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叶面积指数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在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敬松 周广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82-2188,共7页
一般认为,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对光合有效辐射(LAI)的响应曲线可以用直角双曲线来描述。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生长季进行模拟,模拟的直角双曲线的两个参数Amax和α值不同。为消除模型参数季节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直角双曲线模型... 一般认为,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对光合有效辐射(LAI)的响应曲线可以用直角双曲线来描述。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生长季进行模拟,模拟的直角双曲线的两个参数Amax和α值不同。为消除模型参数季节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直角双曲线模型通常应用于较短的时间尺度(如半月、10d或5d),然而,这种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进行模拟的方法过于繁琐,并且当通量数据缺失过多时,在短的时间模拟窗口上,少量的数据不足以拟合直角双曲线模型。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对生态系统的GPP进行准确的模拟,或者对缺失的碳通量数据进行插补。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为例,旨在阐明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在不同生长季对直角双曲线模型中两个参数Amax和α值的影响。结果表明,Amax与LAI具有显著的直线关系:Amax=a LAI+b(a=0.64,b=0.15,R=0.74,P=0.002)。据此我们对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了改进,用以预测半小时尺度的玉米农田生态系统GPP。与未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比较,在整个生长季进行模拟,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明显提高了模拟的精度;当在较短的时间窗口上进行模拟(半月时间尺度),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与之有着相似的精度。利用改进的双曲线模型不仅可以非常简捷地对生态系统GPP进行模拟,而且可以解释直角双曲线模型参数Amax值的连续变化,尤其是,当涡相关观测数据大量缺失时,可以很方便并且较为准确地插补缺失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直角双曲线改进模型 叶面积指数 G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3种玉米光响应曲线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3
2
作者 朱永宁 张玉书 +2 位作者 纪瑞鹏 车宇胜 高西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共5页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3种不同拟合方法的优劣,优选出干旱胁迫下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利用玉米穗位叶光合数据,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适宜土...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3种不同拟合方法的优劣,优选出干旱胁迫下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利用玉米穗位叶光合数据,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适宜土壤水分条件及中度干旱胁迫下玉米光响应进行拟合。从拟合的相关参数看,对照(CK)的拟合结果中,直角双曲线模型整体高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其中表观量子效率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提高33%,光补偿点提高10%,暗呼吸速率提高40%,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低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其余参数差别很小。在对水分胁迫(MS)的拟合中,3种曲线所得参数的差异与CK一致。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以直接得到饱和光强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得到的光合参数比另外2种模型更接近实测值,因此该模型可以更好的拟合适宜土壤水分和中度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光响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响应 直角双曲线模型 直角双曲线模型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桉树无性系光响应曲线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侯智勇 洪伟 +4 位作者 李键 林晗 范海兰 陈灿 吴承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分别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叶子飘构建的新光响应模型对8个参试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找出最优模型,筛选高光效桉树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与直角双曲线和非直线双曲线模型相比,叶子... 分别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叶子飘构建的新光响应模型对8个参试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找出最优模型,筛选高光效桉树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与直角双曲线和非直线双曲线模型相比,叶子飘新构建的模型拟合的效果更好,拟合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新模型拟合的光响应曲线在达到饱和光强之后呈非线性缓慢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而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光响应曲线在强光下光合曲线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与超过饱和光强后光合速率下降的预期和事实不符。新模型拟合得到的φ0、φc0、φc三个参数不相等,这表明新模型可以处理在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响应问题。以新模型拟合的8个桉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作为参考值,综合各参数,在8个桉树无性系中,无性系1号在光合上为表现较优良的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高光效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模型 直角双曲线模型 新的光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吴爱姣 徐伟洲 +3 位作者 郭亚力 陈吉 李帅 徐炳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5-792,共8页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在不同土壤水分与养分供应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比较研究了在3种水分水平(高水HW,80±5%田间持水量FC;中水MW,60±5%FC和低水Lw,40±5%FC)与4种养分处...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在不同土壤水分与养分供应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比较研究了在3种水分水平(高水HW,80±5%田间持水量FC;中水MW,60±5%FC和低水Lw,40±5%FC)与4种养分处理(CK,N,P和NP)下达乌里胡枝子生长旺期的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特征。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比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更准确地拟合了不同水肥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一光响应曲线。HW水平下,P处理显著提高达乌里胡枝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与光饱和点(LSP);施磷肥有利于提高充分供水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能力,单施磷肥可以改善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光合作用,以及提高达乌里胡枝子对光能的广幅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 水分胁迫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蒿属植物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拟合模型 被引量:11
