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注采井网模拟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关富佳 雷小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154,共3页
针对复杂小断块中的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非完善井网完善注采关系的思路,列出了不同井网模式下的油藏开发动态变化,给出了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合理注采井网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注采平衡基础上,优化的井网能够... 针对复杂小断块中的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非完善井网完善注采关系的思路,列出了不同井网模式下的油藏开发动态变化,给出了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合理注采井网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注采平衡基础上,优化的井网能够提高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控制含水上升。该研究为此类油藏现场布井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进一步丰富了现有井网理论和方法,对注水开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小断 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 非完善井网 注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不规则三角形井网有效动用系数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齐亚东 雷群 +3 位作者 杨正明 何英 骆瑛 杨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65-1071,共7页
针对断块油藏的布井方式,考虑特低渗透储层流体非线性渗流特征,从非线性渗流基本公式出发,应用流管积分法推导不规则三角形井网有效动用系数计算公式,并分析注采压力差、井网几何形状及非线性渗流曲线等因素对有效动用系数的影响,进而... 针对断块油藏的布井方式,考虑特低渗透储层流体非线性渗流特征,从非线性渗流基本公式出发,应用流管积分法推导不规则三角形井网有效动用系数计算公式,并分析注采压力差、井网几何形状及非线性渗流曲线等因素对有效动用系数的影响,进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江苏油田花17断块井网评价中并提出井网调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均质各向同性特低渗透断块油藏适合部署等腰或近等腰三角形井网;当井网形状偏离等腰三角形程度较高时,存在引起有效动用系数突变的注采压力差和井距;渗透率较大的储层,宜通过放大注采压力差来提高有效动用系数,而渗透率较小的储层,缩小井、排距为更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率 油藏 不规则三角形井网 非线性渗流 流管积分法 有效动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姚秀田 徐磊 +3 位作者 王冉冉 闫森 王明鹏 杨琴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采液端和注水端的受力分析可获得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和合理注采井距,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压差、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是影响其剩余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的关键因素,对油层合理地层压力水平及剩余油二次富集起主要控制作用。通过加大注采井距至油水边界外围,以2.9倍含油条带宽度为合理注采井距的临界值,采用短注长静置的非对称周期注采方式,建立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有利于保持单层系的压力系统稳定和提高剩余油波及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实践表明,采用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后,垦71断块油藏日产油量提高至254 t/d,含水率控制在93.7%,采收率提高至31.53%,采油速率提高4.9%,显示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解决了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剩余油分布分散、水驱波及率低和井网适应性差等难题,可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系边外注水 开发模式 周期注水 数值模拟 复杂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
4
作者 刘仁静 陆文明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8,共9页
针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断块油藏水驱开发后期流线固定导致注入水无效循环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原理,通过室内物模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提出了“细分开发层系、轮注轮采”的注采耦合开发调整技术,并验证了该技术... 针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断块油藏水驱开发后期流线固定导致注入水无效循环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原理,通过室内物模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提出了“细分开发层系、轮注轮采”的注采耦合开发调整技术,并验证了该技术可提高采收率的原理。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注采耦合开发技术建立的“注入期间的高渗通道与低渗通道吸水量比模型”和“采油期间主流线和非主流线产油量比模型”均揭示了“改变压力场促进渗流场调整,实现均匀注入和均匀采出,扩大水驱波及系数和增加驱油效率”的注采耦合渗流力学机制。(2)注采耦合技术可以实现“扩大波及系数、增加驱油效率”,起到类似“调剖”的作用,高含水期通过此项技术可将低渗透岩心的分流率由1.0%提到18.6%,模型驱替更均衡;经过2个轮次的注采耦合调整,高、低渗透岩心的原油采收率分别提高了10.3%和16.1%。