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直肠肛门测压评价30例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并直肠肛门修复术的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董晓妮 邵继华 +1 位作者 陈喆 唐迎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8-370,共3页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并直肠肛门修复术(doppler—guided hemorrhoidal artery ligation and repairment of anorectal,DGHAL-RAR)是一种集超声波探查、缝扎手术为一体的新型痔病诊断治疗方法。通过装有多普勒探头的直肠镜...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并直肠肛门修复术(doppler—guided hemorrhoidal artery ligation and repairment of anorectal,DGHAL-RAR)是一种集超声波探查、缝扎手术为一体的新型痔病诊断治疗方法。通过装有多普勒探头的直肠镜可快速确定直肠黏膜下动脉终末支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并直肠肛门修复术 直肠肛门测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肛门直肠测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学勤 朱有玲 +2 位作者 罗金燕 戴菲 龚均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2期2102-2103,共2页
[目的 ]应用灌注式测压技术评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肛门直肠功能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3 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使用多导灌注式测压法 ,按标准程序进行肛门直肠测压 ,分析其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 [目的 ]应用灌注式测压技术评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肛门直肠功能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3 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使用多导灌注式测压法 ,按标准程序进行肛门直肠测压 ,分析其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肛 -直肠压差以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时内括约肌松弛率 ,并与 10例正常儿童对照。 [结果 ]先天性巨结肠组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肛 -直肠压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内括约肌松弛率为 (0 .69%± 0 .71% ) ,与正常对照组 (-4 3 .0 2 %± 2 5 .5 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结论 ]肛门直肠测压是客观、全面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先天性 直肠肛门测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直肠测压在便秘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李 高羽 +7 位作者 刘正勇 邓小炼 李光焰 吴劲松 谭智勇 王郜 付涛 刘宝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286-228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便秘患者的肛门直肠测压表现及肛门直肠测压在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科便秘患者163例,将其分类为结肠慢传输型(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便秘46例,出口梗阻型(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便秘9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便秘患者的肛门直肠测压表现及肛门直肠测压在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科便秘患者163例,将其分类为结肠慢传输型(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便秘46例,出口梗阻型(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便秘93例,混合型(mixed constipation,MC)便秘24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肛门直肠测压方法检测各组患者的直肠初始感觉容量、初始便意容量、最大耐受容量以及肛管静息压、收缩压、咳嗽时肛管压和排便时肛管压,分析统计其测压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患者直肠初始感觉容量、初始便意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耐受容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组所有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咳嗽时肛管压及排便时肛管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O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OC型患者排便时肛管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便秘患者其肛肠测压表现不同,提示便秘患者存在着肛门直肠动力异常和直肠感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肛门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直肠测压法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江米足 周雪莲 +3 位作者 徐珊 欧弼悠 汤宏峰 章许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78-179,共2页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测压法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H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4例经组织学确诊为 HD的患儿 ,同时作肛门直肠测压 (PC Polygraf HR型胃肠动力监测仪 )及钡灌肠检查。结果 :肛门直肠测压法对 HD的确诊率为 91 .7% (2 2 / 2...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测压法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H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4例经组织学确诊为 HD的患儿 ,同时作肛门直肠测压 (PC Polygraf HR型胃肠动力监测仪 )及钡灌肠检查。结果 :肛门直肠测压法对 HD的确诊率为 91 .7% (2 2 / 2 4) ,钡灌肠则为 79.2 % (1 9/ 2 4) ,两方法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52 1 2 )。结论 :肛门直肠测压是一种安全、简便、无损伤性的肛门直肠功能检查方法 ,可首选用于小儿 HD的筛选。