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合学生认知习惯的教学才是好教学——由“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教学说起
1
作者 辛民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5期33-35,共3页
通过“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教学进行分析,阐明课前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糊、教材,准确把握课标要求,体会教材编写意图,站在学科整体高度理解数学知识,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 通过“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教学进行分析,阐明课前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糊、教材,准确把握课标要求,体会教材编写意图,站在学科整体高度理解数学知识,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垂直的判定 认知习惯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境脉教学,促进素养落地——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为例
2
作者 唐婷婷 《数学之友》 2024年第3期41-43,共3页
境脉教学既包括问题情境、教学流程的脉络,也包括学习者认知结构关系发展的脉络.通过情境的脉络发展关系把课堂的教学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主动使旧知与新知发生联系,组织建构认知结构,并使之成为其自身知识网络的一部分.
关键词 境脉教学 核心素养 直线与平面垂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文化提升学科德育和智育融合的教学实践——以“直线与平面垂直”教学为例
3
作者 张志明 《数学之友》 2024年第9期22-25,共4页
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直线与平面垂直”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从而有效促进德育和智育的深度融合,旨在为提高数学教育的综合效果提供有益的思考和... 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直线与平面垂直”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从而有效促进德育和智育的深度融合,旨在为提高数学教育的综合效果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文化 德育与智育 直线与平面垂直”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逻辑推理素养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
4
作者 王文超 《数学之友》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养为导向,采用“情境—问题—探究—猜想—证明—定理—应用”的教学流程,利用问题串驱动教学,借助数学软件动态演示辅助教学,以跨学科理念创新“折纸实验”,融入我国航天成就,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做了教学... 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养为导向,采用“情境—问题—探究—猜想—证明—定理—应用”的教学流程,利用问题串驱动教学,借助数学软件动态演示辅助教学,以跨学科理念创新“折纸实验”,融入我国航天成就,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做了教学设计,以将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推理素养 直线与平面垂直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气动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岩 郑玉芳 +4 位作者 赵守阳 冯放 李建业 王农祥 白荣彬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8-382,398,共16页
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是当前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典型代表,凭借着无需对风、结构简单、造型独特等优点在中小型风能利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其气动特性复杂,且研究时间相对较短,尚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是当前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典型代表,凭借着无需对风、结构简单、造型独特等优点在中小型风能利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其气动特性复杂,且研究时间相对较短,尚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以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特性研究为对象,介绍了风力机气动特性研究历程、研究现状、主要工作原理,及气动特性分析理论、常用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对如何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在低风速下的起动特性问题和高转速下的气动特性发挥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垂直轴风力机 气动特性 研究方法 叶片翼型 风轮结构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线源灌溉条件下交汇入渗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程慧娟 王全九 +1 位作者 曾辰 李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6,共4页
以模拟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垂直线源灌溉条件下不同线源长度和线源间距的交汇入渗特性,并提出了含线源长度和线源间距因子的入渗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线源长度的增加,沿着供水管方向剖面和交汇面的湿润深度增加,湿润宽度无明显变化;随着线... 以模拟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垂直线源灌溉条件下不同线源长度和线源间距的交汇入渗特性,并提出了含线源长度和线源间距因子的入渗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线源长度的增加,沿着供水管方向剖面和交汇面的湿润深度增加,湿润宽度无明显变化;随着线源间距的增加,沿着供水管方向的剖面的湿润深度减小,湿润宽度增大,在交汇面处湿润深度和湿润宽度均减小;累积入渗量随着线源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线源间距的增加而增大。经实测资料验证,入渗模型能有效的模拟垂直线源灌溉条件下交汇入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源灌溉 交汇 入渗特性 线源长度 线源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区垂直线源灌方式对葡萄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永杰 王全九 +1 位作者 苏李君 南庆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9,77,共8页