(3)研究区D断块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Es236含油小层油藏注采耦合开发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主流线和非主流线驱替更均匀,两者压力梯度极差由2.3下降至1.4。经过3个轮次注采耦合开发调整,沙二段3—6砂层组油藏平均综合含水率下降了3.2%,累计增油1 760 t,提高原油采收率2.1%,增油降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耦合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极差 渗流场 水驱采收率 油藏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Delaunay三角网格自动剖分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玉坤 姚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60,共3页
以平面散点集逐点插入Delaunay三角化的方法为基础,根据复杂断块油藏数值试井计算精度的要求,在布点和三角化过程中采用一定策略,将Delaunay三角网格方法改进成一种简单易用且适用于复杂断块油藏数值模拟的三角网格自动剖分方法,编程实... 以平面散点集逐点插入Delaunay三角化的方法为基础,根据复杂断块油藏数值试井计算精度的要求,在布点和三角化过程中采用一定策略,将Delaunay三角网格方法改进成一种简单易用且适用于复杂断块油藏数值模拟的三角网格自动剖分方法,编程实现了复杂断块油藏Delaunay三角网格自动剖分技术,根据该技术编写的程序控件成为数值试井软件中的一个高效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三角剖分 不规则边界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边底水断块油藏剩余油二次富集规律及开发策略
6
作者 姚秀田 徐磊 +2 位作者 闫森 文章 薛继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2932-12942,共11页
强边底水油藏总体储量规模巨大,但一直面临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不理想的难题。以沾化凹陷孤南油田152块油藏为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开展了剩余油二次富集过程影响因素和开发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强边底水油藏的流体属性、岩... 强边底水油藏总体储量规模巨大,但一直面临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不理想的难题。以沾化凹陷孤南油田152块油藏为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开展了剩余油二次富集过程影响因素和开发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强边底水油藏的流体属性、岩石储层物性以及地层属性等对剩余油二次富集过程的影响效果和程度不一,其中地层倾角、油层厚度、含油条带宽度、渗透率、地层水密度、岩石压缩系数、反韵律非均质性等是影响剩余油二次富集的有利因素。当油层渗透率小于500 mD,地层倾角小于35°,地层水密度小于1.3 g/cm^(3),油层厚度小于15 m,含油条带宽度小于400 m时,压缩系数、反韵律变化幅度、水侵速度(水动力梯度、孔隙流体压力变化幅度)等参数变化越大,油藏剩余油二次富集时间越短,油水二次运移速度越快,注采周期越短,水驱油效果越好,是加速剩余油二次富集和注采耦合驱油进程的主控因素。针对孤南152块和孤南2块的现场实践,提出了以缩放合理注采井距实施边外注水为主的人工调整剩余油二次加速富集策略,精准优化井位完善井网,提高单井储量控制,调整后单元日油能力从调整前的143 t提升至262.9 t,水驱控制程度达到91.1%,平均采收率由35.5%提高到46%,提高10.5个百分点,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强边底水 二次富集 注采井距 油藏 孤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不同类型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光付 许坚 +1 位作者 王端平 袁向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6-98,共3页
以中国石化所属油田的中高渗稀油砂岩断块油藏452个开发单元为对象,从油藏开发角度,将断块油藏类型划分为天然能量开发的边底水断块油藏、注水开发的简单断块油藏、复杂断块油藏和极复杂断块油藏,分析不同类型断块油藏井网形式和水驱采... 以中国石化所属油田的中高渗稀油砂岩断块油藏452个开发单元为对象,从油藏开发角度,将断块油藏类型划分为天然能量开发的边底水断块油藏、注水开发的简单断块油藏、复杂断块油藏和极复杂断块油藏,分析不同类型断块油藏井网形式和水驱采收率的关系,回归出不同类型断块油藏采收率计算公式,分析了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断块油藏挖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油藏分类 井网形式 水驱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多参数定量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谭学群 刘云燕 +3 位作者 周晓舟 刘建党 郑荣臣 贾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在三维地质建模领域,研究人员更重视建模的方法和流程,而忽略了模型的定量评价。如果把评价范围缩小至同一油气藏类型,定量评价的可比性和实用性就会显现。研究认为,定量评价体系应包括资料验证、地质认识及过程检查这3个部分。资料验... 在三维地质建模领域,研究人员更重视建模的方法和流程,而忽略了模型的定量评价。如果把评价范围缩小至同一油气藏类型,定量评价的可比性和实用性就会显现。研究认为,定量评价体系应包括资料验证、地质认识及过程检查这3个部分。资料验证主要是根据实际资料验证模型局部预测是否准确,地质认识主要是验证模型全局预测是否符合地质规律和前期认识,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结果进行的定量验证,互为补充,是定量评价的重点;过程检查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以复杂断块砂岩油藏为例,在征集业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炼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多参数定量评价标准,共选取13个特征参数,按重要性设置权重,按百分制确定各特征参数高、中、低三级评价标准,根据累积得分得出评价结论。评价结果表明,按此标准,既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模型质量,还能根据扣分项指出模型有待改进和提升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描述 地质建模 质量评价 特征参数 储量估算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层块分类评价方法与调整对策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端平 杨勇 +2 位作者 牛栓文 张进平 庞丽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7,116-117,共4页
