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的直流型风电机组结构设计与并网控制
1
作者 孙奇睿 李战龙 +3 位作者 王海云 吕梁年 艾斯卡尔 李学品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29-3642,I0035,I0036,共16页
直流型风力发电机组(DC wind turbine,DCWT)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能源直流组网的应用场景,是当前直流配网研究的重点方向。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的新型DCWT拓扑结构,发电机经移相变压器升压后直接通过二极管整流单元送出,通过配... 直流型风力发电机组(DC wind turbine,DCWT)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能源直流组网的应用场景,是当前直流配网研究的重点方向。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的新型DCWT拓扑结构,发电机经移相变压器升压后直接通过二极管整流单元送出,通过配置有源补偿器解决二极管整流单元带来的不可控性、无功补偿和特征谐波的问题。阐述了新型DCWT的工作原理,结合新型DCWT数学模型,给出了DCWT的控制策略;通过对比计算,验证新型DCWT在传输效率和经济性上的优势;最后,通过在PSCAD/EMTDC中搭建基于新型DCWT拓扑的串联全直流送出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该DCWT拓扑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机组 二极管整流单元 有源补偿器 直流组网 谐波抑制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并充串放电变换的新型直流风电机组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海洋 李战龙 +4 位作者 王海云 冯其塔 艾斯卡尔 郭锐 刘香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7-1497,I0034,I0035,I0036,共14页
直流风电机组(DC wind turbine,DCWT)作为全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基础设备,其高效的拓扑结构和稳定的控制策略对于全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为解决目前DCWT电能变换环节过多造成的效率较低、自启动控制难度高以及故... 直流风电机组(DC wind turbine,DCWT)作为全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基础设备,其高效的拓扑结构和稳定的控制策略对于全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为解决目前DCWT电能变换环节过多造成的效率较低、自启动控制难度高以及故障穿越时对辅助电路依赖造成的可靠性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充串放电变换的新型直流风电机组的拓扑结构。基于该拓扑中所采用的新型直流变换器中半桥桥臂与全桥桥臂在低压侧并联、高压侧串联的动态连接方式的特点,设计了该DCWT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控制策略;并分析了DCWT在损耗、自启动、直流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运行特性。通过对比计算,验证了所提新型DCWT拓扑在通过减少电能变换环节,可有效提高能量传输效率;另通过PSCAD/EMTDC搭建了基于新型DCWT的并联型全直流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经风电系统内DCWT在稳态、动态等正常运行工况以及故障DCWT动态切入切出、直流短路等故障运行工况下的仿真,验证了该新型DCWT在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下,具备较低控制难度的自启动方式以及高可靠性的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直流机组 新型直流变换器 拓扑结构 控制策略 自启动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T变换器的串联型风电全直流系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茹亚伦 王海云 +1 位作者 李战龙 宋国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24,共12页
串联型汇集送出方案被认为是规模化远海风电全直流系统最可能实现的方案。为避免串联型直流风电机组因风电机组间耦合特性引起的过电压现象和风功率损失,使系统实现高压直流送出和具备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提出了基于容性能量转移原理DC... 串联型汇集送出方案被认为是规模化远海风电全直流系统最可能实现的方案。为避免串联型直流风电机组因风电机组间耦合特性引起的过电压现象和风功率损失,使系统实现高压直流送出和具备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提出了基于容性能量转移原理DC/DC变换器(capacitive energy transfer principle based DC/DC transformer, CETDCT)的新型串联系统。该系统拓扑中海上升压站为CET-DCT结构,并采用基于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的直流风电机组和岸上换流站。以实现风电机组全工况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穿越多种直流故障为目标,设计了系统的控制与保护策略。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传统串联系统和新型串联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传统串联系统风电机组间功率不平衡工况的仿真,验证了风电机组的过电压和风功率损失现象。对新型串联系统稳态工况和故障工况的仿真,验证了新型串联系统的运行特性及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直流汇集和传输 串联 直流机组 直流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惯性响应与一次调频的风电全直流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汝冬 蔺红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2,共11页
针对风电全直流系统并网给交流电网带来的系统惯量降低、调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改善惯性响应与一次调频的变系数风电全直流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在惯量响应方面,网侧换流站采用惯性同步控制,直流升压站采用恒变比控制,实现直流电容... 针对风电全直流系统并网给交流电网带来的系统惯量降低、调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改善惯性响应与一次调频的变系数风电全直流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在惯量响应方面,网侧换流站采用惯性同步控制,直流升压站采用恒变比控制,实现直流电容对电网的惯量支撑及直流低压侧的直流电压对交流系统频率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对直流风电机组(direct current wind turbine,DCWT)附加变虚拟惯性系数的虚拟惯量控制,使风电全直流系统在不同频率响应阶段具备不同的等效惯量。在一次调频方面,DCWT采用超速与变桨相结合的减载运行方式,通过变下垂控制来改变其有功出力,充分利用不同风速下的备用容量,使风电全直流系统更有效地参与一次调频。仿真算例表明,文中所提策略改善了风电全直流系统接入后电力系统的惯性响应及一次调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直流 直流机组(dcwt) 惯量响应 一次调频 变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柔直并网系统的近工频振荡分析与抑制