对于测压阴性而临床又高度可疑 HD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 先天性巨结肠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排便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侯金平 迭小红 +5 位作者 孙静 郭振华 刘伟 李晓庆 侯金凤 王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5-809,共5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数据,总结相关特征,探讨其作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评估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治疗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77... 目的分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数据,总结相关特征,探讨其作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评估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治疗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77例,女性13例,男性64例,其中直肠盲端距肛隐窝的距离<1.5 cm(低位)32例,≥1.5 cm(中高位)45例;术后6个月至1年排便功能Kelly评分:3~6分(功能优良)的72例,0~2分(功能差)的5例。72例排便功能优良的患儿分为低位组(32例)与中高位组(40例);45例中高位患儿又分为排便功能优良组(40例)和功能差组(5例)。分析各组患儿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结果(平均静息压、最大静息压、肛管有效长度、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三维图像分析患儿肛门直肠压力。结果 72例排便功能优良的低位组与中高位组患儿的平均静息压(38.00±12.33 vs 32.27±11.86 mmHg)、最大静息压(42.65±14.23 vs 36.67±12.10 mmHg)、肛管有效长度(2.43±0.30 vs 2.18±0.3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恢复率分别为90.63%及17.5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中高位患儿中,与排便功能优良组比较,排便功能差组平均静息压(26.08±2.36 mmHg)、最大静息压(29.96±2.55 mmHg)更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三维图像分析,功能差组在三维图像上存在低压带或压力缺失带,其中4例低压带在后壁,1例低压带在前壁。结论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平均静息压、最大静息压、肛管有效长度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恢复率较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高,可通过三维图像判断肛门括约肌功能,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可作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评估患儿排便功能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高分辨率肛门直肠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别的功能性便秘患儿肛门直肠测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童 江逊 +3 位作者 方雪娟 兰莉 仝海霞 王宝西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儿与健康儿童肛门直肠动力学差异,为其临床分型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FC患儿为FC组。选取同期无消化系统...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儿与健康儿童肛门直肠动力学差异,为其临床分型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FC患儿为FC组。选取同期无消化系统症状,平日排便正常的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不透光X线硫酸钡条测定结肠传输指数(TI),依据TI将FC组分为出口梗阻型(OOC)亚组、慢传输型(STC)亚组和混合型(MIX)亚组。通过肛门直肠测压法分析FC各亚组与正常对照组肛门直肠动力学差异。结果研究期间FC组纳入25例,其中STC亚组10例,OOC亚组15例,未发现MIX患儿;正常对照组纳入10名。FC组与正常对照组肛门括约肌静息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亚组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OC亚组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STC亚组(P<0.05)。FC组直肠最低敏感量及最大耐受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STC亚组与OOC亚组直肠最低敏感量及最大耐受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C患儿存在明显的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异常;OOC和STC患儿的肛门直肠动力学存在差异。肛门直肠测压检查对协助诊断FC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儿童 结肠传输指数 肛门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便秘的肛门直肠测压方法及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峥艳 张义侠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2-443,共2页
目的 :研究慢性便秘患者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变化。方法 :用肛门直肠测压的方法检测慢性便秘患者的肛管静息压、收缩压、最小松弛容积、初始便意和直肠最大耐受容积。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 ,慢性便秘患者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均降低 (P <... 目的 :研究慢性便秘患者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变化。方法 :用肛门直肠测压的方法检测慢性便秘患者的肛管静息压、收缩压、最小松弛容积、初始便意和直肠最大耐受容积。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 ,慢性便秘患者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均降低 (P <0 .0 5 ) ,最小松弛容积、初始便意和最大耐受容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肛门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纤维素颗粒对功能性便秘患儿肛门直肠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田娟 江逊 +3 位作者 张薇 仝海霞 王春晖 王宝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对学龄期功能性便秘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就诊的48例学龄期功能性便秘患儿,予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治疗3周,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直肠肛门压力。另选择10例健康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对学龄期功能性便秘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就诊的48例学龄期功能性便秘患儿,予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治疗3周,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直肠肛门压力。