5
作者 姬明飞 丁东粮 +2 位作者 吴寿方 梁少华 邓建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6-722,共7页
利用直角和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拟合模型,对毛莲蒿(Artemisia vestita)、牡蒿(A.japonica)、蒙古蒿(A.mon-golica)和灰苞蒿(A.roxburghiana)4种蒿属植物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拟合的α、Rd以及Lsp数值均高于非... 利用直角和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拟合模型,对毛莲蒿(Artemisia vestita)、牡蒿(A.japonica)、蒙古蒿(A.mon-golica)和灰苞蒿(A.roxburghiana)4种蒿属植物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拟合的α、Rd以及Lsp数值均高于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结果,而α在两种拟合方式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更是直接反映出两种拟合方式在预测植物光利用策略,特别是对低光的利用策略上存在差异;2)毛莲蒿和牡蒿随着光照强度的上升表现出较大的净光合能力,同时牡蒿具有最高的表观量子效率,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高于其余3个种;蒙古蒿和灰苞蒿具有较小的最大净光合能力和较低的光补偿和光饱和点。因此,在引种过程中,因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双曲线 直角双曲线 蒿属植物 光合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槐品种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温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谭晓红 彭祚登 +1 位作者 贾忠奎 马履一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了25、30、35℃等3个温度条件下3个刺槐品种的光合光响应特征曲线,并选用直角双曲线修正式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温度对不同刺槐品种光合光响应曲线变化规律具有显著影响,普通刺槐和红...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了25、30、35℃等3个温度条件下3个刺槐品种的光合光响应特征曲线,并选用直角双曲线修正式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温度对不同刺槐品种光合光响应曲线变化规律具有显著影响,普通刺槐和红花刺槐在25℃时光饱和点高,而四倍体刺槐在35℃时光饱和点高,说明四倍体刺槐对高温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2)总体上,不同刺槐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及初始量子效率随着温度梯度的升高,均有所下降,光补偿点及暗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刺槐 红花刺槐 四倍体刺槐 温度 光合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修正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小蓬竹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 被引量:49
7
作者 廖小锋 刘济明 +4 位作者 张东凯 靳勇 张勇 闫国华 王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应用5种典型的光响应模型对野生小蓬竹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并探讨了几种模型在光响应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模型无法求取植物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Isat)的解析解,而结合其... 应用5种典型的光响应模型对野生小蓬竹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并探讨了几种模型在光响应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模型无法求取植物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Isat)的解析解,而结合其它方法拟合的相应值却与实测值相差很大,同时也不能处理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②二次多项式模型能够一定程度地处理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但其拟合得到的各项光合参数与实测值相差较大,甚至会出现逻辑错误;③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各项光合参数均比较准确,同时也能很好地处理发生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④采用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野生小蓬竹Pnmax、Isat、光补偿点(Ic)、暗呼吸速率(Rd)和初始量子效率(α)分别为8.53μmol.m-2s-1、1 750.75μmol.m-2s-1、21.40μmol.m-2s-1、1.06μmol.m-2s-1、0.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蓬竹 光响应曲线 光响应模型 修正的直角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植物光合-光响应曲线的两种拟合模型比较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中峰 黄玉清 +2 位作者 莫凌 尤业明 焦继飞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用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模型,对桂林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和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 用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模型,对桂林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和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拟合的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数值均高于相应的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结果;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参数值大小和曲线变化趋势不符合实际情况;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结果更符合生理意义。红背山麻杆和九龙藤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和耐荫性均强于圆叶乌桕和青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响应曲线 表观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区6种退耕树种光响应曲线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郑威 何琴飞 +3 位作者 彭玉华 罗盛锋 谭一波 何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5-90,共6页
