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换流站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电处 余荣兴 +1 位作者 李浩丹 张涵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9,138,共11页
随着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在特高压换流电站中的广泛应用,地震对其结构安全的影响备受关注。文中基于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GIL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并针对抗震薄弱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性能提升方法。研究表明,GIL的主要薄... 随着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在特高压换流电站中的广泛应用,地震对其结构安全的影响备受关注。文中基于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GIL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并针对抗震薄弱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性能提升方法。研究表明,GIL的主要薄弱点位于竖向转角处,存在外壳强度破坏和内部导体接头拔出破坏两种模式。此外,支架的动力放大效应显著,加速度放大系数通常超过2.0,但支架的动力放大作用并非唯一决定GIL抗震性能的因素。通过提高支架的基频和固定支架与外壳的连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内部导体的相对位移峰值和外壳的应力峰值,从而显著提升整体抗震性能。加固措施可使GIL在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大于0.4g时的地震易损性降低50%以上。文中为GIL抗震性能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支架加固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输入下550 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抗震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拓 李彬彬 +3 位作者 王社良 徐卫锋 刘博 杨玟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4-244,共11页
为研究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地震响应规律,对某550 kV GIL管道单元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并基于试验验证的GIL管道单元模型建立了全站域下的部分GIL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多点输入下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地震响应规律,对某550 kV GIL管道单元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并基于试验验证的GIL管道单元模型建立了全站域下的部分GIL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多点输入下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及有限元分析下三支柱绝缘子的安全系数均最小,为GIL的薄弱部位;GIL管道单元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态分析、加速度响应峰值、VonMise应力的最大误差分别为8.5%、8%、12%,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及参数设置较为合理;YZ二维多点输入下GIL关键部位的应力响应均大于一致输入,且位移峰值响应比一致输入时增加了31%,因此,在GIL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多点输入的影响;三维多点输入下(150 m/s)GIL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相比YZ二维多点输入最大仅增加了6.4%,增加幅度较小,因此在工程设计时,仅考虑二维多点输入能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封闭金属输电线路(GIL) 振动台试验 多点输入 行波效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沉降对气体绝缘封闭线路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杨帅 杨毅 +3 位作者 罗向源 梁健明 高传薪 王邸博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3,共8页
气体绝缘封闭输电线路(GIL)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效且安全的输电技术,但安装在地下的GIL线路易受到不均匀沉降影响。文中针对不均匀沉降对地下管廊及GIL线路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现场测试,测量了300 d内终端站浅沟处的竖向沉降。以此为输入,... 气体绝缘封闭输电线路(GIL)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效且安全的输电技术,但安装在地下的GIL线路易受到不均匀沉降影响。文中针对不均匀沉降对地下管廊及GIL线路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现场测试,测量了300 d内终端站浅沟处的竖向沉降。以此为输入,建立管廊—GIL管道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均匀沉降、整体沉降对GIL管道的影响,并提出降低管道与支架间竖向刚度的方式减小GIL管道沉降应力。结果显示,在监测周期内浅沟沉降达到32 mm,变形缝处是沉降差最大位置。支架间距较小的位置更易受到不均匀沉降影响,浅沟的不均匀沉降影响较大,且降低竖向刚度是减小不均匀沉降对GIL管道影响的关键因素。文中的成果可为GIL管道监测及不均匀沉降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封闭输电线路 不均匀沉降 现场实测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49
4
