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浩 张耀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中经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后者另做切口取标本,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延迟还纳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造口还纳时间、还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还纳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造口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功能总分与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36(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通过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具有可行性,相比另做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及还纳间隔时间,便于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预防性回肠造口 采集标本 造口还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反射区按摩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柳 李红 +1 位作者 王珑 黄桂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按摩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失访2例)与对照组24例(失访1例),试验组给予3个月的足反射区按摩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按摩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失访2例)与对照组24例(失访1例),试验组给予3个月的足反射区按摩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徐氏肛门直肠功能评价量表评价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排便功能。结果术后1个月、2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排便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排便功能优良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反射区按摩是提高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反射区按摩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峰 任高伟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分析经腹腔镜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吻合口瘘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 目的分析经腹腔镜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吻合口瘘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了吻合口瘘并发症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病理类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以及Dukes分期等指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BMI、肿瘤与肛缘距离、术前合并肠梗阻、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以及肿瘤大小(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影响患者出现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肥胖、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以及术前白蛋白异常(P<0.05)。结论经腹腔镜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出现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肥胖、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以及术前白蛋白异常,应当于临床中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J型储粪袋与常规吻合排便功能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就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J型储粪袋与常规吻合排便功能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常吻组(68例)和袋吻组(66例)。常吻组常规用CEEA31型腔内管状吻合器将直肠残端、结... 目的就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J型储粪袋与常规吻合排便功能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常吻组(68例)和袋吻组(66例)。常吻组常规用CEEA31型腔内管状吻合器将直肠残端、结肠断端进行端端吻合;袋吻组将断端结肠制成J型储粪袋(5~6cm),与直肠肛管行端侧吻合。结果袋吻组的平均排便次数、平均大便失禁次数在术后1个月、6个月均明显少于常吻组,袋吻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的延缓排便能力、需要定期服用缓泻剂和排便控制功能优良等指标也优于常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排便功能在术后1年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保守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将J型储粪袋应用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排便功能,近期疗效较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切除 J型储粪袋 常规吻合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云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0期3698-370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原阳县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和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原阳县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各35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肛门动力学及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可改善患者肛门动力学,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切除 腹腔镜 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套管肛管对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效果分析
6
作者 张晓槟 杨清水 +3 位作者 王万川 程永雄 麦广智 冯家豪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双套管肛管对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效果。方法10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根据预防术后吻合口瘘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腹腔引流方法,观察组... 目的探讨双套管肛管对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效果。方法10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根据预防术后吻合口瘘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腹腔引流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双套管引流联合肛门直肠双套管持续低压冲洗方法。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次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情况、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均为(7.2±1.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0.00%、其他并发症发生率6.00%均低于对照组的26.00%、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0、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10.00%、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放置时间(9.5±2.7)d、住院时间(15.5±4.8)d短于对照组的(15.4±4.3)、(21.3±5.7)d,住院费用(43547±3256)元少于对照组的(53439±4798)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套管肛管对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有一定预防效果,但不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能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二次手术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切除 后吻合口瘘 双套管肛管 预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国产器械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国森 湛建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0期18-19,共2页
目的:总结国产器械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8月175例距齿状线5~8cm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常州生产的荷包缝合器、多次使用的吻合器做低位前切除术。结果:175例全部顺利完成... 目的:总结国产器械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8月175例距齿状线5~8cm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常州生产的荷包缝合器、多次使用的吻合器做低位前切除术。结果:175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荷包缝合器、多次使用的吻合器、缝合器能满足手术要求,全组发生吻合口漏7例(4.0%),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狭窄。结论:国产荷包缝合器、多次使用的吻合器、缝合器能满足中低位直肠癌的手术要求,对比进口器械,费用低廉,适合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肿瘤:低位切除: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左结肠动脉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经雷 何继龙 +2 位作者 秦健 孙波 李朝阳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8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中采用低位切除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行Dixon术的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中采用低位切除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行Dixon术的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保留LCA治疗,对照组采用高位结扎IMA不保留LC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数、No.253组淋巴结清扫数和预防性造口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38±1.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06±1.31)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及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LCA的腹腔镜下Dixon术可以达到和高位切除同样程度的淋巴结清除,同时降低了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左结肠动脉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体位垫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晓铮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0期950-951,共2页
目的观察自制体位垫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观察组采用自制体位垫,给予人字形分腿位。观察患者和... 目的观察自制体位垫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观察组采用自制体位垫,给予人字形分腿位。观察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摆放体位用时。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生对体位舒适度的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摆放体位用时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体位垫的使用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体位垫 腹腔镜直肠癌直肠低位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