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其水驱采收率,适应精细开发需要,综合考虑静态地质特点和动态开发特征,对复杂断块油藏提出层块分类综合评价的方法,制定了研究区层块分类的量化标准,并提出不同层块组合开发与调整的... 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其水驱采收率,适应精细开发需要,综合考虑静态地质特点和动态开发特征,对复杂断块油藏提出层块分类综合评价的方法,制定了研究区层块分类的量化标准,并提出不同层块组合开发与调整的方法。分类中静态因素按照断块形状、含油面积、储层厚度及储层物性的先后顺序考虑,动态因素主要考虑水驱油规律、剩余油分布及驱动类型,不分先后顺序,将层块划分为Ⅰ,Ⅱ,Ⅲ和Ⅳ共4类。Ⅰ类层块是开发的主力阵地,开发调整思路主要是在构造高部位、油层顶部部署水平井单层开发,在原始油水边界外实施人工仿强边水实现高效水驱;Ⅱ和Ⅲ类层块存在层间干扰,储量动用不均衡,应依据相似组合原则进行合理组合;IV类层块储量控制程度低,井网完善难度大,开发中采取复杂结构井或就近挂靠的原则提高储量控制与动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静态地质特点 动态开发特征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46
10
作者 周海民 常学军 +1 位作者 郝建明 郑家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2-629,共8页
冀东油田属渤海湾断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两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冀东复杂断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 冀东油田属渤海湾断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两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冀东复杂断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冀东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特点的水平井应用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水平井适应性评价、方案部署、设计、钻井、测井和录井、采油以及生产管理等6个方面14个环节,该技术方法的配套应用既有效地保证了冀东复杂小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应用效果,又为进一步推动水平井技术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尚堡油田浅层南区高63断块多油层小断块层状边底水驱油藏、高尚堡油田浅层北区油藏Ng8小层难采储量的高效开发以及利用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高效挖潜技术改善老区开发效果的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复杂油藏 冀东油田 开发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挖潜 被引量:30
11
作者 涂兴万 陈林媛 +2 位作者 莫文丽 莫小国 杨建成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高含水期陆相复杂断块层状油藏剩余油分布复杂 ,油藏模拟难度大。马 11复杂断块油藏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 ,利用动静态综合分析研究与密网格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 ,提高了剩余油研究精度和可信度 ;在此基础上 ,针对油藏剩余油分布... 高含水期陆相复杂断块层状油藏剩余油分布复杂 ,油藏模拟难度大。马 11复杂断块油藏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 ,利用动静态综合分析研究与密网格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 ,提高了剩余油研究精度和可信度 ;在此基础上 ,针对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并结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 ,部署实施了以调整井、调剖、堵水、油水井大修为主的剩余油挖潜方案 ,油藏含水上升率大幅度下降、采油速度上升、采收率提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剩余油分布 数值模拟 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毕永斌 张梅 +2 位作者 马桂芝 刘志家 贺鄂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南堡陆地浅层油藏属渤海湾凹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几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的... 南堡陆地浅层油藏属渤海湾凹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几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近几年水平井见水特征的分析,明确了水平井高含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储层开采阶段、距油水界面距离、储层非均质性、出砂状况、水平井轨迹、采液强度和完井工艺等,为今后同类型油藏水平井控水稳油措施的研究与制定提供了依据,对进一步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复杂油藏 见水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浅南区边水断块油藏类型及剩余油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志鹏 林承焰 +2 位作者 史全党 李润泽 彭学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在开发后期极为复杂,不仅受多个因素的控制,同时,某一种因素单独控制的剩余油非常分散且数量有限。