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皖战争期间的皖系骨干吴光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长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9-83,共5页
192 0年 7月 ,直皖战争在直隶境内进行。皖系骨干吴光新 ,虽未直接参与战争 ,但在段祺瑞的授意和支持下 ,为击败直系 ,上窜下跳 ,作了充分表演。其一 ,是年 2、3月间 ,段祺瑞图谋赶走豫督赵倜 ,让吴光新取而代之 ,以便拦截北归直军于途... 192 0年 7月 ,直皖战争在直隶境内进行。皖系骨干吴光新 ,虽未直接参与战争 ,但在段祺瑞的授意和支持下 ,为击败直系 ,上窜下跳 ,作了充分表演。其一 ,是年 2、3月间 ,段祺瑞图谋赶走豫督赵倜 ,让吴光新取而代之 ,以便拦截北归直军于途中。但这一图谋未能得逞。其二 ,是年 5月 ,驻防湘南的直军吴佩孚部 ,为搞垮皖系张敬尧在湖南的统治 ,在与南方结盟后 ,撤防北归。直军一撤 ,湘军立即接收直军原有防地。张的统治岌岌可危 ,遂请求时驻岳州等地的吴光新部来援。但吴为保存实力 ,坐视张之垮台而不加援手。其三 ,直皖战争爆发后 ,直系王占元在武昌设计将吴光新扣押 ,并将其分驻各地的部队一一缴械 ,这对皖系在战争中的惨败 ,无疑是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战争结束 ,吴被免职查办 ,并交付军法审判 ,可谓身败名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光新 直皖战争 长江上游总司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祺瑞及北洋皖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晓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56,共5页
段祺瑞及北洋皖系研究述评胡晓段祺瑞(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安徽合肥人。他出身于军人和地主家庭,接受过清末新兴军事学堂教育,并成为第一批赴西方学习近代军事的留学生。在波谲云诡、翻云覆雨的... 段祺瑞及北洋皖系研究述评胡晓段祺瑞(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安徽合肥人。他出身于军人和地主家庭,接受过清末新兴军事学堂教育,并成为第一批赴西方学习近代军事的留学生。在波谲云诡、翻云覆雨的北洋时期,他追随辅佐袁世凯,创建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祺瑞 北洋 袁世凯 系军阀 研究述评 善后会议 直皖战争 徐树铮 北洋军阀史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主义与政争:五四前后吴佩孚的崛起与权势转移 被引量:9
3
作者 马建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89,共9页
从1918年8月到1920年8月的两年间,吴佩孚实现了从"北洋师长"到"政治领袖"的身份转型,而这一转型,除了吴氏拥有的军力因素之外,还与其借助大众媒介的宣传造势有关。也就是说,吴佩孚是通过"公电"媒介来传... 从1918年8月到1920年8月的两年间,吴佩孚实现了从"北洋师长"到"政治领袖"的身份转型,而这一转型,除了吴氏拥有的军力因素之外,还与其借助大众媒介的宣传造势有关。也就是说,吴佩孚是通过"公电"媒介来传播他的"民治主义"、"民族主义"、"和平主张"而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语境下,吴佩孚应时而动,通过大众传媒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反对"军阀主义"和重视民意的爱国军人形象,而将段祺瑞、徐树铮为首的皖系军阀作为对抗五四新潮流的"反面对象",予以尖锐批判。在与皖系军阀的政治较量中,吴佩孚高举反日爱国的民族主义旗帜,获得了政治斗争的话语权,并最终通过1920年的直皖战争打败皖系军阀,实现了他的政治优势与军事优势的双结合,完成中国政治权势从皖系到直系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吴佩孚 直皖战争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4年段祺瑞出山的主要原因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德才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9-64,共6页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乘第二次直奉战争正酣之际,突然由热河前线回到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曹锟。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把持中枢的吴佩孚因此败走江南。在政局混沌之中,本已失势的段祺瑞复出,执掌了国家最高权力。他为什么能出山?传统的观...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乘第二次直奉战争正酣之际,突然由热河前线回到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曹锟。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把持中枢的吴佩孚因此败走江南。在政局混沌之中,本已失势的段祺瑞复出,执掌了国家最高权力。他为什么能出山?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当时各种矛盾冲突的调和的产物。笔者对此表示怀疑,现进行辩析,以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祺瑞 孙中山 张作霖 冯玉祥 吴佩孚 第二次战争 主要原因 直皖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大钊与共产国际“联吴方针”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傅振刚 徐有礼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26,共6页
近年来,史学界在研究李大钊与吴佩孚的交往时,注意到了共产国际、苏俄政府“联合吴佩孚”的方针及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有人提出,李大钊是1921至1922年间“争取吴佩孚工作的主要执行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缺乏根据。对李大钊与共... 近年来,史学界在研究李大钊与吴佩孚的交往时,注意到了共产国际、苏俄政府“联合吴佩孚”的方针及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有人提出,李大钊是1921至1922年间“争取吴佩孚工作的主要执行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缺乏根据。对李大钊与共产国际“联吴方针”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是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的重要课题,应该引起党史研究工作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佩孚 李大钊 共产国际 苏俄政府 中国共产党人 孙中山 方针 战争 北京政府 直皖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洋时期参战军(边防军)、西北边防军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基奭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93,共8页
随着直皖矛盾激化,段祺瑞为了维持在北京政府中的地位及完成南北统一,以中国对德宣战参加一战为契机,在日本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下,编练了参战军(一战结束后改称边防军)。约同一时期,皖系干将徐树铮编练了西北边防军。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 随着直皖矛盾激化,段祺瑞为了维持在北京政府中的地位及完成南北统一,以中国对德宣战参加一战为契机,在日本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下,编练了参战军(一战结束后改称边防军)。约同一时期,皖系干将徐树铮编练了西北边防军。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边防军和西北边防军均不同程度卷入。皖系战败后,两军除少数阵亡,部分被遣散外,余部被直奉瓜分,最终归于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战军 边防军 西北边防军 直皖战争 段祺瑞 徐树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