作者 齐波 张贵新 +3 位作者 李成榕 高春嘉 张博雅 陈铮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66-1473,共8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由于其传输容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能够代替传统的架空线路或者电力电缆,可以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电能传输。该研究概述了GIL设备的发展历史,介绍了GIL的特点和典型应用场合,总结了...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由于其传输容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能够代替传统的架空线路或者电力电缆,可以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电能传输。该研究概述了GIL设备的发展历史,介绍了GIL的特点和典型应用场合,总结了国内外GIL的应用现状以及关键技术问题,从制造加工和应用场合2个方面分析了GIL的发展前景。可以看出,经过40余a的发展,交流GIL设备的制造工艺日益成熟,结构更加紧凑,敷设方式更加多样,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但受制于表面电荷积聚对绝缘性能的影响机理尚不明朗以及制造成本过高等因素,直流GIL设备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GIL设备的研究会在绝缘件表面电荷特性、绝缘优化、新型替代气体以及低成本制造等关键技术问题方面取得突破,必将推动GIL设备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为我国保障电网"清洁、安全、自愈、经济、互动"的智能化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直流输电 表面电荷 替代气体 绝缘特性 走廊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绝缘设计 被引量:63
5
作者 李鹏 李志兵 +3 位作者 孙倩 张乔根 颜湘莲 孙建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05-3312,共8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是架空输电方式在地理或环境条件受限情况下的重要补充,在特高压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特高压GIL的绝缘设计关键技术,包括典型绝缘结构型式、...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是架空输电方式在地理或环境条件受限情况下的重要补充,在特高压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特高压GIL的绝缘设计关键技术,包括典型绝缘结构型式、间隙设计与优化、绝缘子设计与优化、金属微粒抑制和混合气体方案探讨。提出了GIL间隙设计的原则和电场控制值,优化设计了电连接的两段圆弧连接式倒角结构,较好地满足了电场控制值要求。提出了GIL绝缘子设计的原则和电场控制值,优化设计了一种屏蔽电极结构和绝缘子形状综合优化的盆式绝缘子结构,全面满足了电场控制值要求。分析了GIL中金属微粒的运动特性,指出需在绝缘子附近装设微粒陷阱,并开展金属微粒老练试验。分析了SF6/N2混合气体GIL的绝缘特性、设计原则及电场控制值,指出最优混合比为20%。所得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我国特高压GIL设计技术水平,促进设备研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绝缘设计 金属微粒 混合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地震响应的薄弱部位及其响应规律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庆民 李伯涛 +3 位作者 王健 陈超 李成榕 李志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7-1445,共9页
针对地震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潜在故障问题,基于海南昌江某项目220 kV GIL物理结构,建立了三相输电管道水平敷设下的3维有限元模型,并提出依据现行设计规范模拟GIL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了GIL结构的... 针对地震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潜在故障问题,基于海南昌江某项目220 kV GIL物理结构,建立了三相输电管道水平敷设下的3维有限元模型,并提出依据现行设计规范模拟GIL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了GIL结构的振型特性,利用反应谱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反应谱激励下GIL地震响应的薄弱部位;然后对不同地震激励下GIL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具体评估,并进一步对GIL薄弱部位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建模所依据的220 kV GIL输电管道结构能够耐受6度的地震烈度,但对于7度及以上的地震烈度,其有损坏的可能;绝缘子和导体是GIL结构地震响应的薄弱部位;合理选取绝缘子和导体的机械参数能有效提高GIL的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地震响应 模态振型 反应谱分析 抗震分析 薄弱部位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深度置信网络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局部放电模式识别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威 倪庞 +2 位作者 张安安 张亮 龚泽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604-12613,共10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是其绝缘缺陷诊断和状态评估的重要部分,为实现放电类型的准确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深度置信网络(...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是其绝缘缺陷诊断和状态评估的重要部分,为实现放电类型的准确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PSO算法对DBN网络的权值参数进行优化,提高网络对局部放电特征的学习能力。首先,选取现场多平台的4种GIS局部放电类型监测数据组成样本集,用于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其次,用改进的PSO算法结合样本数据确定DBN网络的初始最优权值参数,建立初始DBN网络;然后,利用训练样本对初始DBN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局部放电识别模型。最后,基于渤海油田岸电海上动力平台GIS的局部放电数据,采用多种不同局部放电识别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PSO-DBN模型可有效识别GIS设备局部放电类型,相较于传统的DBN网络、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BP)、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具有更高的准确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 局部放电 粒子群优化 深度置信网络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绝缘尺寸设计 被引量:13
8
作者 贾志杰 甘德刚 李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2-196,共5页