另选择10例健康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果 48例功能性便秘患儿服用小麦纤维素颗粒后,43例便秘症状消失或改善,总有效率89.58%。48例便秘患儿治疗前的直肠感知阈值及直肠最大阈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便秘患儿完成治疗前后直肠肛门测压检查,治疗前后的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缩榨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直肠感知阈值较治疗前降低,直肠最大容量阈值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麦纤维素颗粒可降低肛门直肠压力,可用于学龄期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治疗 小麦纤维素 直肠肛门测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排粪造影与三维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对耻骨直肠肌痉挛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许燕城 刘启鸿 +6 位作者 吴道清 方文怡 赵培琳 何炎琴 高海花 唐劲松 柯晓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4-1167,1171,共5页
目的对比X线排粪造影(XRD)与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3D HR-ARM)对耻骨直肠肌痉挛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177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XRD和3D HR-ARM检查结果,将符合... 目的对比X线排粪造影(XRD)与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3D HR-ARM)对耻骨直肠肌痉挛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177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XRD和3D HR-ARM检查结果,将符合耻骨直肠肌痉挛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7例中XRD诊断耻骨直肠肌痉挛33例(男19例,女14例),3D HR-ARM诊断56例(男34例,女22例),两者均诊断耻骨直肠肌痉挛22例,Kappa值为0.339(P<0.001),XRD与3D HR-ARM对耻骨直肠肌痉挛诊断的一致性一般。3D HR-ARM诊断耻骨直肠肌痉挛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水平较高,分别为66.67%、76.39%、90.91%。结论建议联用XRD与3D HR-ARM诊断耻骨直肠肌痉挛,指导临床治疗,尤其是指导外科手术时须两项检查诊断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排粪造影 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 功能性排便障碍 耻骨直肠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与生物反馈治疗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林细州 陈艳 +1 位作者 陆小锋 郑恩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51-2854,共4页
目的:观察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在生物反馈(BF)治疗前后肛门直肠动力学变化情况及BF治疗疗效。方法:比较83例OOC患者在BF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特点及大便情况,评定疗效。结果:(1)肛门直肠动力学情况:OOC患者模拟排便时男性直肠压力... 目的:观察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在生物反馈(BF)治疗前后肛门直肠动力学变化情况及BF治疗疗效。方法:比较83例OOC患者在BF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特点及大便情况,评定疗效。结果:(1)肛门直肠动力学情况:OOC患者模拟排便时男性直肠压力、直肠肛管压力差低于女性(P<0.05),BF治疗后肛门残余压下降、直肠压力增加、直肠肛管压力差增加(P<0.01)。(2)直肠感觉参数:男女差异及BF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疗效判定:临床疗效有效率为78.31%;肛门直肠测压有效率为49.40%,两者评判标准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4,P=0.00);BF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初始感觉阈值高低相关(Fisher卡方,P=0.004)。结论:OOC患者存在肛门直肠动力学异常,BF治疗能改善症状,纠正生理功能障碍,疗效满意,其中初始感觉阈值可作为BF治疗疗效判定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出口梗阻型便秘 高分辨肛门直肠 生物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儿童术前肛门直肠动力学测定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燕 鲍南 +3 位作者 施诚仁 金惠明 孙莲萍 沈涤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178-3179,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儿童肛门直肠动力学测定的特点,其测定结果与大便失禁的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方法:40例经CT及MRI证实患有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患儿,行肛门直肠测压,与30例正常儿童的测压结果相比较。测压内容包括直肠...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儿童肛门直肠动力学测定的特点,其测定结果与大便失禁的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方法:40例经CT及MRI证实患有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患儿,行肛门直肠测压,与30例正常儿童的测压结果相比较。测压内容包括直肠静止压、直肠敏感性、高压区压力大小、内括约肌松弛反射、松弛反射中压力下降程度与高压区的压力差、松弛反射恢复时间。大便失禁评分按Kelly′s评分法。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较,40例脊髓栓系儿童中,38例儿童存在内括约肌松弛反射,2例患儿无内括约肌松弛反射,无明显高压区,肛周呈松弛状态。38例患儿在直肠敏感性、压力下降程度、松弛反射恢复时间方面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肛门直肠动力学测定上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由于腰骶部神经受到牵拉,盆底肌、外括约肌、会阴部皮肤敏感性和肛直肠黏膜功能受损,反射下降程度较正常人低,由于神经传导速度延迟,以致反射恢复时间延长,故形成测压上的上述特点。对此类病人须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损 便秘 肛门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排便障碍患者三维高分辨直肠测压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华盛 邓罡 徐丽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症状的功能型便秘患者肛门直肠测压的特点,指导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胃肠动力室85例功能性便秘排便障碍型患者,分别用三维高分辨直肠测压技术...