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Co集装箱检测系统直流模式下图像模糊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锡明 吴志芳 +1 位作者 安继刚 周立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2-335,共4页
对 60 Co集装箱检测系统直流工作模式和时间响应特性对系统输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推导了 60 Co集装箱检测系统的冲击响应 ,并利用理论推导结果对集装箱图像进行了反卷积处理 。
关键词 直流模式 冲击响应 卷积 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阶矢量叠层基函数去除复杂谐振腔三维有限元仿真中的伪直流模式的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立 李斌 杨中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1-1176,共6页
基于高阶矢量叠层基函数,提出了一种去除复杂谐振腔三维有限元仿真中产生的伪直流模式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非常方便、高效地将谐振腔有限元仿真中所有伪直流模式完全去除.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一个精确、高效和稳定的有限元本征求解器.该... 基于高阶矢量叠层基函数,提出了一种去除复杂谐振腔三维有限元仿真中产生的伪直流模式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非常方便、高效地将谐振腔有限元仿真中所有伪直流模式完全去除.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一个精确、高效和稳定的有限元本征求解器.该本征求解器在仿真三维复杂谐振腔上和目前流行的电磁场商业软件的本征模求解器相比具有相当的精度并且具有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腔 有限元法 直流模式 多注速调管 叠层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节点控制模式的柔性直流电网潮流线性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许丹 王斌 +3 位作者 张晓天 张传成 戴赛 赵宇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54-58,73,共6页
提出了考虑节点控制模式的柔性直流电网潮流线性化计算方法。根据线性网络的叠加原理,将直流电网潮流分布分解为定电压控制节点和定功率控制节点两部分贡献的叠加。通过推导直流电网节点注入功率和节点电压对支路潮流的灵敏度,实现了直... 提出了考虑节点控制模式的柔性直流电网潮流线性化计算方法。根据线性网络的叠加原理,将直流电网潮流分布分解为定电压控制节点和定功率控制节点两部分贡献的叠加。通过推导直流电网节点注入功率和节点电压对支路潮流的灵敏度,实现了直流电网潮流分布的线性表达。将所提方法与已有文献的算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直流控制模式 潮流计算 有功灵敏度 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变器直流电压模式波能装置并网接入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坤林 盛松伟 +3 位作者 叶寅 王振鹏 王文胜 吝红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4-228,共5页
针对采用蓄电池提供直流母线电压难于满足波能装置装机容量不断增长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逆变器直流电压模式的多液压发电机组并网接入方法。逆变器为液压发电机组直接提供直流母线电压,组建成波能装置无蓄电池组支撑的直流纳电网。建立... 针对采用蓄电池提供直流母线电压难于满足波能装置装机容量不断增长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逆变器直流电压模式的多液压发电机组并网接入方法。逆变器为液压发电机组直接提供直流母线电压,组建成波能装置无蓄电池组支撑的直流纳电网。建立了逆变器直流电压模式电路拓扑和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回路。通过多液压发电机组波能装置基于逆变器直流电压模式仿真试验,验证了无蓄电池组波能装置并网接入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已应用到500 kW“长山号”波能装置中,为大功率波能装置并网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能装置 蓄电池组 直流纳电网 直流电压源模式 液压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读出的THGEM探测系统及其在X射线上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石 刘宏邦 +9 位作者 郑阳恒 谢一冈 阮向东 王焕华 陈雨 俞伯祥 唐爱松 杨亚聃 董洋 李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5-839,866,共6页
THGEM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计数率高、抗辐射、高增益和相对价廉等优点的气体探测器。采用适合实时记录多路多次信号累积效应的直流读出模式的THGEM探测系统测量了X射线的绝对强度及其相对强度的二维空间分布,并对多路成像效应进行了初步的... THGEM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计数率高、抗辐射、高增益和相对价廉等优点的气体探测器。采用适合实时记录多路多次信号累积效应的直流读出模式的THGEM探测系统测量了X射线的绝对强度及其相对强度的二维空间分布,并对多路成像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GEM 直流模式 多路读出X射线 绝对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外送风光火电力一体化调度计划模型 被引量:48
6
作者 许丹 王斌 +1 位作者 张加力 李伟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29,57,共6页
随着中国大容量电源基地的逐渐增多及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快速发展,大功率远距离输电将成为常态。通过特高压直流跨区输送风光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强烈,为解决风光能源随机波动不易直流外送的问题,设计中采用了配套火电平抑风光电力波动... 随着中国大容量电源基地的逐渐增多及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快速发展,大功率远距离输电将成为常态。通过特高压直流跨区输送风光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强烈,为解决风光能源随机波动不易直流外送的问题,设计中采用了配套火电平抑风光电力波动整体打捆外送方案。针对当前直流发电计划与风光发电计划相对独立及配套火电未能有效参与风光电力调整的实际情况,文中提出了特高压直流外送风光火电力一体化调度计划模型。该模型能够灵活处理外送风光电力、配套火电、电力交易及直流计划的协调问题。将所述模型运用于实际算例,仿真结果表明配套火电和直流计划参与调整能有效提升风光电力外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计划 风光外送电力 配套火电 直流运行模式 电力交易 一体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在“新基建”中的应用技术分析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49