随着高压输变电设备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的大规模应用,内部支撑绝缘子的介电强度成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限制GIL在直流输电中应用的2个重要因素分别是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和自由... 随着高压输变电设备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的大规模应用,内部支撑绝缘子的介电强度成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限制GIL在直流输电中应用的2个重要因素分别是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和自由导电微粒的影响。在考虑这2种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设计±500 kV直流GIL的绝缘尺寸,包括GIL的内外径,内、外屏蔽电极和屏蔽坑,含氧化铝的环氧树脂盆式绝缘子的结构设计。此外,还提出直流GIL盆式绝缘子外形结构设计的3项原则,设计中考虑了表面电荷积聚和金属微粒对GIL绝缘水平的影响因素。设计结果达到预期目标,绝缘子和电极系统的等位线分布比较均匀,但是其耐电性能还有待实验的进一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内屏蔽电极 外屏蔽电极 自由导电微粒 表面电荷积聚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及其应用 被引量:53
9
作者 范建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8-43,共6页
我国输电线路常经过地理和气象条件复杂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得线路走廊的选择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具有输送容量大、布置灵活、与环境相互影响小以及不受灰尘、湿度和覆冰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等... 我国输电线路常经过地理和气象条件复杂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得线路走廊的选择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具有输送容量大、布置灵活、与环境相互影响小以及不受灰尘、湿度和覆冰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等优点,适用于恶劣气象环境或廊道选择受限制的电力输送场合。分析比较了GIL与架空线路和常规高压电缆相比所具有的技术优点;介绍了GIL绝缘结构设计步骤、现场模块单元组装方式、结构发生位移时的补偿方法以及绝缘气体气压和密度监测方法;给出了国外主要GIL制造厂商及其产品的应用实例。随着GIL设计、安装及气体监测等技术日趋成熟,GIL可以成为电能输送的一种有效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架空输电线路 恶劣环境 微粒陷阱 气体密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35 kV 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微水测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4-88,102,共6页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扩大,对供电设备的质量、寿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35 kV 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是供电设备中的关键部件,研究影响其微水含量变化的因素对消除电气设备安全隐患、提高电气设备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扩大,对供电设备的质量、寿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35 kV 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是供电设备中的关键部件,研究影响其微水含量变化的因素对消除电气设备安全隐患、提高电气设备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分析了35 kV GIS设备微水来源及其危害性,介绍了微水测试方法和测试流程。基于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35 kV GIS微水测试数据,分析了GIS设备气室微水含量的变化率以及温湿度对GIS微水含量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不同品牌GIS微水含量差异较大。湿度变化会对GIS微水含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温度变化并不会对GIS微水含量产生影响,温湿度对不同品牌GIS微水含量影响差异较大。因此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GIS微水含量测试计划,并采用实时在线监测装置,不断优化测试流程,达到精益化检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 微水含量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换流站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晓璇 卿东生 +1 位作者 刘匀 谢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50-3656,共7页
为研究特高压换流站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抗震性能,以某特高压换流站550 kV交流滤波器的进线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类型支架对GIL外壳的约束作用、GIL内部三支柱绝缘子与GIL外壳不同类型连接以及GIL... 为研究特高压换流站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抗震性能,以某特高压换流站550 kV交流滤波器的进线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类型支架对GIL外壳的约束作用、GIL内部三支柱绝缘子与GIL外壳不同类型连接以及GIL内部导体接头处的滑移等,建立由内导体、三支柱绝缘子、外壳以及支架组成的GIL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在三向地震动输入情况下进行时程响应分析,研究GIL–支架体系的地震响应特征及抗震薄弱位置。结果表明:不同高度处活动支架沿管道轴向的平均加速度放大系数均超过2;八度罕遇地震作用下,GIL内部导体接头处位移超出48 mm限值且外壳平均应力峰值响应超出容许应力值;在九度罕遇地震作用下,GIL内导体平均应力响应超出容许应力值。GIL的抗震薄弱位置为竖向转角处的内导体接头及外壳。在设计时,应重点关注活动支架的动力放大作用,控制GIL内导体接头的位移和外壳的应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 有限元 动力特性 地震响应 动力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2 kV紧凑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三相盆式绝缘子结构综合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泽华 田汇冬 +3 位作者 靳守锋 毛航银 徐家忠 彭宗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8-146,共9页
