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傅卫 袁炯 +4 位作者 王德臣 姚宏伟 于锦利 任立焕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直肠癌前切除术(160±106)ml(n=37)vs(298±186)ml(n=36),t=-3.908,P=0.000;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80±153)ml(n=10)vs(356±170)ml(n=14),t=-2.604,P=0.016]。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2.4±1.8)dVS(3.6±1.5)d,t=-3.648,P=0.000]。腹腔镜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4.3%(7/49)g844.2%(23/52),x^2=10.834,P=0.001]。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无差异(12.7±6.5VS13.6±7.0,t=-0.668,P=0.505),下切缘均为阴性。腹腔镜组45例(91.8%)随访2~42个月,开腹组47例(90.4%)随访6~42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4.4%(2/45)、4.3%(2/47)。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 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志涛 郭磊 王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微创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行开腹直肠全系膜...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微创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和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SOD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开腹组(均P<0.05),血清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开腹组(均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REE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0.05),而术后第3天REE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REE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REE均显著低于同期开腹组(均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保肛率、预防性回肠造口率、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能显著减轻手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高代谢状态,促进术后恢复,而两种术式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E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渠浩 王振军 +2 位作者 杜燕夫 李敏哲 杨新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效果。方法对31例癌灶下缘距离齿状线≤2cm的直肠低位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其中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腹部手术施行直肠全系膜...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效果。方法对31例癌灶下缘距离齿状线≤2cm的直肠低位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其中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腹部手术施行直肠全系膜切除,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和部分提肛肌达肛门外括约肌环上缘,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内括约肌)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于癌灶下缘2cm、齿状线下方垂直于肛管处长轴切开内括约肌全层,然后沿内外括约肌间向上游离至腹部,将近端结肠或结肠袋与肛管或肛管一齿状线端端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31例病人平均随访24月,26例患者无复发和转移,1例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1例患者糖链抗原19-9(CA19-9)增高,但未见转移灶。30例患者手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可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根治性,并能较好保留肛门功能。对较早期或对术前放、化疗敏感的超低位直肠癌、直肠间质瘤、基底广泛息肉和骨盆狭窄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全系膜切除 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 直肠 保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术式比较
4
作者 张志强 舒秉俊 +2 位作者 冯志 夏雨 鲍彦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4-974,共1页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腹腔镜 术式比较 直肠全系膜切除 肛管吻合术 结肠成形 直肠癌患者 直接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