针对高浅南区小断块油藏边水发育的特点,考虑剩余油的主控因素、断块油藏的形状、天然能量的充足程度以及能量供... 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在开发后期极为复杂,不仅受多个因素的控制,同时,某一种因素单独控制的剩余油非常分散且数量有限。针对高浅南区小断块油藏边水发育的特点,考虑剩余油的主控因素、断块油藏的形状、天然能量的充足程度以及能量供体等将边水断块油藏划分为3类:开启型边水断块油藏、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以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并研究了每种油藏类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挖潜潜力。发现:开启型边水断块油藏采出程度最高、剩余油少而分散;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采出程度最低、剩余油多而连片;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介于两者之间。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每种油藏类型的特点提出了下一步挖潜的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边水 油藏 油藏类型 天然能量 高浅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劳斌斌 刘月田 +2 位作者 屈亚光 李雷 胥小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开采低渗复杂断块油藏时,为了获得最大的开发效益,需要设计最优的开发策略与方案。对于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划分和组合开发层系总的原则是一套开发层系内小层数不能太多,层间差异不能太大,并且开发层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的生产... 开采低渗复杂断块油藏时,为了获得最大的开发效益,需要设计最优的开发策略与方案。对于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划分和组合开发层系总的原则是一套开发层系内小层数不能太多,层间差异不能太大,并且开发层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在细分调整时,一套开发层内主力小层数一般不超过3个,小层总数约为5~8层。注采井距过大,砂体储量控制程度低,注采连通率低;注采井距过小,水淹早。因此,需要对井距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多层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点,井网形式以三角形井网为好,采用分套逐段上返开发方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复杂油藏 开发层系 井距 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井网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董平川 赵常生 +2 位作者 李莉 李彦兴 韩德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50,共6页
通过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南一段I油组的地质、试采、开发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主力开发层系I油组属于特低渗透断块油藏,裂缝不发育,并建立南一段地质模型。对研究工区内探井、评价井各种资料数据统计分析,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进... 通过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南一段I油组的地质、试采、开发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主力开发层系I油组属于特低渗透断块油藏,裂缝不发育,并建立南一段地质模型。对研究工区内探井、评价井各种资料数据统计分析,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进行相关油藏工程计算,同时参考国内低渗透油田井网部署资料,综合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南一段I油组井网优化部署研究结果:矩形反九点,排距井距150m×250m。综合南一段I油组地质、开发现状特征,部署56口开发井,应用地质模型合理粗化数据体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实现15年开发指标预测,为油藏的合理开发投产起到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油藏 井网 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端平 杨勇 +1 位作者 许坚 丁可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7,114-115,共4页
为了大幅度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采收率,提出了立体开发的技术思路、优化设计方法及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分层分块开发设计模式转变为从平面(各小块间)、层间到层内的立体优化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以永... 为了大幅度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采收率,提出了立体开发的技术思路、优化设计方法及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分层分块开发设计模式转变为从平面(各小块间)、层间到层内的立体优化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以永安镇油田永3断块为目标区块,编制了立体开发方案。对于Ⅰ类窄条带底水锥进的厚油层,设计了平面绕水舌、纵向绕水锥的三维弧形特殊结构井,使因高含水率(99%)已停产多年的油藏又打出低含水率的高产油井;对于Ⅱ类层间差异大的多薄层,开展纵向三级细分,力求减少层间干扰,大幅度提高薄差层采收率;对于Ⅲ类极复杂断块油层采用多靶点跨块定向井、跨块水平井,最大限度地提高储量动用率。矿场实施效果表明,产油量比调整前增加了122.2t/d,累积增产油量为4.86×10~4t,实施效果好于方案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藏 立体开发 绕锥水平井 水平井 多靶点跨定向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合理井距确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7