7
作者 梁永亮 吴跃斌 +4 位作者 马钊 张恒旭 孙媛媛 娄杰 李可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4,共12页
为应对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环境、经济等压力,以5G基站、充电桩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新型基础设施电力供应系统的选择和建设至关重要。该文首先概述新基建的内容演变和意义,分析普遍具有负荷直流化... 为应对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环境、经济等压力,以5G基站、充电桩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新型基础设施电力供应系统的选择和建设至关重要。该文首先概述新基建的内容演变和意义,分析普遍具有负荷直流化的特征。其次介绍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upply and utilization system,LVDCSUS)及其内涵与特征,然后分析新基建不同领域电力供应系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指出以LVDCSUS作为5G基站、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直流绿色建筑、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农村及边远地区等7种不同领域基础设施电力供应系统的优势。进而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思维方式、技术创新和核心设备、发展路线等维度探讨了新基建背景下LVDCSUS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具体建议,提出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的研发方向,提出直流系统全链条、生态建设的建议。最后给出结论,在供用电领域,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已经可以成为交流电源的辅助和替代,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供用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 负荷直流 光伏发电 发储用一体化 直流生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磁偏码器设计(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德刚 李铁才 杨贵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7,共7页
为了提供电动机伺服控制所需要的不同模式的位置信号而设计的磁编码器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双磁钢复合磁路结构。利用2S-10芯片的三轴霍尔效应,感应平行芯片表面的磁场,把磁信号转换成正余弦电信号;在对原始信号误差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 为了提供电动机伺服控制所需要的不同模式的位置信号而设计的磁编码器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双磁钢复合磁路结构。利用2S-10芯片的三轴霍尔效应,感应平行芯片表面的磁场,把磁信号转换成正余弦电信号;在对原始信号误差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DSP对原始正余弦信号进行误差补偿并对角度进行反正切运算,实现增量模式、PWM模式和同步串口模式信号;三步锁定型开关霍尔元件输出无刷直流电机换相信号,最终实现了3种模式信号同时输出。信号右达8位精度、10位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编码器 分辨率 增量模式 绝对模式 无刷直流电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输电系统小扰动响应特性的多馈入直流相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帆 洪潮 +5 位作者 赵利刚 杨健 张野 李俊杰 孙鹏伟 袁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308-5315,5577,共9页
该文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考虑直流输电系统小扰动响应特性的多馈入直流相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证明小扰动条件下可将各回直流的动态特性等效为一个附加导纳矩阵;其次,根据直流稳态方程分析推导小扰动条件下、直流输电系统... 该文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考虑直流输电系统小扰动响应特性的多馈入直流相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证明小扰动条件下可将各回直流的动态特性等效为一个附加导纳矩阵;其次,根据直流稳态方程分析推导小扰动条件下、直流输电系统在4种不同控制模式下的等效导纳;最后,利用该等效导纳修正交流系统的节点导纳矩阵,求得修正后的节点阻抗矩阵,即可通过阻抗比计算得到多馈入直流相互作用因子。该方法可准确考虑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还可有效计及电源、负荷等元件的动态(阻抗)特性。基于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算例的仿真计算对比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分析了直流不同控制模式对多直流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直流控制模式 小扰动响应特性 直流附加等效导纳 直流相互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流集中馈入受端广东电网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东辉 《广东电力》 2015年第8期33-37,100,共6页
阐述多直流集中馈入受端广东电网的特征是负荷密度大,本地电源不足,多回直流集中馈入,电网存在电压稳定问题、多重故障和连锁故障威胁问题、短路电流接近开关遮断容量风险问题、受端电网"第三道防线"构建不清晰问题,针对上述... 阐述多直流集中馈入受端广东电网的特征是负荷密度大,本地电源不足,多回直流集中馈入,电网存在电压稳定问题、多重故障和连锁故障威胁问题、短路电流接近开关遮断容量风险问题、受端电网"第三道防线"构建不清晰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总结受端电网主网今后的发展要求,并从主网架结构、电源和动态无功配置、常规大容量直流的接入模式、多端直流和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电网 直流集中馈入 目标网架结构 直流接入模式 多端直流 柔性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