灌溉方式对根系湿润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作物生长及其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以常规滴灌方式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垂直线源灌方式对葡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生育关键期灌水前后垂直线源灌方式根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可达... 灌溉方式对根系湿润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作物生长及其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以常规滴灌方式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垂直线源灌方式对葡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生育关键期灌水前后垂直线源灌方式根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可达到田间持水率的75.1%和82.8%,常规滴灌方式为田间持水率的60%和72%;垂直线源灌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较常规滴灌高,净光合速率均经历了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其中由水分胁迫引起的非气孔限制,垂直线源灌晚于常规滴灌出现,且表现不明显;垂直线源灌方式在地上生物量生长方面略好于常规滴灌方式,但两者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垂直线源灌方式较常规滴灌方式在产量上提高了1.2%;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垂直线源灌方式较常规滴灌方式提高了5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源灌 土壤水分 生理指标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极端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线电源的电磁场 被引量:8
8
作者 何继善 鲍力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0-135,共6页
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分离变量法和Sommerfeld-Fourier积分,通过将偶极源电磁场沿导线积分的方法,导出垂直线电源电磁场的解。给出几种不同地电条件下垂直线电源电磁场的理论表达式,包括均匀大地中深钻井内垂直电偶... 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分离变量法和Sommerfeld-Fourier积分,通过将偶极源电磁场沿导线积分的方法,导出垂直线电源电磁场的解。给出几种不同地电条件下垂直线电源电磁场的理论表达式,包括均匀大地中深钻井内垂直电偶极、有限和无限长垂直线电源电磁场的理论表达式,以及无限深或有限深海水中垂直电偶极、线电源等情况下电磁场的理论表达式。这些表达式可以用于地面电磁法和海洋电磁法的理论计算,并通过某种特殊情况导出的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推导的表达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源 电磁场 电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视觉垂直线/水平线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器功能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汪晓锋 周燚 +3 位作者 苏文玲 何静 黄江峰 骆献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1期37-40,51,共5页
目的探讨主观视觉垂直线/水平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ubjective visual horizontal,SVV/SVH)。方法选取90例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的原发性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为实验组... 目的探讨主观视觉垂直线/水平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ubjective visual horizontal,SVV/SVH)。方法选取90例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的原发性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为实验组,以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成功行Epley/Semont复位治疗,并根据复位后有无残余症状分为有残余症状组和无残余症状组,分别在复位前、复位后1天及复位后2周、3个月行直立位SVV/SVH检测,两组均记录其偏离值(d±SD)。结果所有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有残余症状者35例,无残余症状者55例,残余症状的发生率约39%;两组患者复位前直立位SVV/SVH偏离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方向偏向患侧;复位后1天偏离值均明显减小,与复位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位后1天的偏离值与对照组之间仍存在差异(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直立位SVV/SVH偏离值逐渐减小,呈动态变化。无残余症状组复位后2周偏离值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有残余症状组复位2周偏离值与对照组之间仍有差别(P<0.05),直至复位3个月后有残余症状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BPPV患者在复位前耳石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成功复位后两组患者耳石器功能改善但均未完全恢复,随着病程和前庭功能的代偿建立,两组患者SVV/SVH的偏离角度逐渐变小,呈动态变化;约2周后无残余症状组患者耳石器的代偿功能逐渐建立,有残余症状组患者的耳石器代偿功能建立较慢,约需3个月的时间;主观视觉重力线(SVV/SVH)对BPPV患者耳石器功能及代偿状态的评估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主观视觉垂直线/水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附着物对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岩 田川公太朗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6,共5页
