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V1导联T波直立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沈琴 马晓棠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985-986,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新生儿血管畸形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复杂,大多数受遗传因素和周围环境综合作用引起[1]。CHD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发...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新生儿血管畸形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复杂,大多数受遗传因素和周围环境综合作用引起[1]。CHD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已成为临床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而心电图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对于CHD的早期诊断价值仍不容忽视。为此,本文对比分析CHD患儿V1导联T波直立心电图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旨在探讨心电图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先天性心脏病 T直立 V1导联 超声对比 患儿 超声诊断技术 早期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性T波改变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玉峰 徐金义 +1 位作者 孙汝萍 王留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5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无晕厥病史患者出现的直立性T波改变的发生机理及其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初筛出直立性T波改变预检患者,经基础倾斜试验进一步确证,再行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第2天,阳性患者经随机分组,双盲对照服用... 目的探讨无晕厥病史患者出现的直立性T波改变的发生机理及其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初筛出直立性T波改变预检患者,经基础倾斜试验进一步确证,再行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第2天,阳性患者经随机分组,双盲对照服用安慰剂(=22)或30mg普荼各尔(=21)60min后重复基础倾斜试验、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结果100例直立性T波改变患者在基础倾斜试验中无1例阳性反应,在随后的NTTT中有43例出现阳性结果。第2天,安慰剂组直立性T波改变及NTTT阳性有比率明显高于普荼各尔组(依次为86.4%∶23.8%,P<0.01,72.7%∶28.6%,P<0.01)。结论直立性T波改变是人体由卧位到立位引起神经-体液变化所致的心室肌复极异常,它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形成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一种伴随现象,与血管迷走性晕厥有一定的相关性,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作为首选药物来治疗直立性T波改变和伴随有直立性T波改变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收到肯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性T改变 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性晕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预测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璠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所有... 目的分析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所有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aVR导联直立T波对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至治疗后6个月,105例患者中预后不良32例(30.48%),预后良好73例(69.52%);预后不良组ST段压低程度、导联数高于预后良好组,aVR导联直立T波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ST段压低程度、导联数、aVR导联直立T波预测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7,其中aVR导联直立T波的预测价值高。结论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导联数及aVR导联直立T波对NSTEMI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电图 aVR导联直立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力混凝土消波块——用于直立岸壁的消波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林黛妍 《港工技术》 1995年第2期10-16,共7页
重点介绍天力块消波的基本原理和消波效果以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 天力混凝土 直立式消岸壁 港口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永久船闸直立坡锁口锚杆应力监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卫军 李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1,共3页
为了解永久船闸直立坡顶锁口锚杆应力状态 ,有效地评价锚固施工质量及锚固效果 ,在部分锁口锚杆上布置了锚杆应力计 ,并进行了应力监测。监测成果表明 ,锚杆锚固效果明显 ,永久船闸二期开挖完毕后直立坡变形基本趋于稳定。
关键词 三峡永久船闸 直立波 锁口锚杆 应力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