5
作者 杨煜 吕敬 +2 位作者 王潇 王干尧 蔡旭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3-604,I0012-I0015,共16页
为了揭示双馈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近工频振荡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近工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建立了计及负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和柔直送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详细阻抗模型,并通... 为了揭示双馈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近工频振荡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近工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建立了计及负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和柔直送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详细阻抗模型,并通过扫频验证了理论阻抗的准确性;然后,使用阻抗分析法揭示了双馈风电场与送端柔直间产生近工频正、负序振荡的机理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锁相环和电流内环是产生近工频振荡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风电柔直送出系统近工频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在风电机组锁相环中附加阻尼控制环路,实现了近工频正序振荡抑制。最后,搭建时域仿真模型复现了实际工程中发生的近工频振荡,验证了所提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双馈机组 正序振荡 负序振荡 锁相环 谐波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直流输电的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拓扑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3
6
作者 年珩 易曦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31-1738,共8页
提出了一种面向直流输电的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拓扑及其控制策略,该拓扑利用双馈风电机组内部直流母线接入直流电网,采用间接气隙磁链定向策略及气隙电势定向策略控制变流器,确保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生成... 提出了一种面向直流输电的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拓扑及其控制策略,该拓扑利用双馈风电机组内部直流母线接入直流电网,采用间接气隙磁链定向策略及气隙电势定向策略控制变流器,确保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生成幅值和相位稳定的三相正弦气隙电势,同时灵活调节DFIG向直流母线输送的有功功率。此外还分析了所提拓扑下DFIG全转速范围内的控制策略。最后,构建了DFIG直流并网输电实验系统,验证了所提拓扑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直流 双馈机组 间接磁链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风场级研究的含机电暂态直流风电机组动态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姚良忠 施刚 +2 位作者 蔡旭 王志冰 朱淼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470,共6页
建立了含机电暂态的直流风电机组动态模型,包括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模型、传动链模型、发电机模型、AC-DC整流器模型和DC-DC变换器模型,给出了风力机变桨控制、AC-DC整流器功率控制和DC-DC变换器电压控制模型。该动态模型中,所有变换器经... 建立了含机电暂态的直流风电机组动态模型,包括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模型、传动链模型、发电机模型、AC-DC整流器模型和DC-DC变换器模型,给出了风力机变桨控制、AC-DC整流器功率控制和DC-DC变换器电压控制模型。该动态模型中,所有变换器经平均值模型简化,包含保护与控制功能,并能正确反映机电暂态特性。基于PSCAD/EMTDC,对直流风电机组详细动态模型和简化动态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后者建模的准确性和仿真的快速性。在此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可构建直流型风电场仿真模型,实现直流型风电场的动态长过程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机组 平均值模型 暂态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主动冗余的海上直流风电机组并网混合MMC损耗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辉 谢翔杰 +2 位作者 吴优 Alasdair McDonald 杨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55-2667,共13页
针对仿真计算法难以在设计初期快速评估混合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hybri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MMC)损耗,而现有解析模型主要针对单一结构子模块(submodule,SM)组成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且... 针对仿真计算法难以在设计初期快速评估混合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hybri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MMC)损耗,而现有解析模型主要针对单一结构子模块(submodule,SM)组成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且未考虑主动冗余对损耗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主动冗余的损耗解析模型。首先,考虑固定电平(fixed level,FL)与电压均分(voltage sharing,VS)2种主动冗余模式,分析半桥与全桥SM的调制策略;然后根据SM功率器件的导通与开关状态,建立不同冗余模式下HMMC损耗的解析模型;最后,以10 MW、10 kV的海上直流风电机组HMMC为例,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损耗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比较不同冗余模式及SM结构对HMMC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额定风速下,HMMC总损耗随冗余半桥SM(half-bridge SM,HBSM)或全桥SM(full-bridge SM,FBSM)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关系;相比FL模式,VS模式下总损耗随冗余HBSM变化较小,但受冗余FBSM影响较大。研究可为海上直流风电机组并网MMC的损耗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直流机组 模块化多平变流器 主动冗余 混合子模块 损耗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极管整流器实现风电机组直流输出的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明扬 杨志千 +3 位作者 蔡旭 艾斯卡尔 Seiki Igarashi 张建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08-2719,共12页