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症状的功能型便秘患者肛门直肠测压的特点,指导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胃肠动力室85例功能性便秘排便障碍型患者,分别用三维高分辨直肠测压技术进行测量,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不同症状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压力变化的特点。结果三维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显示,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门松驰率、肛门直肠压力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男性与非老年女性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压力、肛门松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与老年女性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门直肠压力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粪便性性状不同,分为Bristol1⁃3型和Bristol4⁃7型,可见测量指标中两者肛门松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测量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及非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均存在直肠推进力不足和盆底肌不协调收缩,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直肠推进力不足,而非老年患者则表现为不协调收缩。非老年男性患者表现为肛管矛盾收缩、松驰率低;非老年女性患者表现为盆底肌功能紊乱和直肠压力低。老年男性肛门直肠压力差下降更明显,老年男性直肠压力梯度下降可能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三维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在功能性便秘排便障碍的诊治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高分辨肛门直肠 功能性便秘 年龄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便秘与功能性便秘直肠肛管功能特点分析
13
作者 李晓翠 刘子雨 翟惠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伴便秘(Parkinson's disease constipation,PDC)与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变化,进一步了解PDC患者的便秘特点。方法将自2017年至202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4例...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伴便秘(Parkinson's disease constipation,PDC)与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变化,进一步了解PDC患者的便秘特点。方法将自2017年至202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4例PDC患者作为PDC组,及消化内科就诊的39例FC患者作为对照组,用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的方法检测两组便秘患者的肛门直肠括约肌和盆底肌的动力、感觉、反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变化,并根据测压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特点。结果PDC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直肠排便压均显著低于F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73±20.01)mmHg vs(85.02±19.74)mmHg,(22.30±21.12)mmHg vs(38.10±17.00)mmHg,1 mmHg=0.133 kPa,均P<0.05];PDC组患者高压带长度、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肛门松弛率低于F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C组患者最大耐受阈值明显高于PDC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及直肠顺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以排便推进力不足为主。PDC组与FC组排便推进力不足比例分别为88.2%(30/34)和59.0%(23/39),排便协同失调比例分别为11.8%(4/34)和30.8%(12/39),排便推进力正常且无排便不协调比例分别为0%和10.3%(4/39)。两组的排便障碍类型构成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623,P<0.05)。结论PDC患者与FC患者均存在直肠肛门动力和感觉异常,测压分型主要表现为排便推进力不足。但相比FC患者,PDC患者的肛管静息压、直肠排便压明显降低,深入研究PDC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变化及便秘特点,可有助于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为PDC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伴便秘 功能性便秘 肛门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丽荣 林征 +2 位作者 林琳 王美峰 朱芬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功能性便秘(F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的研究,比较不同类型FC患者病理生理机制上的异同。方法:根据结肠转运时间(CTT)和传输指数(TI)对FC患者进行分型,分为传输时间正常型(NTC)、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OC...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功能性便秘(F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的研究,比较不同类型FC患者病理生理机制上的异同。方法:根据结肠转运时间(CTT)和传输指数(TI)对FC患者进行分型,分为传输时间正常型(NTC)、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OC)和混合型(MC);用肛门直肠测压的方法测定不同类型FC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及感觉功能,同时选择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C患者肛管静息压降低,排便感觉阈值和最大耐受容量均增高(P<0.01);各型FC患者肛管静息压均降低(P<0.01);NTC组和OOC组排便感觉阈值和最大耐受容量增高(P<0.01);STC组引起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最低容量(MRV)降低,初始感觉阈值降低、排便感觉阈值增高(P<0.05);各组间肛管静息压、缩榨压、排便感觉阈值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异常,是FC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NTC患者和OOC患者在动力和感觉功能上表现出一定的共性,推断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STC患者的发病是多因素造成的动力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肛门直肠 动力功能 感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合并脊髓发育异常患儿排便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焓滨 侯金平 +4 位作者 侯金凤 迭小红 孙静 张敏 王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7-1173,共7页