以桂西南石漠化山地6种退耕林为对象,采用修正直角双曲线光响应曲线模型比较不同林分光响应曲线及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任豆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 以桂西南石漠化山地6种退耕林为对象,采用修正直角双曲线光响应曲线模型比较不同林分光响应曲线及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任豆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a grand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光响应曲线存在光抑制现象,其他树种则无该现象。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对6种树种光响应曲线拥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对主要生理指标的预测与实测值相近。弱光下净光合速率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树木胸径、树高间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区 退耕林 光响应曲线 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菌根菌后板栗幼苗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被引量:13
10
作者 柴迪迪 郭素娟 +2 位作者 秦天天 邹峰 孙小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42,共5页
以接种外生菌根菌绵毛丝膜菌Cortinarius sublanatus的板栗幼苗和未接菌的板栗幼苗为材料,分别测定它们叶片的光合数据,用非直角双曲线方法对他们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拟合结果显示,两种材料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拟合结果与实际测量值... 以接种外生菌根菌绵毛丝膜菌Cortinarius sublanatus的板栗幼苗和未接菌的板栗幼苗为材料,分别测定它们叶片的光合数据,用非直角双曲线方法对他们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拟合结果显示,两种材料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拟合结果与实际测量值非常接近,接种菌根菌后的苗木α表光量子效率增长了13.33%,Pmax最大净光合速率增长了49.72%,Rd暗呼吸速率降低了26.91%,LCP光补偿点降低了4.34%,LSP光饱和点增长了25.66%。上述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适合板栗幼苗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拟合,接种菌根菌后板栗幼苗的光能利用效率增高,利用弱光能力增强,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和利用能力增强,而消耗光合产物的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外生菌根菌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的拟合 被引量:25
11
作者 佘诚棋 程鹏 +2 位作者 季琳琳 赵康 肖正东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20,137,共4页
为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油茶光合特性的适用性,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了油茶的光响应曲线,通过分析光合参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接近度,在3个模型中筛选最佳油茶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非直角双... 为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油茶光合特性的适用性,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了油茶的光响应曲线,通过分析光合参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接近度,在3个模型中筛选最佳油茶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和直角双曲线模型都无法直接估算光饱和点,也不能解释光饱和区域的光抑制现象;而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油茶在不同生境下的光响应曲线,其光合参数均接近实测值。因此,可将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作为研究油茶光响应曲线的首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模型对毛竹快速生长期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RLC_S)拟合的比较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弘 温国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9-664,共6页
为定量研究亚热带经济竹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大小年快速生长期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光响应规律.以2龄竹、4龄竹和6龄竹的3个竹龄毛竹为材料,采用便携式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各竹龄毛竹出笋前期(4月)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快... 为定量研究亚热带经济竹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大小年快速生长期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光响应规律.以2龄竹、4龄竹和6龄竹的3个竹龄毛竹为材料,采用便携式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各竹龄毛竹出笋前期(4月)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快速响应曲线(RLC_S),应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双指数方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计算对应参数,筛选出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并进一步测定拟合整个快速生长期(4-7月)3个竹龄的快速响应曲线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在最大电子(J_(max))、饱和光强(PAR_(sat))、初始斜率(α)及拟合系数(R^2)均优于传统双指数方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为拟合毛竹叶绿素荧光快速响应曲线(RLC_S)最优模型;毛竹叶片光合机制大小年差异显著,大年与小年的光合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和5月,快速生长期内的光合响应能力总体表现为Ⅱ度竹>Ⅰ度竹>Ⅲ度竹.因此,建议在竹林经营中,应集中在大小年光合高峰期间追施肥料,并且注意维持各竹龄的适当立竹结构,以促进毛竹林整体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快速生长期 林冠层 叶绿素荧光-快速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桫椤对光照和CO_2的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凌 丁波 +1 位作者 徐德静 王鹏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56-61,共6页