为均匀252 kV紧凑型GIL三相盆式绝缘子表面电场和应力场分布,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其开展了综合优化研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对3种结构三相盆式绝缘子的电场和应力场分布特性进行了比较,择优分析了典型结构参数对电场和应力... 为均匀252 kV紧凑型GIL三相盆式绝缘子表面电场和应力场分布,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其开展了综合优化研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对3种结构三相盆式绝缘子的电场和应力场分布特性进行了比较,择优分析了典型结构参数对电场和应力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Bernstein方程描述绝缘子表面轮廓,讨论了相应的约束条件和简化方法,应用粒子群算法联合调用COMSOL及MATLAB实现了三相盆式绝缘子的智能结构优化。结果表明:与原始结构相比,优化后绝缘子表面合成场强、切向场强和第一主应力最大值分别下降了13.5%、16.0%、8.5%,均能满足控制值要求;不规则复杂轮廓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改善252 kV紧凑型GIL电场和应力场分布。研究结果可为252 kV三相盆式绝缘子的结构设计与改进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三相盆式绝缘 Bernstein方程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GIS/GIL金属异物运动特征、抑制及检测方法
13
作者 刘博 苏伟 +5 位作者 张泽皓 公多虎 杨闽 陈庚 何金良 李传扬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8-1051,共14页
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as-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switchgear,GIS)和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line,GIL)在制造、安装及运行过程不可避免引入金属异物,导致设备可靠性下降。研究金属异物运动特征,提出金属异物抑制... 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as-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switchgear,GIS)和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line,GIL)在制造、安装及运行过程不可避免引入金属异物,导致设备可靠性下降。研究金属异物运动特征,提出金属异物抑制及检测方法,对GIS/GIL设备高可靠运行意义重大。作者团队近5年聚焦直流GIS/GIL内部金属异物问题开展基础理论及技术研究,并在团队自研的±320 kV直流GIL及±550 kV直流GIS上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该文主要对作者团队研究内容及重要结论进行综述。首先,对金属异物溯源及运动特征进行了综述;其次,概述了团队在金属异物抑制策略方面的工作,并总结了基于光子计数的金属异物检测成果;最后,对下一步直流GIS/GIL金属异物亟待研究的方向及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金属异物 运动特征 抑制策略 光子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及竖井安装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仲鸣 李六零 +1 位作者 Gary Bowman Mel Hopkins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4-47,共4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因其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电磁兼容性好等优点,正在广泛地应用于核电站、城市输电和大型水电站等场合。对于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1回GIL的输送容量相当于同电压等级的交链聚乙烯(XLPE)电缆两三回的输送...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因其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电磁兼容性好等优点,正在广泛地应用于核电站、城市输电和大型水电站等场合。对于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1回GIL的输送容量相当于同电压等级的交链聚乙烯(XLPE)电缆两三回的输送容量。对拉西瓦水电站800kV GIL的结构、设计、制造及安装调试等特殊问题进行了介绍。特别对高海拔(2450m)、高落差(207m)场合(例如竖井中)安装GIL,给出了一些建议。对比发现,GIL与传统的电缆及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母线相比,在可靠性及经济性上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 竖井安装 拉西瓦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绝缘设计 被引量:45
15
作者 汤浩 吴广宁 +3 位作者 范建斌 李鹏 李金忠 王宁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0,共6页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与架空线路相似但占地空间小、损耗低,在高压直流输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通过分析表面电荷和金属导电微粒对绝缘子沿面放电的影响,指出了绝缘子表面电荷...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与架空线路相似但占地空间小、损耗低,在高压直流输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通过分析表面电荷和金属导电微粒对绝缘子沿面放电的影响,指出了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和自由金属导电微粒附着是降低直流GIL绝缘性能的重要原因。采用了使电场分布合理的方法,即半圆锥形盆式绝缘子的优化和表面电阻率阶梯分布的覆膜。设计了包括电极覆膜、微粒陷阱、驱赶电极和屏蔽环的直流GIL的绝缘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绝缘优化 表面电荷 导电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_6成分分析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潜伏性缺陷判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郑晓光 陈俊 +3 位作者 王宇 姚唯健 李丽 周文俊 《广东电力》 2012年第1期30-35,共6页