未来海上风电场有望采用大型直流风电机组进行组网以降低电缆成本和损耗。为此,提出一种以二极管整流器作为中压并网端口,且具备储能端口与取电端口的多端口风电变流器拓扑,用其实现海上大型风电机组的直流化,其中,储能与取电端口用于... 未来海上风电场有望采用大型直流风电机组进行组网以降低电缆成本和损耗。为此,提出一种以二极管整流器作为中压并网端口,且具备储能端口与取电端口的多端口风电变流器拓扑,用其实现海上大型风电机组的直流化,其中,储能与取电端口用于实现机组自启动。直流并网端口无LC滤波装置,当发生直流短路故障时,由于无须采用电容器,则避免了对短路点的放电电流冲击。针对该系统方案,结合变流器数学模型,给出了包括启动、发电和故障穿越的机组级控制策略。详细推导分析了变换器关键元件的边界运行条件,并提出其主电路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在PSCAD中构建8.0MW直流风电机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变流器的全工况运行参数基本满足边界运行条件,启动并网过程平稳且无明显冲击,变流器能在100 ms左右清除直流短路故障电流,保护功率元件,并实现故障穿越。最后,利用基于RT-LAB实时仿真器和F28335控制器的半实物仿真平台,进一步验证了变流器启动与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机组 变流器 二极管整流器 多端口变换器 参数优化设计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风电机组的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综述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战龙 王祥君 +1 位作者 王海云 冯其塔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24,共11页
随着海上风电场远海化、大规模大容量化发展,由直流风电机组构建的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凭借其可以避免使用笨重的工频交流变压器,解决因交流电缆导致的无功充电电流问题等特点,已成为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根据升压方式... 随着海上风电场远海化、大规模大容量化发展,由直流风电机组构建的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凭借其可以避免使用笨重的工频交流变压器,解决因交流电缆导致的无功充电电流问题等特点,已成为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根据升压方式的不同将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方案分为升压装置升压型和串联升压型两大类;根据系统结构的不同,进一步将升压装置升压型系统方案分为集中升压型、两级升压型、机端升压型、升压站直流并联型以及升压站直流串联型五种系统方案,将串联升压型系统方案分为直接串联型、串-并联型、并-串联型以及矩阵型四种系统方案;介绍了各种方案的系统结构及其优缺点,并对各种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合各种方案特点指出其适用场景;就目前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机组 海上 直流系统 升压装置升压 串联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直流风电机组的串联型全直流发电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祥君 李战龙 +1 位作者 王海云 杨志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78-187,共10页
通过直流风电机组(DC wind turbine, DCWT)建设直流风电场实现风能的直流汇集与直流传输是海上风电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为了使DCWT具备高压绝缘隔离、能量双向流动以及直流短路故障自清除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联型全直流发电系... 通过直流风电机组(DC wind turbine, DCWT)建设直流风电场实现风能的直流汇集与直流传输是海上风电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为了使DCWT具备高压绝缘隔离、能量双向流动以及直流短路故障自清除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联型全直流发电系统的新型DCWT拓扑。该DCWT拓扑采用了H桥结构的DC/DC变换器代替传统的隔离型DC/DC变换器,将DCWT直接串联并加以调制实现低压直流到高压直流的变换。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基于新型DCWT的串联型全直流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经风电系统的DCWT在输出功率均衡、输出功率不均衡、高压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等稳态运行工况以及故障DCWT动态切入切出等故障运行工况下的仿真,验证了该DCWT的输出特性、系统的运行特性以及系统对故障DCWT的处理能力,提高了直流风电场的运行可靠性与灵活性,为直流风电场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机组 直流系统 串联 稳态运行状态 故障运行状态 故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链路动态耦合效应的双馈风电机组谐波阻抗模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杨 田旭 +1 位作者 高波 肖先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8-567,共10页
