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刀尖角容腔对直角转弯流道液流特性影响的PIV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建军 孔祥东 +2 位作者 侯冠男 俞滨 权凌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3-948,共6页
针对液压集成块典型的直角转弯流道结构,搭建了一个低速流场可视化测量试验台,采用2D-PIV流场测试技术实现了6种带有不同刀尖角容腔的直角转弯流道流场的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刀尖角容腔和直角转弯出流管段内拐角处分别出现涡流,前者... 针对液压集成块典型的直角转弯流道结构,搭建了一个低速流场可视化测量试验台,采用2D-PIV流场测试技术实现了6种带有不同刀尖角容腔的直角转弯流道流场的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刀尖角容腔和直角转弯出流管段内拐角处分别出现涡流,前者涡流尺度随容腔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后者涡流尺度则与容腔长度无关。分析了刀尖角容腔长度及与进出口相对位置的关系对直角转弯流道液流特性的影响,发现出流方向正对刀尖角容腔时的流动损失更小。研究结果为集成块内部转弯流道结构优化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转弯流道 PIV 刀尖角容腔 液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角转弯大功率重型刮板输送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昆宏 温宝卿 《中国煤炭》 2019年第11期94-97,共4页
分析了传统刮板输送机与刮板转载机布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阳煤集团新元煤炭公司的实际需求,研制了SGZ1000/1710型直角转弯大功率重型刮板输送机,介绍了直角转弯大功率重型刮板输送机的结构设计与结构特征,详细阐述了直角转弯大功率... 分析了传统刮板输送机与刮板转载机布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阳煤集团新元煤炭公司的实际需求,研制了SGZ1000/1710型直角转弯大功率重型刮板输送机,介绍了直角转弯大功率重型刮板输送机的结构设计与结构特征,详细阐述了直角转弯大功率重型刮板输送机的技术参数与关键技术。实际应用表明,该装备满足了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运输的需要,同时在薄煤层工作面和放顶煤工作面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转弯 大功率重型刮板输送机 刮板转载机 煤炭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L型通道行人转弯行为仿真模型
3
作者 郝妍熙 刘巍 +2 位作者 胡华 方勇 刘志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3-392,共10页
行人在交通环境中的转弯行为是行人交通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L型单向通道中的行人流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实验和模拟仿真研究转弯行人运动机理。首先,依据行人转弯时在不同区域的运动特征,将L型通道划分为4个区域,并考虑不同宽... 行人在交通环境中的转弯行为是行人交通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L型单向通道中的行人流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实验和模拟仿真研究转弯行人运动机理。首先,依据行人转弯时在不同区域的运动特征,将L型通道划分为4个区域,并考虑不同宽度和不同服务水平下的行人运动特征,改进现有模型的自驱动力方向和通行规则,建立改进的L型通道直角转弯模型。然后,在地铁站直角转弯区及模拟场地采集行人转弯轨迹,分析路径选择、变道位置和转弯位置,并据此标定改进的直角转弯模型参数,搭建行人直角转弯仿真平台。最后,对比分析100条L型直角转弯通道的右转行人轨迹的仿真与实验数据,得到实验轨迹空间和仿真轨迹空间相似度为89.4%,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直角转弯行为 社会力模型 行人仿真 行人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角拐弯通道中空气冲击波的传播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来 李廷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6-150,共5页
针对地下通道中空气冲击波的传播,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空气冲击波在直角拐弯通道中传播的衰减系数。同时,应用流体网格法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通道直角拐弯前后空气冲击波传播的波形图和流场图。并将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证明... 针对地下通道中空气冲击波的传播,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空气冲击波在直角拐弯通道中传播的衰减系数。同时,应用流体网格法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通道直角拐弯前后空气冲击波传播的波形图和流场图。并将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试验和数值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冲击波 直角转弯通道 流体网格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小空间直角角焊缝识别跟踪焊接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亮 张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6,共6页
船舶制造中,为加强船体强度,船舱底部设置许多空间狭小的格子间,该类构件无法利用单一的传感方式进行自动跟踪焊接.介绍了直角角焊缝焊接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旋转电弧和激光视觉传感器相结合对焊缝信息进行采集.对直角转弯... 船舶制造中,为加强船体强度,船舱底部设置许多空间狭小的格子间,该类构件无法利用单一的传感方式进行自动跟踪焊接.介绍了直角角焊缝焊接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旋转电弧和激光视觉传感器相结合对焊缝信息进行采集.对直角转弯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对十字滑块和机器人本体的运动进行了规划,通过规划和实时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焊缝跟踪.利用开发的移动机器人硬件系统,通过自主开发的VC++图像处理和控制软件进行焊缝跟踪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便携灵活适用于狭小空间直角角焊缝跟踪焊接作业,且识别和跟踪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转弯 激光视觉传感器 旋转电弧传感器 格子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集成块湍流模型修正及内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建军 陈进 +2 位作者 权凌霄 张晋 孔祥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708-1713,共6页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建立了带有刀尖角容腔的直角转弯流道流场的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三维流场仿真。通过将数值计算得到的典型涡系结构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考察了工程上常用的7种湍流模型对带有刀尖角容腔直角转弯流场的预测性能...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建立了带有刀尖角容腔的直角转弯流道流场的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三维流场仿真。通过将数值计算得到的典型涡系结构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考察了工程上常用的7种湍流模型对带有刀尖角容腔直角转弯流场的预测性能。通过定义权重误差K,筛选出S-A模型作为基础湍流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参数修正。结果表明,当S-A模型Cb1取值从默认值0.1355修正为0.17时,出流方向正对刀尖角容腔模型权重误差值上升25.0%,入流方向正对刀尖角容腔模型权重误差值下降34.7%,修正后的S-A湍流模型对两种直角转弯流场的综合预测精度有所提高。运用筛选修正后的S-A湍流模型分析了4种典型直角转弯流道的内流特性,结果表明圆弧过渡直角转弯流道相比于带有刀尖角容腔的转弯流道具有更小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集成块 湍流模型 直角转弯流道 内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