目的探讨脊髓发育异常与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RMs)的关系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2月我科148例经分期手术治疗的ARM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腰骶部MRI检查结果分为脊髓发育正... 目的探讨脊髓发育异常与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RMs)的关系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2月我科148例经分期手术治疗的ARM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腰骶部MRI检查结果分为脊髓发育正常组和脊髓发育异常组,分析脊髓发育异常在各类型ARMs中分布的差异及对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情况、肛门直肠测压和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①本组148例ARMs患儿中34例(23.0%)检查结果提示脊髓发育异常,包括终丝脂肪变21例(61.8%)、椎管内脂肪瘤7例(20.6%)、脊髓空洞1例(2.9%)、椎管内囊性占位3例(8.8%)、混合型2例(5.9%);②按照Krickenbeck国际分类法对患儿的肛门直肠畸形进行分型,合并有脊髓发育异常的病例包括肛管直肠狭窄1例(占20.0%)、ARMs不伴瘘管5例(25.0%)、ARMs伴复杂直肠会阴瘘1例(20.0%)、ARMs伴直肠尿道球部瘘8例(22.2%)、ARMs伴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6例(18.2%)、ARMs伴直肠膀胱颈部瘘1例(25.0%)、ARMs伴直肠舟状窝瘘8例(24.2%)、ARMs伴直肠阴道瘘2例(66.7%)、一穴肛2例(22.2%),各病理类型组间脊髓发育异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③145例患儿在术中进行了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情况评估,其中有26例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好、105例发育良、14例发育差,脊髓正常组和异常组间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④44例患儿关瘘术6个月后行肛门直肠测压,脊髓发育正常组和异常组肛管静息压分别为(35.0±14.8)、(27.9±14.3)mmHg(P=0.268),脊髓发育正常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rectoanal inhibitory reflex, RAIR)引出率低于脊髓发育异常组(45.9%vs 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⑤按修正的Rintal评分量表随访患儿的排便功能,脊髓发育正常组和异常组间排便功能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结论脊髓发育异常与ARMs肛周肌肉发育情况有关,提示ARMs患儿均应常规行腰骶部MRI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先天性脊髓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脊髓发育异常 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 肛门直肠 排便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和结直肠肛门功能检查分型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秦肖含 张佩彦 王玉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1-1495,共5页
背景目前功能性便秘(FC)常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型指导治疗,但依据临床症状的分型结果与结直肠肛门功能检查的分型结果是否一致尚不明确。目的探究FC患者临床症状与结直肠肛门功能检查分型的一致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在2018... 背景目前功能性便秘(FC)常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型指导治疗,但依据临床症状的分型结果与结直肠肛门功能检查的分型结果是否一致尚不明确。目的探究FC患者临床症状与结直肠肛门功能检查分型的一致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在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FC患者(含门诊及住院)中选取40例完成结直肠肛门功能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询问患者症状(包括每周自发排便次数、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分型、排便费力、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感、需要手法辅助排便、排便不尽感的频度和程度),并依此判断其临床症状分型。结直肠肛门功能检查包括肛门直肠压力测定(ARM)检查、排粪造影、胃肠传输时间(GITT)检查。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分型和结直肠肛门功能检查分型的一致性。结果40例FC患者临床症状分型结果: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排便障碍型便秘、混合型便秘分别占27.5%(11/40)、20.0%(8/40)、37.5%(15/40),正常传输型便秘(NTC)占15.0%(6/40)。ARM检查分型结果示,80.0%(32/40)的患者为排便障碍型便秘,20.0%(8/40)的患者为NTC。排粪造影分型结果示,67.5%(27/40)的患者为排便障碍型便秘,32.5%(13/40)的患者为NTC。GITT检查分型结果示,20.0%(8/40)的患者为STC,15.0%(6/40)的患者为排便障碍型便秘,65.0%(26/40)的患者为NTC。加权Kappa检验结果显示,临床症状分型与ARM检查、排粪造影、GITT检查分型结果无一致性(Kappa值=-0.123,P=0.502;Kappa值=-0.040,P=0.794;Kappa值=-0.140,P=0.215)。临床症状分型与结直肠肛门功能检查分型结果无一致性(Kappa值=-0.005,P=0.944)。结论FC患者临床表现以混合型便秘症状为主,而客观检查中以排便障碍型便秘为主。FC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结肛门直肠功能检查分型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FC诊断中,需要将症状和客观检查分型相结合,且需要个体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功能性便秘 肛门直肠 排粪造影 结肠传输时间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伴慢性盆腔放射病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勇 黄雨桦 +5 位作者 王静 姚丹华 王剑 蔡忠良 毛琦 李幼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盆腔放射病(pelvic radiation disease,PRD)为放疗后盆腔内多器官、多部位损伤,患者在病变小肠切除术后存在便频、便失禁等症状。直肠在盆腔放疗中是最易受放射性损伤的部位,目前针对PRD患者肛管直肠功能的研究尚不充分。文中主要... 目的盆腔放射病(pelvic radiation disease,PRD)为放疗后盆腔内多器官、多部位损伤,患者在病变小肠切除术后存在便频、便失禁等症状。直肠在盆腔放疗中是最易受放射性损伤的部位,目前针对PRD患者肛管直肠功能的研究尚不充分。文中主要了解宫颈癌伴慢性PRD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并为PRD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分别纳入需行小肠切除术的宫颈癌伴PR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者来自门诊体检人群。