作者 崔传智 杨赤宸 +2 位作者 牛栓文 路智勇 张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56,114,共4页
井网加密调整是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措施,合理注采井距的确定是决定井网加密调整效果的关键。以一注两采井组为例,以均衡驱替为目标,以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剩余油分布和地层倾角等... 井网加密调整是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措施,合理注采井距的确定是决定井网加密调整效果的关键。以一注两采井组为例,以均衡驱替为目标,以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剩余油分布和地层倾角等因素,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合理井距确定方法,并采用油藏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水驱方向垂直构造线方向的一注两采井网,在其他储层条件和剩余油饱和度相同的条件下,地层倾角越大,达到均衡驱替所需的注采井距比越大;注采井间储层渗透率、油井含水率差异越大,达到均衡驱替时所需的注采井距比越大。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在地层倾角为10°、油井含水率均为90%时,该方法计算出注水井左右两侧注采井距的比值为1.264,按此结果进行井网部署,10 a末注水井左右两侧油井含水率分别为96.85%和97.13%,2口油井含水率相差0.28%,总采出程度为38.37%,比均匀布井可提高采出程度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藏 均衡驱替 合理井距 地层倾角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块油藏单井CO_2吞吐强化采油注气时机及周期注入量优选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国强 孙雷 +2 位作者 孙良田 吴应川 李士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9-72,79,共5页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2膨胀实验,然后将注气前后地层流体的物性进行对比,确定CO2增产机理。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井CO2吞吐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注气前生产历史进行拟合,用拟合好的模型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注气时机和周期注入量等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对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开采机理的深入认识,为油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的工艺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油藏 CO2吞吐 数值模拟 注气时机 周期注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氮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国民 高江取 +2 位作者 刘孔章 胡心玲 付春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48,67,共4页
通过氮气、氮气 -水脉冲以及氮气 -泡沫调驱物理模拟实验 ,分别对均质模型、非均质模型以及倾角模型进行提高采收率研究 ,为矿场应用提供了依据。根据室内实验成果 ,在八面河油田面一区沙三上油藏开展了先导试验 ,试验区油井增油降水效... 通过氮气、氮气 -水脉冲以及氮气 -泡沫调驱物理模拟实验 ,分别对均质模型、非均质模型以及倾角模型进行提高采收率研究 ,为矿场应用提供了依据。根据室内实验成果 ,在八面河油田面一区沙三上油藏开展了先导试验 ,试验区油井增油降水效果显著 ,采收率提高了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藏 氮气驱 提高采收率 八面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断块油藏分类探讨及提高采收率对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勇 王建 +2 位作者 王瑞 袁士宝 徐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65,共5页
断块油藏在胜利油区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普遍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在缺乏新增储量补充的情况下,如何大幅度提高老区采收率是胜利断块油藏开发的主要问题。针对断块多、矛盾复杂的现状,在继承以往断块分类基础上,结合开发矛盾对断块油藏重... 断块油藏在胜利油区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普遍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在缺乏新增储量补充的情况下,如何大幅度提高老区采收率是胜利断块油藏开发的主要问题。针对断块多、矛盾复杂的现状,在继承以往断块分类基础上,结合开发矛盾对断块油藏重新分为4大类7小类并进行认识,首次提出了屋脊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技术、极复杂断块油藏立体组合开发技术和复杂断块油藏均衡水驱开发技术等提高采收率对策。各项技术对策在胜利油区典型断块试验区的实践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人工边水驱在东辛油田辛1沙-4块提高采收率7.5%;立体组合开发技术使永安油田永3-1复杂断块提高采出程度7.6%;均衡水驱开发技术在永3复杂断块沙二7-9区提高采收率4.1%。实现断块油藏在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分类 提高采收率 人工边水驱 立体开发 均衡水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