双馈风电机组的大量并网会给电网带来谐波谐振等电能质量问题,研究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准确有效的风机谐波模型。传统的双馈风电机组谐波阻抗模型的建立通常基于理想的直流链路电压,然而在风机实际运行中,变流器交直流侧交互作用会... 双馈风电机组的大量并网会给电网带来谐波谐振等电能质量问题,研究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准确有效的风机谐波模型。传统的双馈风电机组谐波阻抗模型的建立通常基于理想的直流链路电压,然而在风机实际运行中,变流器交直流侧交互作用会导致直流链路电压出现动态耦合谐波成分,且两侧变流器谐波可通过直流链路双向传递,进而产生耦合,即存在直流链路动态耦合效应,从而影响风机谐波阻抗模型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一种计及直流链路电压动态的谐波建模方法,将直流链路的谐波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变流器之间的谐波耦合进行解析,得到了计及耦合特性的背靠背变流器谐波阻抗模型,并与感应电机的阻抗模型整合,进而建立了双馈风电机组的谐波阻抗模型,同时还揭示了直流链路动态效应对双馈风机谐波阻抗的影响机理。最后,通过时域仿真以及实验平台有效验证了所建立谐波阻抗模型的准确性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机组 谐波阻抗模型 直流链路 动态耦合效应 耦合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装置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提高大规模风电系统稳定运行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饶成诚 王海云 +2 位作者 王维庆 夏哲辉 吴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电网对直流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储能装置的柔性直流输电并网传输系统拓扑结构。根据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VSC-HVD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VDC)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换流器直接电流... 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电网对直流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储能装置的柔性直流输电并网传输系统拓扑结构。根据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VSC-HVD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VDC)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换流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其中送端换流站解耦控制器实现了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受端换流站采用将储能装置充放电功率偏差值作为直流电压控制器附加信号的控制策略。最后,以配备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接入电网进行仿真分析,针对风电场在噪声风引起的输电功率波动、受端换流站侧交流系统短路故障等情况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直接流控制 双馈机组 储能装置 附加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胡书举 赵栋利 +1 位作者 赵斌 许洪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9-795,共7页
低电压穿越能力正逐渐成为大型并网风电机组的必备功能之一,要求风电机组在电网电压跌落发生时保持并网,故障消除后快速恢复正常运行。在分析双馈机组电压跌落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了转子主动式Crowbar电路和直流侧卸荷电路相结合的方法来... 低电压穿越能力正逐渐成为大型并网风电机组的必备功能之一,要求风电机组在电网电压跌落发生时保持并网,故障消除后快速恢复正常运行。在分析双馈机组电压跌落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了转子主动式Crowbar电路和直流侧卸荷电路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功能,讨论了具体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了电路结构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在实验室10 kW双馈机组实验平台上,采用电压跌落发生器模拟电网电压跌落故障,进行了电网电压跌落至额定电压20%时不同持续时间的测试,证实了所采用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机组 压穿越 背靠背变流器 压跌落发生器 主动式Crowbar 直流侧卸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改善异步发电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魏晓光 迟永宁 +1 位作者 魏晓云 汤广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107,142,共9页
基于普通异步发电机的恒速风电机组并网风电场会引起本地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并网风电场的电压稳定问题和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的风电场并网方式的技术特点,研究了VSC-HVDC的数学模型和控制方式。基于国... 基于普通异步发电机的恒速风电机组并网风电场会引起本地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并网风电场的电压稳定问题和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的风电场并网方式的技术特点,研究了VSC-HVDC的数学模型和控制方式。基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B4-39工作组标准模型,应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了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系统模型,研究了VSC-HVDC输电改善异步发电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研究表明VSC-HVDC不仅能够有效实现恒速风电机组在电网发生大扰动故障后的快速电压恢复能力,而且可以避免在电压恢复过程中由风电机组输入输出功率不平衡引起的发电机超速及电压失稳,确保风电机组的连续运行及电网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压稳定 异步发 恒速机组 压源高压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全功率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耦合分析及抑制策略 被引量:19
16
作者 谢震 杨曙昕 +2 位作者 代鹏程 杨淑英 张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745-3758,3768,共15页
随着风力发电的高比例接入电网,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能力面临着挑战。传统的网侧变流器采用锁相环(PLL)同步策略,构网型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网侧变流器则基于功率同步策略,利用直流电压的动态特性实现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型控制。由于... 随着风力发电的高比例接入电网,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能力面临着挑战。传统的网侧变流器采用锁相环(PLL)同步策略,构网型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网侧变流器则基于功率同步策略,利用直流电压的动态特性实现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型控制。由于构网型控制存在功率耦合问题,无功通过耦合通道影响有功功率,进一步引起网侧直流电压的动态波动。该文针对网侧变流器构网型控制所存在的耦合问题,建立了直流电压-无功功率耦合模型,利用相对增益理论方法详细分析了系统参数对耦合效应的影响,并采用一种基于无功前馈的直流电压补偿方法,在实验中利用该方法可将由无功变化引起的直流电压动态超调降低81.8%。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机组 网侧变流器 直流 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直驱型永磁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的改进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边晓燕 田春笋 符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74,共6页