在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及便秘、盆底失迟缓等消化系统疾病后分别入PRD组(n=20)和对照组(n=20),根据年龄进行配对。所有受试者均完成肠镜、肛门测压。根据肠镜结果评估放射性直肠黏膜损伤程度,比较2组间肛管直肠测压结果。结果研究所纳入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直肠狭窄、梗阻。PRD组的肛管静息压为(47.23±9.08)mm Hg,与对照组[(58.25±9.24)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PRD组为(75.92±30.15)mm Hg,与对照组[(146.50±18.76)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管舒张压PRD组为(23.30±12.49)mm Hg,与对照组[(39.10±9.99)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排便压PRD组为(22.85±16,69)mm Hg,与对照组[(50.90±9.14)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最大耐受量PRD组为(112.85±51.34)m L,与对照组[(173.50±48.15)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直肠初始阈值(P=0.416),直肠排便感觉阈值(P=0.161);括约肌功能长度(P=0.313)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伴PRD患者因放疗致其肛门内外括约肌功能受损,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减少。肠道手术前需评估其肛管直肠的神经与肌肉功能,以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从而最大程度改善PRD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放射病 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损伤 直肠肛门测压 内镜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中泻木”理论论治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孙大娟 由新鹏 迟莉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运用“土中泻木”理论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土中泻木”理论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加味理肠饮口服,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得舒特)口服,4周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肛门直肠测压动力学指标[肛门括约肌静息压力(ARP)、直肠静息压力(RRP)、直肠初始感觉及最大耐受阈值]、临床疗效及随访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ARP、RRP、直肠初始感觉及最大耐受阈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理肠饮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且复发率较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道动力、降低直肠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中泻木 加味理肠饮 肠易激综合征 肛门直肠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开秘方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脾气虚弱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姚一博 李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开秘方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脾气虚弱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口服益气开秘方治疗,配合提肛锻炼;治疗组30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肛门直肠压力变化,并评价疗... 目的:观察益气开秘方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脾气虚弱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口服益气开秘方治疗,配合提肛锻炼;治疗组30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肛门直肠压力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肛门直肠压力变化及临床治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分别为5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开秘方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脾气虚弱型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适宜功能性便秘脾气虚弱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中医药疗法 脾虚气弱 肛门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动力障碍分型诊断新策略 被引量:10
20
作者 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 黄宏国 +5 位作者 艾尔哈提.胡塞音 阿力木江.阿布都米 赵亮 楚慧 周建梅 赵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630,639,共6页
目的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监测,探讨肛肠动力监测值对OOC的动力障碍分型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肛管直肠动力学和感觉功能监测系统检测200例符合RomeⅢ... 目的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监测,探讨肛肠动力监测值对OOC的动力障碍分型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肛管直肠动力学和感觉功能监测系统检测200例符合RomeⅢ诊断标准的OOC患者及5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肛管直肠动力学和感觉功能监测相关指标,分别分析肛门直肠压力指标和感觉功能监测指标,观察肛肠动力学和感觉功能改变对OOC的动力障碍分型诊断及治疗上的指导作用。同时对比分析OOC患者与对照组的动力和感觉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200例OO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正常84例,异常116例(Ⅰ、Ⅱ、Ⅲ型分别为64、38、14例);Ⅱ型组肛门静息压明显低于对照组、Ⅰ型组和Ⅲ型组(P<0.05)。200例OOC患者中,76例直肠感觉功能正常,124例患者异常。OOC组感知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OC组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括约肌的长度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无明显的差异,但松弛压OOC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测定对OOC的动力障碍分型诊断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对临床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梗阻型便秘 肛门直肠 直肠感觉 肛门直肠动力 动力障碍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