以濒危植物桫椤为研究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光合-光响应曲线,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3种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并探讨不同模型对桫椤光响应及CO_2响应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修... 以濒危植物桫椤为研究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光合-光响应曲线,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3种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并探讨不同模型对桫椤光响应及CO_2响应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桫椤光响应参数为0.077,Pnmax、Iisat、Ic、Rd分别为8.162、917.96、16.021、-0.975μmol/m2·s,CO_2响应参数为0.035,Cisat、Pmax、Γ、RP分别为1577.624、14.170、61.666、-2.028μmol/m2·s。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桫椤的光响应及CO_2响应数据,并能较准确地直接计算出光合参数,同时能很好地处理桫椤产生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高光强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不能处理光抑制问题。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下光饱和点和CO_2饱和点高于直角双曲线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最大净光合速率表现相反。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光呼吸速率和CO_2补偿点介于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之间,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最接近。桫椤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能适应一定低光照的环境条件,对CO_2的适应范围较宽。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是拟合桫椤光合-光响应曲线的理想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对桫椤植物光能利用效率进行模拟,为桫椤植物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光合作用 光响应曲线 CO2响应曲线 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 拟合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兴金花茶和长尾毛蕊茶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惠珍 韦霄 +3 位作者 唐健民 高丽梅 邹蓉 朱成豪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165-170,共6页
为探索东兴金花茶和长尾毛蕊茶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方程模型对2种植物的光合响应曲线进行拟合,以期为东兴金花茶和长尾毛蕊茶的生理生态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为探索东兴金花茶和长尾毛蕊茶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方程模型对2种植物的光合响应曲线进行拟合,以期为东兴金花茶和长尾毛蕊茶的生理生态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以及为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的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4种拟合模型中,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决定系数与测量值差异最大,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这5个值与测量值较接近,但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无法拟合出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说明东兴金花茶和长尾毛蕊茶最佳的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兴金花茶 长尾毛蕊茶 净光合速率 光合有效辐射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派系引种杨树品种(系)光合-光响应曲线 被引量:3
15
作者 吾马尔·吾哈甫 史开奇 +4 位作者 沙吉旦·尕依提 夏黎 夏诗书 程平 李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98-203,共6页
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白杨派、黑杨派、青杨派杨树品种(系)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84-I-101、银×新4#、银×新6#、银×新192、03-04-156、014、171、174、178-2-19、中至1#、I-262的最大光合能力强,... 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白杨派、黑杨派、青杨派杨树品种(系)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84-I-101、银×新4#、银×新6#、银×新192、03-04-156、014、171、174、178-2-19、中至1#、I-262的最大光合能力强,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均超过了35.00μmol/(m^2·s);参试杨树品种(系)表现量子效率(AQE)在0.053~0.066μmol/(m^2·s),处于中上水平;3个派系中,黑杨派品种(系)的光补偿点(LCP)低于其他2个派系;白杨派树种的暗呼吸速率(Rd)整体上大于黑杨派和青杨派;LCP越高,Rd越大;白杨派杨树品种光能转化效率及生理活性优于黑杨派、青杨派杨树品种(系),黑杨派杨树品种(系)在弱光条件下的光能利用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杨树 光合-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龄枣树光合特性与光响应曲线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梦丽 岳春芳 李艺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4-282,共9页
【目的】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研究红枣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及适用于滴灌模式下红枣的光响应曲线模型,为红枣滴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进行地表滴灌的6年生红枣树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水分... 【目的】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研究红枣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及适用于滴灌模式下红枣的光响应曲线模型,为红枣滴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进行地表滴灌的6年生红枣树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结果】6年生红枣在20、30 m 3667 m^2灌溉水量区间内,最大净光合速率呈递减趋势。拟合模型针对新疆南疆成龄枣树叶片适用性排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通过对比分析4种不同模拟机制的模型。【结论】在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净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于南疆成龄枣树叶片的适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常见垂直绿化植物光响应曲线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佳 莫惠芝 +4 位作者 蔡静如 罗旭荣 许建新 赵亮 许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23-26,39,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垂直绿化植物的光合能力,选取10种常见垂直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且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10种植物中,鹅掌柴的光饱和点0(LSP)最高,为281.55μmol/(m2... 为了探究不同垂直绿化植物的光合能力,选取10种常见垂直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且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10种植物中,鹅掌柴的光饱和点0(LSP)最高,为281.55μmol/(m2·s),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强。鹅掌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也最高,为13.31μmol/(m2·s),光合能力最强,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其次是肾蕨、圆叶椒草、银边吊兰。银边吊兰、白鹤芋、肾蕨和红掌的光补偿点较低,分别为7.47、7.76、8.20、9.90μmol/(m2·s),对弱光的适应能力较强。红掌的蒸腾速率明显最低,具有较好的节水性和抗旱性,巢蕨和彩叶万年青次之。肾蕨的光合量子效率(α)最高,为0.1059,光合潜能最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最强,其次为彩叶凤梨。最后,对这10种植物的配置方式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模型 垂直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S软件在中绥12杨光响应曲线拟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晓宇 杨成超 +2 位作者 于雷 彭建东 韩兆伟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85-89,100,共6页
