯基杆菌(phenylobaterium mobil GZ6)。该菌细胞为短杆状,大小为(0.5~0.8)μm×(1.0~2.0)μm,其生长pH为6.0~10.0,最适生长pH为7.0,生长温度为4~40℃,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本实验用温度为28℃,转速为170r/min的振荡摇床培养GZ6菌,并实时监测其对LAS的降解情况。由紫外分析图发现,在GZ6对LAS降解的第8h,出现吸光度变化的最大值点,取第8h的样品用HPLC法分离,并用MS法进一步佐证紫外吸收的分析结果,探讨了GZ6菌对LAS的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苯基杆菌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LAS 生物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高抗菌株的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宏伟 朱蕴兰 +4 位作者 苏贤岩 邵影 梁峙 曹泽红 林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885-1886,1888,共3页
从徐州汉高洗涤剂厂排水沟中污物筛选出了一株能以LAS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抗性LAs降解菌,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s降解菌的最佳降解条件是30℃、pH6.0、装液量150ml/500ml三角瓶、120r/min、LAS浓度为200~600mg/L,... 从徐州汉高洗涤剂厂排水沟中污物筛选出了一株能以LAS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抗性LAs降解菌,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s降解菌的最佳降解条件是30℃、pH6.0、装液量150ml/500ml三角瓶、120r/min、LAS浓度为200~600mg/L,24h生长量达0.443(OD460)、最大降解率达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表面活性剂 降解菌 分离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生物降解性与分子结构的定量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寒 张笑一 +1 位作者 王正武 李干佐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得到了LAS的分子结构参数,应用这些分子结构参数对LAS生物降解的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以分子总电子能(Ee)、分子偶极距(μ)、前线轨道电子云密度指数(FrN)为结构描述符的降解率D%的数学模型。表明:①烷基碳原... 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得到了LAS的分子结构参数,应用这些分子结构参数对LAS生物降解的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以分子总电子能(Ee)、分子偶极距(μ)、前线轨道电子云密度指数(FrN)为结构描述符的降解率D%的数学模型。表明:①烷基碳原子数相等而苯环位置离中心碳原子越近,Ee值越负、FrN越大、偶极矩μ越小其生物降解性越低;②苯环离末端碳原子位置不变即碳原子数减少的LAS分子,Ee值越正、FrN越大、偶极矩μ越小其生物降解性越低。可见μ与FrN在各种结构系列中均适用,是与生物降解活性相关的主要结构描述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生物降解性 分子结构 定量结构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没式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显怀 刘绍根 黄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7-560,共4页
采用淹没式水解 -好氧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 (SAGB)技术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LAS)质量浓度高达10 0mg/L的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进行处理 ,水解SAGB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4 0h ,好氧SAGB池水力停留时间为 6 0h .研究结果表明 :水解段污泥龄... 采用淹没式水解 -好氧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 (SAGB)技术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LAS)质量浓度高达10 0mg/L的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进行处理 ,水解SAGB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4 0h ,好氧SAGB池水力停留时间为 6 0h .研究结果表明 :水解段污泥龄较长的微生物对LAS的起泡组分有较强的降解作用 ,将LAS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中间产物 ,使废水的BOD/COD值由 0 2 5提高到约 0 4 5 ,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有利于后续好氧处理 .工程运行表明 :合成洗涤剂废水 ρ(CODCr) =30 1~ 4 5 3mg/L ,ρ(LAS) =12 9~ 16 4mg/L ,ρ(PO43 -) (以P计 ) =2 3~ 4 2mg/L ,采用物化预处理—水解SAGB—好氧SAGB工艺处理后 ,出水水质达到ρ(CODCr) =5 0~ 81mg/L ,ρ(LAS) =2~ 4mg/L ,ρ(PO43 -) (以P计 ) =0 1~ 0 3m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 淹没式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 水解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LAS SAG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对生活洗衣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操家顺 赵宇杰 +3 位作者 薛朝霞 李超 吴园园 贺含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120,共5页
质量比3:5:2的配比的椰壳活性炭、酸改凹凸棒土和MnO_2为原料制备吸附-催化材料,并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处理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为特征污染物的生活洗衣废水。结果表明,该吸附-催化材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总孔容,MnO_2颗粒负载在酸改... 质量比3:5:2的配比的椰壳活性炭、酸改凹凸棒土和MnO_2为原料制备吸附-催化材料,并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处理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为特征污染物的生活洗衣废水。结果表明,该吸附-催化材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总孔容,MnO_2颗粒负载在酸改凹凸棒土和椰壳活性炭表面。吸附-催化氧化体系对生活洗衣废水处理效果较好,COD、NH_4^+-N、NO_3^--N、TP、LAS的去除率分别大于88%、75%、75%、66%、88%。双氧水投加量对LAS的去除有显著影响,材料投加量对NH_4^+-N、NO_3^--N的去除有显著影响,进水流量较大时有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连续处理的优化参数为H_2O_2投加量1.0 m L/min,进水体积流量0.4 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洗衣废水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椰壳活性炭 凹凸棒土 二氧化锰 吸附-催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油乙氧基化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 被引量:8
20
作者 陶永铎 张辉 李秋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对椰子油乙氧基化物-30EO(COE-30)与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2)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5)复配的二元体系进行研究,运用非理想溶液理论计算混合胶束和混合吸附层的组成及二者在混合胶束和混... 对椰子油乙氧基化物-30EO(COE-30)与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2)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5)复配的二元体系进行研究,运用非理想溶液理论计算混合胶束和混合吸附层的组成及二者在混合胶束和混合吸附层中协同作用参数。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在混合胶束和混合吸附层显示出较强的协同作用,混合胶束中作用参数|βm|=2~6,混合吸附层中作用参数|βσ|=2~6。3个复配体系在形成胶束能力和降低表面张力效率方面存在协同增效作用,同时COE-30/AES-2和COE-30/AEC-5体系在降低表面张力能力方面也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乙氧基化物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 表面化学性质 协同作用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