采用黏土作为附着物模拟了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叶片表面前缘的结冰情况,并通过风洞试验测试分析了附着物对自行设计制作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模型转速和功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附着物的存在降低了风力机的稳定转数、减少了输出功率,且... 采用黏土作为附着物模拟了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叶片表面前缘的结冰情况,并通过风洞试验测试分析了附着物对自行设计制作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模型转速和功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附着物的存在降低了风力机的稳定转数、减少了输出功率,且随着附着质量的增加和风速的增大,影响效果越明显.通过将同等质量的黏土附着在叶表和嵌入叶片内的对比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附着物质量轻时,附着质量与翼型变化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基本为同等程度;随着附着物质量的增加,附着质量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占居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垂直轴风力机 叶片 附着物 结冰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线列阵结构对PTRM阵处理空间增益的影响 被引量:51
11
作者 刘家亮 王海燕 +1 位作者 姜喆 张颖峰 《鱼雷技术》 2010年第4期263-267,共5页
水声信道多径的复杂性使得被动时间反转镜(PTRM)技术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该文推导了多阵元PTRM原理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PTRM阵处理获得空间增益的机理,首次从理论上分析了垂直线列阵结构对PTRM阵处理空间增益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机仿... 水声信道多径的复杂性使得被动时间反转镜(PTRM)技术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该文推导了多阵元PTRM原理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PTRM阵处理获得空间增益的机理,首次从理论上分析了垂直线列阵结构对PTRM阵处理空间增益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PTRM阵处理空间增益随着阵元数目的增加而得到提高;当阵元间距足够大时(大于半个波长,使噪声不相关),阵元间距对PTRM阵处理的空间增益没有明显影响,此时影响到通信质量的主要是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信道 多阵元 被动时间反转镜 直线列阵 空间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环境中垂直线列阵的空间增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坤德 孙超 《电声技术》 2007年第10期4-7,共4页
在平面波假设条件下,如果线列阵各阵元之间的噪声相互独立,则其空间增益可按简单公式计算。而在浅海环境中,由于到达垂直线列阵的声波并不满足平面波假设,其空间增益需要作出正确估计。提出了一种计算垂直阵空间增益的方法,并通过典型... 在平面波假设条件下,如果线列阵各阵元之间的噪声相互独立,则其空间增益可按简单公式计算。而在浅海环境中,由于到达垂直线列阵的声波并不满足平面波假设,其空间增益需要作出正确估计。提出了一种计算垂直阵空间增益的方法,并通过典型浅海环境下的仿真数据,分析了声源位置、阵元数量、基阵深度和信号频率等因素对空间增益的影响,得到了典型配置下的空间增益值,对水声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增益 直线列阵 浅海 水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线源电成像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涛 冯锐 +1 位作者 徐苏欣 何福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2-466,369,共6页
垂直线源电成像技术依托于套管井供电,不仅野外作业简便,而且可大幅度增加探测深度和成像精度,并能在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条件下实施作业。此法特别适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生产中油层注水推进前沿监测和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文中从井—地... 垂直线源电成像技术依托于套管井供电,不仅野外作业简便,而且可大幅度增加探测深度和成像精度,并能在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条件下实施作业。此法特别适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生产中油层注水推进前沿监测和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文中从井—地方式的电场特征出发,介绍了该技术的成像理论,并在S油田选取15口套管井作为供电电极,在每口套管井周围布设18条放射状、6~8周同心圆状的测量电极,分别进行测量,再将每次测量结果综合在一起,获得该区油层的含水饱和度分布。与该区实际含水饱和度分布相比较,表明电成像技术在油田开发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 电成像 油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三元垂直线阵在水下目标被动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鹏菲 刘忠 陈显尧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0,34,共5页
依据深海洋流状态的数值分析,论证了柔性垂直线阵所处的良好水文环境;通过研究影响定位精度的深度、盐度、温度等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三元垂直线阵对水下目标的被动定位精度。提出了柔性三元垂直线阵在水下目标被动声定位中的... 依据深海洋流状态的数值分析,论证了柔性垂直线阵所处的良好水文环境;通过研究影响定位精度的深度、盐度、温度等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三元垂直线阵对水下目标的被动定位精度。提出了柔性三元垂直线阵在水下目标被动声定位中的一种应用方法。数值仿真试验表明:在大深度条件下,采用柔性三元垂直线阵的被动声定位方法能够满足目标定位的基本要求,在水下声隐蔽探测技术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实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三元垂直线 被动定位 声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直线列阵的深海被动目标定深误差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军 苗锦 +1 位作者 刘忠 彭鹏菲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1,88,共5页
