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下共治与两汉政论的直言
被引量:
3
1
作者
曹胜高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刘邦立汉时所宣称的"天下共治",是两汉选贤机制的重要来源。汉王室每逢灾异而选拔直言极谏,主动以朝野对话来纾缓民间积怨,以此作为调整行政措施的参考。但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直言极谏的作用却日渐弱化。两汉文人秉持共治而...
刘邦立汉时所宣称的"天下共治",是两汉选贤机制的重要来源。汉王室每逢灾异而选拔直言极谏,主动以朝野对话来纾缓民间积怨,以此作为调整行政措施的参考。但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直言极谏的作用却日渐弱化。两汉文人秉持共治而形成的直言传统并没有因此削弱,遂使得两汉政论散文以直接批评为基调。当东汉皇权与士人关系相疏离,士人遂从行政的参与者转化为政权的旁观者,潜隐著述,指陈时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共治
直言极谏
政论文风
选贤
灾异
王充
王符
仲长统
《白虎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杀之三宥之三”的标点问题
2
作者
杨海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05,共1页
“杀之三宥之三”一语,出自苏轼的名作《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如下: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页)两宋...
“杀之三宥之三”一语,出自苏轼的名作《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如下: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页)两宋有关苏轼“何须出处”的典故,亦出自于此。诸如赵令畤《侯鲭录》即有所记载,孔凡礼点校如下:东坡先生召试直言极谏科时,答《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先生
孔凡礼
苏轼文集
侯鲭录
赵令畤
直言极谏
点校
尧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唐名相李德裕的安国定边之术
3
作者
范香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0-31,共2页
李德裕作为唐朝著名的宰相及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政心怀社稷,敢于直言极谏,关心百姓,造福地方,竭忠尽智,靖塞安边,运筹帷幄,解国之忧,值得今人学习。
关键词
李德裕
直言极谏
造福百姓
靖塞安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下共治与两汉政论的直言
被引量:
3
1
作者
曹胜高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国家建构与中国文学格局之初成"(12BZW059)
项目负责人:曹胜高
文摘
刘邦立汉时所宣称的"天下共治",是两汉选贤机制的重要来源。汉王室每逢灾异而选拔直言极谏,主动以朝野对话来纾缓民间积怨,以此作为调整行政措施的参考。但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直言极谏的作用却日渐弱化。两汉文人秉持共治而形成的直言传统并没有因此削弱,遂使得两汉政论散文以直接批评为基调。当东汉皇权与士人关系相疏离,士人遂从行政的参与者转化为政权的旁观者,潜隐著述,指陈时弊。
关键词
天下共治
直言极谏
政论文风
选贤
灾异
王充
王符
仲长统
《白虎通义》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杀之三宥之三”的标点问题
2
作者
杨海文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05,共1页
文摘
“杀之三宥之三”一语,出自苏轼的名作《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如下: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页)两宋有关苏轼“何须出处”的典故,亦出自于此。诸如赵令畤《侯鲭录》即有所记载,孔凡礼点校如下:东坡先生召试直言极谏科时,答《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关键词
东坡先生
孔凡礼
苏轼文集
侯鲭录
赵令畤
直言极谏
点校
尧曰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唐名相李德裕的安国定边之术
3
作者
范香立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0-31,共2页
文摘
李德裕作为唐朝著名的宰相及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政心怀社稷,敢于直言极谏,关心百姓,造福地方,竭忠尽智,靖塞安边,运筹帷幄,解国之忧,值得今人学习。
关键词
李德裕
直言极谏
造福百姓
靖塞安边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下共治与两汉政论的直言
曹胜高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苏轼“杀之三宥之三”的标点问题
杨海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唐名相李德裕的安国定边之术
范香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