长期运行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的潜伏性缺陷会引致放电,最终可能引起绝缘崩溃。为了探索一种基于SF6成分分析的有效判断GIS放电状态的方法,在110 kV母线段内进行放电试验,检测分析不同放电类型下... 长期运行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的潜伏性缺陷会引致放电,最终可能引起绝缘崩溃。为了探索一种基于SF6成分分析的有效判断GIS放电状态的方法,在110 kV母线段内进行放电试验,检测分析不同放电类型下分解气体的体积分数变化规律,提出使用CS2,SO2F2和SO2作为GIS潜伏性缺陷的特征气体,它们的增长速率可用于判断GIS绝缘的状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GIS潜伏性缺陷的判断流程,其有效性得到了实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绝缘监测 SF6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气体绝缘输电线路中微粒运动特性研究及微粒陷阱效能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鹏 李智凯 +5 位作者 田汇冬 吴泽华 彭宗仁 谭盛武 李劲彬 文雅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5740-5750,共11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中设置微粒陷阱是最常用的微粒抑制措施,由于其真型试验需投入较高成本验证设计能效,目前多采用仿真技术手段进行辅助分析。该文针对直流电压下微粒陷阱...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中设置微粒陷阱是最常用的微粒抑制措施,由于其真型试验需投入较高成本验证设计能效,目前多采用仿真技术手段进行辅助分析。该文针对直流电压下微粒陷阱结构设计,考虑微粒的受力及电荷变化机制,基于有限元法提出一种可以应用于实际结构中的球形微粒带电运动的仿真方法。建立320kV直流GIL管母线部分模型,在模型中分别设置四种不同类型的微粒陷阱,计算并分析不同陷阱的捕获率及其对微粒运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模拟直流电压下的微粒运动特性,上提式微粒陷阱的捕获能效优异,能够有效阻挡动能较大的入陷微粒,降低其逃逸的概率。该文仿真计算方法和研究结果适用于不同结构气体绝缘输电线路中不同类型微粒陷阱的捕获率分析,对开展工程上气体绝缘输电线路中微粒陷阱的选型及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金属微粒 微粒陷阱 仿真方法 捕获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电场网络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其 刘晓明 +1 位作者 杨田 周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317-4324,共8页
针对电场分布所表现出的复杂网络动力学行为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电场影响域的电场网络构造方法。以55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为研究对象,构建GIS电场网络拓扑模型,对全系统绝缘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由多个电气元件组成的复杂... 针对电场分布所表现出的复杂网络动力学行为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电场影响域的电场网络构造方法。以55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为研究对象,构建GIS电场网络拓扑模型,对全系统绝缘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由多个电气元件组成的复杂电气系统——GIS内部全场域电场网络特性。结果表明:基于电场影响域构建的GIS电场网络为度-度正相关网络;该网络符合无标度和小世界网络特性;随着电场网络度分布的演化,GIS各元件的子模块节点平均度和平均介数呈递减趋势;基于电场影响域构建的GIS电场网络呈现马太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电场影响域 模拟电荷法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接地开关短路事故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卢启付 李兴旺 +2 位作者 程养春 谢志扬 金向朝 《广东电力》 2011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以一起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or switchgear,GIS)接地开关短路事故为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隔离开关气室内金属异物在电场力和机械振动的作用下,引起盆式绝缘子沿面放电,导致绝缘破坏;在重合闸过程中,盆式绝缘子再次... 以一起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or switchgear,GIS)接地开关短路事故为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隔离开关气室内金属异物在电场力和机械振动的作用下,引起盆式绝缘子沿面放电,导致绝缘破坏;在重合闸过程中,盆式绝缘子再次发生放电,电弧在气流的作用下,引起隔离开关静触头屏蔽罩与筒壁发生短路,强大的电流导致屏蔽罩烧熔。由此判断厂内装配环境控制不严格以及金属异物等杂质严重威胁着GIS的安全。提出相关建议,即加强对GIS生产过程的控制,保证GIS内部清洁;同时,要加强对运行中的GIS的局部放电检测,对存在局放信号的GIS设备及时进行检查,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隔离开关 短路事故 装配清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0 kV紧凑型封闭式绝缘气体直流高压发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杰 聂德鑫 +1 位作者 程林 吴维宁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5,共8页
传统的直流高压发生器采用开放型结构,其体积和重量非常庞大,需要拆装分级运输,现场试验需要进行组装,耗时费力。而采用高频方式的高稳定度直流高压发生器虽然极大的减小了体积和重量,但目前尚难以实现1 200 kV的电压等级。文中采用了... 传统的直流高压发生器采用开放型结构,其体积和重量非常庞大,需要拆装分级运输,现场试验需要进行组装,耗时费力。而采用高频方式的高稳定度直流高压发生器虽然极大的减小了体积和重量,但目前尚难以实现1 200 kV的电压等级。文中采用了封闭式气体绝缘结构完成1 200 kV紧凑型直流高压发生器的设计和研制,包括电阻、均压硅堆等内部器件的优化设计、本体电场仿真分析等,整体尺寸降低30%,重量减小25%。同时,该装置采用卧式运输、立式使用的方案,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依照国家标准进行研制气体绝缘直流高压发生器的第三方性能测试,并在山西晋中特高压变电站进行整支1 000 kV避雷器的0.75倍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的现场试验,均满足试验要求,有效地解决了超特高压避雷器整支试验难以开展现场试验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高压发生器 紧凑型 封闭绝缘气体 避雷器 泄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