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中绥12杨的光响应数据。分别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及指数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以探讨几种模型对中绥12杨的适用性并介绍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操作步骤。结果表明,直... 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中绥12杨的光响应数据。分别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及指数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以探讨几种模型对中绥12杨的适用性并介绍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操作步骤。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模型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大于实测值;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得到的光饱和点远小于实测值;应用指数模型时(假设0.9Pn max或0.99Pn max所对应的光强为Isat)则无法求解光饱和点;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得到的各项光合参数均与实际相符,是中绥12杨光合光响应的最适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绥12杨 光响应模型 DPS数据处理系统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杨的光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晓宇 韩丹 王敏 《湖南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40-44,共5页
分别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小叶杨的光合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以确定小叶杨光响应曲线拟合的最适宜模型。结果表明:通过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及指数模型拟... 分别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小叶杨的光合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以确定小叶杨光响应曲线拟合的最适宜模型。结果表明:通过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及指数模型拟合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实测值,光饱和点则远小于实测值,且不能处理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二次多项式模型能够较好的处理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但拟合得到的光合参数值与实测值不相符,甚至有悖常识;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各项光合参数值均与实测值最相符,同时亦能很好处理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是小叶杨光响应研究的最适宜模型;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得到的小叶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Is)、光补偿点(Ic)、暗呼吸速率(Rd)和初始量子效率(α)分别为19.93μmol·m^(-2)s^(-1),1 680.60μmol·m^(-2)s^(-1),28.97μmol·m^(-2)s^(-1)、-1.97μmol·m^(-2)s^(-1)和0.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光响应曲线拟合 光响应模型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紫色土区不同复合肥施肥量对玉米苗期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丽 贺玉晓 +1 位作者 魏雅丽 刘刚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8,共9页
采用3种模型在不同复合施肥量下对玉米苗期光响应特性的影响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拟合模型的优劣,旨在筛选出不同复合施肥量下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并采用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模拟玉米苗期的光合参数,为研究紫色土区玉米种植的... 采用3种模型在不同复合施肥量下对玉米苗期光响应特性的影响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拟合模型的优劣,旨在筛选出不同复合施肥量下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并采用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模拟玉米苗期的光合参数,为研究紫色土区玉米种植的氮磷钾营养生理和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长城799玉米为研究材料,在模拟小区定位施肥的基础上,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苗期叶片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研究不同施肥量下玉米苗期叶片的光合作用响应特征,采用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和直角双曲线修正3种不同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对比决定系数(R_2)、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n_(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I_c)和暗呼吸速率(R_d)6个参数,比较3种模型的差异。结果显示:(1)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玉米苗期叶片光响应曲线。从决定系数来看,光合参数拟合值与实测值相关度较高(R^2>0.98),拟合效果优劣排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2)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不同复合肥施肥量下玉米叶片的光响应的Pnmax、LSP、Ic和Rd4个光合参数的估计更准确。(3)玉米苗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用量过高时则下降。合理地提高施肥量能够提高玉米苗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延长较高的光合持续期。因此,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以直接得出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速率,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复合施肥量下玉米苗期叶片的光响应过程及其特征参数,拟合值较符合植物实际的生理情况,更接近实测值,且确定的适宜施肥量为1.12 t·hm^(-2)(N-P2O5-K2O=0.190-0.190-0.190 t·hm^(-2))和1.49 t·hm^(-2)(N-P2O5-K2O=0.253-0.253-0.253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参数 施肥量 直角双曲线模型 直角双曲线模型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