首先研究了在深海环境下,采用三阵元垂直线列阵水声探测系统进行被动目标定深的基本原理。然后分别从随机误差、阵元配置偏差和相干多途水声信道干扰的角度,对被动目标定深的误差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推导了相关公式。通过仿真实验,总结... 首先研究了在深海环境下,采用三阵元垂直线列阵水声探测系统进行被动目标定深的基本原理。然后分别从随机误差、阵元配置偏差和相干多途水声信道干扰的角度,对被动目标定深的误差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推导了相关公式。通过仿真实验,总结出各误差源对被动目标定深精度影响的规律,为进一步开展被动目标定深研究、提高被动目标定深精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列阵 深海探测 被动目标定深 精度分析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直线列阵数据提取浅海波导声传播参数的模值追踪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银丰 葛辉良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垂直水听器线列阵接收的声数据或其互谱密度矩阵可以用来提取浅海波导声传播的简正波模深度函数、水平波数和海底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布放在海洋中的垂直水听器线列阵不可避免地产生倾斜。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垂直阵的倾斜使提取参数误... 垂直水听器线列阵接收的声数据或其互谱密度矩阵可以用来提取浅海波导声传播的简正波模深度函数、水平波数和海底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布放在海洋中的垂直水听器线列阵不可避免地产生倾斜。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垂直阵的倾斜使提取参数误差大幅增大。针对此问题,提出模值追踪法,构建模值追踪代价函数,对垂直水听器线列阵声数据互谱密度矩阵的本征矢量的模值进行逼近。仿真结果表明,模值追踪法可以有效消除基阵倾斜的影响。在仿真条件下,水平波数估计误差小于0.1%,海底相移估计误差在±1.1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列阵 参数提取 浅海波导 模值追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图像处理中的垂直和水平直线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鲍苏苏 杨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50-552,共3页
Hough变换,是一种在二值图像中检测直线的常用方法。由于它有很高的计算复杂度,所以很难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如果需要检测图像中若干指定方向的直线,则可将Hough变换进行一些简化。文章根据Hough变换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二... Hough变换,是一种在二值图像中检测直线的常用方法。由于它有很高的计算复杂度,所以很难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如果需要检测图像中若干指定方向的直线,则可将Hough变换进行一些简化。文章根据Hough变换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二值图像中垂直和水平直线的方法,应用于半导体芯片矩形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垂直直线检测 水平直线检测 Houhh变换算法 半导体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直线阵无源定位的可观测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曲毅 刘忠 彭鹏菲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6期91-9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垂直线阵的系统,给出了定位模型,并简要介绍了其定位原理。利用由时延间接引入的距离、高低角和观测得到的方位角信息,建立了三维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仿真分析了基线长度和时延精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非... 提出了一种基于垂直线阵的系统,给出了定位模型,并简要介绍了其定位原理。利用由时延间接引入的距离、高低角和观测得到的方位角信息,建立了三维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仿真分析了基线长度和时延精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可观测性定理分析了该系统,得出了系统可观测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定位 直线 可观测性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线列阵无源定位精度分析
19
作者 曲毅 刘忠 刘爱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96,11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垂直线阵的系统,给出了定位模型,并简要介绍了其定位原理。利用由时延引入的距离、高低角和观测得到的方位角信息,建立了三维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讨论了声速测量误差、时延估计误差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垂直线阵的系统,给出了定位模型,并简要介绍了其定位原理。利用由时延引入的距离、高低角和观测得到的方位角信息,建立了三维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讨论了声速测量误差、时延估计误差和阵元位置误差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给出了时延估计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综合时延估计、基线横纵扰动、三类误差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对目标距离估计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 目标定位 精度分析 克拉美-罗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课观感 被引量:2
20
作者 章建跃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0年第5期47-50,共4页
从数学内容的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抽象、判定定理的教学,以及定义和定理的应用等角度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课进行分析与点评,讨论了如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抽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从数学内容的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抽象、判定定理的教学,以及定义和定理的应用等角度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课进行分析与点评,讨论了如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抽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归纳判定定理,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素养得到发展,强调了整体把握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从数学内部自然而然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指出了明确定义、判定和性质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学生有逻辑地思考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与平面垂直 抽象概念 归纳判定定理 发展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