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对眼压及皮肤温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金文哲 严相默 +2 位作者 李少岩 康吉龙 方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和星状神经节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对眼压及皮肤温度的影响,进而阐明作用效果的异同。方法:将临床疼痛诊疗病例50例随机分为两组,SGB 25例,SGL25例,分别用YZ7A压陷式眼压计和UY200M型温度记录器测定每一患...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和星状神经节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对眼压及皮肤温度的影响,进而阐明作用效果的异同。方法:将临床疼痛诊疗病例50例随机分为两组,SGB 25例,SGL25例,分别用YZ7A压陷式眼压计和UY200M型温度记录器测定每一患者操作侧眼压和皮肤温度。结果:SGB和SGL两组的眼压,在治疗后10 min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时段内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GB和SGL两组皮肤温度,在治疗后5 min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10 min、15 min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测定时段内两组间对皮肤温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GB和SGL对眼压均起一过性上升随后下降、皮肤温度上升的作用。SGB和SGL两种方法对眼压及皮肤温度的影响程度相仿,且其临床作用效果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 眼压 皮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贵明 丁学琴 +1 位作者 许国忠 王俊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97-599,共3页
目的 观察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 ,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联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 (S L)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耳鼻喉科确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4例 ,均为单耳发病 ,每例在治疗前后进行纯音测听 ,按照听力损... 目的 观察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 ,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联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 (S L)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耳鼻喉科确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4例 ,均为单耳发病 ,每例在治疗前后进行纯音测听 ,按照听力损失程度配对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 2例 ,采用传统方法治疗 ;观察组 4 2例 ,除接受传统方法治疗外 ,患侧每 3天接受一次SGB ,间歇期每日进行S L照射 ,1 2d为一疗程。疗效标准以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判定。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平均听阈相近 ,治疗后的平均听阈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听阈下降更为显著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SGB和S L照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 联合治疗 突发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催眠药物耐受性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梅 陈雷 +2 位作者 曲慧馨 刘环卫 李雁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可抑制交感神经活动、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文中观察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催眠药物耐受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2例催眠药物耐受型失眠患者分为照射组和对照组各36例,照射组在口服加味血府... 目的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可抑制交感神经活动、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文中观察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催眠药物耐受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2例催眠药物耐受型失眠患者分为照射组和对照组各36例,照射组在口服加味血府逐瘀汤及罐灸针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加味血府逐瘀汤及罐灸针治疗。治疗结束后评定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照射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68.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睡眠障碍外,2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SAS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照射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联合加味血府逐瘀汤及罐灸针治疗能降低失眠患者对药物耐受性,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偏光红外线 星状神经节 催眠药物耐受性失眠症 加味血府逐瘀汤 罐灸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阻滞联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用于几种常见软组织损伤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贵明 丁学琴 +2 位作者 许国忠 王俊科 许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观察局部阻滞和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单独或联合用于治疗几种常见软组织损伤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几种软组织损伤痛病人 9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0例 ,分别接受局部阻滞 (L组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 (... 目的 :观察局部阻滞和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单独或联合用于治疗几种常见软组织损伤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几种软组织损伤痛病人 9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0例 ,分别接受局部阻滞 (L组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 (S L)照射 (S组 )或二者联合应用 (L +S组 )。疗效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分别记录每个病人治疗前后的最高VAS值、治疗次数及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 3~ 8个月 ,记录复发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及治疗前VA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治疗方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痛均有较好疗效 ,总有效率均在80 %以上。但L +S组在治疗后VAS下降率及总有效率明显好于L组和S组 ;L +S组的局部阻滞次数明显少于L组的次数 ,S L照射次数少于S组的次数 ,复发率明显低于L组和S组 ;P <0 .0 5。结论 :三种治疗方法对该类疾病均有良好效果 ,但相比较而言 ,局部阻滞和S L照射联合应用优于单独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阻滞 直线偏光红外线治疗仪 软组织损伤 视觉模拟评分法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许丽 陈茜 张雪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8期2375-2376,共2页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其病理变化为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病人常常主诉疼痛、肿胀。
关键词 静脉炎 直线偏光红外线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联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侯艾云 张留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30-63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阻滞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 联合治疗 颈源性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等物理因子组合对3期压疮的愈合时限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全兴 成先柄 +2 位作者 曾莉 毕世庆 温树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9-559,共1页
关键词 物理因子治疗 压疮 微波 时限 愈合 直线偏光红外线 HE-NE激光 脑外伤患者 脑血管意外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