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本《侯昌叶直谏表》与晚唐懿、僖时期之政局 被引量:2
1
作者 郭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01-107,共7页
敦煌写本中有唐侯昌叶直谏表一通,编号伯二八一一号。原件题名作:“金紫光禄大夫守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侯昌叶直谏表”。表文系抄件,首尾基本完整,仅末工行残十余字,计五十行,约一千八百字。该表迄今未见有人整理论及。内容涉及唐末王仙... 敦煌写本中有唐侯昌叶直谏表一通,编号伯二八一一号。原件题名作:“金紫光禄大夫守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侯昌叶直谏表”。表文系抄件,首尾基本完整,仅末工行残十余字,计五十行,约一千八百字。该表迄今未见有人整理论及。内容涉及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期间唐僖宗政事,是一篇传世诸唐史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本 黄巢起义 直谏 陛下 孙光宪 御史 刑部 史籍 新唐书 唐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谏犯上的宋代名臣寇准
2
作者 李之亮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78-80,共3页
直言强谏是古代大臣的美德,但这样的大臣并不多,宋朝的寇准则是历朝公认的强项直臣。早在当小官时,他就因奏事惹怒太宗,太宗愤然回宫,寇准竟拉住他的衣裳,直到把事情定下才算了结。此后在任用宰相、决定与契丹决战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他... 直言强谏是古代大臣的美德,但这样的大臣并不多,宋朝的寇准则是历朝公认的强项直臣。早在当小官时,他就因奏事惹怒太宗,太宗愤然回宫,寇准竟拉住他的衣裳,直到把事情定下才算了结。此后在任用宰相、决定与契丹决战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他都敢于犯上直谏,成就了一代诤臣的美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寇准 直谏 犯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朗直谏平冤狱
3
作者 张新荣 《现代法学》 1983年第3期71-72,共2页
[原文] 寒朗博通经书,举孝廉,以谒者守侍御史,考案楚狱,有颜忠、王平辞连及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时显宗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形色,独问忠、平,错愕不能对... [原文] 寒朗博通经书,举孝廉,以谒者守侍御史,考案楚狱,有颜忠、王平辞连及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时显宗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形色,独问忠、平,错愕不能对。乃上言建等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多如此。帝召问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明帝 举孝廉 平冤狱 御史 陛下 洛阳 显宗 九族 直谏 原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言官勇谏原因考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明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5-49,共5页
明代勇于直谏的言官群体直谏勇气来源有三:一是儒家政治传统的浸润和历代直谏楷模的鼓励;二是明代言官制度的保障;三是明太祖提倡直言的影响。三者之中,制度上的保障起着关键作用。明代言官勇于直谏的可贵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优... 明代勇于直谏的言官群体直谏勇气来源有三:一是儒家政治传统的浸润和历代直谏楷模的鼓励;二是明代言官制度的保障;三是明太祖提倡直言的影响。三者之中,制度上的保障起着关键作用。明代言官勇于直谏的可贵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优秀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种折射,值得肯定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言官 直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征进谏的主要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振卿 《河北学刊》 1982年第4期133-138,共6页
我国古代的谏臣,就其作用、成就与影响,首推初唐的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馆陶人(一说河北曲城,今大名县东)。少时出家为道士,隋末投瓦岗起义军,后降唐。又被窦建德所获,任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入唐为太子李建成洗马。唐太... 我国古代的谏臣,就其作用、成就与影响,首推初唐的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馆陶人(一说河北曲城,今大名县东)。少时出家为道士,隋末投瓦岗起义军,后降唐。又被窦建德所获,任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入唐为太子李建成洗马。唐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后又任侍中等职。他前后进谏二百余事,多被唐太宗采纳。唐王朝统治地位的巩固,唐代初期社会的发展,以至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魏征的谏议起了不小的作用。这在史学界似无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征 唐太宗 主要特点 直谏 佞人 唐王朝 千里马 窦建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玉形象的历史变迁及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金荣权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4-105,共2页
最早评价宋玉的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日:“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司马迁这一句话是比较含混的,在肯定宋玉文学才能时,对他不敢直谏似有微辞,却并... 最早评价宋玉的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日:“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司马迁这一句话是比较含混的,在肯定宋玉文学才能时,对他不敢直谏似有微辞,却并没有蔑视之意。但它却为后人评议宋玉留下了不利的口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的历史 《屈原》 文人 巫山 杜甫 直谏 司马迁 忧国 唐代诗人 唐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褚遂良改写“怏然”之可行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付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282-285,共4页