为了提高直驱型永磁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提出一种新的故障穿越策略。通过采用紧急变桨技术,减少故障期间风机的出力,降低直流母线两端的功率不平衡,以限制直流母线过电压。提出一种新颖的控制直流母线侧电容器投切方案,故障期间增加... 为了提高直驱型永磁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提出一种新的故障穿越策略。通过采用紧急变桨技术,减少故障期间风机的出力,降低直流母线两端的功率不平衡,以限制直流母线过电压。提出一种新颖的控制直流母线侧电容器投切方案,故障期间增加直流电容容量,进一步限制故障期间直流母线电压骤升。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无功能力,网侧变流器采用电压控制模式,为系统在故障期间提供无功支撑。给出了详细的故障穿越方案,并在仿真软件DIg SILENT中建立仿真模型,设计了低电压故障和高电压故障两个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有效的限制故障期间直流母线过电压,为系统提供了足够的无功支撑,协助并网点电压快速恢复,提升了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机组 故障穿越 紧急变桨 直流母线 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直流外送系统单极闭锁场景下送端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1
18
作者 骆悦 姚骏 +2 位作者 张田 裴金鑫 张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108-4118,共11页
当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换流站发生单极闭锁故障时,换流站交流侧无功功率将出现过剩,导致换流站交流侧电压骤升,从而进一步引起送端电网末端风电场机端电压的骤升。为了保证送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分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单极闭锁故... 当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换流站发生单极闭锁故障时,换流站交流侧无功功率将出现过剩,导致换流站交流侧电压骤升,从而进一步引起送端电网末端风电场机端电压的骤升。为了保证送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分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单极闭锁故障后送端系统的潮流分布和送端系统过电压产生的原因,结合典型双馈风电机组的功率可控运行区域及直流换流站的短时过载能力,提出计及双馈风电场及换流站的协调故障穿越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既能够有效抑制直流单极闭锁故障下换流站交流侧暂态过电压,又能够保证大规模双馈风电机组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单极闭锁下不脱网运行,有效地增强了故障下送端系统的暂态稳定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系统 单极闭锁 双馈机组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电压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判别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琳 唐永红 +1 位作者 蒲维 龚锦霞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4年第12期109-113,118,共6页
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无功支持能力,在电网电压骤升时协调控制网侧变流器和发电机定子输出的无功功率,维持直流侧母线电压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DFIG直流侧电容的高电压穿越安全要求,定义了电网电压骤升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压的... 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无功支持能力,在电网电压骤升时协调控制网侧变流器和发电机定子输出的无功功率,维持直流侧母线电压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DFIG直流侧电容的高电压穿越安全要求,定义了电网电压骤升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压的安全电压。然后基于安全电压给出了DFIG在电网电压骤升时能否实现高电压穿越的判断依据,并给出了其高电压穿越时的无功协调输出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穿越 双馈机组 安全 直流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二极管不控整流送出的海上风电机组无功功率同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24
20
作者 肖晃庆 黄小威 +3 位作者 李岩 黄伟煌 蔡东晓 彭发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20-3828,共9页
连接于二极管不控整流器的海上风电机组需要采用构网型控制。考虑二极管不控整流器的功率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功功率同步控制的风电机组构网型控制策略。该控制包含有功–电压环、无功–频率环和电压电流双内环。基于有功–电压环,可... 连接于二极管不控整流器的海上风电机组需要采用构网型控制。考虑二极管不控整流器的功率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功功率同步控制的风电机组构网型控制策略。该控制包含有功–电压环、无功–频率环和电压电流双内环。基于有功–电压环,可以利用风机的有功功率来控制交流电压的幅值;基于无功–频率环,可以利用风机的无功功率来控制交流电压的频率;基于电压电流双内环,可以对风机的电流进行快速调节和限幅,避免换流器产生过电流而损坏设备。研究结果表明:当海上风电机组连接于二极管整流器时,交流电压幅值与风机发出的有功功率关系密切,而交流电压频率则对风机发出的无功功率更为敏感;采用本文提出的无功功率同步控制后,风电机组在启动、功率波动、交流故障等情况下都能保持可靠的同步运行。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包含4个风电场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无功功率同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功率同步控制 海上机组 二极管整流器 同步机理 构网型控制 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