闻名于世的《兰亭序》历来流传"怏然自足"、"快然自足"两个版本。对此,翁方纲、启功、郭沫若等前辈已有论述,似无定论。2007年,清华大学吴迪、赵丽明发表《敦煌摹本,了结千古一字—〈兰亭集序〉"怏"字考... 闻名于世的《兰亭序》历来流传"怏然自足"、"快然自足"两个版本。对此,翁方纲、启功、郭沫若等前辈已有论述,似无定论。2007年,清华大学吴迪、赵丽明发表《敦煌摹本,了结千古一字—〈兰亭集序〉"怏"字考》一文,引敦煌写卷抄本,证"怏然自足"的合理性;2010年《中国书法》载有张志攀《读〈禊序〉说"怏然"》一文,亦主是说。本文通过论证认为"怏然"一说于文不通,同时褚遂良改"怏然"为"快然"组具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艺术作品 兰亭序 创作 怏然 快然 直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平仲与《续世说》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国政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5期61-66,共6页
一、生平、思想及著述 孔平仲,字义父,江西临江新喻人。《宋史·孔平仲传》“义父”作“义甫”。《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序》作“义父”,但是,同一序中“义”亦写作“毅”,《容斋随笔》作“毅甫”,《全宋词》作“毅父”,均指的... 一、生平、思想及著述 孔平仲,字义父,江西临江新喻人。《宋史·孔平仲传》“义父”作“义甫”。《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序》作“义父”,但是,同一序中“义”亦写作“毅”,《容斋随笔》作“毅甫”,《全宋词》作“毅父”,均指的是孔平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公使库 义父 青州 小说史 直谏 魏晋南北朝 杂说 绍圣 史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夏战争奏议文书写之“剀切”文风
9
作者 宋华 郭艳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138,共5页
宋夏战争是北宋时期重点边疆问题,围绕宋夏战争的奏议文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剀切"之风。上书者往往切合事理论事、越职言事,甚至犯颜直谏,将奏议类文体"气流墨中,生动简外"的特色发扬至大,展现出明显的弹文特色。通... 宋夏战争是北宋时期重点边疆问题,围绕宋夏战争的奏议文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剀切"之风。上书者往往切合事理论事、越职言事,甚至犯颜直谏,将奏议类文体"气流墨中,生动简外"的特色发扬至大,展现出明显的弹文特色。通过对这一文风的探讨,可以洞见宋夏战争期间宋代士风与文体学之间的交互影响,探析宋代奏议文论事"剀切"背后士大夫直言敢谏的人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夏战争 奏议文 “剀切” 直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宋玉评价中的一个问题
10
作者 邓元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4-10,50,共8页
对宋玉作出总的评价的,首先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宋玉“
关键词 《屈原列传》 直谏 《九辩》 楚王 楚国 君王 《离骚》 《宋玉集序》 唐勒 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征的政治思想
11
作者 杨荫楼 《齐鲁学刊》 1981年第3期49-53,共5页
魏征是我国封建盛世唐朝贞观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患想家。他能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及时地向唐太宗提出种种谏言和治国方略。他对唐朝皇帝忠心耿耿,正直不阿。为了地主阶级国家利益,他可以不顾个人安危,犯颜直谏... 魏征是我国封建盛世唐朝贞观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患想家。他能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及时地向唐太宗提出种种谏言和治国方略。他对唐朝皇帝忠心耿耿,正直不阿。为了地主阶级国家利益,他可以不顾个人安危,犯颜直谏。史称他曾谏“前后二百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魏征 政治思想 以史为鉴 贞观时期 地主阶级 唐朝皇帝 社会经济 政治主张 直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伯温“批评”有艺术
12
作者 栾世强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6期63-63,共1页
如今不少人都感叹:开展批评难,批评领导更难。近日翻阅资料,对刘伯温的批评艺术留下深刻印象,我认为它确有借鉴的价值。朱元璋称帝后,要封百官。当他看完花名册时,发现功臣有数,但亲朋不少。封吧?无功受禄,群臣不服:不封?面子上过不去,... 如今不少人都感叹:开展批评难,批评领导更难。近日翻阅资料,对刘伯温的批评艺术留下深刻印象,我认为它确有借鉴的价值。朱元璋称帝后,要封百官。当他看完花名册时,发现功臣有数,但亲朋不少。封吧?无功受禄,群臣不服:不封?面子上过不去,一时为难。军师刘伯温看出皇帝的难处,又不敢直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艺术 朱元璋 花名册 皇帝 军师 面子 感叹 直谏 翻阅 功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不会忘记──读《中国统计》载《浮夸忧思录》有感
13
作者 丁同健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7-47,共1页
历史不会忘记──读《中国统计》载《浮夸忧思录》有感丁同健历史洞开一扇小小的窗户,荒诞塞满广袤的田垅,铅字编织着谎言.卷起浮夸的热风,留下几页悲戚的故事,写进历史的迷宫.有人说,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也有人说,忘记意味着... 历史不会忘记──读《中国统计》载《浮夸忧思录》有感丁同健历史洞开一扇小小的窗户,荒诞塞满广袤的田垅,铅字编织着谎言.卷起浮夸的热风,留下几页悲戚的故事,写进历史的迷宫.有人说,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也有人说,忘记意味着背叛.扭曲的岁月,沉重的苦难,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统计 四川内江 化工机械厂 攀登者 作者单位 窗户 魏征 起浮 数字 直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主义是屈原的精神支柱
14
作者 贾秀英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1期13-15,共3页
屈原生活在战国末年。其时正是诸侯兼并加剧的年代。刘向在《战国策序》中说:“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出身贵族又与楚王同姓的屈原,眼看楚国逐渐由强到弱,由盛及衰,怎能不忧心如焚。他决心辅助怀王振兴楚国。但腐朽的保守努力却使他遭... 屈原生活在战国末年。其时正是诸侯兼并加剧的年代。刘向在《战国策序》中说:“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出身贵族又与楚王同姓的屈原,眼看楚国逐渐由强到弱,由盛及衰,怎能不忧心如焚。他决心辅助怀王振兴楚国。但腐朽的保守努力却使他遭谗见疏。他身虽被逐,心仍系于楚王,他全然不顾个人的安危,谠言直谏,期望楚王能效法前贤,遵道得路。他虽屡遭失败,可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上下求索,为实现理想不懈地奋斗,又始终不愿离开楚国。在那楚才晋用的年代,什么力量牵系着屈原如此眷恋楚国?我认为爱国主义是屈原的精神支柱。现略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楚国 楚王 爱国主义 精神支柱 直谏 现理 背绳 出身贵族 商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